鲟鱼保活运输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

来源 :食品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鲟鱼隶属于辐鳍亚纲,鲟形目,是一种古老的鱼类,自古以来以其鲜美的味道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备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市场需求逐渐加大,为了解决鲟鱼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以及更好的贴合我国民众的饮食习惯,因为与加工制品相比,鲜鱼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食品的口感与营养价值,保活运输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影响鲟鱼肌肉品质的各项指标,以及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变化。
  保活运输技术
  通常来讲,鱼类的保活运输方法分为有水法与无水法两种,前者作为传统方法,被较广泛的采用,优点是方法简单易行,但一来由于运输过程中鱼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会受到自身代谢的含氮废物的影响,大量消耗水体溶氧,产生的氨气也会对鱼体产生毒害作用,其次鱼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着较高的代谢强度,其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因此消耗,造成营养价值与口感方面的影响,另外在此过程中由于追求经济效益,造成拥挤胁迫,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出于对以上缺点的认识,无水运输越来越受到关注,无水运输主要有麻醉法,生态冰温运输法,模拟冬眠法,原理都是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手段,是鱼进入休眠状态,降低代谢强度,从而实现保持品质的运输目的。
  一般营养成分
  水分。含水量可影响鱼类肌肉的颜色,口感,通常来讲,水分充足的肉类制品会有多汁鲜嫩的口感,而缺乏水平则会使肉品变硬,从而使口感变差。肉类中的水分可以分为自由水,结合水,不易流动的水三种,最后一种在肌肉中的含量是决定口感的重要因素,也是肌肉持水力的决定因素。水力是指当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水分的能力,与肌肉中的结构蛋白组成有关,pH是影响持水力的指标之一,酸碱度可以影响环境中的电荷,当pH等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容易因吸引而接近,从而降低了保水的能力。
  何登菊等关于鲟鱼低温保活运输的实验表明在短途运输过程中,鲟鱼肌肉的含水量有略微的上升,而pH变化不大,这点与Haard关于鲟鱼冰鲜运输过程的实验结果、以及沈月新在罗非鱼微冻保鲜过程中的实验结果一致。
  碳水化合物。肉食性鱼类体内缺乏完善的糖代谢机制,属于天然的2型糖尿病患者,饲料中的葡萄糖反而被视为一种有害物质,所以葡萄糖浓度的升高会导致代谢速率的调整,有关于虹鳟鱼的实验证明,注射葡萄糖后,鱼类体内脂肪酸浓度没有发生变化,但与脂解反应相关的酶活性增强,该种调整与胰腺监控机制有关。糖原对肉食性鱼类同样较难被利用,摄入的糖原会被储存起来,然而体内糖原库的容量有限,这些储存的糖原又会被不断的分解,出现底物循环的现象。但在0度条件下低温保活运输的过程中,数据证明在所有营养成分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下降最快,说明糖类的代谢与具体的环境有关。
  蛋白质。鲟鱼肌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蛋白含量在15%-22%上下,高于一般的淡水鱼类。蛋白質分为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外蛋白质,前者又可分为肌原纤维蛋白质和肌浆蛋白。肌浆中的肌红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是影响肉色的主要因素。
  (1)对口感的影响。肉类的持水力取决于蛋白质的变性和降解,有实验证明连接细胞膜与肌原纤维的蛋白更容易发生降解,这些蛋白收缩时会导致肌原纤维网格结构收缩,收缩会形成汁液流失通道而增加水分的损失。
  (2)代谢机理。鱼类体内的蛋白质处于循环的过程,即不断合成新的结构蛋白,而旧的结构蛋白会降解为游离的氨基酸,继续合成结构蛋白或者进入其它的代谢途径。因为蛋白质不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只有肌原蛋白作为储能库,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总量会保持恒定。蛋白质代谢会受胰岛素的调控,动物组织中胰岛素可加速蛋白质的合成,Murai关于鲤鱼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高水平的胰岛素也可抑制蛋白质水解的活化。在动物肌肉蛋白质降解调控过程中,胰岛素可以抑制溶酶体降解途径来抑制对细胞外蛋白的降解。
  脂肪。鲟鱼属于白肌鱼类,其体内脂肪含量较低,由于野生鲟鱼资源稀缺与市场需求量的增大,以及养殖业的发达,现在市面上的鲟鱼多为养殖品种,相较野生品种而言,其脂肪含量较高,依据郝淑贤等对养殖西伯利亚鲟的检测,其脂肪含量达到了7.15%,然而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表明,不同种养殖鲟鱼的脂肪含量从1.0%-5.7%不等,显著的低于第一组的实验结果,原因应与饲养环境,饲料组成,鲟鱼的种类有关。
  (1)对口感的影响。肌肉脂肪沉积在肌肉的内肌束膜内,肌内脂肪的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是影响肉类风味的重要因素,依据Mottram的研究,肌内脂肪是肉品风味的前体物质,适量的脂肪可以增强肉品烹调后的香味,肌肉脂肪也可以使结缔组织松散,阻断了肌纤维束的交联,还能促进入口后肌纤维的断裂,从而提高肌肉的嫩度,另外,Fernandez研究表明,肌肉的多汁性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但过量的脂肪会导致鱼出现腥味。
  (2)代谢机理。由于天然食物缺乏糖类,肉食性鱼类大多通过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为代谢供能,当鱼类受到饥饿胁迫时,肝脂肪含量出现明显的下降,肌肉脂肪在初期下降不如肝脂肪明显,但下降的速率也超过蛋白质。饥饿期间能量大量消耗,ATP转变为AMP,随着AMP含量的增加,激活了AMP环化酶,将AMP转变为cAMP,也通过肾上腺素和高血糖素升高cAMP的含量,cAMP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提高了脂肪酸分解酶的活性。
  (3)运输过程中变化状况。在相对短的时间范围内,碳水化合物是被优先消耗的物质,所以脂肪含量变化不大,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有逐渐变大的趋势,有研究表明,鲟鱼在低温休眠的情况下,12h苏醒后与24h苏醒后,肌肉总脂肪含量分别较运输前下降了7.48%和8.41%。甘油三酯是鱼类脂肪代谢的主要产物,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鱼类对脂肪的代谢情况。
  游离氨基酸。鲟鱼体内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同时含有4种非必需的呈味氨基酸,分别为呈甜味的甘氨酸和丙氨酸,呈甜味和鲜味的天冬氨酸,呈酸味和鲜味的丙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必需氨基酸更多用于生长,合成蛋白质留在体内,而非必需氨基酸更容易被氧化释放能量。Conceicao的实验证明,同样吸收了93%的相对含量,70%的赖氨酸留在体内,而谷氨酸约有76%被氧化。   肌苷酸。肌苷酸是构成肌肉鲜味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鱼类死后由三腺苷磷酸(ATP)经数步化学变化而成,具有显著的增鲜作用,陈国宏等关于泰和乌骨鸡肌苷酸的含量的比较研究证实了该鸡种样本的肌苷酸含量高于其他对照组,说明了该种品质的优越性。
  影响肌苷酸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代謝过程中的酶类,动物的品种,个体差异,组织部位等。宰杀前的处理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对肉牛而言,麻醉宰杀与直接宰杀相比,麻醉宰杀后的肉品肌苷酸含量更高,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应激反应对肉品肌苷酸含量的不利影响。
  游离脂肪酸。脂肪酸由脂肪动员产生,是机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与血糖相比,更广泛的参与了鱼体内的循环代谢,所以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反映了鱼体内的脂肪代谢情况,并且其在体内的含量时刻发生变化,有利于实时监测。并且肝脏摄入并代谢大约50%的FFA,所以其也与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一起反映了鱼的肝脏功能。鲟鱼肌肉中主要脂肪酸包括9种13类,其中包括二十碳五烯酸这种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物质。
  应激反应
  在水产养殖活动中,应激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生化变化,包括收集鱼类的精子,过高密度导致的种内不良互作,以及日常养殖中出现的应激反应。长期或短期的刺激可以导致鱼类雌激素与雄激素的降低,有一项关于虹鳟鱼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应激反应可以加快鱼体的新陈代谢,消耗鱼体内的营养物质及产生对肉品品质不利的中间产物。
  皮质醇。皮质醇(COR),又名氢化可的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动物受到外界刺激后,会迅速的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路,促进COR的合成,从而使血浆中含量增高。因此,皮质醇的含量被广泛的认为是衡量应激反应的首选指标。Bayunova等的实验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刺激下,俄罗斯鲟体内的COR含量都有所增加,并在刺激源移除后逐渐降低,这与刘骁等关于团头鲂的实验结果类似。
  乳酸和血糖。乳酸和血糖同样是衡量鱼类代谢过程的重要指标。乳酸由无氧呼吸产生,是鱼类从正常的生理状态转至运输状态的驯化结果。在运输9h后,鲟鱼血糖的含量有显著的上升,在17-22h后出现了略微的下降,也就证明了其体内的功能物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代谢情况。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鱼类肌肉的品质受多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而应激反应作为一个运输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它可以消耗鱼体中的营养物质提供能量应对环境的突然变化,包括一般营养物质,即糖类,脂肪,蛋白质,也消耗对风味起重要作用的小分子有机物,如游离氨基酸,肌苷酸等。而针对应用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的实验,可选取皮质醇与乳酸作为应激强度的外部指标,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脂肪代谢的指标,胰岛素作为蛋白质代谢的指标,酸碱度作为持水力的指标。若是用传统的方法检测,则应该按照具体的运输时间,设定检测的间隔,得到营养与呈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除了影响指标,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还需考虑运输带来的成本问题。鉴于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对于水产资源的开发尚有不足,而国民的饮食观念也转向健康饮食,鱼类较畜肉有天然的营养价值优势,而我国幅员辽阔,水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现象,所以运输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采用α一淀粉酶与超声波结合的方法提取玉米皮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的试验,确定影响超声波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的最大因素为;提取温度的大小、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提取时间的长短及超声波功率的大小。  膳食纤维是指不能在人体消化吸收,而在人体大肠内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能食用的植物性成分、活性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木质素、多糖、寡糖等。近年来,许多国家的食物纤维专家,对食物纤维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而食品在人的身体健康中具有关键性地位,本文主要对食品检测技术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提高食品检测水平,有效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建设和谐稳定社会。当前人们要求拥有简单、快捷、有效、灵活的检测手段,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检测方法不断更新,此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力推动了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
期刊
食品安全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是食品生产企业保障食品安全重要的预防性控制措施,对建立现代食品安全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HACCP体系在调味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确定了调味品生产过程中原辅料、调配、熬制、灌装为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关键限值和监控系统。对调味品生产实施HACCP管理。  概述  HACCP的概念。国家标准GB/T15091-
期刊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大家都是一日三餐作为最基本的维持自身劳动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是特别的重要,普通百姓每天必须以食物作为做基本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日常所吃的食物也日渐的丰富,多样化。在远古时代,农作物的生长没有现在农药等化肥的作用,只是依靠上天的馈赠,风调雨顺的话,就可以落个丰收,若要是赶上洪涝旱灾,便要艰苦度日。但是在那时无论如何大家吃的食品都是自
期刊
鸡肉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强身、滋补的食品,我国鸡肉产业发展迅速,但整体来看,以分割肉和冷冻白条为主,鸡肉加工制品的品种比较单一,影响了肉鸡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鸡肉深加工技术,是鸡肉加工产业的必然趋势。鸡肉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不仅能够赋予肉制品丰富的营养,而且关系着肉制品的口感和风味,影响肉制品的最终品质。本文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鸡肉蛋白,分析其规律以及产物氨基酸,为鸡肉深加工提供借鉴。在畜禽加工中
期刊
气相色谱仪不仅可以准确检测出蔬菜中有机磷的种类而且还可以检测出其浓度,尤其是对于基本的农药残留检测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气相色谱仪的优势,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  材料与方法  材料。首先我们选择兴化市农家菜地进行检测,其中所有蔬菜都来自本菜地。其次就是选择兴化市中各种蔬菜种植过程中有可能进行喷洒的农药,例如由某厂家生产的含量为30%的乙酰甲胺磷。而对比样品则是由本中心采用标准农药稀释
期刊
邵阳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油茶产业的发展,在税收、财政补贴、金融多方面给予农业种植户资金支持,如营造新油茶林可获高达900元/亩的补贴,低产的油茶林改造可获300/亩的补贴。政府特别注重对种植户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展油茶种植管理技术的培训讲座。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邵阳县种植油茶历史悠久,油茶文化博大精深,享有三湘“天然油库”的美称。历史辉煌时期,种植面积达45.2
期刊
烹饪方法会影响蔬菜的营养成分,烹饪过程中,将不同品种蔬菜的原料与所含的营养成分进行相互比较,再将食物合理搭配,采用科学方法烹饪,尽量减少蔬菜在烹饪中营养素的流失,不同的烹饪时间、温度变化及介质酸碱度,都会导致原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促使食物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达到合理营养,保障身体健康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美味佳肴的享受。  蔬菜的种类  蔬菜作物种类繁多,蔬菜种类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花菜类、
期刊
近年来因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曝光,我国社会各界对于这一领域的关注力度也在不断增强,而为了保证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得到较好缓解与根除,正是本文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安全隐患及控制方法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安全隐患  为了能够较为深入完成本文研究,我们就需要明晰我国当下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实际调查,本文对
期刊
食品中添加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观感、增加食品的可接受性,我国允许食品中加入可食用色素。但国家严令禁止将工业染料(碱性橙、苏丹红、碱性嫩黄、结晶紫、罗丹明B)添加到食品中。本文参考《GB 2760-2014 》建立了一種食品中色素的检测方法。  实验部分  仪器。岛津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8050  分析条件。  (1)液相色谱条件。色 谱 柱: Shim-pack XR-ODS III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