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确定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实的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存有三化倾向,即目标泛化、目标狭隘化、目标随意化。
  目标泛化:语文地位被拔高,成了无所不包的文化课,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民俗、宗教什么都进来了。如教学《喂 出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花大力气拓展人与自然地的和谐问题,从教学的有效性来看这样的语文课,只是关注了语文素养中非功用性的一面,还不是全部,却忽视了功用性的一面,脚踏实地不足。
  目标狭隘化:与泛化相反,只是关注功用性,仅仅指向考试,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培养的是语文考试人,所以常常看到是语文阅读教学练习化。短期来看效率极高,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极其有害,智商高了而情商没了。学生不喜欢语文的语言即在此:汉语言的优雅与美丽、文章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滋养不见了。鱼和熊掌能不能兼得呢?一个语文素养良好的人,能不会考语文?语文素养本身就包含了应试的素养和技能,特别是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越来越接近于考查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了。
  目标随意化:在同课异构活动中,这种表现最为明显,同一篇文章,教学目标相差甚远,缺少客观的统一标准。非常随意,简言之:语文就是随意。其实想想我们的俗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可明白:可以各显神通,但终究是过海,而不是登山、飞天。就如从东海去北京,可以选择汽车、火车、飞机,但最终的目的地是北京,而不是南京或东京。
  在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着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那么,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合理明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呢?本人觉得应当注意下面几点:
  1.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切实可行,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该根据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结合学生阶段特点和认知能力,照顾学生的认知差异,不能确立过高于或过低于学生实际的目标。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新课标作了明确要求,重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浅显文言文的过程,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文字浅显的传统精品篇目,如《论语十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可以让学生整篇背下来,至于《山市》《童趣》,难度较大,可以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背,大部分学生读熟即可。另外,文言语法方面,例如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新课程照顾到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初中阶段不要求过多涉及,学生知其然即可,只要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即可,教师不能像对高中学生那样对词法、句法作过高要求。当然,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一定要落实到位。
  2.确立教学目标应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
  一节课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可以面面俱到,过于宽泛,要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例如人教实验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一课,教学要求一课时,虽然文章很短,只有81字,但文章内涵很丰富,所谓一字千金。从思想内容上看,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高洁孤岸的节操、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从表现手法上看,文章使用了托物言志手法,借陋室来表明自己志向;从语言上来看,第一,含蓄精炼,短小精悍,富有表现力;第二,骈散结合,一韵到底,平易流畅,琅琅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第三,运用多种修辞格,除了骈文的排比对偶之外,还运用了比兴、借代、反问、互文、引用等多种修辞格;从构思方面看,新颖别致,反向立意,结构严密,层次井然,比兴开头,引出陋室,类比作结,突出陋室;从文言知识上看,名词动用、一词多义、倒装句式、实词虚词,不可谓不典型。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想让学生掌握众多的内容,根本不可能。要想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学时间,只能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所以,必须结合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筛选出教学内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突出其中一两点作为教学重点。针对这点,我设立了《陋室铭》的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3、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
  3.要突出语文本体性。
  在确定目标时要结合文本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品味欣赏语言和评价语言的能力,重视学习语言,重视语言训练,突出语文本体。文本中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点到为止,不纠缠不清,可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向相关学科老师请教或查资料解决。
  例如教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天上的街市》一课,根据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可确定其教学目标: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样就体现出了语文本体性。如果过分于对天河、牛郎星、织女星等知识作以介绍,就上成了天文学课。教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于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课,教学目标可以确立在诵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感情上,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体会台湾同胞浓厚的思乡情怀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多关注两岸关系、党对台湾的方针政策、台湾的重要地位、台湾的现状,就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人教实验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一课,教学重点结合教材内容可确定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对文中涉及的克隆知识,只要求学生大略了解即可,如果过多讲解分析,就容易上成生物课,学生虽然对“克隆”了解透彻了,但势必会冲淡语文的本体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筛选教学内容,合理明确地确立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出语文本体性,我们的课堂就有了导向性,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语文课的味道,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有了基础保障
其他文献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作为初中学生,其心智还未完全成熟,老师的表扬、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许一个不经意的表扬能影响某位学生的一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是一位很善于发掘、表扬学生优点的先知。记得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学生犯了错误,陶行
期刊
摘 要: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地反思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本文是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角度来思考教师的提问,要坚持“学生提问”与“教师提问”相结合的双线并进的课堂提问方式,以达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反思能力; 发问; 追问; 引问; 设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什么是有效的课
期刊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语文活动课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编写主线,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始终。“一件事情重复21次进入潜意识,重复100次成为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经过130次的课内活动,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 激发兴趣; 潜移默化  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心学生学到什么,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更忽略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立意为能力的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质疑;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质疑;指导学法,让学生会质疑;明确目的,给学生正确释疑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关键词:质疑; 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指导学法; 释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质疑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质
期刊
不知不觉当了十五年美术老师,把爱好当成职业是件幸福的事,到今天我还是这样认为的。虽然,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学校、家长眼中只盯着语、数、英,沦为“鸡肋”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来更好地正视现状,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意义,这就非常有意义。我觉得不管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可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育人艺术。总有不少同事问:陈老师,你的课堂纪律好,学生画得又好,你有什么诀窍吗?”下面就
期刊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使学生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初中生写好字有好处,
期刊
摘 要:导入语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设计导入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导语; 激情; 设疑; 引趣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好坏对一节课的功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导语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试
期刊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新课程对语文识字教学明确指出:“‘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识字教学要体现教学的特点,做到音、形,义相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查字典的习惯。’”因此,我探索了低段课堂识字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如下:校正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总结提升——练习巩固。
期刊
摘 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就指出了传统的成品写作教学法的不足,提出了过程写作教学法,他们将写作过程视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交流过程。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教授的应该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美国的Raimes和Zamel是将过程写作法应用于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实践的两位倡导者,他们证实了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