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8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积累,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要找准德育切入点
  苏教版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豁达开朗、大爱无疆,心灵崇高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词等。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富有质朴美感。教材中所体现的浓浓人文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切忌空泛、枯燥地说教,人为地拔高。教师要避免在教学中走极端:既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只强调思想教育。教师要深入备课,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如《三亚落日》这篇课文,让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卢沟桥的烽火》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激发他们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石灰吟》这首诗,让学生懂得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高尚品质。
  二、要找准德育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而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这两大重任。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渗透法,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又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1.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方式。因此,欣赏文章时,应该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文字训练,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我抓住“拉、撑、护”三个动作,突出“撑”,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这是怎样的撑啊”。撑在桌上,弓着身子,意味着谭老师将用他的血肉之躯去挡住纷纷砸下的一切;撑在桌上,谭老师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撑在桌上,他要保护课桌下的那四个学生呀。再结合下面一节,反复读这个动作,让谭老师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高大起来。这一个“撑”,让学生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要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如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黑暗中,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对话,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2.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如教学《学会合作》这一课时,除了课文中合作的例子,我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如学校里进行的各项集体评比活动、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等,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体会合作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课外延伸,德育延续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切实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推动学生德育行动。语文课外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课外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积极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开展排演小话剧《负荆请罪》、“红领巾小记者”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会、“我选我”演讲、制作“我的成长册”等活动,我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三、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才能被学生主动接受。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学习阶段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加深理解和体验,去感悟和思考,让他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后也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发挥表率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积累,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50例SCD患者,均行维生素B12、叶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其中有40例患者行电子胃镜检查,因患者依从性及经济情况
2015年10月21日,由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四川诗书画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国内外近50名川籍艺术家的巴蜀情韵·巴蜀书画名家精品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拉开帷幕,四川省政府副秘
通过对涉外护理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改革构想,以促进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培养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并与世界接轨的复合型人才。  涉外护理改革构想复合型人才为了创建“西南一流,中国知名,世界知晓”的卫生院校,我院自2010年开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至今已经招收了4届学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院在涉外护理专业建设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就这3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关于涉外护理专业改革的想法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在化学教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意识,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的实验安排和实验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
摘 要:数控编程这门课程在我校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一些编程指令只是死记硬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就显得照本宣科,没有把所学知识融合贯穿起来应用。对于课程中零件的编程加工,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调动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只有不断的改变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数控编程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结合我
田径运动中包含的项目较多,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田径运动的基础训练融合了走、跑、跳、掷等多个内容,着重考察学生的身体协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房屋建筑工作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在整个房屋建筑当中,地基起着重要
1研究假设假设1:高水平运动员的外显身份认同为运动员的身份.假设2:高水平运动员的内隐身份认同为学生,与外隐身份认同存在区别.
足球教学中,一些足球技巧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足球运动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开展足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在足球运动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