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ong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一些措施上从表面上看有矛盾之处,如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而社会主义改革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家到户,由农民自主经营。表面上的矛盾又使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有言论因此认为“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以下简称“否定说法”)。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性质是不同的,“否定说法”不符合对类似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否定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否定说法”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8-02
  
  一、“否定说法”产生的原因分析
  “否定说法”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必然有一定的原因。通过对“否定说法”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进而反对这种说法,澄清事实。
  (一)“否定说法”的产生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表面上存在一些矛盾
  以农村的土地政策为例。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共中央提出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从互助组过渡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组织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断增强,“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我国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开始探索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做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中央肯定了这一做法。“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在从村,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土地分家到户,农民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从表面上看,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革好像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这是“否定说法”产生的一个原因。但这个原因是站不住脚的。当前,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某些地方开始探索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农民以自己的土地入股而取得收益,那么这是否又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呢?
  (二)“否定说法”的产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任何民族和国家来说都是这样。但近年来,在如何对待历史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却不时出现刺耳的噪音,这就是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经常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它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当然包括社会主义改造所取得的成就在内(我们承认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一些过激的做法,但成绩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二、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历史事件
  (一)二者都具有各自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民族独立的巩固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的加强,社会主义革命即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这是中国革命的既定目标。究竟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发展工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另一方面是要建设新的工业;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而且他对国家和国营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可避免地要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在帝国主义对华封锁的情况下,民族资本由于向外发展的渠道被阻断,就更加重了他对国家和国营经济的这种依赖性;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一个时期有过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实行在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这种发展又受到很大的限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什么援助,而且连进行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二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这种国内外环境迫使中共中央中断了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探索,而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不能假设,倘使当时没有中断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探索,那么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必然要到来的,因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改革同样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革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二)二者都具有各自巨大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以和平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为我们党和国家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三、“否定说法”不符合对类似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将“否定说法”与对国内外类似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进行比较,也能发现“否定”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一)从国内看,“否定说法”不符合对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但我们仍然肯定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而没有全盘否定。
  (二)从国际看,“否定说法”不符合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分析和评价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探索在俄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的问题。列宁曾设想学习德国经验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1918年爆发的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使得苏俄中断了这种探索,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迫使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生产的广泛国有化,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由国家实行集中管理;2、贸易的国有化,国内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禁止私商活动和自由贸易;3、实行余粮收集制,由政府规定农民消费所需的谷物量、牲畜饲料和种子量,其余全部上交国家;4、实行配给制和取消货币结算,国家对产品和原料实行统一调拨和分配,统一为全体居民进行消费品的分配;5、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剥削者参加体力劳动。”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的显露,苏俄逐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是由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从表面上看,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但我们依然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较高的评价,而没有否定它的历史功绩。
  相类似的历史事件还很多。我们面对历史,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应该采用“古今中外法”研究历史,“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四、“否定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否定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任何事物都有表现于外,并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能直接感受的方面,这就是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同时,任何事物又都有深藏于内、并构成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的方面,这就是事物的本质。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制约现象的事物的内部联系。人类的认识都要经历两个阶段,即从初级的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高级的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用认识发展的规律来分析“否定说法”,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认识完全是这两个事物的表面联系,或者说是感性认识,透过这种现象,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改革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改造的肯定。
  (二)“否定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运动的三大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它表明,由于内在否定性的力量,促使现存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自身的否定,进而再由否定达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辨证统一的。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因而是一种前进上升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表现为近似螺旋的曲线,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从社会主义改造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但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向更高一个层次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历史事件,社会主义改革绝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二者都有各自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改造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使社会主义改革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5.
  \[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
  \[5\]薛汉伟,陈锡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4:75.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人的存在都有其独特而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绝大多数的老师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能够正面影响学生,并帮助学生不断进步的教师。作为教师就应该时时刻刻以高度的责任感,不能有丝毫的随意、懈怠,以便让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心中产生良好的共鸣,希望让他们在这样一个新的集体里面的每一个教育的细节精致、精彩。教师的品德高、能力强,具有精深、广博的知识素养和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会引导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激发
期刊
摘 要:2011年山西省首次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新课改卷,其试卷的效度和信度值得关注作者主要从试卷的输入和输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与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说明的要求做对比,发11年新课改试卷基本贯彻了新课改的主旨要求,突出语境,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处于探,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试卷评析;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要:在多年的概率论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究其原因,由于概率论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知识为基础,有的学生没有学好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部分内容,因此他们学习概率论这门课程就感到比较吃力,感觉到概率论这门课难学,概率知识的运用更是困难。本文意在通过介绍概率知识在现实生活、经济管理、工程技术、气象等领域等的广泛应用和展望概率知识的广泛应用前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学好概率论
期刊
摘要: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是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剖析当前我校实验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思想观念、师资素质、人才引进、选拔实验学科带头人、完善制度和人文学习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实验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
期刊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历史悠久,派系众多,理论以及案例大多都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实例。我国高校中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应该更多的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实践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改革考核办法,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经济人才。本文在简要论述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校中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她的办学水平,大学学生工作对高校发展很重要。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辅导员自身素质、辅导员工作方法等两大方面的问题展开系统的讨论说明。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33-02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生工作”,高校学生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她的办学水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高校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分别进行问卷调研,搜集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探讨了高校学生干部对普通同学的辐射作用及影响因素,并出了建立科学的拔机制,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学生干部;辐射作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8-02    一、前言  高校学生干部立足于广大学生群体之中,能够详细
期刊
摘要:明代陶瓷工业有官窑与民窑之分,明代中期后,官窑逐步衰败,民窑日渐兴起。从政府管理视角来分析,明代官窑由兴转衰存在管理体系、宦官干政、腐败、限制民窑、管理僵化、缺乏激励等原因。而民窑取而代之,原因也在于民窑管理灵活、人员激励、民窑劳动力市场发达等原因。这对当代产业发展的启示就是:应在理性把握产业兴衰的基础上,做到治产先治官;提高人力资本存量,重视激励;改革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竞争中寻求合作伙伴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只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厚积薄发,学习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语文教师的再学习要求更加迫切,要结合备课需多元学习。教师只有不断充实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师;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25-02    《学记》中说过:“学,然后知不足
期刊
摘要:课堂陷阱教学法主要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理解不深刻,容易持续犯错误的地方。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的设置一些思维陷阱,通过“出问题了”来吸引学员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发现错误,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更牢固的真知。下面是我以PRO/E课程中创建平行混合特征的实例来说明我经常使用的陷阱教学法的总结。  关键词:陷阱教学法;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