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被失业和债务吓醒的美国人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dongw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面就像是亚洲低收入国家的某条生产线,只是,主角换成了黑人与白人,对于枯燥单调的工作,他们甘之如饴。直到今天,美国仍在高失业率和高债务的危机之中挣扎,但,人民已经开始反省,美国人变得不一样了。
  工厂劳工:
  为了生活,甘愿站上生产线
  走进千诗碧可蜡烛公司(Chesapeake Bay Candle)去年正式营运的新厂之后,首先进入一间小小的展示厅,墙上挂着千诗碧可1994年成立以来的历史照片,包括位于中国及越南生产线的制造现场:几名员工站在生产线输送带的两边,低着头,专注执行单调的劳动工作。
  打开厂的大门,眼前画面一如刚才看到的越南厂或中国厂照片,只不过,主角换人了。一群美国劳工,站在嘈杂的生产线旁埋头工作着。
  生产线的起点,一位中年妇女正从纸箱里拿出几个玻璃杯,整齐地放在输送带上。这个动作,她每天要执行6个小时,约莫要放上4500个杯子;而在1987年至2009年的22年时间,她是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的办事员。中年妇女穿着一件大概是从家里拿来的围裙充当工作服,上面难免有些脏污,但她不以为意:“我在这里做了8个月,当然,和以往的工作性质差很多;但,我爱这份工作,再怎么说,它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感觉。”2009年,她原本服务的公司因不敌景气衰退决定缩编,她是众多受害者之一。
  生产线大约有20名员工,除了中年妇女,还有未满30岁的失业青年、放弃就读大学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原本想去大联盟打棒球,但在选秀会中没有被任何球队选中。在千诗碧可创办人徐玫的眼中,这群涵盖不同世代与不同背景的美国劳工,工作态度并不算差。
  刻板印象中,那群习惯借钱消费,不能吃苦耐劳的美国人,似乎已开始改变;而一场“劳动救国运动”,也就在民气可用的背景下,由政府发动,接着开始风起云涌。
  工厂老板:
  搬回美国,成本是主要考虑
  去年圣诞节前夕,徐玫接到了一通意外的电话,电话那端来自白宫。
  “听说你在马里兰州盖了一家新工厂……想请教,为何要到美国设厂?”徐玫回忆,对方大概一连问了四五个问题,而她则是据实以答,“搬回美国的主要考虑,就是成本。”徐玫开始描述一支来自中国的蜡烛,身价是如何在这几年快速上涨……
  徐玫表示,种种因素加总起来,对于毛利率大约只有15%左右的民生用品业者来说,已经无法负荷,“把生产线搬回美国,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反而可以缩短供货的时间。”
  就在徐玫接到意外电话的两周之后,1月12日,她受邀到华府参加奥巴马召开的论坛,论坛邀集14家过去一段时间在美国增加雇员的企业,包括了福特、杜邦、英特尔、西门子、劳斯莱斯等,在论坛中,每人发言一分钟,奥巴马却让徐玫整整讲了7分钟。论坛结束,奥巴马宣布了“In-sourcing Jobs(工作回流国内)”计划,而其核心,就是要利用中国薪资调涨、美元汇率趋弱的大好机会,一举复兴美国的制造业。
  市府官员:
  QE帮我们一个大忙
  场景拉到美国中北部的威斯康星州密尔瓦基市,中国劳动成本上升的效应,已充分反映在这传统《福布斯》杂志的近期调查中,密尔瓦基被列为“全美最佳制造业城市”的第二名。快速复苏的表现,甚至让奥巴马选择在此造势。2月间,他来到总部位于密尔瓦基市的玛斯特制锁公司(Master Lock),过去两年,这家公司开始陆续把中国的产能移回这里。
  “30几年来,我第一次看到制造业在这座城市快速成长。”在密尔瓦基城市发展部门工作超过30年的马莎·布朗说,密尔瓦基是美国的传统制造业重镇,但自从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来此工作之后,这里的工厂首先是往美国南方移动,然后是墨西哥,接着遭遇全球化,工厂移往中国,然后是越南……谈到这个过程时,马莎·布朗以她的祖母为例。“祖母是1905年出生的,她一直在密尔瓦基的农业机具厂Allis Charmer工作,可以说是靠着这家公司过了一生。”但在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受到工资不断调涨和全球化冲击,Allis Charmer结束营业,“祖母很幸运,她是在这家公司付不出退休金之前过世的。”
  如同许多业者的意见,马莎·布朗也认为,美国近期的制造业复苏,主要是拜中国薪资调升与美元汇率贬值所赐,但正因如此,对于制造业复苏趋势能否延续下去,马莎·布朗还不敢把话说死。在马莎·布朗的观察中,密尔瓦基的快速成长,与美元弱势带动出口高度相关,“我甚至可以同意,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帮了密尔瓦基一个大忙。”
  此外,她也认为美国重建制造业仍有关键课题必须克服:“劳动力!”作为密尔瓦基市政府城市发展部次长,马莎·布朗经常和区域内的各家业者沟通联系,“找不到足够的劳动力,是业者最感麻烦的问题之一。”她说,经常遇到的劳动力问题有两种:第一、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工不足;第二、美国人民投入制造业的意愿不足。?笏(编辑/唐馨)
其他文献
这位40岁不到的设计师有双漂亮眼睛与明朗气息,聊起创作时迸发出孩童般的狂喜,仿佛随时可以抽离现下环境、从周遭长出一个崭新魔幻世界似地——这正是10年来他不断做到的事情。2004年成立工作室后不久,Hayon便被《Wallpaper》杂志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设计师之一,客户从瓷器卫浴剧院甚至飞机厂商,跨界跨超大;“设计界的毕加索”、“下一个Philippe Starck”等名号不断出现,而他始终
曾写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女大不同》蝉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数年的两性专家约翰·格雷(John Gray)博士,在其续作《Office男女大不同》中,再度提出“金星人爱分享,火星人爱发牢骚”、“火星人重规则,金星人重礼貌”等犀利观点。  虽然职场上的“草食男”与“肉食女”日渐增多,男女特质“向中看齐”,但两性沟通模式与思维上的差异大抵仍存在,例如,传统男性习以能力、技术、成就来衡量自我
第一件事:比种族歧视更为严重的是?  2012年6月13日丹麦前锋尼可拉斯?本特丹在欧洲杯比赛中进球后庆祝。  小组赛比赛期间,意大利和克罗地亚的交手中,意大利球员巴洛特利遭到了场内克罗地亚球迷的奚落,欧足联在赛后对克罗地亚队追罚10万美元罚款,表示对种族歧视行为的严惩。在当天另一场刚结束不久的小组赛里,丹麦前锋本特丹在进球后露出了自己的内裤边带,边带上清楚的印着欧洲大型博彩公司的名字,欧足联开出
37岁的台湾广告人罗韦翰文化大学广告系毕业,退伍后就在广告界任职,一直从事广告业务的工作。对一个有创意、逻辑性强、又能言善道的年轻人来说,在这个产业只要能熬个四五年以上,年薪百万元并非难事,甚至二三百万元都大有人在。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在广告界表现杰出的人士们大多具有聪明、富有幽默感而又多愁善感的复杂人格特质。但是,这群人也有一个颇为雷同的地方:常为某些奇怪的兴趣与理想而浪掷大把的钞票,很多人
满坑满谷的富豪传记都会告诉我们,富豪们出身多么卑微,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打造出今天的企业帝国。事实真的全都如此吗?   就以大家都熟悉的两位世界首富为例,比尔·盖茨大学辍学,打造微软公司写下人类科技史的新页;而巴菲特凭借无人可及的长期投资眼光,将价值投资发挥到极致,成为投资之神。   的确,他们的创业精神与经营能力值得我们学习;但盖茨与巴菲特传记没告诉我们的是,巴菲特与比尔·
在全世界争睹电视转播伦敦奥运之际,人类征空史上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又译国家航空及航天局)发射的一台无人驾驶的“好奇号”(Curiosity)火星漫游车,经过8个半月和5.7亿公里的漫长旅程,于8月6日凌晨1时32分成功降落火星,以搜寻火星上的生物踪迹与遗迹。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的精彩而又惊险的镜头,终在火星上出现。  首席控制官兼评论员  然而,最令全球华人社
真实战场 杀戮地带3(Killzone 3)    游戏画面以好莱坞电影手法呈现,魄力十足且暴力血腥,另外,场景规模比前作大了10倍,当然也新增了如WASP飞弹发射器等新武器,以及“入侵者”等新载具。  游戏的另一强项,是支持Sony近年主打的3D画面与PS MOVE体感设计;戴上3D眼镜(需配合3D电视)、手持结合体感控制器的光线枪套件,玩起来就如同置身真实战场,过瘾程度连大型电玩机台都比不上!
曹启泰说:“人怎么去想事情,角度很重要。如果我今天的心愿是把事情做到最高标准,我就敢动用最好的资源、最大的能量、敢欠最贵的人情,那么成功的几率就很大,失败的几率就极低。”  乐观面对生命中的一切  20多岁就进入演艺圈,主持过《连环泡》、《双星报喜》、《好彩头》等知名节目的曹启泰,主持事业顺遂、婚姻幸福、作品成为畅销书,30岁之前的他正是鸿运当头。  进入而立之年的曹启泰,着手事业扩张。这段期间,
1.夏默·里德斯通(Sumner Redstone)   88岁   世界500强公司维亚康姆总裁,现年最老的世界媒体巨头。      2.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   82岁   电影最高奖奥斯卡奖得主,普卢默表示要演到身体不能动弹。      3.卢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   78岁   金斯伯格2
法国一夕日变脸率先空袭利比亚,背后是知识分子李维等人献计;媒体与社会态度暧昧,如战争拖延,反弹力量将增强。总统萨科齐被认为是“政客盘算”短线操作,但没太大获利,并要慎防“美国陷阱”。    法国空军于3月19日袭击,率先向利比亚开战。在联军导弹猛烈密集轰炸下,利比亚政府军还击无力,卡扎菲四处躲藏,反政府军终于夺下一城。反政府军领袖提柏利立刻电函法国总统萨科齐诚挚表达谢意,视法国为“救命恩人”,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