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三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差异性,表明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问题是影响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对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文化知识,词汇,文体特点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造成衔接不畅主要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试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为医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 医学英语 衔接
一、 引言
自从2004年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对专业英语教育提出了相应规定之后,各高校都开始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开设各类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SP),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多重需要。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在修完大学英语这门必修课后,都会进行医学英语的学习,以满足之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医学院校的排头兵,学生须在第四学期完成医学英语的学习。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在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性,寻找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对接时存在的衔接问题。同时通过对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问题是影响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针对提出的问题,针对性的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对比分析了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上的差异性,寻找在两个学习阶段对接时产生的衔接问题。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分析他们在进行医学英语学习前的期待与要求,学习中的困惑与难题,学习后的收获与不满。同时对医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提出解决衔接问题的具体对策。本文对于激发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医学英语相关知识,丰富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顺利过渡。本文具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找到了影响两阶段顺利过渡的衔接问题。可以为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由于医学英语课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与一般大学英语教学差异较大,因此在课程初期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的冲击较大,极易使学生产生不适。传统的“听说读写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医学英语学习的需求。因此本文将“交际法教学”和“内容依托型教学”应用于医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英语从“工具”学科到“内容”学科的转变。
通过进行访谈可以有效的将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相结合,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主体”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互通联动”的教学氛围,这种转变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助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
1.基本问题。
(1)分析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模式上的不同。
(2)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英语教学在衔接方面具体存在哪些问题。
(3)基于存在的銜接问题,提出一些有效对策以保证医学英语教学顺利实施。
2.研究方法。文献对比法:借助中国知网以及万方学习期刊网找到了许多相关论文,通过进行有效的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对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访谈法:为了详细分析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问题。本文在2017年3月随机抽取10名2015级医学专业学生和5名医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有的放矢的与被访谈者进行访谈,力求获得真实丰富的信息。
二、论文结果与讨论
1.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课程教学对比。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就愈加迫切。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平台发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性质,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如下表。本文作者发现,在各医科院校,医学英语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广泛存在,随着ESP教学的不断兴起,医学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结合多所大学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由上表可见,大学英语属于大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要求总要分三个级别,但依然集中在一些传统教学范畴: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词汇量要求。教学方法主要为,传统的语法式教学,交际型教学,以及任务型教学。
相比之下,医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的差异比较明显。医学英语属于英语学习的较高层次。主要是在大学四六级结束之后,为了满足医护学生的英语学习所开设。学生对于医学英语几乎一无所知,学习难度较大。大学英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医学英语在此基础上,更加要求学生对于医学词汇需要有较好的掌握,要求学生可以使用医学英语研读外国文献,要求学生可以参加医学研讨会议,也需要医科生在语言课堂上培养说话的艺术,在门诊和临床实践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这都要求教师转换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語课堂上,内容依托型教学(CBI),交际型教学的使用比较广泛。
2.学生及教师访谈的结果与分析。本文在随机抽取10名2015级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访谈。该10名学生学生来自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刚刚完成医学英语学习。访谈采取半结构化的形式,分成分三个层面进行访谈。调查主要集中于学生对于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文化知识在该阶段学习中的重要性。 第一层面,通过对10名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经历进行调查。经过访谈,作者发现阅读,写作,词汇,听力是该10同学认为在大学英语阶段学习的重点。其中,八名同学认为阅读与写作在本阶段学习中至关重要。7名同学认为词汇和听力非常重要。追求其原因不难发现,该阶段学习是由高中阶段进入大学的转型期,学生比较容易受到高中时期学习重点的影响。同时在该学习阶段,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对于该考试中的题型比较重视。
第二层面,通过对该10名同學在医学英语阶段的学习经历的调查。10学生都认为词汇,阅读,写作,文化知识,是该阶段学习的重点。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存在巨大差异。从上面两个表格可以发现,学生在大学英语阶段和医学英语阶段的学习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衔接不畅,容易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
第三层面,本文就该10名学生度过过渡期的时间进行论文。10名学生对于从大学英语过渡到医学英语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迷茫和适应。如何缩短甚至消除这段过渡时间,是处理英语衔接问题的重点。
在对学生的访谈中,最显著的差异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大学英语阶段,只有两位同学提及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而在医学英语中10名同学都提及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其次,在大学英语阶段,7名学生提及了词汇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在医学英语阶段,10名学生全都提到了医学词汇的重要性。最后,在大学英语阶段8名学生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而在医学英语阶段10名同学都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
本文采取半结构化的方式,访问了五位医学英语教师。这五名教师都是医学英语教育的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通过对教师的访谈,本文将教师反应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医学院校学科专业太过广泛,因此同一本教材很难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追求。比如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对流行病专题的文章没有兴趣,造成课堂活动很难开展。其次,五位老师都来自于英语专业,缺乏医学背景,因此,对于一些较难的专题,比如解剖,讲的不够深入细致。最后,发现部分教师缺乏衔接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教学的差异性。
三、存在衔接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衔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大学英语到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进行缓解。
第一,学生对于医学英语的背景知识极其缺乏,学生迫切希望汲取文化背景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医学英语的影响极其深远。例如,Venus(维纳斯)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是“爱神”通常与爱情和性联系在一起,因此产生了venereal(性病的)和venereology(性病学)。维纳斯和马尔斯的私生子Cupid(丘比特)体现了人性的缺陷和贪婪,因此cupidity意思是“贪婪”。文化知识的积累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学习医学英语前,推荐学生阅读古希腊罗马神话,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在正式接触医学英语时,对一些特定词语的茫然。在医学英语课堂的前期可以引进“内容依托型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將英语教学,文化背景与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与医学知识。
第二,词汇问题,尤其是大量的前后缀和词根变化,是困扰学生由大学英语过渡到医学英语的一大障碍。在医学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取自于拉丁语和希腊语相关的医学词汇,还有部分源自于普通英语中所借用的词汇。因此,学习部分拉丁语词缀对于医学检验英语的词汇的掌握,词汇量的扩大至关重要。除了有拉丁语希腊语构成的新词外,医学英语中还存在大量的复合词,如bedpan=bed(床,病床) pan(盆);缩略词,比如常见的:CT (computed tomography); OTC(over the counter);还有一些两栖词汇,即在医学专业文章中有许多普通词汇用作医学专业术语是,词意与其在普通英语中有所不同。接受访谈的10名学生普遍认为,词汇问题是造成医学英语学习困难的头号因素。由于缺乏必要的衔接,从大学英语到医学英语的过渡中,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有的甚至放弃了学习的愿望。因此在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的过渡期,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词汇问题,采取包容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觉得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就会主动学习,化词汇学习的困难为动力,克服在过渡时期的压力与困难。
第三,大学英语写作主要迎合考试,医学英语写作主要为了满足文献研读和论文发表。大学英语阶段,学生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写作,该阶段的英语写作多为议论文写作。但是医学英语属于专业英语。原版材料具有科技语体语言特点。比如,医学文章往往强调客观准确,更侧重于叙事推理,因而不宜过多的使用第一、二人称,因此常使用被动语态的使用;科技语体的抽象性主要表现在大量而准确地使用抽象名词这一语言手段,这种结构往往表达最重要的内容,使得科技文章的句子变长,信息结构变得复杂难懂。医学英语中的特殊语言特点,对于刚接触的学生而言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适当提及科技语体的特色。在刚开始教授医学英语时,应当让学生多在文章中找到这些句子,培养他们转变英语写作重心,为以后的科研写作打下基础。
最后,医学英语的教师队伍急需扩大,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急需提高。在访谈的五名教师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医学英语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明显发现,医学英语教师多为英语专业出身,医学背景匮乏。同时,缺乏衔接意识,发现不了学生在两个阶段转变中的苦恼和困境,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相关院校应当加强英语教师培训,提高医学英语教师的医学素养。同时,医学英语教师应当多关心学生,让学生在两个学习阶段能够平稳的过渡。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上的差异性,发现两个学习阶段对接时确实衔接问题。针对学生在过渡期出现的文化背景知识,词汇,文体特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解决衔接问题的具体对策。通过运用“交际法教学”和“内容依托型教学理论(CBI)”在医学英语课堂上的使用,有利于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學质量,实现英语从“工具”学科到“内容”学科的转变,同时也为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通过进行访谈可以有效的将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相结合,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主体”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互通联动”的教学氛围,这种转变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助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
本校为安徽省知名医学院校,该衔接问题的提出为安徽省内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为医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高质量的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做出努力。
最后,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比较小,参加的访谈的学生和教师人数较少。后期的应当扩大样本的覆盖面,甚至走出校门,对更多学校的医学英语英语教学进行调查,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索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问题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Brown,J.D.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北京:外语教学与论文出版社,2003.
[2]Chomsky,N.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M].北京:外语教学与论文出版社,2003.
[3]Donn,B.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Services[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Docket’s,Perry.B.Transitions to School[M].UNSW Press,2007:61.
[5]Mullins,E.R.
【关键词】大学英语 医学英语 衔接
一、 引言
自从2004年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对专业英语教育提出了相应规定之后,各高校都开始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开设各类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SP),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多重需要。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在修完大学英语这门必修课后,都会进行医学英语的学习,以满足之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医学院校的排头兵,学生须在第四学期完成医学英语的学习。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在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性,寻找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对接时存在的衔接问题。同时通过对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问题是影响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针对提出的问题,针对性的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对比分析了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上的差异性,寻找在两个学习阶段对接时产生的衔接问题。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分析他们在进行医学英语学习前的期待与要求,学习中的困惑与难题,学习后的收获与不满。同时对医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提出解决衔接问题的具体对策。本文对于激发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医学英语相关知识,丰富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顺利过渡。本文具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找到了影响两阶段顺利过渡的衔接问题。可以为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由于医学英语课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与一般大学英语教学差异较大,因此在课程初期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的冲击较大,极易使学生产生不适。传统的“听说读写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医学英语学习的需求。因此本文将“交际法教学”和“内容依托型教学”应用于医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英语从“工具”学科到“内容”学科的转变。
通过进行访谈可以有效的将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相结合,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主体”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互通联动”的教学氛围,这种转变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助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
1.基本问题。
(1)分析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模式上的不同。
(2)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英语教学在衔接方面具体存在哪些问题。
(3)基于存在的銜接问题,提出一些有效对策以保证医学英语教学顺利实施。
2.研究方法。文献对比法:借助中国知网以及万方学习期刊网找到了许多相关论文,通过进行有效的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对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访谈法:为了详细分析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问题。本文在2017年3月随机抽取10名2015级医学专业学生和5名医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有的放矢的与被访谈者进行访谈,力求获得真实丰富的信息。
二、论文结果与讨论
1.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课程教学对比。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就愈加迫切。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平台发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性质,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如下表。本文作者发现,在各医科院校,医学英语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广泛存在,随着ESP教学的不断兴起,医学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结合多所大学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由上表可见,大学英语属于大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要求总要分三个级别,但依然集中在一些传统教学范畴: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词汇量要求。教学方法主要为,传统的语法式教学,交际型教学,以及任务型教学。
相比之下,医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的差异比较明显。医学英语属于英语学习的较高层次。主要是在大学四六级结束之后,为了满足医护学生的英语学习所开设。学生对于医学英语几乎一无所知,学习难度较大。大学英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医学英语在此基础上,更加要求学生对于医学词汇需要有较好的掌握,要求学生可以使用医学英语研读外国文献,要求学生可以参加医学研讨会议,也需要医科生在语言课堂上培养说话的艺术,在门诊和临床实践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这都要求教师转换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語课堂上,内容依托型教学(CBI),交际型教学的使用比较广泛。
2.学生及教师访谈的结果与分析。本文在随机抽取10名2015级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访谈。该10名学生学生来自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刚刚完成医学英语学习。访谈采取半结构化的形式,分成分三个层面进行访谈。调查主要集中于学生对于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文化知识在该阶段学习中的重要性。 第一层面,通过对10名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经历进行调查。经过访谈,作者发现阅读,写作,词汇,听力是该10同学认为在大学英语阶段学习的重点。其中,八名同学认为阅读与写作在本阶段学习中至关重要。7名同学认为词汇和听力非常重要。追求其原因不难发现,该阶段学习是由高中阶段进入大学的转型期,学生比较容易受到高中时期学习重点的影响。同时在该学习阶段,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对于该考试中的题型比较重视。
第二层面,通过对该10名同學在医学英语阶段的学习经历的调查。10学生都认为词汇,阅读,写作,文化知识,是该阶段学习的重点。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存在巨大差异。从上面两个表格可以发现,学生在大学英语阶段和医学英语阶段的学习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衔接不畅,容易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
第三层面,本文就该10名学生度过过渡期的时间进行论文。10名学生对于从大学英语过渡到医学英语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迷茫和适应。如何缩短甚至消除这段过渡时间,是处理英语衔接问题的重点。
在对学生的访谈中,最显著的差异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大学英语阶段,只有两位同学提及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而在医学英语中10名同学都提及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其次,在大学英语阶段,7名学生提及了词汇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在医学英语阶段,10名学生全都提到了医学词汇的重要性。最后,在大学英语阶段8名学生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而在医学英语阶段10名同学都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
本文采取半结构化的方式,访问了五位医学英语教师。这五名教师都是医学英语教育的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通过对教师的访谈,本文将教师反应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医学院校学科专业太过广泛,因此同一本教材很难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追求。比如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对流行病专题的文章没有兴趣,造成课堂活动很难开展。其次,五位老师都来自于英语专业,缺乏医学背景,因此,对于一些较难的专题,比如解剖,讲的不够深入细致。最后,发现部分教师缺乏衔接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教学的差异性。
三、存在衔接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衔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大学英语到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进行缓解。
第一,学生对于医学英语的背景知识极其缺乏,学生迫切希望汲取文化背景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医学英语的影响极其深远。例如,Venus(维纳斯)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是“爱神”通常与爱情和性联系在一起,因此产生了venereal(性病的)和venereology(性病学)。维纳斯和马尔斯的私生子Cupid(丘比特)体现了人性的缺陷和贪婪,因此cupidity意思是“贪婪”。文化知识的积累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学习医学英语前,推荐学生阅读古希腊罗马神话,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在正式接触医学英语时,对一些特定词语的茫然。在医学英语课堂的前期可以引进“内容依托型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將英语教学,文化背景与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与医学知识。
第二,词汇问题,尤其是大量的前后缀和词根变化,是困扰学生由大学英语过渡到医学英语的一大障碍。在医学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取自于拉丁语和希腊语相关的医学词汇,还有部分源自于普通英语中所借用的词汇。因此,学习部分拉丁语词缀对于医学检验英语的词汇的掌握,词汇量的扩大至关重要。除了有拉丁语希腊语构成的新词外,医学英语中还存在大量的复合词,如bedpan=bed(床,病床) pan(盆);缩略词,比如常见的:CT (computed tomography); OTC(over the counter);还有一些两栖词汇,即在医学专业文章中有许多普通词汇用作医学专业术语是,词意与其在普通英语中有所不同。接受访谈的10名学生普遍认为,词汇问题是造成医学英语学习困难的头号因素。由于缺乏必要的衔接,从大学英语到医学英语的过渡中,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有的甚至放弃了学习的愿望。因此在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的过渡期,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词汇问题,采取包容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觉得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就会主动学习,化词汇学习的困难为动力,克服在过渡时期的压力与困难。
第三,大学英语写作主要迎合考试,医学英语写作主要为了满足文献研读和论文发表。大学英语阶段,学生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写作,该阶段的英语写作多为议论文写作。但是医学英语属于专业英语。原版材料具有科技语体语言特点。比如,医学文章往往强调客观准确,更侧重于叙事推理,因而不宜过多的使用第一、二人称,因此常使用被动语态的使用;科技语体的抽象性主要表现在大量而准确地使用抽象名词这一语言手段,这种结构往往表达最重要的内容,使得科技文章的句子变长,信息结构变得复杂难懂。医学英语中的特殊语言特点,对于刚接触的学生而言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适当提及科技语体的特色。在刚开始教授医学英语时,应当让学生多在文章中找到这些句子,培养他们转变英语写作重心,为以后的科研写作打下基础。
最后,医学英语的教师队伍急需扩大,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急需提高。在访谈的五名教师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医学英语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明显发现,医学英语教师多为英语专业出身,医学背景匮乏。同时,缺乏衔接意识,发现不了学生在两个阶段转变中的苦恼和困境,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相关院校应当加强英语教师培训,提高医学英语教师的医学素养。同时,医学英语教师应当多关心学生,让学生在两个学习阶段能够平稳的过渡。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上的差异性,发现两个学习阶段对接时确实衔接问题。针对学生在过渡期出现的文化背景知识,词汇,文体特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解决衔接问题的具体对策。通过运用“交际法教学”和“内容依托型教学理论(CBI)”在医学英语课堂上的使用,有利于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學质量,实现英语从“工具”学科到“内容”学科的转变,同时也为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通过进行访谈可以有效的将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相结合,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主体”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互通联动”的教学氛围,这种转变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助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
本校为安徽省知名医学院校,该衔接问题的提出为安徽省内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为医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高质量的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做出努力。
最后,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比较小,参加的访谈的学生和教师人数较少。后期的应当扩大样本的覆盖面,甚至走出校门,对更多学校的医学英语英语教学进行调查,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索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的衔接问题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Brown,J.D.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北京:外语教学与论文出版社,2003.
[2]Chomsky,N.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M].北京:外语教学与论文出版社,2003.
[3]Donn,B.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Services[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Docket’s,Perry.B.Transitions to School[M].UNSW Press,2007:61.
[5]Mullin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