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s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椰骨扫帚扫进黄昏
  沙沙 沙沙
  黄昏梳理他的发
  想起那年歉收的稻田
  也如此裸问
  叽叽逃离的小鸟
  如一首歌,以锄头起奏
  以镰刀收音
  以低垂稻穗迭高──
  而他安坐门坎
  已经轻易不肯激动
  那些高高低低
  起起落落的生命副歌
  不就是搖飘如叶
  荣枯。沙沙
  沙沙,他以椰骨扫帚梳理黄昏
  黄昏扫进他的发
  他安坐门坎
  研磨手中的茧,缓缓张开
  如他缓缓犁过一行行菜埂
  妻子在后边
  沙,沙,锅碟嘈杂
  一日将静
  未静,燕子已经归来
  叽叽,走了那么远
  宛若不曾离开。他站起
  转身,发觉门坎高了
  那门咿呀──
  关住小孩当年的叫喊
  初生的稻还在田里
  漏夜滋长
其他文献
直到我看见自己的眼睛  落进这个村庄  我才注意到它的全部:老人,孩子  荒草丛生的土地,搁置已久的犁铧,和  空闲的房屋  一张清单,列出我所有的目力方式  它让我看到一个村庄的荒凉  在那个黄昏  我坐在无人耕种的土地上  慌乱地掏出筆记本写下这些
期刊
按住体内破茧的蝶  讓它只恋心花  却关不住这圣灵  扑火的执意  橄榄的盛情  低头才见  影子,将传统里的经典  彻底背叛  倒春寒提前抵达  没有防御的芳心  又将一段无法和解的心事  再度封口
期刊
今年,在西畴,春天像一种道具  把太阳从水里捞上来、送上天  把鸡冠山装扮得睿智优雅  太阳的儿子,躲藏、升腾或燃烧  只为迎娶一位壮族姑娘  走过寒冷后,西畴秘密地吆喝  一种命运,华盖似的生长  到达云彩之外,向春天张望  就望见彩霞和高楼  还有穿长衫的古人与街巷  刀客林开武,挑开掩盖世间的茅草  香坪山,从此成为贵族  门扉和碉楼,全部写满杉木  有些女子,就如牡丹和木兰  慕名而来,眼
期刊
冬日的一个晴好下午,我回到 20年前工作过的漠沙镇。  和 20年前相比,漠沙集镇变化很大了,街道宽阔笔直,商铺林立。但我没有在镇上停留,而是驱车来到漠沙江边大沐浴村的大象古渡口。这是傣雅花街的发祥地,明宣德十年(公元 1435年)农历正月十三,勐雅万夫长刀瓮在大沐浴建立花街。自民清以来,民间赶花街一直到解放初期才中断,直到 1991年,漠沙镇又在这里恢复了花腰傣的花街节。这里是近些年来花腰傣人赶
期刊
杨庆祥简历1980年生,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出版《80后,怎么办?》、《分裂的想象》等著作多部。曾获“娇子·未来大家”中国年度青年批评家奖(2011年);第十届上海文学奖(2013年);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14年);首届人民文学诗歌奖(2015年)等多种奖项。担任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委员、老舍文学奖终评委等社会职务。  一、中国“80后
期刊
我们血液般涌入  这座城市  最为隐秘的内部  在某个时间的节点  形成血栓  让这座城市突然窒息  眼圈铅黑的白领  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成功突圍的农民  容颜憔悴的妓女  以及无所事事的诗人  那些开轿车的人  那些骑摩托的人  那些骑单车的人  那些乘轮椅的人  那些双腿驱动的人  雨滴般击打着这城市  又潮水般退去  在湿漉漉的站台  期待着  飞升成仙  抑或 堕落为
期刊
没有终点的鸟母,让光明腾飞  飞过百年、千年,停在汤谷上空  西畴的天宇,从此圣洁明亮  那是一群女子心中的吉祥  将柔软交给流水  捡起初春重叠不歇的劳作  稻田依旧在怀里扎根  没有遗忘,没有坠入简单和空茫  十二轮太阳的日子战战兢兢  一个人的弓箭覆盖着暗夜凄凉  听不懂山风的情绪  却听得懂山歌的清亮  咒语一样的声调,穿过时光祈祷  扩大了蔚蓝点染的寂寞  有一种死亡叫终结  有一種死亡
期刊
骆驼中的美人  在哈萨克族牧驼人叶赛尔家,我耐心等待着他家的长眉驼从沙漠中归来。  我来看长眉驼,是因为几张照片引出的一次惊喜,妻子为她所供职的报社去木垒县采访,见到长眉驼,拍了些它们的照片带了回来。我第一眼看见照片上的长眉驼,便惊讶不已,长眉驼的眉毛又细又长,自眉角向两颊垂下,将脸庞映衬得如同一轮圆月。长眉驼的眼睛更是与普通骆驼的眼睛不一样,普通骆驼的眼帘有两层,可有效防风沙,而长眉驼的眼帘有三
期刊
鹰总是在下午会出现在天空中,它们在半山 上的天空中盘旋。来来去去,忽左忽右,忽上忽 下,忽快忽慢,忽疾忽缓,有时却蹲在一棵树上 或一块岩石上,一动不动,就像一尊凝固的石 雕。从半山上往里飞,在一处森林茂密,峭石深 锁的悬崖上,就是老鹰崖,也就是老鹰巢,这些出山的老鹰,就是从老鹰崖那个地方飞出来的,它们在山里逮不够食物,就下到半山来捕捉村庄里放养的鸡,或是灌木林里的老鼠和小兔。鹰是天生的冒险家,它们
期刊
曾翎龙,1976 年生,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士毛月人,祖籍广东惠阳。曾獲花踪文学奖、海鸥文学奖,台湾时报文学奖、宗教文学奖等。2012 年获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现为星洲日报文化企宣主任、《学海》周刊主编、有人出版社总编辑。  蜻蜓飞过草场成了道路  路已经不见蜻蜓  柏油封存乡村,乡村  是城市的婴孩  如果我们小孩般相遇  一切正待开展,或许  错开如蜻蜓挨近沟渠  蝌蚪等待伸腿。蛙鸣呱呱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