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xia_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膀胱癌术后分别应用吡柔比星(THP)或丝裂霉素C(MMC)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8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THP,另一组患者膀胱灌注MMC,THP组总疗程12个月,MMC组总疗程2年,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组2年内复发率为16.6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9%(12/42);MMC组2年内复发率为31.58%(12/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12/38).2组肿瘤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疗效满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药物,MMC相对膀胱刺激症状较轻,仍可作为常用的膀胱灌注药物之一.
其他文献
[例1]男,44岁.肛周胀痛,进行性加重12天,静滴青霉素7天无效.肛门检查:肛门左侧有肿物约5cm× 5cm,高出皮肤1.5cm,质软,波动不明显.体温>37.4℃,WBC 8.2×109/L,N 0.78,E 0.03.
目的:了解病原菌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参考.方法:对2011 ~2013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 737株从新生儿血液标本培养分离出的阳性病原菌进行回
为探讨“案例逐步分析”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和可行性,以2003级和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软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及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
患者女,26岁.大便时滴鲜血4天,量约50ml,无疼痛,无肿物脱出,诊断为“内痔”给予对症处理,未见好转,每次小便时均有鲜血从肛门内滴下.专科检查:肛门内约7cm处右侧壁可触及一3c
在生理学教学中改革传统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PBL教学法,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明显提高.
患者男,32岁.因肛周肿痛3个月加重3天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肛门右侧轻度肿痛,诊为“肛周脓肿”,应用抗生素后症状减轻,肿块缩小.3天前肿物又增大,肿痛.查体:肛门右侧距肛缘约
目的:了解长春市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长春市儿童医院收集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对粪便标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用反转录PCR
期刊
@@
患者男,41岁.大便时肿物自肛门脱出,需用手送回,伴间断性肛门滴血12年,每因劳累后加重.查体:血压20.1/14.1kPa,其他检查无异常.肛门外翻时检查见:11~1点,3~5点,7~9~11点位有3.0cm
患者男,36岁.右侧肛旁轻度红肿10天,后病情逐渐加重,疼痛剧烈,并出现畏寒、发热.入院检查:体温39.2 C,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心、肺、腹部未发现明显异常.局部检查:膝胸位肛旁1~6
目的:评价在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设立PBL组和LBL组.结果:1.考试成绩分析:两组的总成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