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甘肃本土诗人,牛庆国的诗歌有着天然的浓得化不开的地域性特色,我们看到他的文字很“小”而诗情很“大”,凝聚着乡土中国的内在意识流、凝聚着生生不息的东方审美精神、凝聚着当代人无法回避的乡愁思绪。他诗歌中厚植的乡土精神与家国情怀,以深沉的甘肃特色,塑造了甘肃本土诗歌创作的一个范本。
牛庆国始终是一个将故乡捧在手心里的诗人。他以静水流深的潜静和清水酌茗的雅致,提炼着灵魂深处沉浸的乡愁与心香。他不急不躁,輕言细语,让文字自燃的光亮洞穿乡土往事,透过他柔和的语言,我们似乎可以俯拾他心头馥郁的情感、灵感、痛感,这是诗人有别于他人的幸福感。
牛庆国的老家在甘肃会宁,我的老家在甘肃张掖,我和他后来都“偏离”故土,都在城市居住。对于并不写诗的我来说,关注牛庆国的诗歌,完全是一次偶然。多年以前,面对众多诗人朋友纷纷出笼的诗歌集子,我这个痴迷于小说和评论的人曾经在多个场合听到朗诵者读他们的诗,忽然有一天我被一首《我把你的名字写在诗里》灌满了耳朵,我很久不曾体验泪流满面的感觉了:“妈 /我知道你的微笑/是对所有苦难的藐视/只是我们老牛家没有家谱/你连一个存放名字的地方都没有/因此/我只能给你写首诗了/在诗里写下你的名字……/埋在杏儿岔的一片苜蓿地里/谁在我的诗里读到你的名字/谁就是和我一起为你祈福/妈——”听到这里,我一下子回想起我的母亲,她带我去挨家挨户讨口饭吃的那个情景。天底下的母亲大体上都是一样的,仁慈的力量统治着她们的一生。
杏儿岔是甘肃会宁的一个不起眼的村落,那里当年的贫困和不算风景的风景与牛庆国诗歌里飞出的句子如出一辙,东倒西歪的屋子在山岔岔里随意安排,穷人家的孩子在院子里照顾着干瘪瘪的生活,唯有在母亲慈祥的眼神里坐在石板上读书的情形让人感到这里与世界发生着某种意义的连接。
我个人特别由衷地喜欢牛庆国的那首诗《杏儿岔》,诗里的每一行都仿佛憋足了劲,要把带着泥土芬芳的“杏儿岔”引导进你的眼帘:“左边是山 右边还是山/像大地的两条光胳膊/在风中哆嗦/杏儿岔/就被两山抱着/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被风吹走/有人默默地从岔里出来/然后又默默地回去/但几个人抬着一座木头的房子/后面再跟上几杆唢呐/这就成为盛大的风景/至于鸡鸣狗叫 炊烟升起/这些最普通的日子/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从岔里出来时/后面跟着祖国一样的父亲/他用扇过我的大手/摸了摸我的后脑勺/仿佛要把曾经留在那里的疼/轻轻摸去”。也许很多人注意到他的诗远离城市、将诗句弯低到尘埃里,他用心去咀嚼城里人不曾体验过的喜怒哀乐,从“乡土中国”里找到自己的诗歌之根。他恍若穿越了人世间的山山水水和生生死死,用诗歌的精神之线缝合了时空的隔阂。他的诗歌既不是气宇轩昂、高亢有力的朗诵诗,也不是自言自语、自弹自唱的“花间词”,而是平心静气地凝听来自乡土往事和故乡情愫的呢喃低语。
对牛庆国这样的“本色诗人”来说,诗是非常简单的“歌”——不是歌颂,而是洗礼。比如那首苦涩的《记忆:糖》是这样写的:“那么热的天 父亲从县城回来/从兜里掏出一把糖/不用猜 肯定是8个/我们兄弟姊妹每人一个/共6个/一个给奶奶 一个给母亲/我们嘴里噙着糖的那个下午/阳光都是甜的/那块小小的糖纸。对这首被牛庆国称为“写给自己的诗”,他做出这样的解读:“这是一首简单的诗,我从来不会写复杂的诗。但简单的诗并不好写,必须把繁复的生活删繁就简,选取生活中独特而有代表性的一个细节或场景,并以举重若轻的手法,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诗的语言也必须是简单的,或者叫做简洁,简洁到只有生命的温度和生活的质感,简洁到只有自己的体验和真情,而没有其他的杂质。”
读这首《记忆:糖》时,读着读着,懂的人会流泪,不懂的人也会先甜后苦,“糖”不过是他灵魂的诗眼,它的本质不在于“甜”,而在于“生命之重”。我知道,与父母的恩情相比,诗歌是轻的,在诗人的眼里,父母就是故乡的根,就是祖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一直在生命的更高处照耀经久不衰的记忆,尽管诗歌已经老泪纵横,但记忆犹新的“糖”始终保持着父母的体温,会留下无数苦乐年华的影子萦绕在心头。仿佛这就是杏儿岔的诗歌意识流,从贫瘠之地喷涌而出,天空中回荡着欲说还休的爱与哀愁。
杏儿岔,对地理来说是小得看不见的地方,对牛庆国来说则是他自己的诗歌发祥地。他没有做一个红袖添香的小资情调诗人,而是一个吸吮着大地恩情的抒情者,对故乡、故土、故地、故人、故事赋予了诗意的思量。细细品味牛庆国的诗时,我播放着不同版本的朗诵《把你的名字写在诗里》,边听边看,我觉得那是一种将深情钉在梦里的配音。记得葡萄牙诗人佩索阿说过:“我梦想的诗篇,只有在我写下来之前才完美无缺”“我信任这个世界就像信任一朵雏菊”。读牛庆国的诗歌就是这种感觉,他写“一个不识字的母亲/对她的孩子说/字纸/是不能随便踩在脚下的/就像老人的头发/不能踩在脚下一样/那一刻/全中国的字/都躲在书里/默不做声”;他写“谁若从骨子里嘁一声河啊/你便永远是一条河了/在旱塬最深刻的地方/一泻千里/流经我们曲曲折折的生命”。从中仿佛可以看到他把心留在了杏儿岔,原地不动地聆听杏儿岔的一咏三叹,并以口语诉说、以乡音抒情,在波澜不惊的语言中追逐诗句的低昂回旋。酣畅淋漓,意境深远。
牛庆国集冷静与温度、柔和与热恋于一身,将诗句与人生、诗意与烟火、诗情与乡情完美地镶嵌在一起。他是这样定位他的诗歌情怀的:“西部是我的故乡,也是我诗歌的根据地。西部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管我走多远,在哪个角落,都会感应到那里的吸引、召唤和关切。在我心里,中国西部是人类的一片高地,不仅是地理的,也是精神的,是需要诗歌仰视的一片土地。在那里,艰难挣扎中的生命有着它的庄严和高贵。我的诗歌或是生长在高地的小草,或是如豆般的一点亮光,但都与这里的生命心心相印。这些诗的生命也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在写作的技术层面上,我用原生态的叙述,用细节的描绘,用土地般质朴的语言,力求抵达西部人真实的生存境况,尤其是西部农民的生存境况,但这一切都源于本真的悲悯,源于我对西部的热爱。而阅读和经历,也使我的诗歌在不断变化的路上。我诗歌的写作要素都在诗里。” 牛庆国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尤其是家乡故地的黄土高原文化,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深厚底蕴。走进他自己裁定的代表作《饮驴》(1999年)、《杏花》(2000年)、《字纸》(2003年)、《一点忧伤》(2009年)、《岔口》(2012年)、《捞一只水桶》(2013年)、《如数家珍》(2014年)、《一个人忽然想鞠躬》(2014年)、《杏儿岔》(2015年)、《我把你的名字写在诗里》(2015),沿着这些佳作所铺就的诗歌的小路,再一次抵达他心灵的故乡,就能够领略到他前前后后创作的一系列在诗歌界具有艺术传染力的作品的独特魅力,虽然无不是吸收了古今中外诗人的经典作品的营养,但在诗歌精神上他有自己的初心和匠心,他坚持追求诗心如父老、诗情如沃野、诗句如故土的乡思乡恋情结。
诗歌的根是情感(有的人说是思想),而叶子是语言,叶落归根,语言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心情感这个本质要素的。牛庆国的诗歌似乎根本不用考虑语言的外在属性,语言对他不是问题,情感在语言中的投射是否准确和全面才是他耿耿于怀的。与大多数手法“现代化”的技术派诗人不一样,牛庆国喜欢语言原汁原味,用母语自由自在地表达胜过欧式句法,胜过十四行诗的影子。在他众多非常直白的诗歌中,散文化、情节化的语言很像西部散文诗人刘亮程,但与刘亮程写的“成年人的童话”相比,牛庆国的诗歌语言更加纯粹、精炼,追求“意味深长的短句”。在他那近乎自言自语的独白式表述下,意象、意境、意蕴都是统一的,不需要过度解读,你就能明白他的理智与情感、寂静与喧嚣、速度与激情。
的确,在诗歌的遣词造句上,牛庆国看似“无为而写”,实则有新颖的突破,较好地突出了人在旅途、心在乡土的精致、气韵、神采、质朴、厚重、真诚、清新之美,我称之为“垄上行”的诗歌体,形成了牛庆国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独到之处就是:没有刻意制造“土得掉渣的乡土诗”,但是竭尽全力融入乡土情思;没有在乡土题材上钻牛角尖,但是对父老乡亲的生死离别保持最深厚的敬意。他的诗歌涌动着纯朴的乡村智慧,朴实无华又轻盈松软、柔情似水又庄重凝重。这样的美学特质和美学意境,在他那首备受赞誉的代表作《饮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走吧我的毛驴/咱家里没水/但不能把你渴死/村外的那条小河/能苦死蛤蟆/可那毕竟是水啊/趟过这厚厚的黄土/你去喝一口吧/再苦也别吐出来/生在个苦字上/你就得忍着点/忍住这一个个十年九旱/至于你仰天大吼/我不会怪你/我早都想这么吼一声了/只是天上没水/再吼 也无非是/吼出自己的眼泪/好在满肚子的苦水/也长力气/喝完了我们还去耕田”。
类似于《饮驴》这首诗歌中的精神留白和内心独白让人印象深刻、流连忘返。其语言清澈细腻,势若飞动,韵律感和节奏感溢满字里行间。他的诗意空间如行云流水,十分广阔、澎湃,痛快淋漓,潇洒自如,给人以強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高品位的审美享受。牛庆国的诗歌突破“乡土诗歌”的创作模式,契合心跳、裹挟体温、暗含节奏,以较为自由变化的神态与写意性的气息,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诗歌对乡土精神深层律动的诗意呈现和美学张力。
牛庆国认为,他拥有诗歌的时候,多数情况是因为他“有话要说”,他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他的诗歌精神就是他的创作初心,为生活本身作出活生生的表达,不要虚掷自己的时代良心,不要醉卧于无知无畏中,不要让语言的假象遮蔽人生的悲欢离合,不要把诗歌的情感因子注入到媚俗、庸俗和低俗中。他的诗歌具有情节硬核,尽管不那么浩浩荡荡,但具有一波三折的表现力,折射出诗歌的审美内核。很多朗诵爱好者都愿意拿牛庆国的作品去朗诵,虽然看起来他没有写过一首正儿八经的朗诵诗,但观众面前朗诵他的诗歌常常是充满戏剧性叙事和抒情,让听众直呼过瘾。很多诗人创作的朗诵诗,诗语不可谓不精美到炉火纯青,节奏、情感、表达、意韵也都有板有眼,但在诗歌的精神层面和情感表达上,总是缺少耳目一新、令人难忘的瞬间感动,不如牛庆国的诗歌始终在心灵的位置上保持着真情吐露。
牛庆国在《自述》一诗中这样写道:
脊梁骨一弯 背就驼了
头一低 就知道自己错了
回到杏儿岔
我不敢再说自己是一个好人了
想起这些年来
我只是以奋斗的名义留在城里
而愧对了所有的亲人
风就一下下抽打着我的老脸
新增的几道皱纹里
都是风的指痕
如今 低着头 弯着腰
我羞于接受幸福
羞于别人对我的一点点赞扬
我把所有的苦难和付出
都看成是一种偿还
这首诗是他最家常的一首,没有过度设计的意象,但它安静、平和、智性、唯美,仿佛把他的诗歌写作动机一语道破:从兰州城到杏儿岔,一个诗人的精神苦旅,该如何以诗歌的平平仄仄面对生活的皱皱褶褶——父老乡亲的皱纹里有他记忆犹新的祖国,有他对旧日子的深重回望,对生命内涵的重新打量。
牛庆国从走上诗路的那天起,就被乡下的风雨席卷:“这么多年/你把城市当成深山老林/青苔也曾爬上下巴/如今却落满冰霜/亲人给你粮食/也给你蔬菜/但你仰望着星空/却泪光晶莹/刮风的夜里 就摸着黑/在自己的骨头上刻下诗篇/你听见雪花/纷纷回到天上/这是一个叫兰州的地方/你从来不大声朗读诗歌/像一棵小草/只在自己的爱里 慢慢变老”(《这么多年》)。他没有离开乡土的心安理得的灵魂家园,因为他觉得油腻的生活不值得珍藏;他没有失去故乡的自以为是的精神圣地,因为一个黄土高原的孩子更渴望跟随一滴雨振翅凌空。如同《诗篇》所表达的那样:“你已经活得面目全非/但杏儿岔还是老样子/驴还是被鞭子打着/土豆总是不小心被镢头挖破/日头总是被风刮跑/却又刮出来一个月亮/雪总是在最冷的时候才下/而远走他乡的人/只有回来时才被想起/一想起这些/你就一直给那里写诗/当然 除了你/没有人给这里写过诗/你写 是因为你离开了那里/却又常常想着回去/你把诗念给头顶的云听/念给窗外的风听”。因此,他的诗歌走势就是翻越苦难而苦难还在心田,走过光明而光明忽明忽暗,打开诗的本质而发现文字离不开乡愁。在他心目中,生活是捏疼的泥土,诗歌是雨打的印记,诗人千姿百态的千情万感一遇到杏儿岔就软化成水了。
责任编辑 阎强国
牛庆国始终是一个将故乡捧在手心里的诗人。他以静水流深的潜静和清水酌茗的雅致,提炼着灵魂深处沉浸的乡愁与心香。他不急不躁,輕言细语,让文字自燃的光亮洞穿乡土往事,透过他柔和的语言,我们似乎可以俯拾他心头馥郁的情感、灵感、痛感,这是诗人有别于他人的幸福感。
牛庆国的老家在甘肃会宁,我的老家在甘肃张掖,我和他后来都“偏离”故土,都在城市居住。对于并不写诗的我来说,关注牛庆国的诗歌,完全是一次偶然。多年以前,面对众多诗人朋友纷纷出笼的诗歌集子,我这个痴迷于小说和评论的人曾经在多个场合听到朗诵者读他们的诗,忽然有一天我被一首《我把你的名字写在诗里》灌满了耳朵,我很久不曾体验泪流满面的感觉了:“妈 /我知道你的微笑/是对所有苦难的藐视/只是我们老牛家没有家谱/你连一个存放名字的地方都没有/因此/我只能给你写首诗了/在诗里写下你的名字……/埋在杏儿岔的一片苜蓿地里/谁在我的诗里读到你的名字/谁就是和我一起为你祈福/妈——”听到这里,我一下子回想起我的母亲,她带我去挨家挨户讨口饭吃的那个情景。天底下的母亲大体上都是一样的,仁慈的力量统治着她们的一生。
杏儿岔是甘肃会宁的一个不起眼的村落,那里当年的贫困和不算风景的风景与牛庆国诗歌里飞出的句子如出一辙,东倒西歪的屋子在山岔岔里随意安排,穷人家的孩子在院子里照顾着干瘪瘪的生活,唯有在母亲慈祥的眼神里坐在石板上读书的情形让人感到这里与世界发生着某种意义的连接。
我个人特别由衷地喜欢牛庆国的那首诗《杏儿岔》,诗里的每一行都仿佛憋足了劲,要把带着泥土芬芳的“杏儿岔”引导进你的眼帘:“左边是山 右边还是山/像大地的两条光胳膊/在风中哆嗦/杏儿岔/就被两山抱着/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被风吹走/有人默默地从岔里出来/然后又默默地回去/但几个人抬着一座木头的房子/后面再跟上几杆唢呐/这就成为盛大的风景/至于鸡鸣狗叫 炊烟升起/这些最普通的日子/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从岔里出来时/后面跟着祖国一样的父亲/他用扇过我的大手/摸了摸我的后脑勺/仿佛要把曾经留在那里的疼/轻轻摸去”。也许很多人注意到他的诗远离城市、将诗句弯低到尘埃里,他用心去咀嚼城里人不曾体验过的喜怒哀乐,从“乡土中国”里找到自己的诗歌之根。他恍若穿越了人世间的山山水水和生生死死,用诗歌的精神之线缝合了时空的隔阂。他的诗歌既不是气宇轩昂、高亢有力的朗诵诗,也不是自言自语、自弹自唱的“花间词”,而是平心静气地凝听来自乡土往事和故乡情愫的呢喃低语。
对牛庆国这样的“本色诗人”来说,诗是非常简单的“歌”——不是歌颂,而是洗礼。比如那首苦涩的《记忆:糖》是这样写的:“那么热的天 父亲从县城回来/从兜里掏出一把糖/不用猜 肯定是8个/我们兄弟姊妹每人一个/共6个/一个给奶奶 一个给母亲/我们嘴里噙着糖的那个下午/阳光都是甜的/那块小小的糖纸。对这首被牛庆国称为“写给自己的诗”,他做出这样的解读:“这是一首简单的诗,我从来不会写复杂的诗。但简单的诗并不好写,必须把繁复的生活删繁就简,选取生活中独特而有代表性的一个细节或场景,并以举重若轻的手法,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诗的语言也必须是简单的,或者叫做简洁,简洁到只有生命的温度和生活的质感,简洁到只有自己的体验和真情,而没有其他的杂质。”
读这首《记忆:糖》时,读着读着,懂的人会流泪,不懂的人也会先甜后苦,“糖”不过是他灵魂的诗眼,它的本质不在于“甜”,而在于“生命之重”。我知道,与父母的恩情相比,诗歌是轻的,在诗人的眼里,父母就是故乡的根,就是祖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一直在生命的更高处照耀经久不衰的记忆,尽管诗歌已经老泪纵横,但记忆犹新的“糖”始终保持着父母的体温,会留下无数苦乐年华的影子萦绕在心头。仿佛这就是杏儿岔的诗歌意识流,从贫瘠之地喷涌而出,天空中回荡着欲说还休的爱与哀愁。
杏儿岔,对地理来说是小得看不见的地方,对牛庆国来说则是他自己的诗歌发祥地。他没有做一个红袖添香的小资情调诗人,而是一个吸吮着大地恩情的抒情者,对故乡、故土、故地、故人、故事赋予了诗意的思量。细细品味牛庆国的诗时,我播放着不同版本的朗诵《把你的名字写在诗里》,边听边看,我觉得那是一种将深情钉在梦里的配音。记得葡萄牙诗人佩索阿说过:“我梦想的诗篇,只有在我写下来之前才完美无缺”“我信任这个世界就像信任一朵雏菊”。读牛庆国的诗歌就是这种感觉,他写“一个不识字的母亲/对她的孩子说/字纸/是不能随便踩在脚下的/就像老人的头发/不能踩在脚下一样/那一刻/全中国的字/都躲在书里/默不做声”;他写“谁若从骨子里嘁一声河啊/你便永远是一条河了/在旱塬最深刻的地方/一泻千里/流经我们曲曲折折的生命”。从中仿佛可以看到他把心留在了杏儿岔,原地不动地聆听杏儿岔的一咏三叹,并以口语诉说、以乡音抒情,在波澜不惊的语言中追逐诗句的低昂回旋。酣畅淋漓,意境深远。
牛庆国集冷静与温度、柔和与热恋于一身,将诗句与人生、诗意与烟火、诗情与乡情完美地镶嵌在一起。他是这样定位他的诗歌情怀的:“西部是我的故乡,也是我诗歌的根据地。西部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管我走多远,在哪个角落,都会感应到那里的吸引、召唤和关切。在我心里,中国西部是人类的一片高地,不仅是地理的,也是精神的,是需要诗歌仰视的一片土地。在那里,艰难挣扎中的生命有着它的庄严和高贵。我的诗歌或是生长在高地的小草,或是如豆般的一点亮光,但都与这里的生命心心相印。这些诗的生命也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在写作的技术层面上,我用原生态的叙述,用细节的描绘,用土地般质朴的语言,力求抵达西部人真实的生存境况,尤其是西部农民的生存境况,但这一切都源于本真的悲悯,源于我对西部的热爱。而阅读和经历,也使我的诗歌在不断变化的路上。我诗歌的写作要素都在诗里。” 牛庆国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尤其是家乡故地的黄土高原文化,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深厚底蕴。走进他自己裁定的代表作《饮驴》(1999年)、《杏花》(2000年)、《字纸》(2003年)、《一点忧伤》(2009年)、《岔口》(2012年)、《捞一只水桶》(2013年)、《如数家珍》(2014年)、《一个人忽然想鞠躬》(2014年)、《杏儿岔》(2015年)、《我把你的名字写在诗里》(2015),沿着这些佳作所铺就的诗歌的小路,再一次抵达他心灵的故乡,就能够领略到他前前后后创作的一系列在诗歌界具有艺术传染力的作品的独特魅力,虽然无不是吸收了古今中外诗人的经典作品的营养,但在诗歌精神上他有自己的初心和匠心,他坚持追求诗心如父老、诗情如沃野、诗句如故土的乡思乡恋情结。
诗歌的根是情感(有的人说是思想),而叶子是语言,叶落归根,语言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心情感这个本质要素的。牛庆国的诗歌似乎根本不用考虑语言的外在属性,语言对他不是问题,情感在语言中的投射是否准确和全面才是他耿耿于怀的。与大多数手法“现代化”的技术派诗人不一样,牛庆国喜欢语言原汁原味,用母语自由自在地表达胜过欧式句法,胜过十四行诗的影子。在他众多非常直白的诗歌中,散文化、情节化的语言很像西部散文诗人刘亮程,但与刘亮程写的“成年人的童话”相比,牛庆国的诗歌语言更加纯粹、精炼,追求“意味深长的短句”。在他那近乎自言自语的独白式表述下,意象、意境、意蕴都是统一的,不需要过度解读,你就能明白他的理智与情感、寂静与喧嚣、速度与激情。
的确,在诗歌的遣词造句上,牛庆国看似“无为而写”,实则有新颖的突破,较好地突出了人在旅途、心在乡土的精致、气韵、神采、质朴、厚重、真诚、清新之美,我称之为“垄上行”的诗歌体,形成了牛庆国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独到之处就是:没有刻意制造“土得掉渣的乡土诗”,但是竭尽全力融入乡土情思;没有在乡土题材上钻牛角尖,但是对父老乡亲的生死离别保持最深厚的敬意。他的诗歌涌动着纯朴的乡村智慧,朴实无华又轻盈松软、柔情似水又庄重凝重。这样的美学特质和美学意境,在他那首备受赞誉的代表作《饮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走吧我的毛驴/咱家里没水/但不能把你渴死/村外的那条小河/能苦死蛤蟆/可那毕竟是水啊/趟过这厚厚的黄土/你去喝一口吧/再苦也别吐出来/生在个苦字上/你就得忍着点/忍住这一个个十年九旱/至于你仰天大吼/我不会怪你/我早都想这么吼一声了/只是天上没水/再吼 也无非是/吼出自己的眼泪/好在满肚子的苦水/也长力气/喝完了我们还去耕田”。
类似于《饮驴》这首诗歌中的精神留白和内心独白让人印象深刻、流连忘返。其语言清澈细腻,势若飞动,韵律感和节奏感溢满字里行间。他的诗意空间如行云流水,十分广阔、澎湃,痛快淋漓,潇洒自如,给人以強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高品位的审美享受。牛庆国的诗歌突破“乡土诗歌”的创作模式,契合心跳、裹挟体温、暗含节奏,以较为自由变化的神态与写意性的气息,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诗歌对乡土精神深层律动的诗意呈现和美学张力。
牛庆国认为,他拥有诗歌的时候,多数情况是因为他“有话要说”,他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他的诗歌精神就是他的创作初心,为生活本身作出活生生的表达,不要虚掷自己的时代良心,不要醉卧于无知无畏中,不要让语言的假象遮蔽人生的悲欢离合,不要把诗歌的情感因子注入到媚俗、庸俗和低俗中。他的诗歌具有情节硬核,尽管不那么浩浩荡荡,但具有一波三折的表现力,折射出诗歌的审美内核。很多朗诵爱好者都愿意拿牛庆国的作品去朗诵,虽然看起来他没有写过一首正儿八经的朗诵诗,但观众面前朗诵他的诗歌常常是充满戏剧性叙事和抒情,让听众直呼过瘾。很多诗人创作的朗诵诗,诗语不可谓不精美到炉火纯青,节奏、情感、表达、意韵也都有板有眼,但在诗歌的精神层面和情感表达上,总是缺少耳目一新、令人难忘的瞬间感动,不如牛庆国的诗歌始终在心灵的位置上保持着真情吐露。
牛庆国在《自述》一诗中这样写道:
脊梁骨一弯 背就驼了
头一低 就知道自己错了
回到杏儿岔
我不敢再说自己是一个好人了
想起这些年来
我只是以奋斗的名义留在城里
而愧对了所有的亲人
风就一下下抽打着我的老脸
新增的几道皱纹里
都是风的指痕
如今 低着头 弯着腰
我羞于接受幸福
羞于别人对我的一点点赞扬
我把所有的苦难和付出
都看成是一种偿还
这首诗是他最家常的一首,没有过度设计的意象,但它安静、平和、智性、唯美,仿佛把他的诗歌写作动机一语道破:从兰州城到杏儿岔,一个诗人的精神苦旅,该如何以诗歌的平平仄仄面对生活的皱皱褶褶——父老乡亲的皱纹里有他记忆犹新的祖国,有他对旧日子的深重回望,对生命内涵的重新打量。
牛庆国从走上诗路的那天起,就被乡下的风雨席卷:“这么多年/你把城市当成深山老林/青苔也曾爬上下巴/如今却落满冰霜/亲人给你粮食/也给你蔬菜/但你仰望着星空/却泪光晶莹/刮风的夜里 就摸着黑/在自己的骨头上刻下诗篇/你听见雪花/纷纷回到天上/这是一个叫兰州的地方/你从来不大声朗读诗歌/像一棵小草/只在自己的爱里 慢慢变老”(《这么多年》)。他没有离开乡土的心安理得的灵魂家园,因为他觉得油腻的生活不值得珍藏;他没有失去故乡的自以为是的精神圣地,因为一个黄土高原的孩子更渴望跟随一滴雨振翅凌空。如同《诗篇》所表达的那样:“你已经活得面目全非/但杏儿岔还是老样子/驴还是被鞭子打着/土豆总是不小心被镢头挖破/日头总是被风刮跑/却又刮出来一个月亮/雪总是在最冷的时候才下/而远走他乡的人/只有回来时才被想起/一想起这些/你就一直给那里写诗/当然 除了你/没有人给这里写过诗/你写 是因为你离开了那里/却又常常想着回去/你把诗念给头顶的云听/念给窗外的风听”。因此,他的诗歌走势就是翻越苦难而苦难还在心田,走过光明而光明忽明忽暗,打开诗的本质而发现文字离不开乡愁。在他心目中,生活是捏疼的泥土,诗歌是雨打的印记,诗人千姿百态的千情万感一遇到杏儿岔就软化成水了。
责任编辑 阎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