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这似乎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直观描述。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也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倡导的教改,其要义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自主学习、自己学习的目的,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长远来看,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观,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强化学生学习思想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多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把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挖掘出来,创造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使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生学习产生的问题来展开,抓住学习想解决问题,但又不能利用现有知识解决的冲突,刺激学生的未知欲。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用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在认识、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根据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通过讲述古今中外有关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拓宽学生对数学的了解。結合教材中“你知道吗?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今数学和数学家对人类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较浅显而生动的事例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这样反复不断地阐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使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让学习数学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这样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
二、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依赖性,学习的主体意识差,年龄越低表现得越突出。因此,帮助小学生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增强其自觉性、目的性,强化主体意识,对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要对学生进行“我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改变认为教师是课堂主人和一切服从教师的错误认识,使学生了解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帮助指导学生学习的,这样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起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魅力去感染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老师可让学生用准备好的三个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的圆,分别在直尺滚动一周,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发现了每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种发现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圆周率的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在探究与操作中学会了认识事物,探究知识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有意思,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并且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人的地位上。
三、强化学生学习成功体验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要想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就必须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取得学习进步的甜头。应该说挫折感是学习上最大的障碍,只有成功的体验才能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有各自的潜能。小学生探究学习的价值取向,需要环境,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乐趣与成功。“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的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自取得成功后的满足。实践证明,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功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让学生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兼顾优生和学困生。对学困生要特别关注,学习上对他们要“多鼓励,低起点,教方法,快反馈”,更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经过努力到达“终点”。对优生则应注意“加餐”,解决“吃不饱”的问题。比如增加选学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课后的星号题、思考题,扩大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习兴趣逐步升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四、强化教师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如果在教学中,把重点、难点及容易混淆的知识制成课件,就能起到许多语言表达所起不到的作用,另外电化教学声情并茂,形象直观。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改變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而是强调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数学教学环境,以实现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目的,并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摈弃和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的主动性。
一、强化学生学习思想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多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把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挖掘出来,创造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使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生学习产生的问题来展开,抓住学习想解决问题,但又不能利用现有知识解决的冲突,刺激学生的未知欲。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用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在认识、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根据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通过讲述古今中外有关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拓宽学生对数学的了解。結合教材中“你知道吗?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今数学和数学家对人类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较浅显而生动的事例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这样反复不断地阐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使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让学习数学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这样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
二、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依赖性,学习的主体意识差,年龄越低表现得越突出。因此,帮助小学生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增强其自觉性、目的性,强化主体意识,对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要对学生进行“我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改变认为教师是课堂主人和一切服从教师的错误认识,使学生了解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帮助指导学生学习的,这样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起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魅力去感染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老师可让学生用准备好的三个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的圆,分别在直尺滚动一周,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发现了每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种发现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圆周率的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在探究与操作中学会了认识事物,探究知识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有意思,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并且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人的地位上。
三、强化学生学习成功体验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要想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就必须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取得学习进步的甜头。应该说挫折感是学习上最大的障碍,只有成功的体验才能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有各自的潜能。小学生探究学习的价值取向,需要环境,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乐趣与成功。“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的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自取得成功后的满足。实践证明,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功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让学生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兼顾优生和学困生。对学困生要特别关注,学习上对他们要“多鼓励,低起点,教方法,快反馈”,更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经过努力到达“终点”。对优生则应注意“加餐”,解决“吃不饱”的问题。比如增加选学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课后的星号题、思考题,扩大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习兴趣逐步升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四、强化教师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如果在教学中,把重点、难点及容易混淆的知识制成课件,就能起到许多语言表达所起不到的作用,另外电化教学声情并茂,形象直观。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改變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而是强调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数学教学环境,以实现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目的,并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摈弃和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