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带状疱疹;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100-01
1、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起病急,具有自限性,年幼年长都会发病,成人症状较重,四季皆能发病,春天和秋天发病比较多见。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常发生于胸腰部、臀部、四肢、额部和颞部。它主要影响脊神经,脑神经和脊髓后根神经节。
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发病前往往有发烧、倦怠、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有的部位有皮肤灼烧感或有神经痛,经1-3天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泡。亦可无前驱症状,患部先出现红斑,继而成簇集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泡,内容物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稍后由透明变混浊,最后干燥结痂,2-3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瘢痕,亦可因水泡破溃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黏膜。有时伴有附近淋巴肿大疼痛,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有发疹出现,1-4周内局部痛觉非常敏感、有剧痛,疼痛沿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放射,其中病毒累及三叉神经疼痛最为剧烈,老年患者常在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是由于老年人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较困难,有的甚至可长达3年以上。
2、治疗措施
原则: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抗病毒,缩短病程。
3、药物治疗
①抗病毒治疗:口服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伐昔洛韦。
②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或穴位注射,营养受损的神经达到止痛作用,用钴胺制剂是不同于普通辅酶型B12:的另一种辅酶型B12,有很好的神经营养和修复作用,其修复机制是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及促进髓鞘生成。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病毒性眼药水,为防止角膜黏膜可用阿托品扩瞳。
④免疫调节治疗:目前公认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研究提出多种细胞活性因子与伤害性感受器,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⑤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为肝火炽盛,湿热内蕴所致,肝火炽盛者口服龙胆泻肝汤;脾虚湿困者口服参苓白术散;气滞血瘀者即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口服血府逐瘀汤。
⑥药线点灸:患者取适当体位暴露患部,用药线沿病灶边缘,疱疹行梅花形点灸,并寻找初发的2—3颗疱疹施灸,灸时点一次,火灸为一壮,在线头火星最旺时,迅速灸灼穴位,不要平按,要使线点圆头着穴,每日1次,病重2次,灸后局部有灼烧感或痒感,患者不能用手搓揉,以免溃破继发感染。
⑦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用梅花针叩刺色素及疼痛部位至充血或渗血,在叩刺部位采用消毒玻璃罐以便观察灌内情况,内闪火法拔罐,时间1-3分钟,观察局部吸出3-5ml瘀血,即可用无菌药棉擦局部,之后用活血逐瘀酒精消毒以防感染。
⑧心理治疗:对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过程中,更显得十分重要,因多数患者在某一段时间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自杀倾向或念头,必须高度重视。如果没有进行富有成效的心理治疗,临床上要注意控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非常困难的。
⑨患区后遗症状及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由于受累神经已经受到病毒的严重损害,在受到累及的神经支配区,除了疼痛之外的症状如紧束感、痒、感觉异常、蚁行感、麻木感或不定时抽动及其他不适的感觉等。介入治疗和交感神经阻滞有时能够减轻症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修复非常困难,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近年来在临床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在被损伤的神经纤维修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4、讨论
带状疱疹病毒为DNA病毒,患者发生了带状疱疹后应尽早就医,越早治疗越容易治愈,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与机体的内部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细胞,CD4/CD8显著降低,CD8明显升高,白介素是一种淋巴因子,可使T细胞,NK细胞增高,并使其杀伤活性增强,并且可以诱导干扰素的产生,从而产生抗病毒作用,而且其副作用小,不会造成肝脏功能损害,少有不良反应,免疫缺陷或免疫抵制的病人采用细胞病毒免疫制剂或代谢拮剂进行治疗,因易产生病毒扩散,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实验研究证实,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能提高实验动物的免疫能力,药线点灸能迅速发挥药物效能,泻其炽盛火毒,并通过局部刺激和经络传导,激发体内防御机能和增强人体免疫力,能使水泡较快干涸结痂,止痛迅速,从而达到提高有效率,缩短痊愈时间的治疗效果。梅花针刺人皮下,直达病所,疏导局部经脉,使营卫通畅,通则不痛,针刺治疗可以通脉活络,泻火降湿,激发人本正气,调整受损神经的功能状态,促其早日康复,镇痛效果明显。因此,针药治疗是避免后遗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食品和鱼虾等动风发物,多吃易消化的饮食和补充足够的水分,不宜用热水清洗患处,内衣要经常换洗,选用柔软内衣,以减轻对患处的摩擦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节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尽量少去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参考文献
[1]张炜,带状疱疹病毒致病性和防止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1):257
[2]郭淑兰,孙青蓉,等,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测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1):25-26
[3]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89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较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81
[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100-01
1、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起病急,具有自限性,年幼年长都会发病,成人症状较重,四季皆能发病,春天和秋天发病比较多见。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常发生于胸腰部、臀部、四肢、额部和颞部。它主要影响脊神经,脑神经和脊髓后根神经节。
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发病前往往有发烧、倦怠、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有的部位有皮肤灼烧感或有神经痛,经1-3天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泡。亦可无前驱症状,患部先出现红斑,继而成簇集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泡,内容物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稍后由透明变混浊,最后干燥结痂,2-3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瘢痕,亦可因水泡破溃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黏膜。有时伴有附近淋巴肿大疼痛,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有发疹出现,1-4周内局部痛觉非常敏感、有剧痛,疼痛沿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放射,其中病毒累及三叉神经疼痛最为剧烈,老年患者常在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是由于老年人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较困难,有的甚至可长达3年以上。
2、治疗措施
原则: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抗病毒,缩短病程。
3、药物治疗
①抗病毒治疗:口服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伐昔洛韦。
②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或穴位注射,营养受损的神经达到止痛作用,用钴胺制剂是不同于普通辅酶型B12:的另一种辅酶型B12,有很好的神经营养和修复作用,其修复机制是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及促进髓鞘生成。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病毒性眼药水,为防止角膜黏膜可用阿托品扩瞳。
④免疫调节治疗:目前公认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研究提出多种细胞活性因子与伤害性感受器,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⑤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为肝火炽盛,湿热内蕴所致,肝火炽盛者口服龙胆泻肝汤;脾虚湿困者口服参苓白术散;气滞血瘀者即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口服血府逐瘀汤。
⑥药线点灸:患者取适当体位暴露患部,用药线沿病灶边缘,疱疹行梅花形点灸,并寻找初发的2—3颗疱疹施灸,灸时点一次,火灸为一壮,在线头火星最旺时,迅速灸灼穴位,不要平按,要使线点圆头着穴,每日1次,病重2次,灸后局部有灼烧感或痒感,患者不能用手搓揉,以免溃破继发感染。
⑦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用梅花针叩刺色素及疼痛部位至充血或渗血,在叩刺部位采用消毒玻璃罐以便观察灌内情况,内闪火法拔罐,时间1-3分钟,观察局部吸出3-5ml瘀血,即可用无菌药棉擦局部,之后用活血逐瘀酒精消毒以防感染。
⑧心理治疗:对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过程中,更显得十分重要,因多数患者在某一段时间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自杀倾向或念头,必须高度重视。如果没有进行富有成效的心理治疗,临床上要注意控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非常困难的。
⑨患区后遗症状及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由于受累神经已经受到病毒的严重损害,在受到累及的神经支配区,除了疼痛之外的症状如紧束感、痒、感觉异常、蚁行感、麻木感或不定时抽动及其他不适的感觉等。介入治疗和交感神经阻滞有时能够减轻症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修复非常困难,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近年来在临床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在被损伤的神经纤维修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4、讨论
带状疱疹病毒为DNA病毒,患者发生了带状疱疹后应尽早就医,越早治疗越容易治愈,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与机体的内部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细胞,CD4/CD8显著降低,CD8明显升高,白介素是一种淋巴因子,可使T细胞,NK细胞增高,并使其杀伤活性增强,并且可以诱导干扰素的产生,从而产生抗病毒作用,而且其副作用小,不会造成肝脏功能损害,少有不良反应,免疫缺陷或免疫抵制的病人采用细胞病毒免疫制剂或代谢拮剂进行治疗,因易产生病毒扩散,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实验研究证实,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能提高实验动物的免疫能力,药线点灸能迅速发挥药物效能,泻其炽盛火毒,并通过局部刺激和经络传导,激发体内防御机能和增强人体免疫力,能使水泡较快干涸结痂,止痛迅速,从而达到提高有效率,缩短痊愈时间的治疗效果。梅花针刺人皮下,直达病所,疏导局部经脉,使营卫通畅,通则不痛,针刺治疗可以通脉活络,泻火降湿,激发人本正气,调整受损神经的功能状态,促其早日康复,镇痛效果明显。因此,针药治疗是避免后遗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食品和鱼虾等动风发物,多吃易消化的饮食和补充足够的水分,不宜用热水清洗患处,内衣要经常换洗,选用柔软内衣,以减轻对患处的摩擦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节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尽量少去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参考文献
[1]张炜,带状疱疹病毒致病性和防止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1):257
[2]郭淑兰,孙青蓉,等,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测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1):25-26
[3]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89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较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