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博物馆(组诗)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漫游
  我不爱地铁口涌出来,面无表情的脸
  我只爱你发怒的小脾气里,混合着柔情
  我不爱街上张贴消费的广告,形形色色的橱窗
  我只爱一室一厅的旧房子,花床单
  我等你,做好了粗茶淡饭
  我不爱博物馆展出的美术,音乐
  时光用旧的艺术和展览
  我只爱最小的桌子,对面的你
  我读到那行诗歌,像一行白鹭飞过可爱的水田
  我不爱抽象主义,象征主义混乱的灵魂
  我只爱最轻的拥抱,漫不经心的吻
  风吹到北方,但只把你前额的头发
  微微吹乱
  我不爱在这座城市漫游
  从公主坟到四惠东
  从国贸大厦到七九八
  从长安之西到双井之东,
  我觉得耗掉一生,都不及与你相逢的某天
  我不爱拥堵的公交,地铁,飞机,火车
  我只爱敲开生活的果壳
  看到最小的柔软,早已长进你身体的内核
  在798
  艺术家用心打点这个世界——
  有人以忧伤者的身份,营造钢铁时代的铁锈和烫伤
  有人借烟囱表达后现代的恐慌与重压
  有人混沌,仿佛刚从月球回来,栖息在蔚蓝的磁针中央
  有人画密不透风的藤蔓,传递挣扎,窒息,和渴望
  在798,有时我进入晚清,遭遇旗袍和暧昧
  一扇半掩的门里,开出一朵颤颤的梅花
  有时我找到民国,叫君壁的女子素描了
  一九四三年的灰色街墙
  闲挂在四合院里的,一枚葫芦和一棵玉米
  在798,我看到一条被烫伤的街道堵满公交
  在798,我看到艺术混合商业,人们交相兜售概念
  在798,我感到一种浓郁的孤绝
  表达着个人命运的沉浮
  光 斑
  光斑会从一班公交转向另一班
  有时照着堵车的人群
  有时是空空站台,一个徘徊的老人
  光斑会以焦虑症的方式走动
  经过一张昏昏欲睡的脸
  经过一双拿手机的手
  经过闷闷不语的油漆工
  经过郁郁寡欢的打工妹
  光芒也有情感,它陪伴某个异乡人
  一同怀念某个清亮的早晨
  脸上,胳膊上,肩上……
  在尘埃里,在堤坝上,飞啊跳啊
  天空蓝得透亮,树发出绿色的叫声
  仿佛它一跃而过
  就能回到南方,看见那蓝色大湖
  时间博物馆
  雪枝在林间发出声响
  泉水自石上流过——
  小屋里,机械师正精确于齿轮的咬合
  五百个世纪过去了,时间停留在北京
  下午三点的时间博物馆
  我聆听到一个工匠,按捺不住的心跳
  海在不远处翻动,黄昏掠动翅膀
  即将经历的下一秒里
  层层叠叠的粒子在浮动
  古老的时间划桨而来,周身刻满艳丽的花纹
  1630、1745、1860、1973
  这些符号在钟表里刻现
  哪一刻将列为开始,哪一刻又是结束
  秒钟记录流逝
  分钟存储记忆
  时钟表达沧海
  山水无言,惟以白云作答
  一座让人容易迷路的大城
  导航往往指示我
  向东向西向南偏北的触须
  听从它的秩序和召引
  如同在拐角忽然失联
  让我沉陷于茫茫人流
  如今我身份已變,不再是安居一隅的书生
  不再诵诗研墨,让一幅近郊的山水
  泼向画纸
  所到之处都有礼让的欢笑
  不再有往日辣椒炒肉的深情
  糖葫芦串,高架桥,地铁里飞驶的广告
  而潇湘该是满街栀子花
  枇杷雨,桃杏酸甜,河外是灯影桨声
  如今火车所去之地都想象成了故乡
  ——婴孩想念母乳
  我想念远方的至亲……
  暴雨,敲打冬青树叶的声音
  京城借住数日——
  热汗如雨之后,你打开空调开始写作
  我洗净旧衣衫,安静地泡了一杯红茶
  离睡觉尚早
  一天中舒适的傍晚,
  炎热散去,我走到你身边,放下一盘冰镇西瓜
  靠着沙发,沉浸在乡村诗歌的阅读里
  我读到南方的水稻田,鱼米乡
  想起那年和孩子们在老屋
  一起熬了一大锅枫叶糖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刮大风了
  故乡甜美的回忆,短暂出现后又消失
  你走到我面前时,树枝正发出摇响
  闪电在门外攻袭暗黑
  夜透过星空之网漏到我们的床上
  我躺在你身边,仔细听着窗外——
  一阵阵暴雨,敲打着冬青树叶的声音
其他文献
上翠微  上翠微,上翠微  我在空旷中自语  那葱茏的,高高的,那连绵的,湿漉漉的群山  把头洇在云里,洇在湿漉漉的孤独里  葱茏不可怕,空旷的高  不可怕。山脚山腰矮是矮了点,也不怕  我们所惧怕者  乃在空旷,乃在无物  怕我们在天地的大悲欢中没有颤动  怕我在你眼中没有倒影  空 巢  我外婆坏了一条腿  我们不知道冷风在她裂开的髋骨缝游刃有余  是什么滋味  她的老房子坏了一些瓦片  正午
期刊
夜读《梅尧臣集》  风吹书页 哗啦啦响声一片  这位宣城人 一位古怪的老头  撬开宋初的防盗门走了出来  走进窗外的月光 或许  正与外面的陌生老乡交谈  与幕僚们一起访贫问苦  我派出了另一个我 赶忙紧跟着他  在山河间漫步 掇拾  勘误表 备忘录 历史变成的历史  乡愁像一粒种子认领丰腴的土地  那些文字 那些干涸的手复活  拨出了时间的钉子  而他早已将钉子钉了下去 就像抒情的灯笼  扎进千
期刊
在数十年的写作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写完一首诗后再翻检出来,竟诧异:“这首诗是我写下的吗?”她超越了自己的写作腕力、期待和领会视野,漫长时期形成的熟路和套路一下子被击碎,有一种全然陌生、不知所以的感觉。这瞬间的,一次性产生的诗歌异象,带有天然的神秘成分,是自我的分离与外化,或说,另一个我在其中游离行走,在代替我写作,他远远优越于现实的本在的我。  一首好诗不是本在的我写下的,而是另一个我在你
期刊
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就在写诗,但她并不懂诗——因为她是文盲。但14年前,苦楝花最盛的春天,去世后的母亲一定能读懂我的诗了。  我一直用诗歌描写有关母亲的小事物,比如跟随母亲出嫁的柳制线箩——一瞬间就是老线箩了。每年夏天,母亲会替它涮上一遍桐油。上面有歪斜的毛笔字——“顾细银”。字迹也已渐渐地隐深,看不清楚。那还是我七岁时写下的,笔画粗鄙。记得那天我写完后,五十岁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名字,眼睛发亮,陌生
期刊
习惯性低下头来  我家大门不高  柴房和厨房的门更加低矮  代代相传,进门出门总要低一下头  门是木门,水分早已散尽  木是好木,伐自高山,暗藏鸟鸣  跨过门槛就闻见陈年的木香  我的頭颅并不高贵  我常常低下头来  让土屋宠着我,让家门罩着我  十月三日  鸟影在树枝间晃动  三只,七只,十二只,也许有更多  太多的仍是树叶,它们都像鸟,在扇动,扑腾  我像一只更大的鸟  贴着残破的墙根穿行  
期刊
尽管我与这个世界,总是格格不入  但我仍一次次挪空身体,用来摆放香案和烛火  其实,有些事物永远无法弄懂  譬如:呜咽的河流、钟声和隐秘的心  不念尘土,不看浮云  白纸一样的光阴,更适合用来包药或者抄经  在一杯烈酒里卧底。与跳出人间做一个看客  都改变不了我一两五钱的贱命  墙壁的时钟,不知被哪一场黄昏搬走了  如我,口音一改再改,与自己越来越陌生  秋风起  ——秋风起,草木黄  感谢白了的
期刊
道路绑架了路灯  我的车只能与暗黑缠绵  从西转到南  如同从生进入死  在每一个拐弯处  我只能听凭轮子滚动  与地面摩擦、生火  发出灵魂出窍的声音  假如我这时候抛锚  那么,正中了黑夜的下怀  一只羊可能撞进虎穴  一只虎也可能掉入陷阱  万物变动不居的时辰  一切皆有可能  连我都模糊不清的时候  没有发生的也会被误认  悼阳台上的仙人掌  你下嫁于我  这么多年  你是否忘了  你的娘
期刊
这是夜晚。这是旷野  这是光,一粒一粒闪烁  这是磷火,脱胎于骨头  这是萤火虫,挑着灯笼,出没于草木深  这些短暂的微光,在天地之间  飘荡。为脚步指认故园  它们不说,寂静  不说,辽阔。不摇蒲扇,不推窗见月  它们不言不语,只在暗黑里  自己发光,又自己熄灭  礼 物  母亲走了,她的房间空闲下来  灯一拉就亮,再一拉,就滅  母亲种的辣椒、茄子、豆角  长势依然良好  京瓜也惹人怜爱,一个
期刊
一朵花在花瓶  一朵花在花瓶。  你是否赞许这有或者无的生命?  它还是会盛开于清晨,  夜晚关闭。它会用香味说服你。  它是活的,且活得愉悦的。  它的默默不变,情长不变。  只是而今,它的担忧有所不同——  它不再担忧采摘,践踏,四时紊乱。  它只怕你记不得,或顾不得,  一天几次的探看。  一朵花在花瓶。  它有瓶外清风的书卷气。  也偶尔过过瓶内清水的夜生活。  山 居  山居时。我醒得极
期刊
老钥匙  母亲握过的铝钥匙  已如她的沉默一起氧化  多像这些年来  已不能再说起的宏愿啊  它呆在我的口袋里  却打不开塑料纸包裹着的  “永固牌”铁锁。  堵在老屋前而不得入门  这是些忤逆子的日常事故  不好说,也不能说  透过门缝可看到  模糊不清的过去吗  带不走的老屋和老家具  有着剧烈的排斥  它们是父亲饲养过的老畜生  与我格格不入  想起墓碑上悲哀的黑字  堵在老屋前而不得入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