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研改革探索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c573332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实现以中职为起点的各级教育的有机衔接。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程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教研改革。本文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公共基础课程特点,并以此为导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公共基础课程教研模式新路径。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公共基础课教研;现状;探索实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形成由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在中职入学前即进行选拔考试,确定其未来几年的学习方式是3 2、3 4、3 2 3等;另一方面是中职毕业生参与选拔考试,考取相关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后一种选拔考试中,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课以及招生院校指定的专业课。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而言,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中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与其未来考取上一级院校的质量关系重大。由此可见,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抓手就是对教研模式进行深度探索与改革。
  一、 公共基础课程教研的现状
  囿于根深蒂固的“职业学校学生学技能”“只要专业课学好了文化课无所谓”的观念,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一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一方面源于学生的观念,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对职業教育现状的了解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时代感不强、知识作用在短时间内无法评价具有直接关系,要想改变教师的教学现状,就要从最根本的教研活动抓起。作为教学前沿的教研活动,其着力点和目标切实落在提升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上。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教研还停留在多年前的传统模式下,不能够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色,因此,公共基础课程教研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 公共基础课程教研改革探索实践
  针对目前公共基础课程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我校于2014年起,主动探索新的公共基础课教研模式改革,实施公共基础课两级教研一体化管理,即学校层面组织学科为单位的一级教研、各专业系组织专业内课程融通二级教研一体化模式,关注公共基础课程教研创新,对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推动。
  (一) 教研管理模式改革创新
  在改革过程中,教务处明确了公共基础课程教研改革的“两级教研、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管理归口到各专业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小组为单位的教研模式,实行常规教研在系内进行,系主任主持,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共同参与;同时,每个月组织一次以学科为单位的全校范围内的大型教研活动,学科带头人牵头组织跨专业的学科教研。两种教研形式并行。
  专业系内教研过程中,系主任主要是将近期相关的教育政策、教育方针、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教学现状传达给教师,教师们针对近阶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开展教研活动。专业系内教研形式,为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引领了方向,使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效结合,知识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了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满足人的长足发展需要,为一部分有继续求学愿望的学生提供了向高职、本科迈进的先决条件,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中职毕业生才能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在基础学科上的差距缩小,利于学生在今后的高职、本科院校学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需要。此外,这种教研形式,推进了更新课程观进行整体课程规划、课程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评价模式的发展。
  全校范围内的以学科为单位的一级教研模式,为公共基础课教师在学科知识储备、专业素质提升方面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公共基础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同时,扎实学生的文化基础,改变中职学生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文化课劣势,为学生中职升高职、本科助力。对于学科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 教研形式创新探索实践
  无论是系内日常教研还是全校范围内的学科教研,打破传统的办公室集体讨论的形式,采用分享教学故事、参加企业实践、示范观摩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
  1. 分享教学故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由于面对的受众群体是学生,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来灵活处理课堂发生的一切问题。教师将自己处理课堂问题的精彩之处与他人分享,就形成了教学小故事。
  2. 参加企业实践
  组织公共基础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深入专业课堂,学习了解专业内涵。这样公共基础课教师就能了解更前沿的专业情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明确了初级技能型人才、中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有利于中职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3. 示范观摩
  示范观摩,就是先由优秀教师做观摩课,然后教师进行分析研讨,反思交流。开展这项活动,可以在教师中起到经验共享、以点带面的作用。教师们在学习优秀教法的同时,在学科上也会产生碰撞,迸射出新的火花,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科间的有效融合。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公共基础课程两级教研一体化管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构筑了教师成长的良性机制,大大提高了中职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郭稳涛.高职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发展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6(8).
  [2]周飚.中学地理研训一体模式初探[J].科学咨询,2013(11).
  [3]祁咏梅.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中的问题研究[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7(2).
  作者简介:
  戴海燕,梁春花,刘占柱,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三重表征作为化学教育的重要理论,是学生提升化学素养的手段之一。离子键作为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设计时,将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三种表征的合理转化,作为学生掌握离子键本质、内涵、表达方式的重要手段,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三重表征;离子键;思路和方法  一、 教学设计背景  (一) 三重表征理论背景及意义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摘 要:车辆综合实训课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综合锻炼学生任职能力的系统课程。为了切实发挥综合实训课的效能,为任职能力打下基础,本文提出以“任务式训练法”展开操作训练,通过多个案例设计突出任务,并细化课程实施环节,避免综合实训课流于形式,大大提高了实训效果。  关键词:任务式训练法;车辆综合实训;案例  车辆综合实训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岗位任职能力。对于某型号车辆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
摘 要: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建筑行业逐渐凸显,而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却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于信息化的实训教学必不可少。本文基于BIM实训教学,探讨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及理念,制定相关课程,并进行课程拓扑分析。  关键词:BIM;建筑经济管理;课程改革  高职教学要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以市场变化为契机。近些年,国内建筑产
该文介绍了中国援孟加拉国德比甘吉公司桥的技术标准和桥型方案选择,介绍了大孔空心板的设计要点和预制空心板的内模方案。
摘 要:本文根据本人对这一节课的课堂反复实践,从学生课堂理解程度和课后习题反馈出发,对本节课的教学在创设情景导入环节、探究浮沉影响因素环节、探究浮沉条件环节进行了改进和反思,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改进;创设情景  “物体的浮沉”一课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它是在之前学了重力、浮力和力与运动关系之后的一节整合性课程。这节课的知识点
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体现者、代表者、主宰者,是节目的延伸。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因 此,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和鲜明的风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严重的水旱灾害,充分暴露出广大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十分薄弱的现象,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安徽省也相应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省委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