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网电能损耗(简称线损),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自发电厂出线起至客户电度表止所产生的电能消耗和损失。线损率是衡量线损高低的指标,它综合反映和体现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水平,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经济技术指标。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进行,电力市场营销将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随之配电网降损工作也将在电力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配电网;降损;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我国电力建设长期以来都是重视生产而忽视传输,导致电力传输严重滞后于电源的建设,配电网线损率长期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产生了极大的浪费,制约了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配电网降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配电网降损的技术措施
1.1 根据理论线损计算的结果来开展技术降损工作
电力企业每年应定期进行理论线损的计算工作,并且根据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来发现自身线损管理中的缺陷,从而在来年的线损管理工作中进行改善。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不断对地区变电容量进行扩容,并且加大对投基改扩建工程的投资力度,对高损耗的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进行更换,对高损耗的导线进行更换,优化城市配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技术降损效果。
1.2 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来开展技术降损工作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各地区的用电负荷高速增长,近年来很多地区的配电网已由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的局面,电网的供电能力已不能满足负荷高速增长的需要。负荷尖峰时期的电力缺口已经成为制约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提高用电效率与负荷整形技术。提高用电效率可通过采用先进的节电技术和高效设备来实现,在满足同样能源服务的前提下,减少用户用电量。其包括许多方面:选用高效用电设备,实行节电运行,采用能源替代,开展余能余热回收,应用高效节能节电材料,作业合理调度,改善消费行为等内容。
负荷整形技术是通过负荷管理来实现的,根据电网的负荷特性,以合理方式将用户的电力需求从负荷高峰期削减、转移或增加在电网负合低谷时期的用电,以达到改变电力需求在时序上的分布,减少日或季节性的电网峰荷,达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目的。
①削峰。削峰就是指在电网高峰负荷时期减少客户的电力需求,避免增设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的装机容量,以平稳的系统负荷,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削峰技术可采用直接负荷控制和中断负荷控制。
②填谷。填谷是指在电网低谷期增加客户的电力需求,以有利于启动电力系统空闲发电容量,并使电网负荷趋于平衡,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包括:增加季节性用户负荷,在电网年负荷低谷时期,鼓励用户增加用电,在丰水期鼓励用户多用水电替代其他能源;在电网日负荷低谷时段,鼓励用户采用电气取暖、電气空调、电气保温以及电动汽车蓄电瓶和各种随即安排的充电装置等。
③移峰填谷。移峰填谷是将高峰负荷的用电需求推移到低谷时段,同时起到削峰和填谷的双重作用。主要技术措施有蓄冷蓄热技术、能源替代运行、调整作业程序和调整轮休制度等。
1.3 通过谐波的治理来开展技术降损工作
首先,在用户报装时,电力企业要对用户的用电设备和用电性质进行全面掌握,在审查设计图纸时充分考虑系统的设计,确保所选设备的谐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尤其当用户为工矿企业时,特别要重视通电验收时的谐波检测工作。
其次,电力企业要定期对配电网进行线损统计,对线损率较高的线损进行重点分析,如果怀疑因谐波导致线路的高线损,那么要立刻找到谐波源并加装设施。一般而言,电动机控制器产生的谐波,可以通过加装滤波器来减小谐波;对于逆变器产生的谐波,可以采用有源滤波器。实践证明,虽然在线路中加装设施会增加成本,但是具有减轻导线、变压器和熔断器的负荷,节省无功电流费用,防止电网谐振等优点,因此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最后,电力企业要采用各种方式加大谐波治理的宣传力度,让用户明白谐波治理是有利于双方的事情,既可以提高城市配网的运行可靠性,又能够发挥节能减排的功效。
2. 配电网降损的管理措施
2.1 加大防窃电工作的开展力度
(1)电力企业要加强防窃电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用户了解到防窃电工作的重要性、窃电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从而营造良好的防窃电舆论氛围,让全名都参与到依法用电中来。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要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查处力度,构建一支既懂相关法律知识、又懂专业知识的工作队伍,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工作人员查处和打击窃电行为的热情。
(2)电力企业的用电检查人员要对容易发生窃电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如餐饮服务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并且安排专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有窃电行为要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3)电力企业的负控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系统(如用电自动监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用户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提供给用电检查人员,让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要及时分析采集到的用电信息和数据,对分析出用户用电负荷超过变压器容量、功率电量异常、用户电压超过允许值等情况进行及时上报和处理。
(4)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人员要重点分析高线损线路中主要用户的负荷曲线和电费台账,一旦发现用户有可疑,就要以“内部联系单”的形式提供给用电检查人员,让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2.2 切实开展用电普查工作
电力企业要切实开展用电普查工作,工作内容以实测电表、查处无表用电、检查互感器变比和防窃电为主;用电普查工作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对查处的漏洞进行堵塞,对查处的差错进行更正;用电普查工作开展中,要重点检查各种中小型高耗能的企业(如化工、冶金和电解铝企业等)和个体私营场所(如发廊、餐饮等);对两年内被列入怀疑查处对象但没有查实、群众举报但没有查实等对象进行梳理,对其中的重点怀疑对象进行再次检查;对近两年因窃电、违规用电等被查处过的企业和用户进行梳理,对其中再次发生异常用电情况的进行重点查处;普查人员要依法开展用电普查工作,携带专门的取证工作,一旦发展窃电和违规用电行为要及时取证和上报。
2.3 制定科学合理的线损管理和考核制度
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线损率考核办法、线损管理办法、关口管理办法、差错电量考核办法等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正,并且严格执行。电力企业要按月对内部各片区、各线路的线损情况进行采集和分析,按照考核指标和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对没有完成线损指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超额完成线损指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奖励,从而提高全体参与线损管理的积极性。
3. 小结
作为一项综合经济技术指标,配电网的线损率能够反映出电力企业的规划设计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操作水平,电力企业通过降低配网线损率能够提高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较高的线损率必须会损害到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就必须加强线损分析和管理、降低电能损耗。
参考文献:
[1]李姝,龚佳怡,莫颖涛.10 kV及以下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供用电,2009(6).
[2]李纪平.新型电力营销实时理念及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7(5).
[3]李杨,王治华,卢毅等著.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及大工业用户的响应[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8).
作者信息:
周陈斌;通信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相门(后庄)锦书清华小区8-401;邮编:215000;电话:13452027271
关键词:配电网;降损;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我国电力建设长期以来都是重视生产而忽视传输,导致电力传输严重滞后于电源的建设,配电网线损率长期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产生了极大的浪费,制约了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配电网降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配电网降损的技术措施
1.1 根据理论线损计算的结果来开展技术降损工作
电力企业每年应定期进行理论线损的计算工作,并且根据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来发现自身线损管理中的缺陷,从而在来年的线损管理工作中进行改善。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不断对地区变电容量进行扩容,并且加大对投基改扩建工程的投资力度,对高损耗的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进行更换,对高损耗的导线进行更换,优化城市配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技术降损效果。
1.2 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来开展技术降损工作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各地区的用电负荷高速增长,近年来很多地区的配电网已由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的局面,电网的供电能力已不能满足负荷高速增长的需要。负荷尖峰时期的电力缺口已经成为制约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提高用电效率与负荷整形技术。提高用电效率可通过采用先进的节电技术和高效设备来实现,在满足同样能源服务的前提下,减少用户用电量。其包括许多方面:选用高效用电设备,实行节电运行,采用能源替代,开展余能余热回收,应用高效节能节电材料,作业合理调度,改善消费行为等内容。
负荷整形技术是通过负荷管理来实现的,根据电网的负荷特性,以合理方式将用户的电力需求从负荷高峰期削减、转移或增加在电网负合低谷时期的用电,以达到改变电力需求在时序上的分布,减少日或季节性的电网峰荷,达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目的。
①削峰。削峰就是指在电网高峰负荷时期减少客户的电力需求,避免增设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的装机容量,以平稳的系统负荷,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削峰技术可采用直接负荷控制和中断负荷控制。
②填谷。填谷是指在电网低谷期增加客户的电力需求,以有利于启动电力系统空闲发电容量,并使电网负荷趋于平衡,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包括:增加季节性用户负荷,在电网年负荷低谷时期,鼓励用户增加用电,在丰水期鼓励用户多用水电替代其他能源;在电网日负荷低谷时段,鼓励用户采用电气取暖、電气空调、电气保温以及电动汽车蓄电瓶和各种随即安排的充电装置等。
③移峰填谷。移峰填谷是将高峰负荷的用电需求推移到低谷时段,同时起到削峰和填谷的双重作用。主要技术措施有蓄冷蓄热技术、能源替代运行、调整作业程序和调整轮休制度等。
1.3 通过谐波的治理来开展技术降损工作
首先,在用户报装时,电力企业要对用户的用电设备和用电性质进行全面掌握,在审查设计图纸时充分考虑系统的设计,确保所选设备的谐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尤其当用户为工矿企业时,特别要重视通电验收时的谐波检测工作。
其次,电力企业要定期对配电网进行线损统计,对线损率较高的线损进行重点分析,如果怀疑因谐波导致线路的高线损,那么要立刻找到谐波源并加装设施。一般而言,电动机控制器产生的谐波,可以通过加装滤波器来减小谐波;对于逆变器产生的谐波,可以采用有源滤波器。实践证明,虽然在线路中加装设施会增加成本,但是具有减轻导线、变压器和熔断器的负荷,节省无功电流费用,防止电网谐振等优点,因此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最后,电力企业要采用各种方式加大谐波治理的宣传力度,让用户明白谐波治理是有利于双方的事情,既可以提高城市配网的运行可靠性,又能够发挥节能减排的功效。
2. 配电网降损的管理措施
2.1 加大防窃电工作的开展力度
(1)电力企业要加强防窃电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用户了解到防窃电工作的重要性、窃电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从而营造良好的防窃电舆论氛围,让全名都参与到依法用电中来。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要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查处力度,构建一支既懂相关法律知识、又懂专业知识的工作队伍,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工作人员查处和打击窃电行为的热情。
(2)电力企业的用电检查人员要对容易发生窃电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如餐饮服务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并且安排专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有窃电行为要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3)电力企业的负控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系统(如用电自动监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用户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提供给用电检查人员,让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要及时分析采集到的用电信息和数据,对分析出用户用电负荷超过变压器容量、功率电量异常、用户电压超过允许值等情况进行及时上报和处理。
(4)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人员要重点分析高线损线路中主要用户的负荷曲线和电费台账,一旦发现用户有可疑,就要以“内部联系单”的形式提供给用电检查人员,让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2.2 切实开展用电普查工作
电力企业要切实开展用电普查工作,工作内容以实测电表、查处无表用电、检查互感器变比和防窃电为主;用电普查工作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对查处的漏洞进行堵塞,对查处的差错进行更正;用电普查工作开展中,要重点检查各种中小型高耗能的企业(如化工、冶金和电解铝企业等)和个体私营场所(如发廊、餐饮等);对两年内被列入怀疑查处对象但没有查实、群众举报但没有查实等对象进行梳理,对其中的重点怀疑对象进行再次检查;对近两年因窃电、违规用电等被查处过的企业和用户进行梳理,对其中再次发生异常用电情况的进行重点查处;普查人员要依法开展用电普查工作,携带专门的取证工作,一旦发展窃电和违规用电行为要及时取证和上报。
2.3 制定科学合理的线损管理和考核制度
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线损率考核办法、线损管理办法、关口管理办法、差错电量考核办法等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正,并且严格执行。电力企业要按月对内部各片区、各线路的线损情况进行采集和分析,按照考核指标和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对没有完成线损指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超额完成线损指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奖励,从而提高全体参与线损管理的积极性。
3. 小结
作为一项综合经济技术指标,配电网的线损率能够反映出电力企业的规划设计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操作水平,电力企业通过降低配网线损率能够提高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较高的线损率必须会损害到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就必须加强线损分析和管理、降低电能损耗。
参考文献:
[1]李姝,龚佳怡,莫颖涛.10 kV及以下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供用电,2009(6).
[2]李纪平.新型电力营销实时理念及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7(5).
[3]李杨,王治华,卢毅等著.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及大工业用户的响应[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8).
作者信息:
周陈斌;通信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相门(后庄)锦书清华小区8-401;邮编:215000;电话:1345202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