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积极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数形结合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初中数学;运用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法的意义
  (一)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对于初中数学知识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再加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导致学生用于消化理解的时间不充裕,这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无法深入、透彻的理解相关知识。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法,能够使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通过数形结合,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更加具体,进而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由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考试技巧,而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则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给学生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突破能力提升的壁垒,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形结合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简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数学知识而言,其不仅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并且教师往往都会围绕这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这会导致初中数学教学十分枯燥和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将复杂的知识简單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机械化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教学法,将抽象的方程式转变为相对简单的图形,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比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等式两边加或者减相同的数,其结果依然相等”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天平的特点引入到教学之中,利用天平的两端增加或者减去相同的重量,天平依然会保持平衡这一特点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成活产生联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可以取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法突破重点难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数形结合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进而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结题思路,进而可以更好的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的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函数的概念,并且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法画出一元二次函数图,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比如y=ax2+bx+c,在图像与x轴相交时,所得到的公式为ax2+bx+c=0,进而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式。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当y=0时,一元二次函数便是一元二次方程,进而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运用数形结合教学法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而通过数形结合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能扩展学生的结题思路。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木棍摆出三角形、四边形等不同的图形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加深对三角形结构的理解。为进一步提升数形结合的效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进而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三角形的特点。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主观、具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煜淇. 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徐世玲.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的普及下,我国小学教育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试图从生硬死板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寄教学于生活,让教学与生活不再脱节。教学生活化对于小学教育,尤其是相对枯燥无味的小学数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由于学校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师缺乏灵活施教的教学观念,部分的地区仍然沿用着原来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与生活严重脱节,学生自觉学习兴趣不高,有甚者还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
期刊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把这样的课程理念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也将影响儿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说过:“固然一个蹩脚的指挥会令人失望,但一个糟糕的音乐教师会整整30年将30批学生对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良好的情景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而良好的情绪又能使人的观察更敏锐,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深刻,想象更丰富。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时
期刊
摘 要:教学有效性通常代表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意味着收获一定的教学效益,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一直以来都在深入思考的问题。然而,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搞错了教学的重点,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却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最终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质量差,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将从运用多媒体巧设情境、利用生活中的模型和组建合作学习小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的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的教学学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想要进行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就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并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是对于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合
期刊
摘 要:课堂讨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还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但是很多老师对其认识不足,没有对教学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本文便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提升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科
期刊
摘 要:中学英语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教育教学方法在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思维也在不断调整。对于中学英语教师而言,需要正确看待教育惩罚,并且懂得在英语教育中正确使用教育惩罚手段,以引导实际的中学英语教育工作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学英语;英语教育;惩罚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互动,在当前集体的架构中,要想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必然需要使用一定的惩罚。我国中学英语教育在经过新一轮改革的过
期刊
摘 要:儿童发展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长过程,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后续的成长奠基,同时也为奠定未来人格素养的核心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塑造性强,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去了解幼儿的心理成长特征,发现儿童健康情绪发展的可行性,是幼儿教师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是极具探究意义的教育目标。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探索、需求是他们学习成长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而激发出幼
期刊
摘 要: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它会让人拥有坚忍不拔的品质,但对挫折的不当处理也容易使人意志消沉,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幼儿阶段作为人生的奠基阶段,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更是十分重要。本文以中班幼儿为观察对象,从中班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一日活动出发,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抗挫折能力发展的差异,从家庭、社会、幼儿自身、教师四个方面分析了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是探究几何中的动点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三步来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解答动点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的能力,不要被“动”所迷惑,而是要在“动”中求“静”,化“动”为“静”,抓住它运动中的某一瞬间,寻找等量关系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等量关系;变量关系;检验  近年来,运动型问题常常被列为各省市中考的压轴题之一,这类问题通常是在一些几何图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