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全血标本孵育时间及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2017年12月1月~5日,体检中心检进行血糖检测的50例对象,采集肘部静脉血15ml全血,均分为250份样本,分别孵育3、4、5、7、8min,孵育后放置室温0、2、4、8、16℃,每个时间点以及温度点各10份样本。结果:不同全血样本的孵育温度、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孵育5min、7min,2℃~8℃下处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min以下,随着温度的上升、时间的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在5min以上,随着温度上升、时间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孵育时间过长、温度过高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假阳性,温度过低、时间过短或导致假阴性,孵育5min、2~8℃条件最为理想。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孵育;温度;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管理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但仍然一项检验结果发挥其临床价值的基础是检验结果准确,能够真实的反映患者指标水平]。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以仪器检测为主,以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典型达代表,在上样前需要对全血标本进行孵育处理,孵育时间、温度对检测结果存在显著的影响[1]。本文尝试采用对比分析,分析不同孵育时间、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因。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17年12月1月~5日,体检中心检进行血糖检测的对象,采集肘部静脉血15ml全血,合计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4.1±6.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55岁;②采样前严格的质控,无溶血。
1.2 方法
实验室满足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定的Ⅱ级定植实验室要求:测定结果与定值偏倚95%的可信区间误差在(-0.75%,0.75)区间内。样本均严格按照标准处理,4℃保存,1周内使用,避免置于高温环境下。严格的样本采集管理,采血前不受饮食、采血间期的影响,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采血管采集。将采集到无脂血、EDTA-2K抗凝、无黄疸与溶血的新鲜全血样本15ml,每个患者的全血都平均分装到250份样本,每个样本加入500μl密封小管中,样本方法时装入到冰袋中,维持样本冷藏状态。进行分组:分别孵育3、4、5、7、8min,孵育后放置室温0、2、4、8、16℃,每个时间点以及温度点各10份样本,合计250份样本。
1.3 观察指标
各个时间段、温度段的样本的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D)()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全血样本的孵育温度、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孵育5min、7min,2℃~8℃下处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min以下,随着温度的上升、时间的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在5min以上,随着温度上升、时间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不同全血样本的孵育温度、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5min以下,随着温度的上升、时间的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在5min以上,随着温度上升、时间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温度上升以及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红细胞存活时间缩短有关。在8℃以上,患者全血生物活动明显增强,在脱离人体后,更容易出现红细胞死亡,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红细胞的寿命明显缩短,从而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孵育时间过短,则泡沫过多,则也容易导致假阴性。在0℃,温度过低,达到接近冰点,则也干扰的孵育的效果,导致孵育不充分,从而导致上机后反应不充分,导致检验不充分。
最佳的孵育条件是5min、2~8℃最为理想,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仪器设备所使用的检验技术存在明显的差异,孵育的最佳设计条件也存在差异。在实践过程中,常出现放置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情况,则实际检验过程中,常出现检验结果低于实际结果情况[2]。这不利于2型糖尿病的及早诊断,也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假性控制。除孵育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质量还受到其他许多影响因素影响,如样本质量、血液的质量、仪器设备的精密度等,有报道显示失血性贫血会导致假性上升,缺铁性贫血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假性下降。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质控并不仅仅是针对一个环节,需要加强全环节的质控。针对实验室的质量,需要加强环境温度的管理,必要时设计合适的孵育设备,实现孵育的时间、温度的自动化控制。
我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标准化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仪器缺乏标准化,不同机构的检验质控水平参差不齐,今后各级卫生机构需要加强自我的质量控制。国家卫生职能机构需要努力制定糖化血红蛋白质控标准,针对不同的仪器设备、卫生机构的质控能力,制定不同级别机构的糖化血红蛋白的质控技术规范。
小结: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孵育时间过长、温度过高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假阳性,温度过低、时间过短或导致假阴性,孵育5min、2~8℃条件最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郭喜,廖远泉,沈继龙.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技术及方法学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06):646-650.
[2]王冬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与中国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10):841-844.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孵育;温度;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管理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但仍然一项检验结果发挥其临床价值的基础是检验结果准确,能够真实的反映患者指标水平]。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以仪器检测为主,以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典型达代表,在上样前需要对全血标本进行孵育处理,孵育时间、温度对检测结果存在显著的影响[1]。本文尝试采用对比分析,分析不同孵育时间、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因。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17年12月1月~5日,体检中心检进行血糖检测的对象,采集肘部静脉血15ml全血,合计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4.1±6.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55岁;②采样前严格的质控,无溶血。
1.2 方法
实验室满足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定的Ⅱ级定植实验室要求:测定结果与定值偏倚95%的可信区间误差在(-0.75%,0.75)区间内。样本均严格按照标准处理,4℃保存,1周内使用,避免置于高温环境下。严格的样本采集管理,采血前不受饮食、采血间期的影响,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采血管采集。将采集到无脂血、EDTA-2K抗凝、无黄疸与溶血的新鲜全血样本15ml,每个患者的全血都平均分装到250份样本,每个样本加入500μl密封小管中,样本方法时装入到冰袋中,维持样本冷藏状态。进行分组:分别孵育3、4、5、7、8min,孵育后放置室温0、2、4、8、16℃,每个时间点以及温度点各10份样本,合计250份样本。
1.3 观察指标
各个时间段、温度段的样本的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D)()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全血样本的孵育温度、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孵育5min、7min,2℃~8℃下处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min以下,随着温度的上升、时间的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在5min以上,随着温度上升、时间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不同全血样本的孵育温度、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5min以下,随着温度的上升、时间的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在5min以上,随着温度上升、时间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温度上升以及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红细胞存活时间缩短有关。在8℃以上,患者全血生物活动明显增强,在脱离人体后,更容易出现红细胞死亡,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红细胞的寿命明显缩短,从而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孵育时间过短,则泡沫过多,则也容易导致假阴性。在0℃,温度过低,达到接近冰点,则也干扰的孵育的效果,导致孵育不充分,从而导致上机后反应不充分,导致检验不充分。
最佳的孵育条件是5min、2~8℃最为理想,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仪器设备所使用的检验技术存在明显的差异,孵育的最佳设计条件也存在差异。在实践过程中,常出现放置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情况,则实际检验过程中,常出现检验结果低于实际结果情况[2]。这不利于2型糖尿病的及早诊断,也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假性控制。除孵育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质量还受到其他许多影响因素影响,如样本质量、血液的质量、仪器设备的精密度等,有报道显示失血性贫血会导致假性上升,缺铁性贫血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假性下降。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质控并不仅仅是针对一个环节,需要加强全环节的质控。针对实验室的质量,需要加强环境温度的管理,必要时设计合适的孵育设备,实现孵育的时间、温度的自动化控制。
我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标准化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仪器缺乏标准化,不同机构的检验质控水平参差不齐,今后各级卫生机构需要加强自我的质量控制。国家卫生职能机构需要努力制定糖化血红蛋白质控标准,针对不同的仪器设备、卫生机构的质控能力,制定不同级别机构的糖化血红蛋白的质控技术规范。
小结: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孵育时间过长、温度过高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假阳性,温度过低、时间过短或导致假阴性,孵育5min、2~8℃条件最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郭喜,廖远泉,沈继龙.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技术及方法学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06):646-650.
[2]王冬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与中国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10):84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