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波塞冬与四海海神
波塞冬是希腊神话中主要的海神,他是天神宙斯、冥神哈德斯的兄弟,兄弟三人推翻了自己的父亲克洛诺斯之后,就用头盔抽签来分配天空、水界和阴问的统治权,结果是宙斯掌管天界,波塞冬掌管海洋,哈得斯为阴问的主宰,陆地归大家共同所有。波塞冬住在海下宫殿,权威在男神中仅次于宙斯,是能掀起灾难性风暴的气象之神、可怕的地震之神,被荷马称之为“撼动大地者”。
中国神话中的四海海神中的“四海”开始并不是指东西南北诸海,而是泛指,即四周的海洋,后来才具有方位的意义。中国史籍对于海神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末期。战国后期已经成书的《庄子》中就提到了海神,如《秋水》中的北海之神“若”、《应帝王》中的南海之神“倏”和北海之神“忽”、《大宗师》中的北海之神“禺强”等。汉初刘向父子校译的《山海经》中就也记载了东海神禺虢,南海种不廷胡余,西海神崦兹,北海神禺疆。后来在儒、道、释以及民间宗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上述诸神逐渐演变成了四海龙土。
二、波塞冬与四海海神的相同点
(一)平和美丽的一面
海神波塞冬心情愉悦时驾着金鬃铜蹄白色战马拉的金战车在海上巡行,吹出顺风并使海面保持风平浪静,帮助航海者加快航行速度。他的战车所到之处,风暴平息,海怪欢快地在战车周围出现,他有预言未来的能力,经常向渔民提出好的建议。若遇见海难,只要波塞冬赶到,周围的一切就会变得平和美丽。
巾国神话中对海神的记载也不乏这方面的内容。《庄子·秋水》中所记载的北海神“若”就是一个自然浩大、平和睿智的圣哲,他让妄自尊大的河伯自惭形秽。楚辞中还有“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的记述,正体现了跳舞的海神“若”和蔼可亲的一面。而且,海神还有正义感,他们曾经帮助过武王伐纣。《白族民间故事》记载:“柴村本主日四海龙王,待民甚善,凡有祈请,无不允行。”《西游记》中的龙王不计孙悟空曾大闹龙宫的前嫌,对于取经一事有求必应。
(二)恐怖暴躁的一面
波塞冬是一个体魄魁梧、卷发浓须、头顶金冠、手执二义刚戟、能呼风唤雨、神威有力、令人敬畏的人,脾气非常暴躁,常常用三叉戟砸开岩礁;作为大地的摇撼者或推动者,他能使大地发生地震、使岩石崩溃、倒塌。如果有神或者人类惹他不高兴,他就会用巨大的三叉戟搅动海底,从而掀起风暴与海浪。波塞冬还时尘世的王国垂涎三尺,有一次他把三义戟抛进雅典的卫城,声称雅典归他所有,三叉戟插进的地方马上形成一口水井,后来雅典娜在水井边种下一棵橄榄树文明地占据了卫城,波塞冬大怒,要与雅典娜决斗,失败后他竟然掀起万丈巨浪,将雅典娜卫城坐落的特里亚西安平原淹没了。
《山海经》中对四个海神的描述为:东海之神禺虢是“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北海之神禺疆是“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南海之神不廷胡余是“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西海之神崦兹是“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西游记》第三回提到: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他们的形象均为龙头人身。《山海经》《西游记》中四海龙王的外貌皆是半兽半人,极为恐怖。《水经注》还记载,“始皇于海中做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之相见。神日:‘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人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日:‘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帝登岸,画者溺死于海。”海神因为貌丑怕人“画其状”而将画者溺死,足见其暴躁的一面。
三、波塞冬与四海海神的差异性
(一)外貌上的差异
希腊神话的形成时间比中国神话要晚一些,在神话的形成期,希腊人民已有很强的审美意识,对自我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和肯定,所以海神波塞冬的外形和人类一摸一样,他是一位卷着头发、脸上长满胡须、头顶金冠、手执三叉钢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强壮男人,而且十分的魁梧,是人类的楷模,希腊神话中的海神人神同形,
中国神话形成的时候,人类还没有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因而神的形象处于动物神祗、人兽同体阶段,中国神话中的海神是半兽半人的形象。《山海经》中的四位海神几乎都是人面鸟身,耳朵上挂两条蛇,脚下踩两条蛇,即使是后来由于多方文化的作用而演变出来的龙王也有着龙头人身的半兽半人的特征,中国神话中的海神则人神异形。
(二)性格上的差异
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好战,野心勃勃,他在品性上不但具有人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具有人好色、报复、嫉妒等缺点。波塞冬不但不接受宙斯的统治,甚至有一次与赫拉、雅典娜结盟,成功地监禁了宙斯;他曾追求过忒提斯、忒奥法涅等很多美丽的仙女,有约40多个情人和60多个私生子;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修斯设计刺瞎了波塞冬的儿子独眼巨神波吕菲马斯,于是波塞冬就报复奥德修斯,打烂了他的船只,让他在海上漂流了十多年;还有波塞冬在追求忒奥法涅的时候,惩罚了忒奥法涅的其他追求者。他像人一样有情欲,有计谋,有善恶,和人一样需要吃、喝、穿、住,他也犯常人的过失,参加人类的战争,与人类混在一起,与人间的美女偷情约会,波塞冬已经被相当彻底的“人化”了。
《山海经》没有对四位海神性情的描写,但从其可怕的外形来看应该很难与人相似。《庄子·秋水》中记述的北海神“若”、《庄子·应帝王》中的南海之神“倏”和北海之神“忽”也距人性较远,即使后来逐渐演变成的海神龙王具有人的一些品性,但这些品性更多地体现了人的优点,是德的化身。
四、导致波塞冬与四海海神差异的原因
(一)中希地形气候的差异
希腊是个半岛,希腊人处在地中海边,气候宜人、适于生活,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不需要进行残酷的生存搏斗,他们逐渐感受到了人类自身力量的伟大,发现了自身的能力高于其他动物物种;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越性,感到人类自身的胜利;他们认为人是最美丽、最强大的,所以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具有人的形态、性格和情感。
古中国人地处内陆,在长江和黄河流域逐渐形成了相对封闭、稳定、单一的文化传统,生活的地域交通不便,导致古中国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认为自然环境是自身所不能主宰的,于是他们逐渐形成了对物质世界的恐惧感,并且也否定了人类自身的能力,他们只好把改造自然的良好愿望寄托在其他地方,野兽被视为神圣的宠物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崇拜神灵与崇拜野兽统一了起来,便出现了神话中四海海神人兽合一的形象。
(二)中希社会制度的差异
三千多年前的希腊,城邦各自独立,实行奴隶主民主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那里的公民享有直接参与或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利,他们的自由意志在那种宽松自然、无拘无束的天地间得到张扬,他们尚争,他们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波塞冬身上鲜明地体现了这种价值观。
在人类还没有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的时候,中国就已产生了神话,先民所处的社会采用集体公有制,那时人口很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在经济生活方面先民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他们尚和,注重节制、追求和谐,四海海神的记载中就未涉及到大规模战争的内容。
(三)中希民族思想观念的差异
希腊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在希腊海神神话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自由自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在这些画面中,他们充分地享受着自由,同时也充分地相信着自己。这种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自由的热爱,对自身的肯定。
中国文化不是以人为本,不能充分认识到人的本质和力量,不重视人体之美,先民对自我力量肯定不足,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图腾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演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山海经》中的四海海神几乎都是人面鸟身,耳朵上挂两条蛇,脚下踩两条蛇,这正是远古时期图腾崇拜的象征性表现,海神身上的蛇就是后来龙的原型,鸟身则是后来凤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