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uangp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利用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开放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里,学生就会情绪高涨,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如在教学求“商的近似值”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计算:10.92÷6.2(保留二位小数)。教学时,我不作任何暗示,而是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尝试着完成。一般学生按照常规的计算方法思考,要保留二位小数,必须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而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了思维定势,别的同学还在进行计算,他们却很快说出了答案:商的近似值是7.6,我问他们是如何得出来的,他们回答说:他们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后,再通过比较余数是否达到除数的一半来判断是“四舍”还是“五入”,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老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利用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迸发出了创新的思维火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束缚住学生的手脚,而应该让学生大胆思维探索。
  2.运用提示激励,使学生乐于创新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应用激励性语言,并适当进行提示,可以撩拨起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把一个长25厘米,宽10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求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有的学生问,“老师,这个大正方体的棱长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求出它的表面积?”我没有马上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要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并提示学生,“将这个长方体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什么是与原来长方体相等的”,班级里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提出:将长方体拼割成正方体后,体积是不变的,我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学生继续认真思考,同学们认真讨论,最后得出了答案。
  二.利用开放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它不仅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奇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我们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提倡思路的多、新、奇、活,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1.让学生在“猜”中学习新、奇的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让学生大胆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人从甲地出发,越过一座山到乙地去,整个路程共27千米,且都是上坡路和下坡路,共用了7小时,又知道他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4.5千米,照这样计算,他由原路从乙地返回甲地要用几小时?”这题一般解法为:设从甲地去乙地时上山的时间为X小时,则得方程:
  3X+(7-X)×4.5=27
  解得:X=3
  即去时上山的路程为:3×3=9(千米);下山的路程为:4.5×4=18(千米)。因为他返回时,原来下山的路程改成了上山的路程,原来上山的路程改成了下山的路程,这样,他从乙地返回甲地时要用的时间为:6+2=8(小时)。这样解答显然较为麻烦,我启发学生能否想出更巧妙的解法?有学生提出认为可尝试用整体分析的方法进行解答。我请他说出解答方法。他说,从整体上看,他往返一次所走的“上山”路和“下山”路都恰好是27千米(分别各为一个全程)。因此可得,他往返一次所花的总时间应当是:27÷3+27÷4.5=9+6=15(小时)而他去时共用了7小时,因此可得,他由原路从乙地返回甲地用的时间为:15-7=8(小时)。这种解法真是简洁并且巧妙,我和同学们都给以了热烈的掌声。
  2.让学生在“变”通中学习灵活的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由正及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变通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去研究问题,定会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产生创造性见解。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棠浦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而体验学习正是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追求有效的体验学习。  一.情境创设,体验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
期刊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认为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和核心是要确立好探究点和处理好学生探究与老师引导的关系,学生探究空间的大小,探究日标的确立,老师在学生探究中的导引方法,切入时机等都要在备课时精心预设,做到“探”中有“引”,“引”中有“探”,探引结合,相得益彰。    一 因势利导。  例如讲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我是这样处理课堂中的探引关系的。探
期刊
目前,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而作为工作在农村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体育教师,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应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具有新课改精神的体育教学工作呢?这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新鲜的形式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期刊
中学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技术,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另外是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体育后备力量,并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  我们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训练内容,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和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既增强了体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又掌握了一定的训练方法、要领、规
期刊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即整合。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而且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
期刊
过去,我们的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只是读读认认、读读背背、读读讲讲、读读写写,结果教学效果并不见佳。我们说,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重点是要抓好识字识词及字词的书写与积累,句段的理解及内容整体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识字识词也好,还是理解句子也好,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好,还是从发展学生思维也好,都不可必免的需要教师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教师在提出问
期刊
新课程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技术的探究者。在新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素质  1.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青少年学生是教育的重点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把握好学生对每门课程都感兴趣,这还是需要教师去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没有兴趣的意识存在,就没有爱好的体现。“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钟为永《写作教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这里说明了兴趣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具有缺一不可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主体(人的意识),一个是客体(事物
期刊
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美国的心理学家戴维斯说过:“数学学习是思维的过程,与其说数学是一种动作,不如说它更是一种思维。”数学思维过程指的是获取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中抽象概括和推理的过程,需要操作活动来完成。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学习,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知识、技能以及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操作活动中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
期刊
很多小朋友时常为英语成绩不好而苦恼,今天我们就教你一个学习英语的诀窍。那就是写错题集。所谓的错题集就是将自己做错的题集中起来。当老师批阅过你的作业后,发现你有一些错题,你就把错题抄在本子上,写上正确之后再写上错误的原因或者相关的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  首先,努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如要订正以下各题:1.The girl _____(be)watching TV now. 2.The chil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