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不仅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识字教学很枯燥乏味,小学生对它一点都不感兴趣。每学期识字量大,内容枯燥,课时安排很紧,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这些汉字的确是个难题。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难题呢?笔者从四方面做了分析。
关键词:识字 高效 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低学段学生特点,教师要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赋予词语生命力,充分调动儿童的识字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图片、资料和小游戏中充分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二、交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1.找规律,归类识字。教师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结构以帮助小学生识字。将汉字归类可分为形旁归类法和声旁归类法等。有些字的声旁一样,偏旁部首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如“山洼”的“洼”,偏旁是三点水,其意思与水有关;“牵挂”的“挂”,偏旁是提手旁,意思和手关系。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最能接受的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联想字形识字。比如在学习“毛笔”的“笔”、“竹笼”的“笼”时,因为它们都是竹子头,所以都与竹子有关。“挑水”的“挑”、“手指”的“指”、“拍球”的“拍”都与手有关。通过联想,使学生觉得有趣,好学,乐学。
3.学会自学,促进学生自主识字。我在教学“火”时,先问:“火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我先让学生口头描述,再借助自制课件让学生直观火的可爱。这时,告诉学生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今天学的“火”就是从图变化来的,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4.借助插图练习识字。我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就让学生认识“葫芦”两个字时,先出示插图,让学生认识葫芦的样子,告诉他们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这样就认识了“葫芦”两个字。然后再根据图上内容用“葫芦”说一句话,有些学生会说:“多可爱的葫芦呀!”“那个人看着这么可爱的葫芦,笑得合不拢嘴。”“小葫芦真漂亮呀!”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又为学生以后读写奠定扎实的基础。
5.让学生自学与互学识字。在学习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起到的则是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共同学习、共同参与,互相交流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识字方法,供其他同学参考学习,积极采纳别人的好的意见方法等。这样才能起到自学与互学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
三、 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
1.识字与直观事物相结合。例如,自己用的学具,“书”、“本子”、“铅笔”、“水彩笔”等,教室里都有“门”、“窗”、“桌”、“椅”、“黑板”等,在学习这些生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小手去触摸这些直观的事物,从而使直观事物与识字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就能更好地帮助低年级学生识字。
2.识字与生活相结合。生活离不开语言,祖国的语言是由汉字组成的,而汉字又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人每天都要刷牙、洗手、洗脸,那在学习“手”、“脸”等时,我就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手、摸摸自己的脸;人每天都要吃饭、喝水,在学“水”、“面包”、“火腿肠”、“娃哈哈”时,我就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食物,进一步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提高识字能力。
3.拓展识字渠道。祖国的语言无处不在。“镜”可在眼镜店的招牌或广告上见过,“映”在电影海报上会常常出现,“蕉”会出现在水果店的商品标签上,“幻”在孩子们喜欢的科幻片片头中常常出现;电视上、广告牌、宣传标语、车站牌、报纸、学生喜欢的故事书等都是我们的教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这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学习,实现生活课堂化这一最终目的。
4.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字。例如,“车”加上“两”就变成了“车辆”的“辆”,“虫”加上“青”就是“蜻蜓”的“蜻”;“值”去掉单人字旁就成了“直”了,“景”去掉日字头就是“北京”的“京”字;“摸”字的提手旁换成木字旁就变成了“模糊的模”,“拎”字的提手旁换成金字旁就变成了“铃声的铃”了。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
另外,还可以通过形声字、游戏比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运用多种形式练习,巩固识字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练习过程中,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巩固识字教学效果。比如,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类型的识字卡片,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开辟出识字园地,每天摘錄一些诗词名句,让学生读读背背。将两个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字进行比较之后再组词、造句子,以巩固识字效果,例如“骄”和“娇”等,或是将一个字分解成两个字,如将“枯”可以分解为“木”和“古”等。或者将一连串的形旁相同、声旁不同的字就像一串项链串连起来,连成一个句子或是一段话。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又巩固了识字效果。
关键词:识字 高效 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低学段学生特点,教师要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赋予词语生命力,充分调动儿童的识字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图片、资料和小游戏中充分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二、交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1.找规律,归类识字。教师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结构以帮助小学生识字。将汉字归类可分为形旁归类法和声旁归类法等。有些字的声旁一样,偏旁部首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如“山洼”的“洼”,偏旁是三点水,其意思与水有关;“牵挂”的“挂”,偏旁是提手旁,意思和手关系。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最能接受的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联想字形识字。比如在学习“毛笔”的“笔”、“竹笼”的“笼”时,因为它们都是竹子头,所以都与竹子有关。“挑水”的“挑”、“手指”的“指”、“拍球”的“拍”都与手有关。通过联想,使学生觉得有趣,好学,乐学。
3.学会自学,促进学生自主识字。我在教学“火”时,先问:“火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我先让学生口头描述,再借助自制课件让学生直观火的可爱。这时,告诉学生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今天学的“火”就是从图变化来的,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4.借助插图练习识字。我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就让学生认识“葫芦”两个字时,先出示插图,让学生认识葫芦的样子,告诉他们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这样就认识了“葫芦”两个字。然后再根据图上内容用“葫芦”说一句话,有些学生会说:“多可爱的葫芦呀!”“那个人看着这么可爱的葫芦,笑得合不拢嘴。”“小葫芦真漂亮呀!”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又为学生以后读写奠定扎实的基础。
5.让学生自学与互学识字。在学习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起到的则是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共同学习、共同参与,互相交流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识字方法,供其他同学参考学习,积极采纳别人的好的意见方法等。这样才能起到自学与互学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
三、 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
1.识字与直观事物相结合。例如,自己用的学具,“书”、“本子”、“铅笔”、“水彩笔”等,教室里都有“门”、“窗”、“桌”、“椅”、“黑板”等,在学习这些生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小手去触摸这些直观的事物,从而使直观事物与识字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就能更好地帮助低年级学生识字。
2.识字与生活相结合。生活离不开语言,祖国的语言是由汉字组成的,而汉字又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人每天都要刷牙、洗手、洗脸,那在学习“手”、“脸”等时,我就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手、摸摸自己的脸;人每天都要吃饭、喝水,在学“水”、“面包”、“火腿肠”、“娃哈哈”时,我就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食物,进一步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提高识字能力。
3.拓展识字渠道。祖国的语言无处不在。“镜”可在眼镜店的招牌或广告上见过,“映”在电影海报上会常常出现,“蕉”会出现在水果店的商品标签上,“幻”在孩子们喜欢的科幻片片头中常常出现;电视上、广告牌、宣传标语、车站牌、报纸、学生喜欢的故事书等都是我们的教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这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学习,实现生活课堂化这一最终目的。
4.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字。例如,“车”加上“两”就变成了“车辆”的“辆”,“虫”加上“青”就是“蜻蜓”的“蜻”;“值”去掉单人字旁就成了“直”了,“景”去掉日字头就是“北京”的“京”字;“摸”字的提手旁换成木字旁就变成了“模糊的模”,“拎”字的提手旁换成金字旁就变成了“铃声的铃”了。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
另外,还可以通过形声字、游戏比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运用多种形式练习,巩固识字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练习过程中,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巩固识字教学效果。比如,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类型的识字卡片,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开辟出识字园地,每天摘錄一些诗词名句,让学生读读背背。将两个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字进行比较之后再组词、造句子,以巩固识字效果,例如“骄”和“娇”等,或是将一个字分解成两个字,如将“枯”可以分解为“木”和“古”等。或者将一连串的形旁相同、声旁不同的字就像一串项链串连起来,连成一个句子或是一段话。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又巩固了识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