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制教具是指教师或者学生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具有制作简单,取材方便,贴近生活等特点。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践经验,重点介绍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自制教具 初中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中学物理课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离不开教具,实验室的器材常常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不多。自制教具,它不仅能为直观教学提供条件,增强实验教学效果,而且能丰富教具,填补现有教学仪器的不足,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如麦克斯韦所说: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更能学到东西。所以,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制教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在刚接触物理这门功课时,初中生会认为物理实验室中的器材很神秘,这种神秘感能让学生对它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但如果我们一直使用实验室的器材,渐渐地,就会让学生觉得物理是一门遥不可及的学科。
因此,在初二物理第一节课上,我总是喜欢将家里很多小东西带进教室做实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比如,准备一生一熟两个鸡蛋,在实物投影上分别对这两个鸡蛋进行旋转,然后用手按住鸡蛋,旋转停止。松手后,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一个鸡蛋能够继续旋转,一个鸡蛋却不动了;同一个鸡蛋,我还能把它放进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轻轻搅动,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对于一开始时鸡蛋沉入水底感觉并不奇怪,但是对于后来鸡蛋的浮起,肯定充满疑问。
再如,准备一盒回形针,一满杯水,让学生猜测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不能装进回形针,如果能,大概能装多少个。学生凭着生活经验提出猜想,然后一起向杯中轻轻放回形针,验证学生的猜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物理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等步骤,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虽然第一节课时,学生对这些现象的原因还不能分析出来,但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小实验,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物理的奇妙,感受到了物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自制教具能够弥补已有实验器材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
学校购置的实验器材较单调统一,不能满足老师对实验器材多样性及实验效果的要求。自制教具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在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时,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激光笔、烧杯、水。但是在水中不能清晰地看见激光笔光线的传播路径。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我给每个烧杯准备了一个玻璃盖。实验前,取一小块纸片,放在烧杯中,用打火机点燃,然后迅速盖上玻璃盖。纸片燃烧产生的烟雾在烧杯中很好地显示了激光笔光线的传播路径;为了使实验多样化,我给有的小组准备了牛奶和水。给烧杯中加入稀释后的牛奶,乳白色的液体能够很好地显示激光笔光线的传播路径。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实验室准备的实验器材只有长木板、小车和钩码。由于小车自身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不能准确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了能让学生用卡片做这个实验,我们找来了身边的名片、包装盒、宣传单等材料,用剪刀裁剪出了大小相同的卡片,系上线,架在两个铁架台上。让学生都亲手实验,体会二力平衡的条件。
又如,在做奥斯特实验时,实验室没有放置直导线的架子,每次实验都需要一位学生用手将直导线固定在小磁针上方,非常不方便。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学校有一些学生凳面的替换板,用来做奥斯特实验的展板非常不错。于是,又在实验室找来一些粗而硬的导线,一部分折成矩形,用胶带竖直固定在凳面上,导线的两端连接电源和开关,导线的下方放置小磁针。这样就能把整个奥斯特实验在展板上演示出来,省去了架子,又很好地起到固定作用。
自制教具的材料一般都很简单,容易获得。学生可以通过它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更好地认识实验现象的本质,增强教学效果。
三、自制教具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只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物理学习中。自制教具的运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习《压强》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压力作用效果的变化。我准备了若干个气球,让学生思考,如果人站在气球上会怎样。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说气球会爆炸。于是,请了一位勇敢的学生上台演示。果然,在他把脚踩下去的瞬间,气球爆炸了。接着,我又问:如果老师把若干个气球拼成一个平面,上面放一块木板,再让这位学生站上去,气球还会爆炸吗?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有的猜会爆炸,有的开始犹豫。当这位学生站上去后,同学们都惊呆了,气球竟然没有爆炸。接着,我又让一位学生站上木板,气球的形变更厉害了,但还是没有爆炸。当第三位学生站上木板后,气球才“砰”的一声炸开。教室里的气氛也在这时达到高潮。学生纷纷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提出自己的猜想。
在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我准备了平时批改作业用完的笔芯,拔下金属笔头,洗净笔芯内的浮塞。将洗干净的笔芯一半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对着管口吹气,管口的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从管口喷出,形成“气雾”。坐在讲台前方的学生被“气雾”喷了满脸,效果非常显著,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自制教具是一项探索性实验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和教学功能。它的意义不仅超越了实验器材的使用范畴,而且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在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形势下,自制教具不仅体现了时代特色,更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显示出重要作用。自制教具在教学工作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研究与制作教具,能够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具设计与制作习惯,从而对实际教学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自制教具 初中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中学物理课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离不开教具,实验室的器材常常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不多。自制教具,它不仅能为直观教学提供条件,增强实验教学效果,而且能丰富教具,填补现有教学仪器的不足,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如麦克斯韦所说: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更能学到东西。所以,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制教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在刚接触物理这门功课时,初中生会认为物理实验室中的器材很神秘,这种神秘感能让学生对它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但如果我们一直使用实验室的器材,渐渐地,就会让学生觉得物理是一门遥不可及的学科。
因此,在初二物理第一节课上,我总是喜欢将家里很多小东西带进教室做实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比如,准备一生一熟两个鸡蛋,在实物投影上分别对这两个鸡蛋进行旋转,然后用手按住鸡蛋,旋转停止。松手后,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一个鸡蛋能够继续旋转,一个鸡蛋却不动了;同一个鸡蛋,我还能把它放进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轻轻搅动,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对于一开始时鸡蛋沉入水底感觉并不奇怪,但是对于后来鸡蛋的浮起,肯定充满疑问。
再如,准备一盒回形针,一满杯水,让学生猜测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不能装进回形针,如果能,大概能装多少个。学生凭着生活经验提出猜想,然后一起向杯中轻轻放回形针,验证学生的猜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物理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等步骤,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虽然第一节课时,学生对这些现象的原因还不能分析出来,但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小实验,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物理的奇妙,感受到了物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自制教具能够弥补已有实验器材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
学校购置的实验器材较单调统一,不能满足老师对实验器材多样性及实验效果的要求。自制教具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在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时,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激光笔、烧杯、水。但是在水中不能清晰地看见激光笔光线的传播路径。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我给每个烧杯准备了一个玻璃盖。实验前,取一小块纸片,放在烧杯中,用打火机点燃,然后迅速盖上玻璃盖。纸片燃烧产生的烟雾在烧杯中很好地显示了激光笔光线的传播路径;为了使实验多样化,我给有的小组准备了牛奶和水。给烧杯中加入稀释后的牛奶,乳白色的液体能够很好地显示激光笔光线的传播路径。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实验室准备的实验器材只有长木板、小车和钩码。由于小车自身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不能准确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了能让学生用卡片做这个实验,我们找来了身边的名片、包装盒、宣传单等材料,用剪刀裁剪出了大小相同的卡片,系上线,架在两个铁架台上。让学生都亲手实验,体会二力平衡的条件。
又如,在做奥斯特实验时,实验室没有放置直导线的架子,每次实验都需要一位学生用手将直导线固定在小磁针上方,非常不方便。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学校有一些学生凳面的替换板,用来做奥斯特实验的展板非常不错。于是,又在实验室找来一些粗而硬的导线,一部分折成矩形,用胶带竖直固定在凳面上,导线的两端连接电源和开关,导线的下方放置小磁针。这样就能把整个奥斯特实验在展板上演示出来,省去了架子,又很好地起到固定作用。
自制教具的材料一般都很简单,容易获得。学生可以通过它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更好地认识实验现象的本质,增强教学效果。
三、自制教具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只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物理学习中。自制教具的运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习《压强》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压力作用效果的变化。我准备了若干个气球,让学生思考,如果人站在气球上会怎样。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说气球会爆炸。于是,请了一位勇敢的学生上台演示。果然,在他把脚踩下去的瞬间,气球爆炸了。接着,我又问:如果老师把若干个气球拼成一个平面,上面放一块木板,再让这位学生站上去,气球还会爆炸吗?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有的猜会爆炸,有的开始犹豫。当这位学生站上去后,同学们都惊呆了,气球竟然没有爆炸。接着,我又让一位学生站上木板,气球的形变更厉害了,但还是没有爆炸。当第三位学生站上木板后,气球才“砰”的一声炸开。教室里的气氛也在这时达到高潮。学生纷纷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提出自己的猜想。
在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我准备了平时批改作业用完的笔芯,拔下金属笔头,洗净笔芯内的浮塞。将洗干净的笔芯一半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对着管口吹气,管口的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从管口喷出,形成“气雾”。坐在讲台前方的学生被“气雾”喷了满脸,效果非常显著,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自制教具是一项探索性实验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和教学功能。它的意义不仅超越了实验器材的使用范畴,而且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在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形势下,自制教具不仅体现了时代特色,更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显示出重要作用。自制教具在教学工作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研究与制作教具,能够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具设计与制作习惯,从而对实际教学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