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痕中现历史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u061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建业喜欢翡翠,喜欢那种纯净凝结的颜色,但是他更像一个学者对待自己研究的材料般,从中寻找未知或者遗落的往事。
  相比他与文物考古半个世纪的交情,刘建业与翡翠的缘分还不到20 年。疲倦的时候,他会从柜子里拿出几枚翡翠雕件,抚摩于掌心。如同湖心碧水一样的颜色,迅速地让他放松下来。
  那么几件收藏中,他最珍爱的是一块翡翠佩件。有一年,刘建业到开封,在一家文物店,主人给他看了一枚翡翠玉佩。
  玉佩被污泥糊满,看起来毫不起眼,店主开价也不高。刘建业翻过来掉过去,又揉搓了一番,就喜欢上了它的颜色。虽然玉佩被污泥糊住,看不分明,但是隐约可见一面雕刻的是树叶花草,一面雕了一只小松鼠。从雕刻的痕迹看,是人工雕刻,他判定,这枚翡翠玉佩的历史至少有一百多年。“机器雕刻的历史有一百多年,上面雕刻痕迹是手工的,所以应该在一百年以上。”刘建业非常肯定。
  后来很多人看过这块玉佩,认为能值几百万。 刘建业带着这块玉佩回家,用仪器做了一番鉴定。结果有点出乎他的意料。这块玉佩有瑕疵,边角有酸洗过的痕迹。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标准,有酸洗的翡翠,价格要打上一个不小的折扣。但是刘建业却因此兴奋起来。
  “酸洗处理翡翠的历史理论上不到30 年,如果我对这块玉佩的判断没错,那可以把中国优化处理翡翠的历史往前推个一百年!”不过他还不敢断言,他想等待更专业的检测结果。
  拍卖行总经理的学者气
  对翡翠的热捧,也就是近几年的事。翡翠的市价,看的头一条是材质,二是雕工。这是早有的定论。翡翠水头好的,本身就价值不菲,加上精湛的雕工,价格又能翻上一番甚至三四番。
  尽管这几年翡翠价格暴涨暴跌,在刘建业看来,翡翠的价值还远未从市场得到体现。
  然而相比钻石,翡翠的市场还不成熟。很多时候,翡翠的价值更体现在“千金难买喜欢”,为了一块心头好,一掷千金也是有的。而国际市场,也才刚刚开始接受翡翠作为一种宝石的价值。
  其实,翡翠的身价扶摇直上,其实不过近300年的事。按照今人的考证,在乾隆以前,翡翠一直不被认为是珍贵的宝石。明代徐霞客游历云南时,有人送他两块“翠生石”,即翠色的翡翠原石。徐霞客请人雕成印池和杯子,雕工花了—两五钱银子,比石头的价格还贵。
  徐霞客之后一百年,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说,他年幼的时候,也就是清雍正年间,云南出产的翡翠玉并不被视为玉石,只不过是像“蓝田乾黄”一样,勉强被赋予玉的名字。然而到了乾隆年间,翡翠忽然风行于达官贵人之中,成为珍玩,价值甚至远远超出了和田美玉。
  最能体现翡翠价值飙升的,是故宫的珍藏。故宫博物院收藏翡翠八百多件,举世无双,其中绝大部分是清代宫廷的遗存。雍正年间,故宫收藏的翡翠器物极少,到乾隆时期,翡翠雕件逐渐增加,主要是碗、盘等日用器具,仿古觚之类的摆件,以及朝珠、扳指。慈禧太后喜爱翡翠,因而故宫藏有许多翡翠首饰。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地方官为祝乾隆寿辰,进献翡翠瓶一件。这是清宫中最早出现的“翡翠”字样。之后,地方官吏经常将翡翠进献到皇宫。所有这些翡翠中,最著名的无疑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在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上,以绿为叶,以白为茎,雕成一棵鲜润欲滴的白菜,叶子上还有栖息的螽斯。据说,这是瑾妃嫁给光绪皇帝时的嫁妆,白菜意味着清白无瑕,而螽斯则象征多子多孙。
  光绪十五年,也就是瑾妃与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的那一年,鉴赏家唐荣祚在《玉说》中提出了翡翠的鉴赏标准:“艳夺春波,娇如滴翠,映水则澄鲜照澈,陈几亦光怪陆离,是为翡翠之绝诣。”显然,这与玉石温润的审美追求大异其趣。
  而到近年,有关翡翠的大新闻中,最著名的就是去年故宫博物院收藏两件翡翠雕刻。这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次收藏当代翡翠雕刻。即使在翡翠价格的飞涨已经让市场惊呼到见惯不惊的当下,这两件作品的价值也是惊人的:估价超过10亿元。
  在谈论这些的时候,刘建业的身份是一家国际拍卖公司的总经理,但是在他身上少有商人的气味。作为一个研究古建筑和文物考古的专家,他的学者习惯总是不自觉地体现出来。比如,他会认真地停顿下来,对自己说的话字斟句酌,或者在话题从市场波动转到考古鉴定时,迅速从沙发中直起腰来。
  曹操墓中的翡翠与争论
  三年前,他作为专家团的成员之一,去往河南安阳分辨“曹操高陵”的真伪。那是当年最具轰动性的新闻,也是最有争议的话题。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那一年名扬海内。
  文物部门早就在关注村里的一座大型汉代墓葬,但一直没有轻举妄动。那时他们称之为“东汉大墓”。而然盗墓者毫无顾虑,在村民的记忆里,从2006年开始到2007年,这座墓葬一共被挖了5次。
  2008年底,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考古发现让考古队颇为吃惊。几件随葬物的铭文,如“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慰项石”,让人怀疑这座古墓就是魏武王曹操的墓葬。一个专家团被紧急邀请到河南,鉴定真伪。刘建业便是其中一名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刘建业相信,这个墓确实是曹操墓。他们开始对出土文物进行审鉴。
  考古队拿出一盘水晶珠,刘建业猜测,那是天平冠上的珠子。这没有让他感到太多惊奇。后来发现,其中有一颗特别大的无色透明珠子。刘建业敏锐地察觉到它与众不同。他把珠子取出来,仔细观察,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仪器做了基本测试。结果让他吃了一惊。这枚珠子的材质并非水晶,而是玻璃种的翡翠。 这个结果让在场的人感到难以置信。一般来说,人们认定翡翠的历史不早于明朝,直到清代乾隆之后才广为流行。如果这枚珠子确实是翡翠,那么中国人使用翡翠的历史将被推进一千三百多年。
  刘建业并不敢马上确定自己的判断。他叮嘱考古队暂时不要公布这个消息,等他去北京做完正式鉴定。同时,他要求考古队把发掘过程做详细记录,从墓地哪个部位出土,谁挖出来,谁在场,谁收存,一一写清楚。
  但是这个消息并未如刘建业所希望的那样谨慎发布。它被迅速宣扬出去,无论珠宝界还是考古界,都大跌眼镜。“首先是我受到了百分之百的攻击。”刘建业说。
  很多研究收藏的,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这样的专家缺乏基本常识,信口雌黄。甚至有人说,曹操墓里有翡翠,那一定还有原子弹。“我知道这些攻击,我一声也没言语。”三年后,刘建业解释当年的“不回应”说,“第一,这个珠子是翡翠的判断是我做的,我有依据,我认为不会错。但是任何文物鉴定都可能有失误,第二就是没经过最后的科学认证,当时就说,证据不足。”
  2011年,那颗被认为是翡翠的珠子完成了正式检测,确实是一枚翡翠。刘建业才松了一口气。不过在他看来,这又意味着新的问题被提出来:“ 如果这颗翡翠,真是东汉的,说明两个问题,翡翠开发史应该往前提,中国缅甸的交往史也应有新的研究。”
  (鸣谢恒丰珠宝提供部分单品拍摄)
  【对话刘建业】
  “我更侧重翡翠的艺术价值”
  记者:翡翠三年前大幅度增值,去年下半年开始又大幅跌价。为什么翡翠有如此大起大落?
  刘建业:这种现象,很多人认为翡翠不宜收藏,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其实从收藏角度、宝石价值角度,我认为这种疑虑大可不必。降值不是它的价值低了,而是市场操作。翡翠市场尚不成熟,原因就是很多人还没认识到它的增值可能,以及被全世界接受。因此出现人为操作价格。翡翠低潮中,很多人进入,买低不买高,他们对翡翠的价值会有更深的了解。
  记者:作为一个学者,你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一枚翡翠?
  刘建业:我搞文物大概50年了,接触翡翠不到20年。但是对翡翠的认识,我觉得可能接触面比较多,了解得更全面。一般人买翡翠,是为的装饰、买卖,保值增值的投资,我们对翡翠的艺术价值研究更多。我的主要目的不是市场,而是学术研究,这样我对翡翠的了解比别人更多侧重艺术和本身价值。
  记者:从现在的市场来看,人们对翡翠的文物价值认识似乎还不够多?
  刘建业:一般认为,翡翠清代晚期出现,文物价值所占比例不多。如果打破这一成见呢?现在很多翡翠制品出来,不一定是明清的,可能还能往前推。乾隆时期的翡翠与当代翡翠,价格也就差一两倍。而金银器,可以差六到十倍。但是如果翡翠历史往前推了,我们能找到更多的历史痕迹,文物价值就高了。
其他文献
区广安出生南海西樵。西樵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是华南地区在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的石器制造工场。明清以来,文人雅士对西樵趋之若鹜,纷至沓往。近代,西樵出了康有为、陈启沅、詹天佑、黄飞鸿、黄君璧、冼玉清等一批时贤俊杰。区广安在这片户户书香的乡土长大,耳濡目染,家学不薄。  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教育家黄君璧是区广安的同乡。区广安在采访中拿出藏书《黄君璧—白云横贯两岸》,对这位乡贤的画作和为人非常赞许。而
期刊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作为明星的幕后推手,经纪人的『造星』价值得到资本的强烈追捧。学会辨识『千里马』,正是『伯乐』—经纪人从平凡迈向大牌的必修课程。  “我没有说她很行,每天太多粉丝,年纪太小,不用努力。现在我就是说非常美非常好。”有“演艺圈最美丽的经纪人”之称的霍汶希坦言自己在阿Sa刚入行时采取打击策略,邻座的阿Sa立即回嘴:“拜托,我过去也是非常美非常好。”2012年12月11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
期刊
初识谷岳,会觉得他性格随和,气质淡然,笑容温暖。接触之后,才发现他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跃跃欲试的心—好像下一秒,他就可以立马踏上旅程。  八月的北京,一个燥热的午后,在三里屯一个幽静的角落,我们见到了谷岳。高大的身材,长期游弋在外而黝黑的皮肤,黑框眼镜,头发服帖地在脑后绾成髻,一件咖色短袖T恤,一条登山短裤,一双凉拖,一个背包,十分清减。  2003年,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做风险评估师、拥有可观
期刊
十几年前,“出境游”还是个有点新潮的词。彼时值得讨论的课题,还是目的地。如今,该去的地方都去过了,人们的旅行需求,开始从横向的“到此一游”,发展成为纵向的“深度主题游”—新西兰南岛皇后镇酒庄游、法国波尔多酒庄之旅、美西纳帕酒乡之旅……这些以美食美酒为主线的旅行路线,伴随着葡萄酒消费热而来。“酒庄旅游潮”让来自中国的游客,足迹遍及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  随着国内葡萄酒消费、收藏、投资热度
期刊
没有如其他猎头那么悲观,王桂生只谨慎地踩准自己的节奏。  『很多困难就是纸老虎,你若担心失败,看到的便是虎;你若渴望成功,看到的不过是张纸罢了。』  2005年,IT老兵王桂生毅然舍弃13年的行业经验,半路“出家”,在朋友狐疑的眼光中变身猎头。多次职场“出逃”的经历,让他对职业的选择与事业的成功别有心得。  1992年王桂生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国营企业中软总公司做工程师,参与开发当时热
期刊
与古琴大师马维衡一样,桐林堂也散发着一种明朝末期文人雅士的气息。与其说这是一栋古琴艺术博物馆,不如说是一间被古文化浸染的乐活雅居。  扬州老城区的状元巷中,有马维衡的家。那里羊肠窄道、古朴庭院,让人有种穿越的不真实感。马维衡善古琴,于是慕名者从五湖四海纷至沓来,在这个宅邸中研习古琴,日夜不断。  人越来越多,古朴的小庭院容不下络绎不绝的客流,马维衡决定另觅安静的聚会之地,于是在近郊的淮左郡庄园购置
期刊
土生土长的底特律摄影师Brian Day把镜头对准他所生活的城市。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底特律,如同一个被光环遗弃的孩子。地铁工程、住宅工程都遭到停建。这一切落魄、萧条在他的镜头下一一展现。  但是摄影师本人对自己的作品却有别样的解读。“无可否认,底特律时日艰难。我的镜头从来都不回避现实,但是我更加希望我的相片能够传达出一种‘日子必须继续’的决心。这种决心,孕育着希望和快乐,从而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
期刊
前些天看电视,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广州磨刀老师傅,在节目里呼吁召集,希望同行们能和他聚到一起,一同来切磋磨刀的技艺,让这门手工磨刀的职业不至于被时代和机械所淘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位师傅年纪虽大,但进入磨刀行业不过短短二十年—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磨刀这门技艺,但家人始终不同意他去干这份看似没有前途的工作。于是他老老实实的选择了一份稳当的工作,劳碌了大半辈子,一直等到退休,才真正开始拿起剪刀,在路边
期刊
自由者的原乡  过一种“浪费”时间的生活  “奢侈,不再是积累各种物品,而是表现在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回避他人、塞车和拥挤上。独处、断绝联系、拔掉所有插头、回归现实、体验生活、重返自我、返璞归真、自我设计……奢侈本身是对服务、度假地、治疗、教育、烹饪和娱乐的选择。”如同法国思想家雅克·阿塔利在其著作《21世纪词典》说的那样,我们所推崇的,是一种非物质的“奢侈”—来自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职业的人们,选择
期刊
民国官宦子弟杨安曾经目睹过战乱的年代,也在商海中打拼过,  最后,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终日呆在四合院里读书、写字、绘画的『闲人』。  杨安出生的那天,他父亲杨晓麓正好出狱。  入狱之前,杨晓麓是民国时期的衡阳市市长,因涉嫌“通匪”,被国民政府下令逮捕,白崇禧派遣了专机,将其押解囚禁于桂林陆军监狱。那是1949年,杨晓麓46岁。出狱亡命抵达解放了的贵阳的那一天,杨晓麓给家里拍了封电报,称“病愈出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