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宗教渗透问题的再思考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卢远,暨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法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州/510630)
  *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2JGXM-MS1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调研显示近年来高校宗教渗透有上升的趋势。本文以网络环境为视角,对高校宗教渗透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解析。研究认为:应站在意识形态战略安全的高度,推进网络信息管理走向法治化;创设网络思政教学、重视宗教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有效传导;净化网络虚拟校园、涵化高校网络精神文化环境;探寻网络思政教育新模式、倡导网上思想交锋和互动;构建大学生心灵家园,促进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参与过程中的“柔性”嵌入,以理性回应宗教在高校的渗透。
  关键词:高校;宗教渗透;网络环境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设定了对虚拟上帝的默祷和崇拜,以超自然的力量来影响人的思想。尽管宗教具修复和滋养人性的合理成分,但是宗教的社会功能是有限度的,更不是唯一的。宗教把人当作是实现到达彼岸世界的手段,传播屈从“命数”安排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的能动性、自主性,这无疑给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一剂“精神麻药”,其实质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抑制和对理性思辨的阻隔,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的归止在于促进人们的思想从偶然性王国达至必然性的彼岸世界,因此高校理应成为导引社会先进思想的精神高地,绝不能放逐宗教思潮在高校的“自任自流”,更应站在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安全的高度,承担起滋养社会意识文化生态的育化责任。
  一、高校宗教渗透现象透视
  1.高校宗教渗透呈上升的趋势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宗教在高校的渗透呈现扩延之势,这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关注。2007 年,在广东省18 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宗教问题”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有191%的学生表示其信仰宗教,……尽管在这191%的学生当中未必个个都是某个宗教的忠实教徒, 但是他们对于某种宗教认同的倾向性却是非常明显的。”[1]在调研中,有些学生表示:遇到苦恼时,他们常会选择去教堂参与活动或者仪式,倾诉心思和烦恼。2010年,吉林省七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问卷调查”显示,“明确表示自己信仰宗教的有134人,占总数的1011%”[2]。
  2008、2009、2012年笔者三次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抽样调研。其中,2009年的调查显示,具有“宗教信仰取向”的大学生占2448%,2012年该数据上升为2986%;在对“宗教的态度”问题上,对宗教表示“尊重和认同”的比例2009年为3531%, 2012年上升为3803%。
  笔者分析认为:尽管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是少数,而且他们对宗教的认知也多停留在感性和惊异层面[3],但是调查显示仍有60%左右的学生表示对宗教持“说不清楚”或者“无所谓”的态度。这表明大学生在宗教信仰的价值取向上充满着不确定性。可能的逻辑推理是:一旦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些存在“不确定性”的大学生很有可能转而诉诸宗教,寻求藉托。
  纵观上述的调查情况,可以得出:宗教在高校的扩散呈上升趋势。尽管以上调研数据在“量”的维度上存在着差异,但并无“质”的区别。笔者认为不同的调研数据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调查对象对“宗教信仰”的概念在文本解读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为了避免概念引发的语义歧义,笔者在问卷调查中使用了“宗教信仰取向”和“宗教态度”的概念,以区别于“宗教信仰”的提法,借此以求涵盖该论题内更多“不在场”的信息意蕴,防止后期过分的“信息加工”而造成的“主观偏差”。
  2.网络成为宗教渗透的隐形推手
  我们正处于被海量信息所裹挟和湮没的时代,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这似乎已成为转型期青年人特有的“网络症候”,“拇指一族”就是对这一症候较为形象的一个注脚。宗教借助网络的推力在高校的渗透其实质是社会问题向校园延宕的一个缩微展示,其造成的价值混乱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对于渴求知识和追求新异的大学生而言“有着巨大的万有引力,青年人成为了网络的主力军”[4]。“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宗教借助互联网、无线通讯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开始向高校扩散、蔓延,很多大学生对宗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社会上的‘宗教升温’现象在他们中间得到了反映。”[5]
  在“你对宗教知识的了解主要通过哪些途径”的回答中,选择“上网”的比例为328%。“通过网络、广播等途径了解宗教知识的比重非常大, 甚至超过了传统的人际传播和纸质传播形式。”[6]还有研究指出:“近年来,宗教渗透活动愈演愈烈……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宗教传播和渗透变得更加快捷、简便,影响面也更大。……这是当前宗教渗透的新方式。”[7]网络俨然成为了当下宗教在高校渗透的重要通道。世界上大部分的宗教都在互联网上栖身发声,其中的信息良莠混杂、真伪难辨,以各种“宗教”旗号为伪装的迷信、落后思潮也借助网络传播自辩自言其“科学性”、“合理性”,这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思想困惑。无疑,网络宗教信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的重要隐形推手。
  二、高校宗教渗透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众多,不能划一而论。笔者首先对与本论题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以求获得理论的依据,然后从三个具体方面加以归因分析。
  1.理论的视角——相关理论依据的梳理
  理论维度的分析,可以推演出深度的解释。对宗教现象的解析需要从理论上找到依据,由此方有可能开出应对的“处方”。
  首先,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为我们探源该命题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即使是再荒诞错谬的思想也无法脱离社会实践,这是考察该命题的逻辑起点。否则,对宗教渗透的思考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的泥淖中。对本论题而言,需要从社会根源上寻找宗教渗透的原因。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强调先进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同时先进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应该处于人们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否则就会失效。先进性是对少数人的要求,多样性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一种客观样态。但是如果借口多样性,回避科学崇高,放逐虚幻宗教思潮自流,实质是自弃了主流思想的价值本体地位。从多样性来看,一味排斥并不是对待宗教应该持有的科学态度。
  其三,慰藉理论的启发——该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在世俗社会中无法获得地位满足的人,可能会将宗教作为一种地位的替代来源。”[8]该理论又指出:“在社会中的不满足是积累性的;具有越多造成不满足特性的人,卷入宗教的程度应该越高;而完全不具备这种特性的人,卷入宗教的程度最低。”[9]人类始终追求有意义的存在,迫切需要找到人存在的意义和终极的精神寄托。尽管人终有一死,但人们总是抱着灵魂永存的期望;而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常常作弄着“世俗之人”。宗教正是利用了人生的这些不确定性,并预言未来世界所谓的“生死福祸”的“必然性”,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栖居的心理“缓冲区”。
  2.社会根源——经济发展落后与社会不公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它终究受到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有研究指出:贫穷与社会不公是宗教在我国存在的社会根源。[10]笔者对此表示认同。从经济根源来看,“共同富裕”是人们共同的价值期盼和社会理想,现实的贫富悬殊造成了人们对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质疑。可以说,贫富差别加剧、利益格局不合理等问题是宗教在高校滋生蔓延的重要发端。如果不能消除贫困和不公,宗教迷信思想就不会失去其赖以寄生的社会“土壤”,大学校园也概莫能外。
  从思想根源来看,转型期的中国当下,中西文化思潮交汇共时,各种思潮激荡,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许多人的思想坠入了支离和碎片化的样态。“价值体系的多元结构,势必会导致一元化价值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和解构,造成价值观体系的紊乱和冲突,引发人们思想和认识的混乱,加剧人们的信仰上的迷茫。在多元价值观格局下,宗教信仰就自然会成为人们多元的选择之一。”[11]尽管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的认知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依然无法穷尽对现实世界各种复杂现象的合理解释。在纷扰的烟火世界里,一些人疏于或无力进行理性的追问,分离和切断了思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听命于外在直觉或者“命运”遭遇的摆布,造成了信仰的随意性和社会共同理想的失位,价值观出现了难以言明的“灰色地带”——这是新旧信仰体系转型中所出现的一种价值真空样态,它的存在无疑为宗教在高校的渗透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场域。
  3.教育功利化——高校思政教育弱化的影响
  理想信念的形成,需要社会各种条件的支持。除了经济条件之外,还需要精神文化为其提供价值判断力。回顾历史,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强调“政治性”的内涵,单向度的缺陷已显露无遗。市场经济的思想强调利益最大化,功利性成为了社会思潮的主基调。由于思想文化其功利性最弱,因而在市场语境中,思政教育的付出难以收获“有形”的价值回报,而常被人们所忽略,由此导致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呈现两相分离的状况,思政教育成为了“无用之用”。环顾当下的高等教育,“重业务,轻思想”的取向日益突出,这是功利性在高等教育中的现实样态。思政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影响着业务发展的内容、程度、速度、性质和方向。如若离弃了思政教育,科学技术就会成为一种盲目性的力量。因此,高等教育不能片面以“业务指标”代替“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全面要求,“思想性”依然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政教育始终需要作出前瞻性的引领,为社会提供合理的竞争范式,使高等教育驶往善的航向。
  反观现实,遗憾的是“现代化”概念常常被偷换成了“经济化”、“技术化”等硬指标,仿佛拥有了物质财富就拥有了真理、价值的话语权,“硬指标”似乎成了唯一的价值衡量尺度。由此导致的进一步后果是:人们的“思想”单向度地蜕化到了“物器层面”,灵魂赋形于物质的表层。这势必会导致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产生,宗教的乘虚而入也就在所难免。
  4.内在惊异的驱动——宗教自身吸引力的影响
  从本质上而言,宗教信仰是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但是宗教具有对人性滋养和修复的一面,它可以修补社会精神文化的裂隙,纾缓现代社会的压力和道德紧张,因而不能无视其合理性的存在。比如,宗教思想中“求善、求和谐”等思想元素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因而获得了人们的认同。此外宗教界广泛开展的社会慈善和公益性服务等,也对青年学生产生了影响。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对普遍性现象的惊异是哲学和宗教产生的共同心理发端。从年龄阶段来看,青年学生是最具有“惊异”特质的一族。尽管哲学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但由于他们都以世界的“无限性和整体性”作为思维追问的对象,因此两者的“问题域”也常常重叠。宗教意识里往往渗透着哲学问题。[12]宗教思想中充满着通晓俗界世道的智慧光芒,其中所透射出的哲思引发了大学生对其的“惊异”和崇拜。宗教精神中“民胞物与”、“人无贵贱”、“乐善好施”等思想元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澄明了被世俗物欲横流所遮蔽的许多思想光亮,使人可以超脱“名缰利锁”的困扰而保持对世界万物的敬畏之心,这些思想元素可资人们汲取许多有益的正能量。基于此,笔者认为:需要摄取宗教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唤醒人们“敬畏精神”的主观自觉。果能如此,尘世间也许就会少一些计较和纷争,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社会由此和谐安乐,岂不善哉!就此意义上,笔者倒是以为,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原则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有所开发和具备如文中所言说的这种闪烁着光亮的“宗教精神”。
  三、应对高校宗教渗透的对策
  1.网络信息管理走向法治:确保国家意识文化形态的战略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重要内涵,宗教意识与文化安全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广义而言,宗教意识是一种超越具体形制的思想文化。当今网络社会,网络宗教思想信息的流布为大学生提供了庞杂的思想材料和“配方”,对大学生思想思维的集中和正确价值观的形塑带来了巨大的干扰,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宗教思想在高校的随意性传布,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纯化。   由此关照本文,笔者认为:需要站在国家意识文化形态战略安全的高度,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构建校园“红色网站”平台,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抵制宗教思想“电子鸦片”的侵染。对此,笔者的反思是:在这个思想躁动不居的网络时代,网络思想信息需要过滤,单靠行政的力量已显得十分单薄,走向法治管理是应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治本之策。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法依规治理校园网络信息,推动网络信息管理从“行政模式”向“法治模式”转型,依靠法制的力量来确保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主体性地位,这符合法治的精神和民主发展的需要。因此,思政教育需要在法治的路向上,依法管理,规约网络信息的传布,加强网上“巡逻”和“过滤”,保证信息安全,始终引领和涵化社会文化生态的构建,这攸关国家意识文化形态的战略安全。
  2.创设网络思政必修学分:强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有效传导教育
  知识的匮乏必然会带来迷信思想的泛滥,提高科学认知水平是消解宗教精神麻醉的疗药。罗素说过,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科学最终将战胜宗教。[13]概而言之,科学知识拥有的越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就越小,转而诉诸于迷信宗教思想的可能性就会降低。目前,大学文理学科区隔分野严重,普遍的现象是:理科学生缺乏人文知识、文科学生缺乏科学知识,知识结构失重。其后果是:价值乱象使得大学生的思维难以稳定、集中和深化,无法对各色宗教思潮做出理性、科学的评判,使得信仰陷于盲目。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的增长与思想意识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两者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知识只是正确信仰确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知识一旦成为概念化、应付外在性的手段,就难以转化为理想信念的资源和动力,因此正确的思想引领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但解释了宗教的本质,而且它最终是用于建构人的、安顿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回归是高校思政教育必然的逻辑选择,也是大学生必修的学分。
  笔者以为:创新和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网络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育应乎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必然之举。这是因为,流行思潮的片面摄取终究不能代替精神“主食”,食而不化是造成大学生“精神缺钙”的重要因素。顺应时代发展推行网络教育,辩证把握大学生宗教信仰及其教育,注意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的有机结合,宣传教育与环境治理的双向互动,这是网络新环境对思政教育提出的新命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创设马克思宗教观网络教育是大学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向度。
  3.净化网络虚拟校园:涵化高校网络思想文化环境
  党的宗教政策是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重要政策依据和指导思想。加强党的宗教政策的宣讲,有助于消除宗教的负面影响,为涵化高校的思想文化环境提供政策引导。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是党的宗教政策,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既不利用政权来推行某种宗教或禁止某种宗教,也决不允许利用宗教来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和社会生活等事务;无论信教或不信教,都应该而且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执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此外,党的宗教政策还规定: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因为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这一规定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当然,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党员应该团结信教师生,以图和谐共治。同时,思政教育不能迎合迷信,更不能降低思想高度、价值标准,回避崇高,而应直面问题。
  当然,党的宗教政策所言指的“宗教自由”并不等于宗教的自在自流,而是说宗教应该在法律规制的限度内有序运行,法律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制度不允许在高校进行“组织化”的宗教活动。笔者对此的理解是:高校是育人之所、传授新知和思想的精神高地,高校思政教育理应坚持主流价值的主导性原则,倡导“学术有自由,课堂有纪律”的意识自觉,净化校园精神环境,不能为宗教迷信的传播提供时空场域,不能成为宗教传经布道的“讲堂”。此外,应加强对虚拟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对有害信息及时清理,使“自由信息”与社会的主流价值需要相符合,涵化和优化高校的精神文化环境。笔者认为:校园网络平台是学校的“虚拟校区”,是实体校区在网络空间的延展,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纯化是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对高校网络宗教信息和传教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是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此举有学理上的论说、亦有政策上的依据、更有国家文化战略安全上的考量。
  4.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强化课堂思想交锋,倡导网上思想互动
  传统教条式的思想说教,既不符合思政教育的规律,也无力回应大学生思想的困惑。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信念不可能不教自知、不学自会,用先进思想进行引导才能逐步确立。首要的问题是,目前大部分高校课程体系中未专设宗教类的通识课程,宗教知识的教育普遍缺位。而且,高校思政课教学“炒冷饭”的现象似乎已习焉不察,“样板戏”模式的教学缺乏真正的思想碰撞与交流,理论空疏,空言说教,这进一步加剧了师生之间的思想裂隙。君可见:从中学到大学,思政教育课几乎都是在一些“宏论”命题上重复徘徊,在解答大学生所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上,都抽象空泛地归因为“中国特色”。如此武断之说,缺乏应有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其效度日渐式微则无法避免。再者,高校思政课教学严重脱离社会实际,教学流于空洞化、抽象化,难以触及大学生的内在灵魂和深层的思想追问,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厌倦和抵触情绪。既然思想困惑在课堂上无法得到有效的疏解,他们就转而诉诸于网络世界以求答案。此外,在对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文本解读和信息转化中,片面和断章取义式的理解又造成了大学生新的思想困惑和价值紊乱,无益于大学生思维的集中与提升,使其信仰难以固化、灵魂难以安顿。互联网的勃兴,为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深远意义。单一的传统思政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需求,思政教育模式需要转型和重构,这是毋容置疑的。网上思想互动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开放式的交流互动平台。因此,倡导网上互动、网上思想对碰与交锋,可以全时空地直抵现实问题,回应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疑难,及时进行价值疏导和澄清,提升大学生内在的思想辨别力和免疫力,从而有效挤压和消解各色宗教思潮“灰色场域”的消极影响;在多元价值整合中,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走向理性成熟并迈向更高一级的价值梯度。   5.拓展下位性的思政教育新路径——构建大学生网上“心灵家园”
  本文所论及的上述宏观对策,属于上位性的应对之策,主要是在“政治学”的轨道上运作,这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传统优势。在新形势下,拓展思政教育新路径,探寻具体性的实施对策则属于下位性的范畴。如:构建大学生“心灵家园”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路径。笔者认为:从心理学的微观角度介入,可资思政教育新的元素和力量,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接近地气”、贴近思想实际、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因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而言,人们的期望总是会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当“需求”与“满足”存在较大差距时,人们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挫折感”。在此境遇下,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通过“宗教参与”的方式弥补心理落差。宗教参与作为社会心理参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往往会让置身于“参与”中的成员受到集体情绪的习染,进而对宗教产生心理上的趋近感和认同感。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树立防范宗教渗透的意识自觉。这要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具有宗教学方面的知识,增强对宗教渗透信息的敏感性,使“心灵家园”成为大学生倾诉思想、交流思想的“柔性”通道;通过心理辅导,以细雨润无声之感化来传导主流价值,以收潜移默化之长效。此外,还应发掘大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感化的组织功能,建立大学生心理工作“服务队”,把思想教育浸润在各种无形的“活动参与”之中,通过各种活动参与,为大学生提供主动及时的心理服务,疏导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上进的心态、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使“心灵家园”成为大学生的心灵归依和灵魂安顿之所,从而降低宗教思想的消极性和神秘性之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当然,还可以建立网上“心灵家园”,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使心理辅导的维度得以延展到“宗教场域”中去,全方位关照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消解宗教渗透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冼德庆.对广东高校学生宗教观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8(2):132.
  [2][5][7]赵良.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3,12.
  [3][11]卢远.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探索,2009(1):130-131,131,131.
  [4]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6]邵一江,王迅.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以安徽合肥高校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44.
  [8][9][美]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01,49.
  [10]郑永廷等著.宗教影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42.
  [12]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版社,2002.8.
  [13]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2003.281.
  (责任编辑 于小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教育关键词是高等教育思想与观点的凝练。通过对关键词在各年度出现频次的统计,并进行聚类分析,描述关键词之间的关联与结合,可以解释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兴衰、学科增长点与突破口等。根据对1998-2009年CSSCI高等教育类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受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明显,其中受行政指向引导非常突出;微观的课堂教学改革受到较高的关注,而微观的实证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
期刊
摘 要: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影响,贵州省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脱离人民生活实际等问题,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地方高校应根据学校所处的内外部条件,结合学校经过长久历史发展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加快高校专业设置的改革调整,使之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从而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
期刊
收稿日期:2013-06-08  作者简介:许衍琛,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天津/300071)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072)成果之一。  摘 要:异地高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借鉴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分析了系统内存在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利益博弈。这种利益博弈表现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宏观上的
期刊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及其特征的认识,通过对美国一流大学马里兰大学办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做法以及在经费保障机制、品牌校园文化战略等方面的先进办学经验的借鉴,对比我国高校现状,在提高教学质量、筹措办学经费、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一流大学;办学理念;教师发展;校园文化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
期刊
摘要:基于伯顿·克拉克的“协调三角形”,构建大学知识生产“动力源”理论模型。政府、产业界两大外部主体,及大学的学术群体构成现代大学知识生产动力源。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演进的分析得出:科研的崛起,是学术主体、政府和产业界力量逐步渗透、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有效衔接,是整合三方力量,推动其科研崛起的制度基础。促进政府、产业界及学术主体建构协同创新机制,也是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有
期刊
摘 要:采用系统与生态的分析理念和方法,系统解析了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研究中心发展建设的特点与优势;归纳演绎出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选择具有发展优势的种子,营造适宜组织成长发展的环境,把握科技与社会发展多种催化因素,建立研究合作的共同交流与联系,形成组织发展演进(约束)的正循环。为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线索”。  关键词: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治理;有效路径 
期刊
收稿日期:2013-04-01  作者简介:程玮,广东培正学院助理校长,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广州/510830)  *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资助课题“基于自我认知能力提升的大学生生涯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ZY062)、2012-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基于心理能力发展的多维课程开发与教学策略”(课题批准号
期刊
摘 要: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雇佣性技能框架,作为培养和评估可雇佣性的具体指标体系和内容。墨尔本大学在该框架的指导下,加强对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本文从以新生代课程为核心的墨尔本模式、顶峰体验课程、基于工作的学习等非课程活动和就业教育四个方面讨论墨尔本大学促进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的做法,以期为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可雇佣性技能;墨尔
期刊
摘 要:上世纪末以来,学术资本主义成为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主要思潮之一。在此思潮影响下,大学的学术导向、教育理念、组织属性与管理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从知识论的视角对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并以知识为基点对大学的传统核心使命进行回顾与重审。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知识创造、知识养成、知识传播三个维度指出学术资本主义与大学核心使命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以此作为对学术资本主义的一种
期刊
摘要:本文以乔治·吉伊根艺术教育理念为锲入点,探讨基于艺术批评的高校艺术教育策略,以期丰富我国艺术教育研究领域的话语体系,为我国艺术教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批评;乔治·吉伊根;教育策略;探索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艺术教育亦日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从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来看,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