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效果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d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对提高肾结石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3年7月 20例肾结石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实验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成立品管圈分析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肾结石术后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品管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提高肾结石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 肾结石术后患者; 健康教育
  品管圈(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也是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一种有效方法.我科采用品管圈方法对肾结石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3年6月到2013年7月,我科肾结石术后患者20例为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平分方法,其中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两组只存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肾结石术后期间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1.2.2 实验组 成立品管圈并应用QC七大手法对肾结石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2.1 成立品管圈,圈员4人,确定QCC小组为同心圈,分别为圈长,记录员,护士,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为提高肾结石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选题理由: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与任务,由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知识的受限,护理健康教育形式过于简单,以致不能满足患者对术后知识的需求。
  1.3 制定对策并实施
  1.3.1 加强知识宣教 对患者及家属加强以下知识宣教:①饮食调整,对于草酸钙结石的患者,应当减少容易产生草酸的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等,避免摄入大量维生素C。对于老年人,一般不限制补钙,但补钙应当在吃饭同时进行。菠菜与豆腐不能吃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尿酸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与现代人摄入过量的肉类和脂肪有关。尿酸结石的患者应少吃产生嘌呤的食品如动物内脏、海鲜、牛羊肉、煲汤、果仁等。②饮水,建议结石患者每日饮用4000ml以上液体,保持每日排出1500ml以上的尿液,使尿液保持非常稀释的状态。尿酸结石患者每日尿量建议在2000ml以上,胱氨酸结石患者每日尿量建议在3000ml以上。饮水的种类以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为主,淡茶水、桔汁与西瓜都是好的摄水方式。要主动饮水,在一天中饮水要均匀分布。③药物,尿酸结石与胱氨酸结石患者可以通过服用碱性药物来提高尿的酸碱度,增加尿酸和胱氨酸的溶解度,降低其复发几率。④运动,适当运动有利于较小结石的排出。
  1.3.2 定期随访 完善并落实随访制度,采取门诊随访、电话访问及家庭访视等随访方式。
  1.4 评价
  1.4.1 活动初期,QC小组针对科室内肾结石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制定了一份问卷调查表,问卷的内容包括肾结石患者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及宣教后的满意程度,根据表格的内容综合反映出患者对结石术后健康教育平均知晓率只有40.1﹪,平均满意度只有72.3﹪,说明健康教育的质量比较低,圈员通过分析得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见表:
  类别 原因分析
  人员 护理人员 临床工作经验及专科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患者
  知识文化水平层次不同
  工作职责 护理工作内容繁忙,关于健康宣教的落实职责不明确
  宣教内容 宣教内容过于简单,且流程缺少常规化
  宣教方式 宣教方式过于单一,仅口头宣教及书面介绍
  1.4.2 评价方法 应用品管圈方法对本科室肾结石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饮食,饮水,用药及运动的重要性等。由专人对患者进行调查。患者对掌握程度≥95﹪为知晓。
  2. 结果分析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
  通过品管圈方法,实验组中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的掌握率为86.3﹪,对照组只有40.1﹪,相比之下提高了46.2﹪,说明实验组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将品管圈活动这一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圈员间的相互协作,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等,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不仅能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也提升了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到医疗活动中的积极性,增加了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同时通过团队的合作精神,在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究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盲法、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对照组患者注射奥美拉唑钠,试验组患者注射兰索拉唑,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有效率95.7%,与对照组的93.7%比较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2. 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就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粘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的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和尖锐湿疣,寻常疣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的手背及手指,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影响患者美观。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称跖疣,走路压迫时会疼痛、病程慢性,顽固难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自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采用氟尿嘧啶基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研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患有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5例,利用醒脑静与纳洛酮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进行常规治疗。结果: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利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上报的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系统报告。结果 该时间段服用喹诺酮类药品共有865人,其中58例发生不良反应,涉及三种喹诺酮类药品,发生概率为6.7%,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和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菌患者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名幽门螺旋杆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照组使用思密达(蒙脱石散剂)治疗,干预组使用葛根岑连汤治疗,对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对药物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青光眼是我国四大致盲眼病之一[1]。在眼科领域是一复杂、顽固而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眼病。因此,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全面的健康教育, 使其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治疗、护理过程中的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复发, 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健康教育方法  1. 1 口头讲解  青光眼患者入院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1000mg/m2,d1.8,顺铂总量75mg/m2,d1-3治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1000mg/m2,d1.8。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我国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不外于内应和外因,前者主要是遗传占20%,后者占80%:肥胖、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心理素质差等,通过心脑血管病健康教育加强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态度和防治意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进而强调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6例TK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宣教模式,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结果 实验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NP进行TKR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 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PCT在CAP的抗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46例CAP患者,将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CAP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组的PCT、CRP值及血白细胞计数,并比较PCT在CAP中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