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联合国实习生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ric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夏天,我第一次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走进联合国总部大楼,成为联合国开发署的一名实习生。
   2016年4月,离我毕业只剩一个月的时候,新浪派了一名摄影记者跟拍我在联合国总部实习的日常。从早上迈出家门,到晚上赶地铁回家,甚至不上班的时候去学校写作业的模样,通通被摄入相机。在办公室里,摄影师围着我的格子间三百六十度地拍,拍我制图,拍我打电话,拍我趴在桌上午睡。他跟着我去仓库搬东西,去其他办公室开会,就连我去茶水间泡杯咖啡,也要在一旁不停地按快门。同事们大叫,活在镜头下太可怕了。后来我就习惯了,我大口喝汤,逛菜市场,把相机当作不存在般,也放弃了管理自己的表情。
   4月的纽约春寒料峭,我带着摄影师穿过第一大道走向秘书楼,他在我面前一边倒退着拍摄一边问:“为什么要来联合国?”
   我反问他:“你觉得呢?”
   他放下相机说:“多数人选择联合国只为一个原因——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的确,这里代表着名气和权威,光是坐在一旁听那些平时只在《新闻联播》里才能看到的人物高谈阔论,就已经感觉自己在改变世界。
   可对于我来说,世界远在政治以外的地方,谁也不能妄谈改变。
   年轻时做新闻节目,我有许多机会接触和认识名人,刚开始难免激动,很快便心平气和,从不曾索要合影和电话号码。与陌生人合影多么突兀荒唐,况且在自己变得足够有用之前,擦肩而过以后便不会再有重逢的机会,要来那一串号码又有何用?
   况且名人也是人。记得我正式领到工作证,入驻联合国办公那一天,恰逢七十届联大开幕,元首高官们接二连三地被保镖们护送进来,在里三层外三层的摄影机面前,面带微笑地和拥挤的人群站在一起,慢慢观看墙上的展览。战地记者出身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鲍尔女士最认真,提了许多关于叙利亚难民的问题。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更是善解人意,主动招呼工作人员一起自拍。全都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大家雀跃不已地围上前去,迫不及待发至社交媒体。马克·扎克伯格只身到访,破例穿了一件西装外套,见多识广的外交官们竟然全都失了分寸,纷纷涌上前合影。他一边微笑应对,一边慢慢退到门边,我听见他对旁边人喃喃地说:“人太多了,我得出去透口气。”我推开门,冷风猛地灌了进来。
   在受到经济危机波及之前,联合国的工作稳定,收入体面,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工作福利。负担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75%的学费,包括那些最贵的私立大学;工资无需缴纳美国个人所得税;持专属联合国护照,外国雇员可获得G4外交签证合法留美。虽然常被中国籍员工诟病雇员的国籍比例未能平等反映会费占比,但与美国本土的机构相比,联合国仍然具有对少数族群极友好的工作环境,既是种族和宗教多样化程度最高的单位,女性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员工比重也比一般的大企业高出许多。
   不过这些诱人的条件,与并未计划久留的我没什么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弱势群体并不是官员们唯一且最重要的关心。各国为社会公义而在此联合,国与国对利益的竞争却是无处不在。获得过普利策奖的鲍尔女士诚然对战区的儿童忧心忡忡,还曾借助我们的视频连线对孩子们嘘寒问暖,但叙利亚今时今日的悲惨境况,她所代表的国家既是始作俑者,亦是雪上加霜的推手。总在国际援助项目上展现高风亮节的北欧诸国,秘书楼里照样流传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黑色历史。
   我第一次跟着同事参加联大会议,便是在那可怜的叙利亚小男孩陈尸海滩引起举世哗然之后,大会紧急召集各国讨论叙利亚的难民危机。会议在历史悠久的托管理事会会议厅召开,镶着白蜡木的墙壁上有一组引人注目的雕像,一名妇女两臂高举,放头顶的小鸟飞去。
   我问同事这是什么寓意。
   她说,托管理事会曾经用来管理前殖民地国家,这雕塑乃是希望他们在联合国的帮助下实现独立,从而“无限制地飞向更高处”。
   会议进行得有条不紊,荧幕上难民们从夹杂着哭声和尖叫声的偷渡船上争先恐后地跳下来,与暖气充足的会议厅里平静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代表们穿着一丝褶皱也无的深色羊毛西装侃侃而谈,这些受过绝佳教育的外交官,每次发言都有些我听不懂的单词,但意思很简单:难民很可怜,我们要做以下ABCDE……
   可能是屋子里太热,我不停地打呵欠,同时觉得墙上那只张着大嘴的鸟十分滑稽。
   我和同事当天带去了一部用虚拟现实(VR)技术拍摄的纪录片,讲述一名十二岁叙利亚女童在难民营里不乏童真的日常生活。这片子由几位好莱坞和纽约的制作人操刀,在全球巡展的过程中,让人身临其境的新技术唤起了公众对难民的关切。然而在这个会场,大家连九分钟的片子都没时间看完,却在用三个小时侃侃而谈。
   当硅谷的无人机飞入菲律宾雨林向村民们发送无线网络信号时,这里也是在侃侃而谈。
   当马拉拉带着脖子上的伤疤站上联大会堂的主席台时,某位妇女署的高官却因为相关推特没有@他而在半夜大发雷霆。
   点开联合国官方网站,跳出来的第一句话是:欢迎来到联合国,您的世界。
   这里到底是谁的世界呢?
   手握亿万脆弱生命的权柄,却仍然对面前支离破碎的现实束手无策,精英政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结束拍摄那天,我发着三十九度高烧,站在东河河畔与这名年轻记者告别。他问:“片子你要不要先挑?”
   我摆摆手,新闻摄影,轮不到我说话。
   他笑了:“真的?说不定我可以帮你磨磨皮,拉拉腿。”
   我说:“万万不可,以后老了回头,仍然希望能看到一段货真价实的回忆。”
   每周我要写两篇工作日志,汇报工作进度和學习收获,上司看过后对我说,你让我们对社工这个专业产生了重大好奇。春天正式开始的时候,她与我一同来到阿姆斯特丹大道1255号,与一百多名社工学生和教授讨论,本专业如何代表最边缘群体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发声。教授N对我说,你把一颗新的种子带进了联合国。
   这才是这次实习的重大意义。
  (凯文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
其他文献
“后真相”(post-truth)一词并非新概念,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媒体和学界所采用。但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美国总统大选等大事件背景下,这个词在媒体上的使用频率突然暴增,从一个边缘词汇变为主流词汇。牛津词典部总裁加斯帕·格拉斯沃表示,“后真相”或许将成为“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词汇之一”。从“事实胜于雄辩”到“雄辩胜于事实”   进入21世纪以后,“后真相”作为形容词,常与politics(
期刊
舆论反转,比比皆是。   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过是真相廓清、事实水落,然而对于置身其中的许多人来说,舆论翻转,留给他们的是无数的口诛笔伐、谩骂攻讦。可是对此,他们却求告无门、分解不得。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讨伐他们的网民们,不听、不信、不看。无奈之下,他们唯有用生命的终止去证明自身的清白……1   2018年8月20日,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在游泳时,被泳池里的两个男生触摸到了臀部,安医生让他们道
期刊
沈尹默像  沈尹默(1883-1971年),字秋明,号君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兴安府(今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同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陈独秀曾批评沈尹默书法“字则其俗在骨”,受到刺激的沈尹默发力习书,在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尹默)北于(右仁)”之称。1
期刊
县委书记、县长们的电话号码和每天的行踪,陕西省志丹县的任何人都能轻易获得,其渠道是县委大院的党务公开栏和公示牌—一切都是公开和透明的    在陕西志丹县城,任何人打听县委、县政府在哪条街道上,都会得到准确的回答。并且,被问者在给你指路的同时,可能还会“顺便”告诉你:县委书记祁玉江上午下乡去了,下午在;县长白小平去延安开会了。  县级政府要员的电话和去向,一个普通人可以了如指掌,这在今天的志丹县已经
期刊
我们的生活可能都是看似平淡的,看似困顿无聊的,可是里面饱含着不为人知的神秘的随机性,那种大命运之上有着各种各样让人目眩神迷的小机关。   各位算命吧?我想大家多少都有算命的经验。   我感觉命运其实是固定的,好像我们背后是有一个写好的剧本的,算命只是让你去提前偷看一下而已。它常让我感觉人类的命运本身充满套路,无非就是阴差阳错,悲欢离合。   我打个比方吧,各位可能知道,从希腊悲剧以来到今天,
期刊
《醒世恒言》里有个有趣的故事,說一个叫薛某的唐朝进士,因病发烧,高烧到第七天,渐入睡梦,梦中自己燥热难耐,于是跃入水中,化为一条金色鲤鱼,遇一老者在船上垂钓。鱼饵馨香诱人,薛某游过去正准备张嘴去吞,忽意识到自己是人幻化的鱼,心说:我明知这饵上有钩,若是吞了,岂不被他钓了去?何必要冒险吃钓钩上的饵。于是,他到船周围游了一圈。怎奈那饵的香味太浓,愈来愈觉得饥肠辘辘,最终他没抵挡住诱惑,张嘴去吞,结果成
期刊
从西方到东方,“事实核查”风潮的兴起,既可视为部分媒体人在变化了的传播环境面前坚守责任的努力,也可视为传统媒体在后真相时代的自我救赎。   何谓“后真相”?通常认为,“后真相”描述了当下传播环境中,来自媒体精英和政治精英的一种焦虑和警觉:相较于主流媒体,网民们更愿意相信彼此、相信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在影响公众态度、形塑公共舆论的过程中,个人立场、信仰、情绪和偏见,往往比本应作为基石的“真相”本身更
期刊
人们说单调是一种病,折磨着闲散之人,或者只是伤及那些无所事事者。不管怎样,这种灵魂的折磨还是有轻重之分的:比如在一种预先安排却又很少得到怜悯的命运之下,那些工作着或者假装工作着(他们说到底是一回事)的人,比真正的闲人所受到的打击还要多得多。   最为糟糕的事情,莫过于让我们看到,印度人以及尚在开发过程中的民族,尚有一种内心生活的光辉,这种光辉与他们生活平淡无奇的日复一日,与他们肮脏甚至不一定真正
期刊
这儿是世间吗?那么  我不属于这里。  你是谁?在亮灯的窗子里,  此刻掩映在那棵棉毛荚蒾树  枝叶摇曳的阴影里。  你能存活吗?在我活不过  第一个夏天的地方?  整夜,那棵树细长的枝条  在明亮的窗边摆动,沙沙作响。  请给我解释我的生命,你啊不露痕迹者,  虽然我在夜里向你大声呼唤:  我不像你那样,我只有  把我的身体当作嗓音;我不能  消失于沉默——  而在寒冷的早晨,  在陰郁的地面上
期刊
自2004年美国传播学者拉尔夫·凯伊斯提出“后真相时代”概念以来,“后真相”就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而变得热起来。2016 年《牛津英语词典》将“后真相”作为当年的年度词汇收藏和发布。所谓“后真相”就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后真相”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一是情感大于事实,二是消除事实是自媒体的常态。而这样一个既存在着谎言和客观事实,也存在着介于两者之间的话语的第三种现实的时代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