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有好处吗等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mlove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估有好处吗
  
  评估有好处吗?当然有,教育部说的也对,就是看看下面有没有问题,有就得改正,对弄虚作假就更应该查处。(见《学位》双月刊,作者:郭辉)但是,事情一过头,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列宁说,再往前一小步,真理也就变成谬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既然评估,又何必搞得那么隆重、轰轰烈烈?表面上是认真,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不是实实在在地告诉人家,你中国的本科教育太差劲了吗?看来,杨振宁老先生对中国本科教育的评论被无情的事实否定了。不过,支持他的人从反面同样可以证明他的正确性,比如没有一个国外的政府有中国政府那么重视本科教育,因此中国的本科教育质量能不高吗?等等。
  评估有好处吗?读过《叫魂》的人都有答案。当时的皇帝之所以让下面抓妖,并且限定时间,而不管有多少冤狱,最深层的原因是,通过这个事件看下面对自己是否忠心,是否能遵守皇上的命令,并且有效率地完成;下面也主要想保住自己的乌纱或想往上升。黑格尔说,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人或事往往会出现两次。马克思后来又加了一句:第一次是以悲剧形式出现,第二次是以喜剧形式出现。果真如此吗?
  
  重新确证教育改革中的“保守主义”
  
  在当今中国,承认自己是教育改革的“保守主义”需要极大的学术勇气和道德决心。(见《教育学报》,作者:朱成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因而辨识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保守主义”不仅仅要观其“名”,更要察其“实”,也就说“保守主义”是不是“保守”了应该“保守”的东西。平心而论,教育改革中的“保守主义”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是把双刃剑,积极与消极作用相伴相生,但其积极的一面是我们无法否认的,甚至是不可低估的。它会常常起到“刺猬”和“牛虻”的作用,时不时在一些“激进主义”者身上“刺”一下,“叮”一口,提醒他们注意教育自身发展的独立逻辑,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中国当下的现实国情,进而反思当下教育改革中“过头”或者“偏颇”的地方,这不仅不是教育改革的“绊脚石”,相反,却是教育改革健康发展的有效的制衡机制和力量。没有诸多善意的反对声音,教育改革可能一路大步走来,“跨越式发展”,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以至于积重难返。
  为此,教育改革中的“激进主义”者应该对“保守主义”者投以起码的尊重和敬意,当然这种尊重是通过自由的学术争鸣而体现的,而不是谩骂和“文革式”的大批判。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是非公论自在人心,教育改革的论证决不能以发表了多少篇文章而论,而只能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适恰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张力与平衡而论。就此而言,中国正是有了一批学品、人品俱佳的“保守主义”教育学者,才不至于使我们的教育改革流于肤浅或者走向“革命”的深渊,其现实价值与思想史意义不可抹煞。
  
  数落一下学历歧视
  
  学历歧视有一定计划经济时代的遗风,但学历歧视在学历本身也能找到一些结构性的根源。(见《中华读书报》,作者:陈斌)首先,学历教育的大量过剩必然滋生学历歧视。自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节节攀高,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0万人。在“人才济济”的教育成绩面前还有这样一组令学子们更加忐忑不安的数据:今后几年全国域镇每年将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面对2400万人的就业需求,社会仅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僧多粥少,差距显而易见,用人单位想不“挑三拣四”都不可能。
  其次,虽然全日制大学教育已呈明显过剩之势,但无法削弱社会再教育的兴旺红火。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仅自考毕业人数就已超过普通高校的三分之一,这还不算成人高考、函授等再教育。有必要指出的是,再教育与那些全日制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其中一部分人是未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有的单位尤其是政府和国营企业对这些文凭很看重,这些人往往用不着到人才市场去挤应聘的独木桥。一部分则是指望对原学历进行“升级”,以提高就业的砝码。但再教育的学历中有的本身就存在着公信力不高的障碍,面对如潮急于找份工作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再教育的这些文凭还不足以承担“敲门砖”的重任。
  第三,学历歧视的背后,隐藏着这样的现实,即现阶段重学历轻能力尤其是技能教育还跟不上趟。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并非对文凭过于顶礼膜拜,不少单位很希望招收到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技能型人才与高校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尽管各地加大了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但缺口仍然很大,教育与用人市场存在着某些脱节之处。
  责任编辑 邹韵文
  
  苦瓜两种吃法最有助长寿
  
  日本营养学家研究显示,苦瓜是具有“全方位”营养价值的长寿食品,喝苦瓜茶和苦瓜汁是最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吃法。
  吃法一:易被人体吸收的苦瓜茶
  苦瓜有预防中暑和解暑的作用,还是很好的降血糖食物。苦瓜的果肉和种子的成分可以促进糖分解,抑制糖分的吸收。
  喝苦瓜茶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的最有益于身体吸收的食用方式,可让苦瓜80%的营养成分发挥出来,且营养成分最易被人体吸收。
  小贴士:苦瓜茶的制作方法
  1. 将苦瓜切成1-2毫米的薄片,用平底锅干炒,把水分炒干。
  2. 苦瓜炒干后变成褐色。放凉后装入密封罐,在冰箱冷藏室保存,可保存2个月。
  3. 加热水浸泡后饮用。每天喝3-4杯即可。
  吃法二:营养更全面的苦瓜汁
  苦瓜中的维生素C能预防皮肤老化及降低血液中胆固醇。但维生素C不耐热,加热后苦瓜的其它营养价值虽然不受破坏,但想通过苦瓜达到预防皮肤老化和降低胆固醇的人,加热后食用就达不到效果了。所以,将苦瓜榨成汁是最好的选择。
  小贴士:苦瓜汁的制作方法:
  1. 用擦丝器将苦瓜擦碎,用滤茶网或纱布在杯中挤出苦瓜汁。
  2. 加入半杯水,水量可以自由调节。
  3. 如果怕太苦,可以加入柠檬汁或苹果泥,调节口味。
  每天喝半杯到1杯即可。
  
  什么食物会让你容易掉头发?
  
  头发越细软越容易脱发?掉头发是因为体虚,一定要大补?经常做发膜,可以让头发更坚韧?专家指出,上述疑问都属于常见的认识误区。每个人体质和脱发的原因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放轻松、多休息、少甜腻、戒烟酒”的原则,对脱发者是普遍适用的。
  由于脱发和饮食、精神因素都有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精神调节和饮食调理也很重要。一是要放松精神,心情愉快;二是要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三是要少吃甜腻食物,例如夏天不要贪吃冰淇淋,不要沾烟酒,辣的食物适量进食即可。
  有人认为,头发软、黄而稀疏者最容易掉头发,其实,这种发质很大程度上与遗传有关,如果注意调理,未必会脱发。不过,如果头发原本粗、黑、硬,突然出现发质改变,则需要预防脱发。如果以前头发多,特别是女性,在25岁左右头发开始稀疏,就要特别注意了。女性生孩子时也应留意头发的变化。
  许多脱发患者往往会吃核桃、芝麻、花旗参等滋阴补肾的补品。专家警告说,轻补可以,但不适合吃太甜、太肥腻等难消化的食物,尤其不宜补高丽参。
  脱发患者尤其要注意头发的日常护理,以免损害加剧。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洗头不宜太频繁,一般室内工作者每周洗2-3次即可,除非是建筑工人等接触粉尘大的患者群,才需要每天洗一次;
  二是洗头的水温不宜太高或太低,一般30℃就可以了,洗发后使用风筒时不能吹得太干,拉扯头发也是不良的习惯;
  三是最好选择含植物元素的洗发水,少用全化学成分的洗发水,尤其是头皮敏感的人,用了容易加剧脱发。
  
  什么人该听悲伤的歌
  
  在现在这个疲于奔命的时代,人心难免浮躁,或许我们更需要享受一下“悲伤”。“悲伤的曲调,如我们熟悉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和《梁祝》等,它们的节奏更悠扬。”专家指出,大家熟悉的那些悲伤调子的流行歌曲也同样,就像潺潺流水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浮躁的人应该多听悲伤的歌。太昂扬的歌曲韵律铿锵,节奏快,与浮躁的心相遇,就像锣撞上了鼓;而悲伤的歌就像笛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喧天鼓声。
  专家解释,其实,在音乐治疗中,用伤感歌给来访者减压也不是新鲜事了。据介绍,人在紧张时,心跳会加快,有人甚至大脑一片空白,压力也随之产生。而悲伤可以说是人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人更容易进入该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原有的紧张感会被替代,压力也就随着舒缓的节奏排解出去了。“当然,过于悲伤的歌,如在英国一度流行的被称为死亡音乐的《黑色星期天》就不适宜了。”那些富有同情心和多愁善感的人也适合听听悲伤的歌曲。因为,多愁善感和富有同情心的人属于感情丰富的类型,他们更需要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悲伤的歌多是表达失恋的痛苦、身世的悲惨,能够引发悲天悯人的情怀,让他们感到自己善良的情感有的放矢。很多人认为遭遇失恋等创伤时,听听悲伤的歌,让自己哭个痛快就好了,但这种做法不可取。悲伤时听伤感歌只能让你更难过。
其他文献
【摘 要】画长方形解决问题虽然不像画线段图那样常用,但它确实能为解决特定数学问题提供有益帮助,能够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对人教版教材中有关画长方形解决问题内容进行梳理,开发设计了一节画长方形解决问题的拓展课,试图为学生打开解决问题策略的另一扇窗,同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长方形面积教学及画长方形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几何直观;长
【摘 要】“变教为学”提倡以学为主的学生活动,教学内容要激发学生动机,凸显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变教为学”式的课堂。学生活动的内容与开展方式成为了优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用几何板算面积”为例,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与设计,形成能够适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数学实践活动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并为一线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供资源。  【关键词】
【专家简介】吴仲和,数学教育博士,美国加州国立大学全职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学教育,中美教育比较,教育政策,教育评价等,曾参与多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教育研究项目。曾任美国中小学科学与数学协会主任委员,美国中国学者协会主任委员、会长,教育学术刊物主编,加州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以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评委。  【访谈地点】美国,加州长滩市  【访谈时间】
【摘 要】核心问题、学习评价、学习任务是小学数学学历案的三个主体部分。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设计问题,问题是学习目标的简约化、儿童化。在问题的基础上撰写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完成评价任务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学”的逻辑,要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呈现的方式也应多样。  【关键词】学历案;学习目标;核心问题;学习评价;学习任务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者越来越关注
【摘 要】数学图式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将数学图式合理应用到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对发展小学生的图式意识,提升学习力有很好的作用,而这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来实现。  【关键词】数学图式;小学数学;教学  将数学图式合理应用到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笔者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就数
【摘 要】《圆的认识》是一节非常经典的课,教师应在厘清“知识本身序列”“教材呈现序列”之后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自己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序列”,明晰教学目标,并思考“画圆的定位问题”“多种工具画圆安排在哪个环节”“体验圆的哪个定义”三个问题,通过设计科学有序的四次画圆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外化自己的思维,在思考中直击圆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教学序列;画圆;圆的本质;思维外化  人教版教材六年
【摘 要】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平均数是小学生最早接触的统计量,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良好代表量,可以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在平均数的教学中,相比计算方法,更应该强调对其作为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代表量”的理解。首先,需要建立起“代表”的意识,理解平均数是描述数据整体集中水平的良好代表量。其次,在理解平均数的“代表量”意义的时候,应体现出层次性。  【关键词】平均数;统计量;代表量  进
【摘要】小学数学拓展课的选材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以人教版教材中“你知道吗”等内容为素材,在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与整合的基础上,开发数学拓展课,让拓展课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格子乘法;数学史;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拓展课的选材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何选择数学拓展课的学习
【摘 要】“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操作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过程应定向图形本质,通过能体现不同思维层次的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经历动态建构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切实提升。  【关键词】图形本质;动态建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
【摘要】后现代理论认可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对儿童与儿童期作多样化的理解。后现代理论分析了传统儿童观的缺陷,主张用新的视角了解儿童,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质量标准。后现代理论认为,儿童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关注当前的现实问题,努力探寻世界的意义。儿童通过填空的方式创造理论,依赖情境赋予事物意义。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儿童将事物组合成一个个“故事”,强调整体的优先性,用自己的奇思妙想认识和改造世界。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