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章法方能出实效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3年1月召开的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换届年会上,承办方浙江宏达学校的沈卫东老师上了一堂观摩课,他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一课。课上,他的练笔设计别具一格,让人叫“酷”不迭。他是这样设计的:
  当学到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和第五自然段的“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时,教师让学生练笔:在这不停的讪笑中,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只有这一句吗?请展开想象写一写。提示: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写如“你……而我们……”“即使……也……”等。
  当学了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即林肯说的三段话之后,教师让学生作第二次练笔:回味一下这三段话,细细体会体会,那些参议员一边听,一边还在想着什么?请拿起笔来,对比着前面的练笔,认真地写下去。
  当课文学完之后,教师让学生作第三次练笔(用一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词,把下面的这句话放在前两段练笔的后面): 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能将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变成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
  对于这样的练笔设计,笔者有下面的一些话要说:
  首先,在一节课上,前前后后安排了三次练笔,这单从“数量”上讲,就是一个开创。这是很多阅读课所不及的。
  其次,三次练笔不是孤零零地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步步紧跟,构成了一个“练笔环”:对于练笔自身来说,由“段(句群)”变成了“篇”,这使得练笔的效益大大提高;对于练笔和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来说,以“写练”强化了“认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又使得练笔的效能大大增加。
  第三,练笔的“所练”涉及面广。它有“对比手法”之练、“整合能力”之练、“概括本领”之练和“研读(欲表达意思须得进一步明确课文意思)素养提升”之练。而这样的集“多功能”于一练的练笔设计,是作用明显而又效果凸显的。
  第四,“练”与“教”的吻合。对于课文的教学,执教者总的思路是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它的基本流程是:①对比之中读启示;②对比之中理文路;③对比之中读“羞辱”;④对比之中读“演讲”;⑤对比之中补启示;⑥对比之中求拓展。课文以“对比”施“教”,书面表达则以“对比”施“练”,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第五,练笔意义的“开放性”和“主观性”。这主要在“第三练”上。第三练虽然只是一个填空,但对于学生的思维来说,是很开放的,可以天马行空;而对于所填内容的把握来说,又是非常具有主观性的,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驾驭。所以,学生在这一练笔上,所呈现出来的“答案”是琳琅满目的:“宽容”“镇定”“从容”“果毅”“自信”等不一而足。
  由沈卫东老师《鞋匠的儿子》一课的练笔设计,笔者获得了这样一些启示:
  启示一:练笔设计一定要致力于“创造”。创造是课堂教学的根,也是练笔设计的“魂”。无创便无新,无新便无味,无味便无效。因此,练笔设计一定得大做“创”的文章,求与他人、他课的不一样。创,不一定都是“大大”的、“全全”的,有时,细小的一个“点”,细微的一下“变”,便可享“独有”之功,收“独特”之效。像沈老师的“三次”练笔设计就是一种非常独有和独特的“创”,在这样的“创”之下,“功”“效”都一应俱全了。
  启示二:练笔设计一定要用心于“巧妙”。“巧妙”是“巧”与“妙”的合成,“妙”依赖于“巧”,“巧”是“妙”的前提。沈老师的练笔设计是妙的,但这个“妙”,关键还在于他设计得“巧”:一次又一次地“续着写(接着前面的话写)”是一巧;把所写的文字连“段”成“篇”是二巧;取写(对比)的方法与课文的表达方法相同是三巧;取写的方法与课文的教学方法相同是四巧。如果一“巧”有一“妙”的话,那么,“四巧”就是“四妙”了,于是,设计的练笔就变得妙不可言了。
  启示三:练笔设计一定要谋略于“和谐”。所谓和谐,就是设计的练笔能够与课、与课文有相同之点和相似之处。譬如,沈老师的课采用的是“对比”的方法,所执教的课文的表达手法也是“对比”,于是他设计了“对比写”的练笔,这便是和谐。练笔的和谐自然就生成了课堂的和谐和学生学习的和谐。需要指出的是,“和谐”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它需要教师的睿智、底气、洞察力和创新性。而这,对于沈老师来说,无疑是具备的。
  启示四:练笔设计一定要立足于“本位”。这里的“本位”,当然就是“写”。练笔就是写,就是进行书面表达练习,所以,“写”的意识,“书面表达练习”的意识,只能强化,不能弱化,这便是“立足本位”。沈老师设计的一写、二写、三写,便是对“写”的强化。在这样的“强化”下,写的意义凸显了,写的实践凸显了,写的质量凸显了。自然,“练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他文献
观课之前,看过薛法根老师登在杂志上的课堂实录,心里暗暗期盼着今天的课堂能精彩重现。然而,世界上真的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课堂都是动态的,不可复制的。因为学生不同,上课的环境不同,教师教学的顺序与节奏自然要随之变化。也许,这就是现场观课所不可替代的巨大吸引力吧!因为变化,因为生成,所以永远有魅力。  今天,薛老师的课演绎得别样精彩。说实在的,今天上课的学生没有我们希望的优秀和出彩,一开始总是提不
为什么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运用语文。什么时候运用?将来,也包括当下和过去。最近一段时间,“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的讨论很热烈。站在甲方,听听很有道理;站在乙方,听听更有道理。但两个“本位”在互相打架呀!因此作为和事佬的我,息事宁人地仿造出一个说法——语用本位。  提出“语用本位”也是有依据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用—语
摘 要:以象棋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确立走棋文化的特色发展之路,“以棋树德、以棋启智、以棋健体、乐在‘棋’中”,并从中提炼出以“积跬步 至千里”为核心价值观,让师生学会走好每一步棋的同时,学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关键词:棋文化;彰显特色;提升品牌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61-02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致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
想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孩童富于想象乃至幻想,正是孩童异于成人的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建议“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对孩童特征的尊重和发掘。   那孩童所有意趣纷繁的想象是否都可以进入作文写作呢?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在于特定的习作环境下,需要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处理,以确保其有效地进入
摘 要:王岗中心小学校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为契机,发挥冰雪育人功能,大力开展特色校园戏冰雪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冰雪、爱校园的情感,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冰雪文化氛围,形成了“人人参与、项项精彩、生生发展”的学校特色。  关键词:冰雪;激情;文化;校园;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34-02  雪舞冰封北国冬,色彩斑斓耀
摘 要:本文以《水平四篮球传切配合》为例,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挫折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增强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挫折;篮球;传切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4-0035-02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日益严峻,抗压能力、受挫折
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体现年段教学的不同要求,我们对人教版课标教材中高年级的读写训练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中年级的读写训练点采取明线和暗线编排,呈现在文前、文中、文后的“泡泡”中,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暗线)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明线)。高年级的读写训练点主要呈现在导语的第二自然段、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以及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例如:三年级上册读写训练点(见第53页表
一、教学内容的萃取  “语言和想象是诗歌的一对翅膀,它把诗歌之躯带往那永不可知的地方……”虽然,儿童诗在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还不大,但是,儿童诗特有的语言和想象,恰恰是语文素养中最具核心力的要素。太阳、石头和风是大自然中最具典型特征的事物,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而言,熟知且对它们满怀深情。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促使其领会诗人超凡的想象和新奇的语言,我们分别选择了以这三者为主题的儿童诗组诗。  
不可否认,进入到21世纪的小学作文教学,在学生“怕作文”这件事上并没有多大的改观。这恐怕跟教师善于“迂回”地提出习作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归根结底来说,小学作文教学的现实问题是: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其中最基本的是“写什么”。所以,在生活中提取写作的题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相当重要。下面,就笔者在具体的写作指导中如何确定写作主题谈一些个人观点:    一、以重要的节日为话题    中
时间:2012年11月9日  学生:杭州市绿城育华小学六(3)班全体学生  一、师生谈话,感知课文个性化的语言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  (生齐答:林海。有学生说:老舍写的)  师:在知道要学习这篇课文后,你肯定预习了吧?  生:预习了。  师:这是个良好的习惯。老师很想知道你在预习的时候做了些什么事?  生:把不理解的词、句找出来,然后通过查资料进行解决。  师:(面向全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