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与保障机制探讨

来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hao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区域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的要素,分析了影响区域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因素及提高可靠性的方法。结合安徽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实例,探讨了如何提高区域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
其他文献
先富群体尤其是私营企业主对政治参与的热衷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作者于2004—2005年在浙江所做的实地调查,对先富群体政治参与的态度与渠道、实质及影响
在分析计算机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学生能力培养失衡的基础上,根据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及医学院校学生特点,创造性提出HCDIOR多维度培养模式,并介绍HCDIOR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以山西太原遥测台网7个子台(榆次,东山,平遥,太谷,交城,汾阳,介休)和太原台十几年的地震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几次中等地震前地震波波速比,振幅比,地震波初动符号,S波衰减率,尾波持续时间的异常。结果表明,地震波参数的分析可以提取中等地震前的异常信息,在1991年忻州5.1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反映明显。
介绍了兰州大尖山核试验监测地震台阵的勘址工作,包括本地区的地质背景、气象条件以及中心建筑(CRF)和各子台建筑的的工程地质情况。该台阵投入观测后表明:台阵所在地区的气象、地质条件等观测环境完全满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监测系统(CTBTO/MS)勘选台阵的要求。兰州大尖山地震台阵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甘肃省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微震活动的监测能力。
圩田是皖江流域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是当地居民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而逐渐形成的典型文化景观。圩田、堤坝、水网构成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活在这一环境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巨大地震。在这次大地震中,除压磁应力观测手段外,北京地区的钻空、倾斜、伸缩、断层、沙层、体应变等形变分值或秒值采样仪器记录到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为了分析同震响应的表现形态及变化特征,系统搜集、整理和归纳了该地震引发的北京地区数字化同震响应信息。实际记录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形变资料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形变震荡波,且不同仪器记震能力差别很大,验证了"九五"、"十五"
刑事诉讼中的涉案财物处理,既是刑法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刑事诉讼领域探究的方向之一,因此,涉案财物处理问题既是一个实体问题也是一个程序问题。虽然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
利用唐山、浑源、岫岩和浙江省的鄞县、珊溪水库地震等不同地震类型的数字地震波资料,经过筛选和整理,对每一个地震序列求出几个台站的尾波振幅衰减特征,k值随时间序列的变化
针对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消极等待设计结果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微机原理课程的分层课程设计改革方法,并介绍具体实施步骤,分析分层设计实施后
教师教学的核心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且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是现实的,也是极其有意义的.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老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