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文勘测是收集水文资料的一种传统方法。水文试验测量也是水利工程的基础性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文勘测的精度和效率。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水文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计算机技术支持,才能使水文数据库更加完整、准确,实现跨流域、跨河流的信息共享,满足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水文勘测;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055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支撑。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使水文调查资料更加完整、准确。目前,我国在水文勘测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在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提高水文勘测的实际效率,为水文勘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运用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过程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加强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应用是提高我国水文勘测能力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虽然水文勘测能力比传统的方式有很大的优势,但当前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面临以下几方面始终困扰着具体工作:①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针对水文勘测发展中存在的水位涨落等问题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②改善水文控制的条件,加强对水文勘测设备配置方式的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的水文勘测设备的配置方式加以满足.加强研究不同水文勘测技术手段的适用性。在工程影响大或人类活动多的地区,采取自动化控制和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尽量避免。
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防洪工作的治理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例如在防洪治理中信息技术先对天气情况、河流流量及河床的变化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大范围降雨的可能性,那么就可以进行及时防治,进而预防洪水灾害的发生。目前,由于仪器设备可以主动采集并自动完成传输,以此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效率,保证了水文勘测工作有序的进行。常用的信息技术有GPS、GIS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水文勘测工作有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具有勘测性和预测性两方面优势,对防汛减灾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随着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掌握测绘、计算机以及水文专业技术等相关综合性人才,当前所聘用的很多一线职工缺乏对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基本常识和技能,严重影响到了水文事业的顺利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引进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有用人才,才能促进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进步。
2.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相关部门对于水文勘测事业发展的技术投入不足,未能及时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存在着投入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文勘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水文勘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于水文勘测的技术创新不足,面对工作当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及时地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予以解决,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工作滞后的问题,使得水文勘测工作的效率出现很大的问题。
2.3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的水文信息化建设实践和探索涵盖了水文工作的不同层面,使得水文信息的管理、服务、存储、分析、处理、传输等方面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手段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但也存在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和很多企业都已经将经济的投入当做水文勘测事业发展的重点,对于技术的投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投入的机制方面,近些年来开始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虽然开始应用自动测报系统,使用ADCP的测流新方法,但是并没有大量地推广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研发相对滞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对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强化水文勘测的信息化建设应当采取的措施
3.1全面培养具备信息化技术的专业型人才
人才是我国水文勘测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有效执行者,也是充分保证水文勘测事业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的水文勘测事业不管是知识结构方面还是人才建设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就使得健全我国的水文勘测人才培养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根据我国水文事业发展的现状,快速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信息化应用人才,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现代化水文勘测专业人才的进步。
3.2引进先进的发展技术
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是促进水文勘测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水文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计算机技术支持。数据库是促进水文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重要部分,只有不断推进水文数据库的快速建设,对我国的水文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比对和清查,并对所出现的问题加强分析、补录和更正,使水文数据库能够更加完整和准确,实现跨流域信息共享,满足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要求。不断改变传统的水文勘测方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尽量减少职工的劳动,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保证水文勘测工作的质量,采用防汛会商的系统,将水雨情实时数据库作为基础,将地理的信息系统作为平台,综合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WEB服务,实现防汛水情的信息查询,政府和各企业也应当加强对我国水文勘测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支持,发展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应用软件系统,不断促进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快速实现资源的共享。
3.3因地制宜,敢于创新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国家水文勘测的信息化程度也在逐渐增加。由于各个地区的实际环境、地理条件的差别,需要处理的问题也各式各样,所以,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当地发展的信息技术模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除此之外,各个地区还应当敢于实施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水文勘测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領域的应用,给水文实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进步,提高了水文实践的准确性和效率,使水文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水文勘测改革发展,要不断引进各学科、各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良好的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对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充分吸收先进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推动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宜彬.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4):189.
[2]张红.水文工程勘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1431-1431.
[3]张红伟.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J].硅谷,2013,(23):89-89,143.
关键词:水文勘测;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055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支撑。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使水文调查资料更加完整、准确。目前,我国在水文勘测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在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提高水文勘测的实际效率,为水文勘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运用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过程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加强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应用是提高我国水文勘测能力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虽然水文勘测能力比传统的方式有很大的优势,但当前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面临以下几方面始终困扰着具体工作:①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针对水文勘测发展中存在的水位涨落等问题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②改善水文控制的条件,加强对水文勘测设备配置方式的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的水文勘测设备的配置方式加以满足.加强研究不同水文勘测技术手段的适用性。在工程影响大或人类活动多的地区,采取自动化控制和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尽量避免。
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防洪工作的治理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例如在防洪治理中信息技术先对天气情况、河流流量及河床的变化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大范围降雨的可能性,那么就可以进行及时防治,进而预防洪水灾害的发生。目前,由于仪器设备可以主动采集并自动完成传输,以此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效率,保证了水文勘测工作有序的进行。常用的信息技术有GPS、GIS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水文勘测工作有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具有勘测性和预测性两方面优势,对防汛减灾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随着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掌握测绘、计算机以及水文专业技术等相关综合性人才,当前所聘用的很多一线职工缺乏对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基本常识和技能,严重影响到了水文事业的顺利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引进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有用人才,才能促进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进步。
2.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相关部门对于水文勘测事业发展的技术投入不足,未能及时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存在着投入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文勘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水文勘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于水文勘测的技术创新不足,面对工作当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及时地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予以解决,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工作滞后的问题,使得水文勘测工作的效率出现很大的问题。
2.3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的水文信息化建设实践和探索涵盖了水文工作的不同层面,使得水文信息的管理、服务、存储、分析、处理、传输等方面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手段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但也存在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和很多企业都已经将经济的投入当做水文勘测事业发展的重点,对于技术的投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投入的机制方面,近些年来开始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虽然开始应用自动测报系统,使用ADCP的测流新方法,但是并没有大量地推广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研发相对滞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对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强化水文勘测的信息化建设应当采取的措施
3.1全面培养具备信息化技术的专业型人才
人才是我国水文勘测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有效执行者,也是充分保证水文勘测事业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的水文勘测事业不管是知识结构方面还是人才建设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就使得健全我国的水文勘测人才培养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根据我国水文事业发展的现状,快速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信息化应用人才,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现代化水文勘测专业人才的进步。
3.2引进先进的发展技术
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是促进水文勘测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水文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计算机技术支持。数据库是促进水文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重要部分,只有不断推进水文数据库的快速建设,对我国的水文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比对和清查,并对所出现的问题加强分析、补录和更正,使水文数据库能够更加完整和准确,实现跨流域信息共享,满足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要求。不断改变传统的水文勘测方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尽量减少职工的劳动,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保证水文勘测工作的质量,采用防汛会商的系统,将水雨情实时数据库作为基础,将地理的信息系统作为平台,综合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WEB服务,实现防汛水情的信息查询,政府和各企业也应当加强对我国水文勘测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支持,发展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应用软件系统,不断促进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快速实现资源的共享。
3.3因地制宜,敢于创新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国家水文勘测的信息化程度也在逐渐增加。由于各个地区的实际环境、地理条件的差别,需要处理的问题也各式各样,所以,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当地发展的信息技术模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除此之外,各个地区还应当敢于实施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水文勘测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領域的应用,给水文实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进步,提高了水文实践的准确性和效率,使水文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水文勘测改革发展,要不断引进各学科、各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良好的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对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充分吸收先进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推动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宜彬.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4):189.
[2]张红.水文工程勘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1431-1431.
[3]张红伟.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J].硅谷,2013,(23):89-8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