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梦语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o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 岁就这样到了。16岁的小舟在它取得“生存执照”—居民身份证的第一天,如此缺乏诗意地摆渡出少年生命浅浅的塘湾,摇摇晃晃地奔向那在烟云雾霭中沉睡的彼岸。风景如故,岁月如常,幻念里,伴随湖畔老天鹅自饮自啄自己这个镜头的,是电视剧中的太平公主感怀自述时音色沙哑的画外音。
  活着或者已故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曾拥有或即将拥有“16岁”这对生命面孔上浅浅的酒窝。对于这个年龄的廉价赞美铺天盖地,使我在几年前就很想知道,在上帝的手指按下“花季”这台相机的快门儿时,镜头前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生存背景下的“16岁”们是否都会摆出高傲自信或乖巧做秀的姿态。
  16岁真的有如圣女贞德那样普蓝色天鹅绒般的高洁圣雅么?
  真实的情况是,岁月与岁月之间其实是焊接得十分紧密的,像薄薄的一卷透明胶那样,很难揭起一个段落的开头。
  于是,第一天进入16岁的我,谢绝了生日蛋糕和有关仪式,独自来到一片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园林中,这里有我写下此生第一首小诗时坐的石条凳;有我10岁时为一只死去的小鸡雏立的简易墓碑;有我半年以前经受中考重创时刻下“恨”字的那棵白桦树……在这里我会很便捷地滑进童年梦幻中的卢浮宫,在那座辉煌的宫殿里,如果不能像拿破仑·波拿巴那样享有上帝赐予的荣耀—在加冕典礼中用头顶起那些红蓝相间、晶莹剔透的繁星,那就让我经由一条记忆小径,尽情地享受来自思想深处的抚摸。总之,这座园林入口处那幢已破败衰残的石舫,是守护我心路源头的斯芬克斯。
  小学时,我曾很认真地计划过把一本写着粉色字的厚笔记本留给16岁到来的那一天开始用,让那时成为“花仙子”的我记下对生命的花样感悟;记下比这些感悟重要的数、理、化公式;记下比这些公式更有决定意义的诸科高考秘诀……可是在15岁来临的那一天,我不再相信16岁、17岁、18岁或任何年龄刻度的来临会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我提前使用了那个本子—在那上面一篇篇地写我自编的童话。因为童话中没有习题、公式,没有有关考试失利的噩梦,没有对衰老的哀叹和现实中的无奈。
  所有的人都会越活越俗、越活越现实、越活越脸皮厚、越随遇而安吗?对于这种最容易被血性青少年们鄙夷的态势,大人们往往会坦然地标榜自己心理承受力的坚不可摧,美其名曰:宠辱不惊;或“辉煌诚可贵,生存价更高”。他们出于监护者的责任感,用自己手脚上乃至心灵上被平庸无为的岁月磨砺出来的老茧为建材,不约而同地筑起生存大路两边的护栏,使不愿随波逐流于大路、乐于独辟蹊径的后生们颇感障碍难越,或前景凄凉。
  前景凄凉—“40以后我就成了你”,我无法设想到40岁还一事无成时,能否也像现在自己所侧目的大人们那样以同样的话语为自己开脱。正像小的时候大人顺口问起,以后你要上哪所大学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清华、北大。”而现在每当提起这个话题时,我心里依然想着的虽还是“清华、北大”这四个字,但却总是吞吞吐吐,甚至“顾左右而言他”。难道这等年龄就开始悄悄为自己坠入平庸修筑通道了吗?
  我找不到岁月之间焊接的痕迹,因而便不再相信“新世纪”、“新篇章”、“新起点”一类的神话,天上从来没有掉下来过馅饼,我坚信除了个人努力的量变积累可能引起的质变,明天、后天和今天不会有什么不同。
  结束16岁的开场白之前不能忽略了死亡—这个最高贵的话题。上帝不惜脑力地为世上包括人类的所有物种的死亡编制了如此众多的原因与方式,为的是让这件最具有绝对性的坏事不至于太枯燥、太缺乏色彩感而备显狰狞可怖。但死亡还是死亡,它永远像一条横在我们惟一的道路上前方不远处的门槛,后退或停止不前是没有可能的。热爱生命的人们竭尽全力在这条门槛之前的所有年龄刻度的道路上种满鲜花和芳草,故而,所有的年龄段其实都可以用花季来命名,“花季”一词并不见得是16岁的专利,当然应让不同种类的花卉在不同的路段上各领风骚。
  一个从小幻想将道路伸展到云端的女孩儿,借着死亡的话题给自己冷灰色的低调话语添加了一条花哨的尾巴—也学着用明媚的词句赞颂生命了,这与全文是否有些不甚协调?但静观世间的万物多在不甚协调的搭配中茁壮成长,造物主并非是追求完美的艺术大师,我也就模仿一次了。■
其他文献
我写这个短篇正值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大家都处在一种很压抑和内心分裂的状态,这倒让我和许多作者一样,开始思考创作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儿童文学有一种瑕疵叫作矫情,那种用套路编撰一个爱的故事,可以让作者自我感动,也会触动某些读者敏感的感情线,触碰到泪点,可对于更多的读者来说这些套路似曾相识,在消费环境中多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意。在像新冠这样的大疫情中,人性是崩溃的,在无助中自觉地关爱他人会给人安
期刊
1    阿Q精神。  对鲁迅有点研究的人,都听过一句时下流行的话:“吴妈没有答应阿Q,可是阿Q的子孙却绵绵不绝。”  为什么绵绵不绝?所有的人都哑了嘴巴,只能含糊地说这本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人性嘛。而鲁迅在《文学与出汗》中又指明: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人性。我不由得研究“阿Q精神这种人性在中国是如何亘古不变的”。  因为教育。教育又分多种,比如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等等。日本教育界在中
期刊
无疑,翌平再次寻找到了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在世界的拐角守望你》描写了人与狗之间的故事,但并非寻常意义的动物小说,而是一个跨越物种边界的、双向奔赴的心灵复建故事。  故事起于人与狗的角力,起于人类驯狗师“狼子”与犬主女孩“晗冰”狼狈的驯狗现场,而后抽丝剥茧,在悬念连缀的情节中一路溯源,逐渐走近两颗有故事的、受伤的心。金毛失去主人爷爷,女孩失去亲人与亲人的关爱。他们双双失去的,首先是安全感,是对外界
期刊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四个小家伙。两个小家伙是老鼠,一个叫“嗅嗅”,另一个叫“匆匆”。另外两个家伙则是小矮人,和老鼠一般大小,但和人一个模样。他俩的名字,一个叫“哼哼”,另一个叫“唧唧”。  两个小老鼠和两个矮人每天都在迷宫中跑来跑去,寻找一种叫做“奶酪”的黄澄澄、香喷喷的食物。  迷宫中有许多曲折的走廊和好像蜂窝似的房间,其中的一些房间里藏着奶酪,但更多的地方则是黑暗的角落和隐蔽的死胡同,
期刊
一    每天人来人往,黑熊看到很多故事。一个个沉默地在每个脑袋里不断扩大膨胀,但不会因为互相碰撞而破灭。它们都藏在坚固密实的头颅骨内,可是那些故事很大,比脑袋的容积大得多。那是一个想像的空间。它可以天马行空,无边无际,丝毫也不会因真实空间的拥挤而被阻碍。  然而它也很沉默,不可言说的沉默。一旦开了口,故事立即变得很有逻辑,同时它也立即缩小缩小,比嘴巴还小。  黑熊眼巴巴地望着围观者的头顶,事实上
期刊
友友是我养的一条杂种狗:腿粗短有力,毛棕白混融,典型的狗脸上嵌着一对狡黠可爱的眼睛。  起初我准备养狗时,我就打算买一条真正的狗,既不是经常需要修剪毛的那种,也不是当时时髦的那种模样似短吻鳄的外国狗。我去了几家养狗场,最后还是一本狗杂志里的一则广告吸引了我。我第一次看到它时,就非常满意,只是它的名字令我有些纳闷:友友。这个名字显得矫揉造作,不像“比尔”、“纳德”、“杰克”那样听起来顺耳自然。卖狗的
期刊
妖怪的聚会  从不邀请人类  我蹲在宴会厅角落  羨慕地看着  午夜之后就偷偷溜走  千万不要抓住我呀  八点钟,路过的树妖  偷偷给我梨酒一杯  九点钟,墙壁上的灯灵  朝我扔下糖果一枚  十点钟的舞跳过了  小狐狸没有参加  坐在我身边静静抱着尾巴  十一点钟  黑色的翅膀降落眼前:  走吧  小孩子不能太晚回家
期刊
童年的我,心中充满了无止境的好奇,不愿放过任何一次“探险”的机会。  我住在一个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小区。在这个美丽的小区北面,有一栋圆形建筑,与周围格格不入。那是小区荒废多年的会所,屋顶杂草丛生,墙面斑驳,破旧的窗户上残留着几片碎玻璃,门锁也锈迹斑斑。每当刮风下雨,还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这里面到底有些啥玩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几个小伙伴合计了很久,决定去探险。  一个周末的傍
期刊
我的故乡是个古老的小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窄窄的石拱桥,斜斜的长着瓦松的民居,深邃神秘的庭院。印象最深的是镇中心的两座建于一千多年前的砖塔,砖塔的砖块已经风化酥松了,棱棱角角都磨圆了,用手使劲掰都能掰下一小块来。关于这对砖塔,有多种不同的传说。  离我家不远,有一口用水泥封得严严实实的大井。井的外壁上有三个隶书“济世井”,井台是一整块四米见方白洁光滑的淡青色的石块。这口井为什么封得这么严实,
期刊
一、心中的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座花园城市,原意为狮城。以胡姬花为国花,她容貌清丽而端庄,超群,又流露出谦和,象征着新加坡人的气质。”这是我在去新加坡留学之前,从网上查得的资料。对狮城的了解,如此而已。  从拿到录取通知到临上飞机前的那两个月,日子过得混混沌沌,昏天黑地的。我变成了一只白天酣睡,夜里作乐的懒猫,为数不多的几天出没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是上街狂购物,美其名曰“准备行装”;就是打着上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