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效性向来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数学具备的抽象性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局限性,无疑都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使数学课逐渐成为小学生负担较重的一门学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科学地选择教学方式,推进教学的高效开展已然成为众多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渐成为教学中的关注热点。尤其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做出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打造高效课堂,帮学生奠定良好学习基础,笔者以小学高年级为例,对高效课堂的创设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注重情境创设,营造高效学习氛围
在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提升,数学知识的难度也在增大。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往往比低年级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关注高效课堂的创设很有必要。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因为“数学太难学”的印象而产生的抵触感,教师有必要充分考虑实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多媒体设备,实物教具,还是充满趣味幽默的口头讲解,都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良好手段。以“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举例,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的网络图片,进行裁切、标注等处理,在讲课的时候以比萨举例,“假设老师把一张比萨饼切成了平行四边形,馅料和味道都没有变。它的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同学们能不能算出这张比萨饼有多大呢?”再加上图片的示意,如此一来,香喷喷的“披萨”的印象自然浮现在学生脑海中,讲解效果也较好。比起单调的图形讲解“假设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无疑前者的情境创设更能引起学生注意。
除此之外,将生活中的知识引入教学当中,对知识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也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心理距离,并以此为根据培养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人教版为例,当学完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参与当天的家庭采購,计算购买其中一种蔬菜或水果的支出,比如,番茄每千克是3。6元,当天家里购买了1。2千克,那么支付3。6×1。2=4。32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检验和验算,确保运算过程和答案准确。这样学生在计算中初步体会了数学的作用,并逐渐学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数学水平,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巩固。
二、把握学生特点,利用兴趣因势利导
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已经形成自己的见解,传统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灌输的模式显然已经行不通了。教师应该先从学生个体入手,了解他们的内心情绪与实际需求,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适合其水平的教学办法,让他们最终都能学有所获。
同样地,考虑到高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具备了一定的个性表现,对事物容易产生偏好。教师也可以利用兴趣因势利导,将学生广泛喜爱的内容融入课堂,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六年级上册的“圆”这一节内容为例,主要针对圆形的认识和面积、周长等计算方式来展开的,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形象作为例子,比如,摩天轮、米老鼠的耳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知,提升其认知效率。学生在课堂看到了感兴趣的内容,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自然得以改善。
三、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技巧的培养
核心素养中提出了“学生应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要求,将其落实到学习中,则要求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除了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外,还要学会适当拓展,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技巧,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即“学会学习”。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实效性往往有着关键意义。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分析问题实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律,让学生尝试着画一个有两个90度角的三角形,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动手状况,然后再告诉他们为什么“画不出来”的原因,学生在恍然大悟的基础上,对三角形的性质也就有了基本理解,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多加以分析:“这个问题能不能成立?解决的途径是什么?”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空间觀念
空间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是经过后天的锻炼可以逐步加强的能力。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培养空间观念,既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还有助于开拓精神世界,激发学习潜力。教师在空间观念的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单调,降低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拓展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教師在教导“图形的运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轴对称图形教导学生。即,教师可提前制作蝴蝶运动的视频,利用多媒体对学生教学。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观察到蝴蝶在运动的过程中,两边的翅膀花纹与颜色一致,可以得出以蝴蝶身体为中线两边翅膀重合图案完全一致的结论,能够进一步验证抽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图形运动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理解数学图形的相关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学习方式,能够满足当下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景课堂、构建比赛竞争、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加强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永春.小学数学《生本学材》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展望(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革命[J].小学数学教育,2019(23):4-8.
[2] 吉永旗.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62-63.
[3] 杜文泽.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9(09):61-62.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渐成为教学中的关注热点。尤其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做出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打造高效课堂,帮学生奠定良好学习基础,笔者以小学高年级为例,对高效课堂的创设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注重情境创设,营造高效学习氛围
在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提升,数学知识的难度也在增大。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往往比低年级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关注高效课堂的创设很有必要。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因为“数学太难学”的印象而产生的抵触感,教师有必要充分考虑实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多媒体设备,实物教具,还是充满趣味幽默的口头讲解,都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良好手段。以“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举例,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的网络图片,进行裁切、标注等处理,在讲课的时候以比萨举例,“假设老师把一张比萨饼切成了平行四边形,馅料和味道都没有变。它的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同学们能不能算出这张比萨饼有多大呢?”再加上图片的示意,如此一来,香喷喷的“披萨”的印象自然浮现在学生脑海中,讲解效果也较好。比起单调的图形讲解“假设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无疑前者的情境创设更能引起学生注意。
除此之外,将生活中的知识引入教学当中,对知识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也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心理距离,并以此为根据培养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人教版为例,当学完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参与当天的家庭采購,计算购买其中一种蔬菜或水果的支出,比如,番茄每千克是3。6元,当天家里购买了1。2千克,那么支付3。6×1。2=4。32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检验和验算,确保运算过程和答案准确。这样学生在计算中初步体会了数学的作用,并逐渐学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数学水平,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巩固。
二、把握学生特点,利用兴趣因势利导
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已经形成自己的见解,传统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灌输的模式显然已经行不通了。教师应该先从学生个体入手,了解他们的内心情绪与实际需求,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适合其水平的教学办法,让他们最终都能学有所获。
同样地,考虑到高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具备了一定的个性表现,对事物容易产生偏好。教师也可以利用兴趣因势利导,将学生广泛喜爱的内容融入课堂,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六年级上册的“圆”这一节内容为例,主要针对圆形的认识和面积、周长等计算方式来展开的,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形象作为例子,比如,摩天轮、米老鼠的耳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知,提升其认知效率。学生在课堂看到了感兴趣的内容,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自然得以改善。
三、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技巧的培养
核心素养中提出了“学生应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要求,将其落实到学习中,则要求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除了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外,还要学会适当拓展,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技巧,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即“学会学习”。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实效性往往有着关键意义。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分析问题实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律,让学生尝试着画一个有两个90度角的三角形,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动手状况,然后再告诉他们为什么“画不出来”的原因,学生在恍然大悟的基础上,对三角形的性质也就有了基本理解,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多加以分析:“这个问题能不能成立?解决的途径是什么?”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空间觀念
空间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是经过后天的锻炼可以逐步加强的能力。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培养空间观念,既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还有助于开拓精神世界,激发学习潜力。教师在空间观念的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单调,降低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拓展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教師在教导“图形的运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轴对称图形教导学生。即,教师可提前制作蝴蝶运动的视频,利用多媒体对学生教学。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观察到蝴蝶在运动的过程中,两边的翅膀花纹与颜色一致,可以得出以蝴蝶身体为中线两边翅膀重合图案完全一致的结论,能够进一步验证抽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图形运动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理解数学图形的相关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学习方式,能够满足当下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景课堂、构建比赛竞争、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加强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永春.小学数学《生本学材》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展望(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革命[J].小学数学教育,2019(23):4-8.
[2] 吉永旗.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62-63.
[3] 杜文泽.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9(0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