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能否突围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对欧美经济来说可谓多事之秋:先是美国金融危机,后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与此对应,中国经济却风景这边独好,2010年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不曾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突然启动TTP与TTIP谈判,试图通过推行“贸易保护”对中国进行围堵,而同时“中国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论调也大行其道。中国经济能否突围而又何以突围?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与“中等收入陷阱”无关
  无需讳言,近两年中国经济已感受到下行压力,有人断言是因为遭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学界早就有类似的说法,而近来拿“陷阱”说事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还据此料定中国经济已到拐点,从此会走下坡。其背后的潜台词是,既然“中等收入陷阱”是一道迈不过的坎,谁也无能为力,那么我们就只能听天由命。
  是这样么?说实话,我个人不同意将当下中国经济下行与“中等收入陷阱”挂钩,甚至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提法本身也有质疑。有个现象很奇怪,众人皆说中等收入有陷阱,口口相传,可并未见有哪位学者对为何有“陷阱”给出论证。简单的分析是有的,不过都似是而非、不能令人信服。问题是,用一个有待论证的“理论”给中国经济下定判,这样做是否有些失之草率呢?
  据我看到的文献,“中等收入陷阱”一说发端于世界银行。2006年世行发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次提出此概念,意思是说,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通常会面临一个两难境地:在工资成本方面无法与低收入国家竞争;而在高新技术方面又无法与高收入国家竞争,上下被挤压,于是中等收入国家很容易陷入增长停滞期。骤然听似乎不无道理,然而深入想却疑点多多,让我指出以下三点:
  首先,中等收入国家的工资成本比低收入国家高,这当然是事实;而在高新技术方面与高收入国家比存在差距,也是事实。然而这事实怎可推出中等收入国家必陷入停滞呢?不要忘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工资成本虽比低收入国家高,但技术水平却比低收入国家高。同理,中等收入国家技术水平不及高收入国家,可工资成本也相对低。故与低收入国家比中等收入国家在技术上具有优势;而在工资成本方面与高收入国家比具有优势。这样看,中等收入国家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谁说中等收入国家只能用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天下没这道理吧!
  其次,一个新理论能否成立需经过实证,只有经过实证未被推翻,理论才算成立;若一旦被事实推翻,理论就不成立。“中等收入陷阱”是否成立?赞成者大多举东南亚与拉美国家为证: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GDP为1812美元,而到2008年达8209美元后就徘徊不前了;再看阿根廷,1964年人均GDP约1000美元,上世纪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2008年又回升到8236美元。东南亚与拉美类似的例子多,经数十年努力都一直未过1万美元。
  以上举证不能说没有说服力,但要指出的是,科学验证的重点是证伪而非证实。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家均认定乌鸦是黑的,但若有人举证有一只乌鸦是白的,那么“乌鸦是黑的”就被推翻了。验证“中等收入陷阱”也如是,只要能举证有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未落陷阱,则“陷阱说”就立不住。有这方面的例子吗?当然有。比如今天高收入的美国当年就未遇陷阱;日本1972年人均GDP约3000美元,到1984年就突破1万美元,由低收入到高收入国家只用了12年;韩国的时间更短,只用了8年。1987年人均GDP约3000美元,1995年就达到了11469美元。
  再次,从经验说,不论低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经济都可能出现停滞。老牌的工业化国家英国,一战后便风光不再,今天在经济上已成二流国家;美国堪称世界经济老大,可上世纪70年代也曾出现停滞,六年前还爆发了金融危机。低收入国家呢?经济停滞的例子更多,俯拾即是。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既然增长停滞在任何收入水平的国家都可能出现,并非中等收入国家所独有,那么有何必要危言耸听,搞出一个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来?
  中国经济当下经济下行原因有多方面:主要的,一是国内产能过剩,调结构需要时间;二是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达56万亿,基数如此之大,增速放缓不足为怪。显然,以上这些因素皆与所谓“陷阱”无关,是特定时期的特殊问题。若硬性将这些问题与“中等收入陷阱”挂钩,无疑是庸人自扰,除了误导决策,我看不出会有半点用处。
  我曾说过多次,对中国经济前景我一贯看好,今天仍不变。事实上,中国也有自己的竞争力: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化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虽赶不上发达国家,但比低收入国家要先进得多;工资成本虽比低收入国家高一些,但比高收入国家要低得多。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减少体制掣肘,利用好自己的优势,从长远看,对中国经济我们没有理由不乐观。
  当下最要紧的有两点: 一是调结构。产能过剩必须调结构,阵痛在所难免,增速也会低一点,但这是必付的代价,决策层要有心理准备,也要有自信与承受力;另一点是扩内需。中国近14亿人口,扩内需得天独厚,我敢肯定,若能将国内需求带动起来,中国经济保持十年百分之七的增长应不成问题。
  拉动经济重点在扩消费,消费与投资合起来才是一驾马车
  学界称“投资、消费、出口”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前我没怀疑过;后来读凯恩斯的《通论》,凯氏只强调投资与消费,未提出口,暗想可能是他疏忽了,也未作深究。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为保增长推出四万亿扩需,危机是成功应对了,可今天的产能过剩令人头痛,于是让我再次想到了“三驾马车”。
  这里我不是要评点四万亿扩需计划,但有教训还是应总结,当然总结教训也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对“三驾马车”从理论上作反思。我的问题是这样:众人皆说“三驾马车”能拉动经济,倘如此,那么它们拉动经济的机理是怎样的?或者说投资、消费、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各自的作用有多大?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心中有数,政府才知下一步如何出手。   毫无疑问,若从某个时点看,“三驾马车”皆能拉动经济。凯恩斯当年说,经济萧条是源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这判断是对的,企业把产品生产出来后没人买,产品压库,资金不能回流再生产,便难以为继。凯恩斯又说,在这种情况下若政府去刺激投资或消费, 能将那些压库产品卖出,企业则可继续生产。短期看,此推理逻辑上无破绽;但要是从长远看,以上分析又并非无懈可击。
  多年前我曾撰文分析凯恩斯理论的疑点。众所周知,凯恩斯虽然主张刺激投资与消费,但认为扩需的重点是投资,理由是投资对扩需有乘数效应。我的疑问不在“投资乘数”是否存在,而是认为消费也有同样的效应。其实不只我这么看,今天的经济学教科书不仅讲“投资乘数”,同时也讲“加速原理”。不过前者是强调投资变动带动收入(需求)变动,后者是强调消费变动带动投资变动。既然消费能带动投资变动,自然也就能带动收入变动,殊途同归,是一回事。
  举例说吧。某发电厂投资100万,其中80%用于买煤,20%用于消费,这样煤矿把煤卖给电厂,便得80万的收入;假定煤矿再用这80万的80%买机械,20%发工资,那么机械厂可得64万的收入;机械厂用64万的80%买钢铁,20%发工资,则钢铁厂可得51.2万的收入。以此类推,当初电厂100万的投资,最后会给社会创造出500万的总收入,故投资乘数为5。若换个角度,消费者拿100万去买私人轿车,那么汽车厂可得100万收入。汽车厂有了这100万,可再用80万买钢铁,20万发工资,则钢铁厂可得80万收入。接着推下去,100万的消费带动的总需求,不同样也是500万?可见,用投资乘数证明投资是扩需重点未免有些牵强。
  我的另一困惑,是投资对拉动需求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投资肯定能扩内需,效果也立竿见影;可问题是投资拉动的只是中间需求而非最终需求。道理简单,增加投资虽可减少企业积压,但一旦投资完成又会形成新的产能,假若消费跟不上,对原本过剩的产能就会百上加斤。这道理凯恩斯当然明白,所以他提出要重点投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既不形成新的产能,还能带动私人投资,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是的,投资公共设施不增加产能,而且也无需卖,似乎不存在“压库”一说。然而深想一层,若公共设施投资过度,导致设施闲置,实际也是过剩或“压库”。再说,无论在何经济发展阶段,公共设施需求都是有限的,目前北京至天津建两条高速路已足够,就没必要再建新的高速吧?所以试图通过持续地投资公共设施拉动企业投资,甚至将公共设施投资当作拉动经济的“永动机”,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说我的看法,与凯恩斯相反,我认为扩需的重点不是投资,而是拉动经济的另一驾马车——消费。明显地,消费与投资不同,投资只能拉动中间需求,而消费拉动的是最终需求。不知读者是否注意到近年来中央在讲扩需时的变化。十七大之前是讲“投资、消费、出口”;而十七大之后则是提“消费、投资、出口”。显然,消费与投资的排序变了。不要以为只是小的改变,排序改变的后面其实另有深意,至少说明中央认为对扩内需来说消费比投资更重要。
  为何中央会这么看?用不着讲高深的理论,我们只需弄清一点,即生产的目的是什么?不二的答案当然是满足消费。既然生产是为了消费,那么无消费的生产就是为生产而生产。试想,为生产而生产是啥意思?生产不为消费岂不是发神经?所以扩需必须以消费为先,坚持用消费带动投资,用投资带动增长。事实上,任何没有消费的投资都是无效投资,除了增多GDP,毫无其他意义。
  最后再说“出口”。不少人以为增加出口能扩大需求,其实这只是个误会。不错,将国内过剩商品出口到国外,短期会减少国内库存,拉动国内投资。但要知道,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并非为了转嫁过剩,而是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这样在出口的同时,就必须进口,否则只出不进或出多进少,那等于是拿国内资源去换人家的纸钞(外汇)。请问不进口你要外汇做甚?若出多少就进多少,出口又怎会增加内需?由此看,凯恩斯当年未将出口作为拉动需求的马车并非他的疏忽。
  所以,我的结论是:拉动经济只有“消费”与“投资” 一驾马车,消费是“马”,投资是“车”,即“投资”得以“消费”为牵引。至于出口,那是国家间互通有无,若是进出口平衡,出口对国内需求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此结论的启示是:一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关键在扩内需,尤其是经济大国,更不可将“注”押在出口上。
  扩消费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同时要尽量减少政策掣肘
  思来想去,此问题的难点是消费不同于投资,政府掌握着财政大权,扩投资可说是“易过借火”;但扩消费不同,消费是个人行为,老百姓自己挣钱过日子,怎样消费不会听政府招呼,而政府又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过换个角度想,政府虽不能直接干预个人消费,但却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去予以引导。关键是这样的制度安排是什么?或者说要怎样设计才对?
  事实上,中央早就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所谓长效机制,我理解重点有二:一是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收入决定消费,收入增长,消费自然水涨船高;二是适度通胀的机制。大众消费买涨不买跌,若今天不买日后更贵,当然也会刺激消费。除了这两条,另外我还想到一点,就是清理抑制消费的相关政策,不然政策相互掣肘,扩消费也难以施展开,不会有大作为。
  以上三条,从理论看应当无懈可击,可一旦进入到操作层面却并不容易做。比如“收入增长”,中央说要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增长同步,这个目标当然好,也是人心所向。然而居民收入(工资)决定于企业的初次分配,工资到底增多少,政府说了怕是不算。我们知道,企业初次分配有三块:即工资、利润与税收。要是不减税,政府强逼企业提薪,那样工资挤占利润,利润被挤企业投资会减少,失业增多则工资反而会降低。
  这绝非危言耸听,有前车之鉴:2007年底出台新劳动法,言明要提高最低工资,由于当时没减税,结果工资普遍地挤了利润。碰巧2008年又赶上美国金融危机,内忧外困,据统计当年就有近九万家企业停产,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别误会,举这个例不是说新劳动法不该提最低工资;我想说的是提最低工资可以,但应该先减税,不然政府只请客而不买单,加重了企业负担,后果更糟糕。   关于“适度通胀”,之前我写过多篇文章,重复的话不再说,这里只指出两点:第一,通胀并非洪水猛兽,高通胀对经济有害,但适度通胀对经济却有益,至少它能刺激消费;第二,何为适度通胀?按世行的解释,是指通胀率不高于GDP(或财政收入)增速。这解释没错,我同意,不过前提是居民收入得跟上GDP增长,否则即便通胀适度,居民实际收入也可能下降。鉴于此,与其将通胀率绑定GDP,还不如直接绑定居民收入。只要通胀率不高于居民收入增长,则为“适度通胀”。
  难题是怎样防高通胀?弗里德曼说,通胀始终是货币现象,只要投放货币不过多,通胀绝不会发生。从这个角度看,防高通胀关键在控货币,所谓“成本推动通胀”的说法是错的,“结构性通胀”的说法也是错的。国内学界有一观点,认为我们前几年通胀是由农产品涨价推动,于是主张政府打压农产品价格。其实,农产品涨价是因为供不应求,限价只会事与愿违,令供应更短缺。再说,出现高通胀本来是央行的错,为何要去责罚农民?
  转谈政策吧。是的,当下某些政策确实抑制了消费,最典型的要数“限购”。前几年国内房价上涨,为控房价,政府推出“房产限购”政策;无独有偶,为缓解交通压力,不少城市又出台了“汽车限购”政策。不必怀疑政府这样做的初衷,但限购无疑也压制了消费。如果说十多年前国人消费热点是家电,而今天的热点则是买房购车,若这两项皆被“限购”了,请问又何以提振消费?我并非扣帽子,近年来经济下行原因虽多,但“限购”恐怕难辞其咎。
  我不主张限购,可房价高了低收入者买不起房怎么办?难道政府就坐视不管?当然不是。居者有其屋,照顾穷人住房,政府责无旁贷。但住房与买房是两回事,帮助穷人居住,政府可提供廉租房,不必打压房价。可以肯定,即便目前房价跌一半,穷人还是买不起。而房价大跌极可能使今天的有房者变成“无产者”;甚至有人还不起房贷而拖累银行、酿成金融危机。
  有人说住房是特殊商品,但无论它怎样特殊,终归还是商品。是商品,价格就要由供求定。如果我们相信供求定律,就绝不会相信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八年前我写文章说“房产升值不是铁律”,并断言十年内国内房价必降无疑。现在看是说中了,可我那并不是望天打卦碰运气,而是基于房地产供求分析所得的判断。眼下房价正在回落,据说不少城市房地产“限购”已开始解禁,是好消息,能早解禁就早解禁吧。
  我有预感,解禁汽车“限购”应该也是迟早的事。对交通拥堵,政府当然要管,而且必须管,但不一定非“限购”不可。你想,企业有汽车要卖,工人要就业,若各地都限购,汽车厂家岂不要关门?所以,从扩消费的角度看,可取之策是“限用”而非“限购”。人们想买车尽管买,但用车要限制。比如“限号出行”或“提高停车收费”同样可缓解交通拥堵,而且国外经验也证明行之有效,既如此,我们何必去限制消费呢?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教授)
其他文献
IT 业中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做“梅特卡夫定律”,它是由3COM 公司的创始人、以太网的发明者梅特卡夫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的使用者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如
期刊
Y字形密植栽培,通过绑枝开心,固定苗木枝梢,不受风吹摇摆,确保成活;矮化树冠,增大受光面积,促使养分转化,增加结果枝群,定植当年形成花芽,提早1年开花挂果.
期刊
2005年10月17日,国内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分众传媒正式宣布,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100%的股权。国内迄今为止最大宗的媒体并购案就
网通海外上市又将延期。
<正>~~
随着水果收获季节的到来.新疆红其拉甫口岸进入水果出口旺期。9月份.该口岸出口苹果、梨和鲜葡萄等水果占出境转关货物总量的31.65%,比去年同期各类地产水果出口量有所增加。
语音浏览器系统能够提供更易为人们所接受的网络浏览模式,拓展了Internet的发展空间。VoiceXML语言是XML语言在语音浏览器方面的应用,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VoiceXML技术的
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5月9日发表报告说,如果实施正确的公共政策,到本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最多将可提供全球77%的能源供应。
<正>英国退欧公投代表着华盛顿共识的一次滑铁卢,以及长达25年意识形态美国化的倒退。而且,这还只是开始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这意味着欧盟开始解体,由此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