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的早上,哲拉希(Jerash)天气晴和,空际白云飘荡,蔚蓝深碧,视野辽阔。不过远方有时也会掠过一阵灰暗的云影,好像并不稳定的,慢慢也就分成两片明暗不同的天空,相互角力。在远古的奥林匹克山上,宙斯(Zeus)是统领宇宙至高无上之神,儿女众多,其中有一对孪生的龙凤胎,儿子阿波罗(Apollo)就是俊朗的太阳神,而女儿阿忒弥丝(Artemis)则是美丽的月神,女儿出生早了一点,还主动帮弟弟接生,所以成了太阳神的姐姐。不过两姐弟的感情时好时坏,太阳神还一度破坏了姐姐的姻缘,月神以为俄里翁(Orion)是野猪,胡乱放箭,不小心误杀了自己的爱人,俄里翁升到天上化作猎户座,而她也就成为贞洁女神。现在天空上日月轮替,就由他们姐弟分别主宰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见争如不见,避开无谓的争执,而日月之间也还是暗中角力拉扯的。不过阿忒弥丝恰好就是哲拉希的保护神,备受敬重。所以哲拉希只能供奉月亮女神,没有太阳神殿,看来也是刻意的回避。
哲拉希意为“会摇晃的石柱”,摇摇欲坠,远看有点怵目惊心。这里原是繁荣的小镇,建筑物高大壮美,气势轩昂,可是经受了公元749年地震的重创,在颓垣败瓦中,其实也还是隐约地横斜躺着华丽的废墟。哲拉希沉睡了千载温柔以后,1806年先被德国旅行家欧里赫·贾斯比尔(Ulrich Jasper Seetzen)发现,经过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排名仅次于意大利的庞贝城,自然也是举世著名的古迹。1925年开始重现人间。哲拉希古城入口处设有游客中心,一个大型商场,吞吐大量的游客,讨大家开心,很懂得赚钱。由南门入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巍峨的凯旋门,也叫哈德良门(Hadrian’s Arch),盖为公元129—130年罗马帝国的哈德良皇帝亲临此城并在此过冬而修建。中间大门洞开,旁边两个小门,上面设有两座神龛,最上层则是三角形顶部的山形墙(pediment),刻有圆形徽号的浮雕图案,有点像澳门的牌坊,一壁孤悬,保存完好。跟着穿越雄伟宽直的大街,周围柱石琳琅,堆放整齐,好像随时得准备重建似的。南门旁边有一面高大的墙,亦为赛马场的看台,可供马车竞赛奔驰,而看客则坐在墙头上作壁上观。这里有一条大理石砌成的古道,又叫罗马大道。罗马大道亦称加冕大道,乃为哈德良大帝出巡而建立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路面经历长期辗压,早已凹凸不平。罗马大道下面还有排水井,并有石制井盖,设计完善。未几来到罗马广场,又叫椭圆形广场(Oval Plaza)。广场四周由六十三根爱奥尼克(Ionic Order)石柱环绕而成,作弧状圆排列,柱身纤细秀美,柱头雕刻花纹,就像琴弦一根一根整齐地矗立着,周围还有走廊通道供人行走,据说广场中央原本设有两个祭坛、一个喷泉,可是旧迹难寻,早已湮没无痕,只剩下一片平坦广袤的草地,可能是竞技场或聚会的地方,载歌载舞,自然热闹。
罗马广场西南边就是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建在广漠的高地上,随着台阶的层级递升,空荡的神龛保存完好,犹在等待主人归位。周围残存的六根石柱高插云霄,石柱的直径接近二米,高达二十米,也就寂寞地守护神庙,气宇轩昂。里面还有很多房舍,千门万户,曲径通幽,看来就是宙斯的内苑了。前面还有宽大的广场,检阅军队,重现昔日辉煌的景況。
从椭圆广场往北走就是笔直悠长的卡尔廊柱街(The Cardo),长八百米,由此直通北门,交通畅达无碍。这里也是古城的中心,各种公共设施和神殿都沿着大道两旁兴建。街上的两排柱子,至今仍保留着罗马帝国的豪迈气派。街面由石板铺成,街道两侧伫立整齐的科林斯式石柱(Corinthian Order),柱头上精致的浮雕,图案尤多,令人看得目不暇给。其实这些石柱也是悬空水道的支柱,水从城北的山上引来,沿着水道流入喷泉、浴场、居室和市集,供居民使用。罗马人喜欢洗沐,浴场就是生活里最坦诚相见的社交场所。附近有南剧场,可以容纳三千多名观众,环坐山上看台下的表演,现在每日还有各种精彩的演出。可是大家匆匆路过,看客寥寥可数,自弹自唱的,表演者难免有点寂寞的感觉。
哲拉希的月亮神殿占领最高地段,特别精致华美,比宙斯神殿还要辉煌壮丽。哲拉希就是月神管治的世界,希望能赶上一趟跟月神的约会。月亮神殿原定设立三十二根高耸的科林斯式石柱,目前只有十二根,可能尚未完成,石柱由大理石磨成圆柱,分为三段叠放起来,直径约二公尺,高二十公尺,矗立长空,比较纤细。柱头用毛茛叶(Acanthus)装饰,形似花篮,呈赭红色,精雕细刻,美轮美奂,犹如月亮女神脖子上的项链。庙前以两座巨型的大拱门夹置左右,守护两旁。中门看起来更为高大,可是已给地震摧毁了。入门后登上四十九级台阶,上端即为神圣的祭坛。早年可能更是月神的卧室,寻幽探秘,令人想入非非。宫殿大致完好,美轮美奂,穿透碧空,仰视宇宙星辰,再朝外望远,自然就是安曼(Amman)的现实人世,繁华闹市。
水神殿(Nymphaeum)建于公元191年,源于希腊女神宁芙(Nymph),意为泉水精灵。水神殿用于分配泉水,殿前的圆盘是重新修复的。罗马人最爱大型喷泉装置,兼具观赏与引水作用。喷水池的墙壁上有七个狮头造型的出水口,配合中间的喷泉,建构完整的供水系统。周围还有石制的大型储水槽及供水设施,源源不绝,滋润生命,成就了罗马浴场。凝脂水滑,烟浪弥漫,在翠玉堆盘之中,山花艳放,令人着迷。外面南北巷的列柱大道(Colonnaded Street),两旁更是繁荣的商业场所了。其实列柱大道也是下水道系统的干道,每隔一段距离即设有圆形排水孔,拉开塞子,把积水排走。
白天太阳高照,阿忒弥丝匿藏山林之中,避开强烈的光芒。有时陪着众多的海洋女神和水泽仙子,一起在林中嬉戏狩猎,歌舞升平。当傍晚时分,月神戴上后冠,身穿白色长衣,手持火炬,坐上闪烁的银车出巡,悄悄地穿越浩瀚无垠的太空,照亮了大熊星座,认真看待她所管治的世界,克尽厥职。月亮阴晴圆缺,面相多姿,阿忒弥丝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威严的一面,有时象征光明,有时刻意毁灭,变化万千,看来就更添妩媚了。远处北门又叫小凯旋门,小剧场设有一千六百的座席,保存完整,演出精彩的剧目,让人百看不厌。希望回归古典,一寝黄粱,在优美的月色当中,荡漾着似水的银光,分享片刻温柔。据说月神阿忒弥丝的亲吻具有奇妙的想象力,可以融入诗情想象之中,朦胧中似有所待,若隐若现。
可是天不作美,突然乌云压顶,大雨倾盆而下,气温冰冷,所有庞大华美的建筑消失殆尽,无处可避,原来神殿已经还原为亘古的废墟,剩下嶙峋巨石,一无所有。返程路上躺着一个求乞的小孩,穿着单薄的衣衫,瑟缩于冷雨之中,人间何世?能够赚得多少怜悯?我们匆匆路过,返抵商场,避寒避雨,往返人天之间,未暇多想了。
(选自《香港文学》2020年4月号)
责任编辑:杨 斌
哲拉希意为“会摇晃的石柱”,摇摇欲坠,远看有点怵目惊心。这里原是繁荣的小镇,建筑物高大壮美,气势轩昂,可是经受了公元749年地震的重创,在颓垣败瓦中,其实也还是隐约地横斜躺着华丽的废墟。哲拉希沉睡了千载温柔以后,1806年先被德国旅行家欧里赫·贾斯比尔(Ulrich Jasper Seetzen)发现,经过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排名仅次于意大利的庞贝城,自然也是举世著名的古迹。1925年开始重现人间。哲拉希古城入口处设有游客中心,一个大型商场,吞吐大量的游客,讨大家开心,很懂得赚钱。由南门入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巍峨的凯旋门,也叫哈德良门(Hadrian’s Arch),盖为公元129—130年罗马帝国的哈德良皇帝亲临此城并在此过冬而修建。中间大门洞开,旁边两个小门,上面设有两座神龛,最上层则是三角形顶部的山形墙(pediment),刻有圆形徽号的浮雕图案,有点像澳门的牌坊,一壁孤悬,保存完好。跟着穿越雄伟宽直的大街,周围柱石琳琅,堆放整齐,好像随时得准备重建似的。南门旁边有一面高大的墙,亦为赛马场的看台,可供马车竞赛奔驰,而看客则坐在墙头上作壁上观。这里有一条大理石砌成的古道,又叫罗马大道。罗马大道亦称加冕大道,乃为哈德良大帝出巡而建立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路面经历长期辗压,早已凹凸不平。罗马大道下面还有排水井,并有石制井盖,设计完善。未几来到罗马广场,又叫椭圆形广场(Oval Plaza)。广场四周由六十三根爱奥尼克(Ionic Order)石柱环绕而成,作弧状圆排列,柱身纤细秀美,柱头雕刻花纹,就像琴弦一根一根整齐地矗立着,周围还有走廊通道供人行走,据说广场中央原本设有两个祭坛、一个喷泉,可是旧迹难寻,早已湮没无痕,只剩下一片平坦广袤的草地,可能是竞技场或聚会的地方,载歌载舞,自然热闹。
罗马广场西南边就是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建在广漠的高地上,随着台阶的层级递升,空荡的神龛保存完好,犹在等待主人归位。周围残存的六根石柱高插云霄,石柱的直径接近二米,高达二十米,也就寂寞地守护神庙,气宇轩昂。里面还有很多房舍,千门万户,曲径通幽,看来就是宙斯的内苑了。前面还有宽大的广场,检阅军队,重现昔日辉煌的景況。
从椭圆广场往北走就是笔直悠长的卡尔廊柱街(The Cardo),长八百米,由此直通北门,交通畅达无碍。这里也是古城的中心,各种公共设施和神殿都沿着大道两旁兴建。街上的两排柱子,至今仍保留着罗马帝国的豪迈气派。街面由石板铺成,街道两侧伫立整齐的科林斯式石柱(Corinthian Order),柱头上精致的浮雕,图案尤多,令人看得目不暇给。其实这些石柱也是悬空水道的支柱,水从城北的山上引来,沿着水道流入喷泉、浴场、居室和市集,供居民使用。罗马人喜欢洗沐,浴场就是生活里最坦诚相见的社交场所。附近有南剧场,可以容纳三千多名观众,环坐山上看台下的表演,现在每日还有各种精彩的演出。可是大家匆匆路过,看客寥寥可数,自弹自唱的,表演者难免有点寂寞的感觉。
哲拉希的月亮神殿占领最高地段,特别精致华美,比宙斯神殿还要辉煌壮丽。哲拉希就是月神管治的世界,希望能赶上一趟跟月神的约会。月亮神殿原定设立三十二根高耸的科林斯式石柱,目前只有十二根,可能尚未完成,石柱由大理石磨成圆柱,分为三段叠放起来,直径约二公尺,高二十公尺,矗立长空,比较纤细。柱头用毛茛叶(Acanthus)装饰,形似花篮,呈赭红色,精雕细刻,美轮美奂,犹如月亮女神脖子上的项链。庙前以两座巨型的大拱门夹置左右,守护两旁。中门看起来更为高大,可是已给地震摧毁了。入门后登上四十九级台阶,上端即为神圣的祭坛。早年可能更是月神的卧室,寻幽探秘,令人想入非非。宫殿大致完好,美轮美奂,穿透碧空,仰视宇宙星辰,再朝外望远,自然就是安曼(Amman)的现实人世,繁华闹市。
水神殿(Nymphaeum)建于公元191年,源于希腊女神宁芙(Nymph),意为泉水精灵。水神殿用于分配泉水,殿前的圆盘是重新修复的。罗马人最爱大型喷泉装置,兼具观赏与引水作用。喷水池的墙壁上有七个狮头造型的出水口,配合中间的喷泉,建构完整的供水系统。周围还有石制的大型储水槽及供水设施,源源不绝,滋润生命,成就了罗马浴场。凝脂水滑,烟浪弥漫,在翠玉堆盘之中,山花艳放,令人着迷。外面南北巷的列柱大道(Colonnaded Street),两旁更是繁荣的商业场所了。其实列柱大道也是下水道系统的干道,每隔一段距离即设有圆形排水孔,拉开塞子,把积水排走。
白天太阳高照,阿忒弥丝匿藏山林之中,避开强烈的光芒。有时陪着众多的海洋女神和水泽仙子,一起在林中嬉戏狩猎,歌舞升平。当傍晚时分,月神戴上后冠,身穿白色长衣,手持火炬,坐上闪烁的银车出巡,悄悄地穿越浩瀚无垠的太空,照亮了大熊星座,认真看待她所管治的世界,克尽厥职。月亮阴晴圆缺,面相多姿,阿忒弥丝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威严的一面,有时象征光明,有时刻意毁灭,变化万千,看来就更添妩媚了。远处北门又叫小凯旋门,小剧场设有一千六百的座席,保存完整,演出精彩的剧目,让人百看不厌。希望回归古典,一寝黄粱,在优美的月色当中,荡漾着似水的银光,分享片刻温柔。据说月神阿忒弥丝的亲吻具有奇妙的想象力,可以融入诗情想象之中,朦胧中似有所待,若隐若现。
可是天不作美,突然乌云压顶,大雨倾盆而下,气温冰冷,所有庞大华美的建筑消失殆尽,无处可避,原来神殿已经还原为亘古的废墟,剩下嶙峋巨石,一无所有。返程路上躺着一个求乞的小孩,穿着单薄的衣衫,瑟缩于冷雨之中,人间何世?能够赚得多少怜悯?我们匆匆路过,返抵商场,避寒避雨,往返人天之间,未暇多想了。
(选自《香港文学》2020年4月号)
责任编辑:杨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