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1980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求掌握一定的语文理解技巧,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教学方案作出适当调整,体现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引导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语文阅读课堂,完成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发展道路上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探究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观念,明确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对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对教学方向作出调整,优化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改变对语文阅读的刻板印象,进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教师要明确自身在课堂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不仅要为学生讲述基础知识点,也要为他们指明自主阅读方向,使得他们能力提升变得具有目的性,有效防止课堂时间的浪费。教师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减少课外严肃环境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限制,构建相对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他们更容易体会阅读文章的内涵,提高阅读效果,将语文知识点转化为自身储备的一部分,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智取生辰纲》这篇故事的阅读教学时,我会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的体现。在教学开始,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阅读任务:将智取生辰纲的发展过程用流程的方式写下来。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使阅读变得具有目的性,同时在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下自主阅读热情被明显激发,主动深入探究这个故事,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阅读任务,并且发现了自主阅读能力对自身语文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我会向学生介绍《水浒传》这本书,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教师要优化阅读教学方案,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有效提升自主阅读水平,完善语文综合能力。
  二、创建阅读情境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各样新型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给教师提供了多种优化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而情境教学法作为其中作用较为突出的一种,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认同,它能以知识点为基础,创建贴近文章内容的阅读情境,降低了理解难度的同时让学生更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有效提高自主学习阅读能力。
  情境创建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生活化情境,教师可以挖掘和文章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堂情境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中高效完成自主阅读任务,并且发现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如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将阅读知识点整合起来,提炼为一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教师要正确使用情境教学法,完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在进行《卖油翁》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会选择使用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奇人,如能将面拉成像细线一样的师傅,能用刀将萝卜雕成花的师傅,使学生的好奇心被吸引,为生活化情境创建打好基础。接着我会带着学生一起阅读《卖油翁》这篇文章,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情境中被“卖油翁”的高超技艺所震惊,同时也联想到了自己见到的奇事,对文章内容有了新的认识,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正确理解了文章的真正内涵,会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完善阅读评价机制
  評价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它是对学生现阶段阅读学习状况的概括,让他们及时了解自主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适当调整,进一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机制的帮助下完成语文综合能力的升华。
  教师在评价时不能局限于师生评价一种方式,还要有效使用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将这些不同的评价方式穿插起来,使得学生对自身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有细致了解,优化也会随之变得高效。教师要将评价机制引入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中,结合课内外的表现给出完整评价,让他们主动花费更多的时间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在完成了《杨修之死》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我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整本书,优化自主阅读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会重视评价机制的使用,先根据学生上交的读后感给出专业性评价,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的阅读方式,高效利用时间完成阅读任务。接着我会开通线上评价系统,让学生每三天思考自身阅读过程,发现问题,上传到系统中,让其他学生借鉴,共同发展自主阅读能力。完整的阅读评价机制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供了保障,让学生不断调整阅读发展方向,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语文学习内涵,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这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体现,符合学生的语文发展需求。
其他文献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教者需要树立“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在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多样式的读中,达到“言”“文”和鸣,情感的共振。下面以《陋室铭》为例,谈谈我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验与思考。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全文区区八十一字,却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多种手法,并且文章在音律上讲求
期刊
初中语文的现代诗歌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超强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对现代诗歌学习有浓郁的兴趣。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现代诗歌知识,领会现代诗歌里面所包含的文学知识。为此教师在展开日常的现代诗歌教学时,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詩歌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更好地学习现代诗歌知识,感受现代诗歌中的魅力。  一、彰显内在魅力,培
期刊
随着课标提倡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学语文老师喜欢“群文阅读”,而群文阅读中的议题和组文又是课堂及课题研究的关键内容。所谓“群文阅读的议题和组文”就是针对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接触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组成的群文组文,从而在议题、课堂构建上形成共识等。  “本”即是课本,“体”就是文体,以“本”生议,据“体”组文,即是依据课本和不同文体生成议题和选取文本。进一步
期刊
钱梦龙先生与魏书生先生有“南钱北魏”之称,是新时期第一代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学语文名师。作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倡导和践行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以其简约的理论概括,崭新的教学体系,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显著的实践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引领了一大批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整个语文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倡导和践行的“三
期刊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个人埋头备课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须抬头看路——集众家之长才会有一席之地。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研究,可以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其有效性更是课堂教学的命脉。  一、正确认识集体备课。弘扬个性  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人备课,个人也得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二次备课(如学生层次不一样,教学的要求不一样,教师风格不一样),可根据集体
期刊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由于篇幅相对较长,课堂教学中对于内容和主题的解读,很多时候显得冗长而拖沓。笔者认为,以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意解读《故乡》,可以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简约而不简单”。  《故乡》中“我”的思想和记忆,在二十余年的时空里来回穿梭。笔者以为,教学中可首先以“无可奈何花落去”勾联故乡的往昔和现在,引领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我”内心的失落和失望。  一、如“花”乡景
期刊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够借助集体聪明才智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也会明显的增强,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所以基于集体智慧在学生学习方面的重要性,新时期应该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持下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对学生进行有效均衡的分
期刊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核心素养之间不可分割,但也并非齐头并进。2016年秋季厦门作为部编教材的试点城市,已经提前一年使用这套教材。本文将以部编七年级上册为例,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谈谈具体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听说读写,夯实语言基础  听说读写是夯实语言基础的途径。在七年级上册,教学策略主要从读和写着手来改革实践
期刊
文选型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些课文是经过编者处理过的,即文章经过教科书编者删节或删改或节选或改动或改写之后才成为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本文所说“语文课文删节内容”特指语文教科书标明课文出处的注释中明确标明“(有)删节”或“(有)删改”字样的课文的删节内容,那些节选、改动、改写的课文不在此列。  六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中明确指明被删节过的课文共有25篇,情况如下: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
期刊
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发展阅读能力的学习手段,通过训练性阅读让阅读者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增加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发展性阅读,让学生以课本中的文本为出发点,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在不断阅读中循序渐进地发展阅读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一、结合课外读本,比较鉴赏  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用一篇课内文本联系一篇课外文本的方式进行阅读,然后阅读一篇同一作者创作的其他文本,或者阅读同一主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