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高中地理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高中地理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创新能力 启发式教学 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64-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中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时代性突出,更容易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对它的创新改革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并将抽象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东西,使之能够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发挥创造力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的经验,浅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是创造的源泉。想象力就好像是船上的风帆,教师的责任就是激起学生想象思维,鼓起学生想象的风帆,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上中国省区时,我作了如下描述:中国像一只雄鸡,日本像雄鸡嘴边的一条虫,如果日本再想侵犯我们中国领土,我们就让雄鸡一口把这条虫吞掉!我再引导:同学们,你们再充分发挥一下想象,我们中国的各省区像什么?怎么记住它们?结果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的说内蒙古像大草原上的一只大雄鹰,有的说新疆像个牛头、青海像只玉兔……学生的想法是大胆的,具有无限的思维创造力。实践证明,展开想象,也就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让学生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促进创新思维
  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纵观历年高考题,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它能积极调动思维,体现出学生思维过程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必然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我在必修二教材“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中,让学生先掌握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产生的条件、特点,再迁移到我国内蒙古的草场畜牧业;从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情况,迁移到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这样,学生学习了一类事物,就能推理出了同类的许多事物。迁移的结果是解决了新问题,所以说知识迁移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创新思维的过程。
  三、引导学生“殊途同归”,完善创新思维
  “条条道路通罗马”,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很多的。让学生思维变活,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囿于思维的定式,善于变换方位灵活思考。比如解答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多种途径的解答:作某潜水位线切线,比较中间与两边水位高低,水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或作出等潜水位由高向低的垂线,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潜水流向由河流指向潜水,则河流补给潜水等。再如昼夜长短计算途径:(1)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2)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3)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4)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探索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应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而是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的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考虑的问题,以有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使学生产生尽可能新地尽可能多地提出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而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如地理墙报、地理模型制作、气象观测、环保漫画、环保小论文、手抄报等。这些课外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增长。如组织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实践,这些课外活动过程偏重于对各种地理现象的考察与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吉;对地质学(理科)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01期
  [2]高翅,王平祥,马华力;创新农林科实验教学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3]王小伟;;创新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7期
  [4]李甲伟;;改进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3期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各个学科教育发展与从前相比有了许多的区别和改进,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文科学科,在人文精神体现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实现初中历史教育中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或者对于人文主义情怀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将针对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塑造的初步探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字:初中 历史教育 人文精神塑造
将溶液除湿技术与蒸发冷却技术相结合构成的除湿降温系统是实现热湿独立处理的重要系统型式。本文介绍了一个由带有溶液自循环的溶液除湿系统、间接蒸发冷却器和可调节旁通流量的直接蒸发冷却器组成的溶液除湿降温系统。本文针对该系统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对溶液除湿降温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探究填料尺寸、溶液自循环比、工作空气比等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下,除湿器的推荐空气流速在1m/s1.5m
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片段化日益严重,长臂猿种群隔离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云南金平芭蕉河的2
对现代海底和古代沉积岩(物)中的甲烷成因碳酸盐岩野外地质特征、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组成及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然而,对沉积型重晶石矿床中分布的甲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5岁)的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血脂异常史及家族史)及嗜好(吸烟、饮酒)进行回顾性
摘要:当今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中学进行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这就需要在青少年阶段对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性都很强,能够在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中发挥巨大的优势。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古典诗歌教学的巨大作用,颇具教育意义。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中学生健全人格构建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古典诗歌;中学生;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1引言  在中学阶段是
摘要:改进政治课多媒体教学水平,应从端正教学态度,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料书,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入手,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 采用适量课件,从而促使学生加深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  关键词: 政治课 多媒体 改进  【分类号】G633.2;G434多媒体教学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教学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将原本枯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高度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外部经济集聚优势的重要制度空间。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施手段,在加快建立全国新体制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陕西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贯彻“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规划编制、建设实施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本文研究总结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自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模式。首先,本文梳理了杨
摘要:当前足球新政下,分析探讨各校如何切合实际,开展课程研讨,学情分析,创编符合本校发展的足球校本教材,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更好的在低年级时启蒙学生足球,培养学生足球兴趣,为国家培养输送优质足球后备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足球教学 兴趣培养  【分类号】G843  当前国家出台新的足球改革方案,对校园足球推进工作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作用。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感触颇多。我校足球教学工作开
【摘要】当前教育信访案件大量发生,若教育信访主体都能恪守相关法律规定和伦理规范,则教育信访事件将减少。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失当和失范,民众的教育权利意识不断提升,而且通过法制途径反应诉求的方式未能满足上访者等情况又促使教育纠纷和矛盾不断增加和升级。通过归纳分析当前教育信访的生成原因,探索规范途径,从而使当前教育信访工作更加科学化、专业化、法制化。  【关键词】教育信访 生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