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高中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他们要想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和心理上的显著变化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果这一阶段的高中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高中生自身成长的原因。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期,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调节的适应能力不是很强;其次,家庭的原因。一方面,有一些家长以功利的价值取向塑造子女,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少数家长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以极不认真的态度草率处理婚姻、工作和人际关系,从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再次,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所存在的阴暗面不仅会严重毒害学生的心灵,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和无奈等心理障碍;最后,部分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把心理问题德育化。事实上,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不能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认为他们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无论高中生出现哪种心理健康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他们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且直接影响高中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试途径
1.加强自我调控,增强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例如高中学习的知识密度大、知识难度加深,课程进度快,要想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学生就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在生活和交往方面,为了学会独立处理事情,必须重新认识自己、调适自己,给自己定位。随着高中生心理和生理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逐渐提高,心理闭锁性特征会更加明显,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师生共同确立活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如情境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和感悟,帮助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仅扩大了心理教育的空间,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心理教师不应将自己封闭在咨询室里,而要积极地与广大学科教师、领导交流教学心得,以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三中学)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高中生自身成长的原因。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期,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调节的适应能力不是很强;其次,家庭的原因。一方面,有一些家长以功利的价值取向塑造子女,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少数家长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以极不认真的态度草率处理婚姻、工作和人际关系,从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再次,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所存在的阴暗面不仅会严重毒害学生的心灵,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和无奈等心理障碍;最后,部分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把心理问题德育化。事实上,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不能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认为他们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无论高中生出现哪种心理健康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他们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且直接影响高中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试途径
1.加强自我调控,增强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例如高中学习的知识密度大、知识难度加深,课程进度快,要想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学生就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在生活和交往方面,为了学会独立处理事情,必须重新认识自己、调适自己,给自己定位。随着高中生心理和生理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逐渐提高,心理闭锁性特征会更加明显,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师生共同确立活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如情境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和感悟,帮助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仅扩大了心理教育的空间,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心理教师不应将自己封闭在咨询室里,而要积极地与广大学科教师、领导交流教学心得,以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