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数于形 以形解数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通过罗列一些数形结合的课例,证实数形结合思想能够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具体、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学习数学计算,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 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135-03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将数量关系与空间图形相对应,借助直观生动的“形”来阐述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者利用“数”所具有的严谨性和精确性阐明“形”的属性,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能力有限,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数学知识点,并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一、以形解数,利用图形学习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有效学习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抽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趣味化。
  例如,笔者在教学倍数这一数学概念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采取直观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目标:在完成对数的认知后,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并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一下,每种花都有几朵呢?(向学生展示课件:无规律摆放红、黄、蓝三种花朵图片)
  師:如果我们把这三种颜色的花各自归类排起来,是不是就比较容易数了呢?(再次展示课件:将红黄蓝三种花以颜色排列的图片)
  学生报告每种颜色花朵的数量。
  师:非常好!大家刚才都是一朵一朵地数,请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数?(向学生展示新的课件,如图1)
  生:红花有2朵,黄花有6朵。
  师:回答正确!假如我们说红花有1个2朵,那么黄花有几个2朵?
  生:黄花有3个2朵。
  师:非常正确!此时如果我们把2朵红花看成1份,那么黄花就有3份2朵,所以我们说,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
  师:我们接着来看下一幅图。(展示新课件,如图2)
  师:继续把2朵红花看成1份,请问黄花有几份2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
  生:黄花有5份2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5倍。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后,再次展示新课件。(如图3)
  师:如果红花的数量变成了3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9朵,请问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
  经过之前两次练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倍数的概念,很快作出了正确的回答。
  生: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
  师:非常正确!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红花、黄花的朵数与图1不同,但黄花都是红花的3倍呢?
  生:虽然红花的朵数不一样,但如果将3朵红花看作1份,那么黄花的份数就是3份,所以还是3倍。
  点评:在理解了倍数的概念之后,通过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练习,并利用图形辅助学生观察思考,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加深理解,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非机械记忆。
  完成上述练习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思考题目。(如图4)
  师:请同学们设想红花的朵数,然后回答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并且告诉老师,为什么黄花朵数是12朵,但和红花对应的倍数却不一样呢?
  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非常顺利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师(小结):虽然黄花都是12朵,但由于红花的朵数不同,所以倍数就各有不同。
  课堂总结: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使用色彩鲜明、形象直观的图片来表现抽象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数数,明确数量这一概念,再通过取某个数量为1个单位的形式构建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建立起倍的概念,并初步培养模型思想。
  二、寓数于形,利用直观图形建立数学模型
  利用寓数于形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直观图形在构建数学模型的支持作用,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化的图形、亲身体验将具体的数学问题抽象构建成通用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为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迅速代入其中。
  例如,笔者教学“四舍五入”这一内容时,利用一幅“数字拜访”图(如图5),以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数学知识点。
  笔者指着图5向学生询问:11到19这九个数字,要去10或者20这两个数字的家,如果选择最近的路,它们会去谁家呢?
  学生表示,11一定会去10的家,因为它们两个数字之间距离最近。以此类推,12、13、14都距离10更近,应该会去10的家;而16、17、18、19则距离20更近,因此它们会去20的家。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并总结:去谁的家,就表示近似于谁,我们可以说11的近似值是10,写作“11≈10”,同样12、13、14都可以记为约等于10。
  学生此时提出:15距离10和20两家的距离是一样的,应该两个家都能去。
  笔者对此表示赞许,并告诉学生:为了避免这种两难的局面,我们硬性规定15应该去20的家,记为“15≈20”。
  随后,笔者为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凡尾数是1、2、3、4的数字,都会舍掉,而结尾是5~9的数字,则向前进1,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用来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有了前面的图示,学生顺利理解了这一概念。为了巩固学生对四舍五入学习内容的印象,笔者再次展示一个图例。(如图6)
  笔者指着图中的728向学生提问:这个数字更接近哪个整数?
  学生有了之前四舍五入的知识基础,推测出两个答案:1.由于728的个位数是8,大于5,因此距离730更近,应该向前进1,所以728≈730;2.由于728的十位数是2,距离700更近,应当舍去,所以728≈700。
  笔者再次询问:这道题我们获得了两个答案,二者之间是不是有矛盾呢?
  学生经过思考后认为,二者并不矛盾,因为728≈730是四舍五入到十位,而728≈700是四舍五入到百位。
  在這一课例中,笔者利用“最近的路”这种具体图形,营造了一个形象的教学情境,自然而然地生成“四舍五入”的使用原理,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触类旁通的数学模式,使其能通过对一个数的判断推理出不同精确度的近似值。可见,寓数于形,可以解决某些教学难点。
  三、数形结合,利用解题思路学习数学计算
  数学计算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章节,学生需要反复进行数学题目的解答练习,从中领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将抽象的算式具象化,使解题思考过程具有可视性,帮助学生寻找解题思路,灵活选择计算原理,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计算。
  (一)利用直观图形寻找解题思路
  利用图形直观性这一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寻找解题的切入点,激发解题思路。例如,笔者曾经给出一道计算题目:3点15分时,分针和时针之间呈多少度角?
  在这道题目中,先运用以形解数的方式,展示一个时钟示意图(如图7),将题目与其特征对应起来。通过观察钟表可知,表盘作为一个正圆,它的一周为360°,而分针60分钟走完一圈,因此分针1分钟转动6°。3点15分时,分针的角度与12点的角度是15×6°=90°,正好指向表盘3的位置。再通过观察发现,此时的时针位于3和4之间,因此,只需要计算出时针此时相对于3的位置发生了多大角度的转动即可,至此,解题思路已经明确:计算从时针指向3,即3点整到3点15分,时针转过了多少角度。我们知道,表盘被划分为12个小时,所以时针每小时走30°,因此每分钟时针转动30°/60=0.5°,那么从3点整至3点15分钟时这15分钟里,时针转动了0.5°×15=7.5°,完整的算式就是:
  15×30°/60=7.5°
  最终答案是:当3点15分时,分针和时针之间呈7.5度角。
  在上述课例中,通过引入时钟这一直观形象,有效地化解了原本题目抽象这一难点。同时,时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非常轻松地获得直观体验和进行模型识别,在明确解题思路之后进行数学计算,便能迅速算出准确答案。
  (二)通过图形分析数据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题目,小学生在解题时往往连解题所必须的数据都无从获取,因此很难找到解题突破点。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将抽象数据转化为具体形象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快速从中提取解题所需的数据信息。
  例如,一条全长100cm的线段,从左向右每6cm标记一个点,同时从右向左每隔5cm标记一个点,然后从标记点处截取线段,请问能够获得多少段4cm的线段?
  在这一题目中,如果采用代数方法解决,因为较为抽象,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此时利用图形的形式,将[5,6]=30最小公倍数的线段图形绘制出来,题目便能一目了然,问题也被简化了。(如图8)
  学生通过观察这一图形发现,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截取的点在30cm的位置发生了重合,其中包含了2个4cm的线段,100cm的线段中包含3个30cm,剩余的10cm中只可能截取1个4cm。通过这些数据,学生可以非常顺利地得出答案:共计7段。完整算式如下:
  2×[(100-10)÷30]+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寓数于形、以形解数的数形结合思想,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具体、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
  黄春媚(1978—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
  周日新(1978—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
  (责编 黄健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南雄珠玑镇中心幼儿园为例,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乡镇幼儿园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南雄珠玑镇中心幼儿园在破解乡镇区域内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协调发展这一难题上进行有益尝试,探索出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融合发展的新型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镇幼儿园 融合发展 珠玑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06-02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班级伙伴交往存在处事自私冷漠、吝啬关心鼓励、合作意识淡漠等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学生缺失同理心,对此从情绪课程、心育辅导、快乐活动三个方面提出开展同理心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同理心教育 班级管理 伙伴交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65-02  同理心是体会他人感受的一种非常关键的能力,它在人生各方面都发挥
期刊
【摘要】本文对如何落实精神育人进行探讨:回顾办学历史,提炼学校精神,把握校本精神内涵;注重与时俱进,注入校长理念,实现校长精神内化;重视育人终端,浸润班级精神,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打造校园环境,彰显育人精神,以物理环境润化心灵;紧扣精神育人,建设课程体系,促精神育人课程化;搭建活动平台,促进学生体验,刺激精神自我生长。  【关键词】精神育人 办学理念 学校文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对特级教师杨松的《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片段进行赏析,认为杨松以学生的旧知作为新知的生长点进行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氛围因此高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体会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百分数的认识》 主体意识 学习参与度 教学片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
期刊
【摘要】本文以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火把节》中关于场面描写的拓展教学为例,论述指导学生进行“二次习作”的方法,从而解决小学习作教学中出现前后断裂、不连贯、忽视学生原有习作水平的问题。  【关键词】二次习作 指导方法 场面描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42-02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反映。它不仅能反映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科学学科区域教研现状,以南宁市西乡塘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为例,论述运用课堂观察法提升小学科学区域教研有效性的实践:设计课堂观察量表,运用课堂观察法开展区域教研活动,总结出课堂观察法运用于区域教研具有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改进和提升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及合作的教研常态等成效。  【关键词】课堂观察法 科学 区域教研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探讨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实施策略,提出优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应有契合的情境设置、合理的任务设定、精准的过程设计、多元的评价设计,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构建,使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建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综合性学习 情境设置 任务设置 过程设计 评价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跟上兔子》“A magic card”同课异构课例,阐述运用“1+n”法则进行绘本教学的策略,其中1指绘本故事内容本身,n指绘本教学所蕴含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绘本教学 同课异构 “1+n”法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92-0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英语故事的学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利用“好书推荐会”引导低年段儿童课外阅读的实践经验,包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兴趣、以涉猎广泛的内容拓宽学生眼界、以切合儿童视角的阅读审美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键词】好书推荐 低年段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065-02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以及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做好英语阅读课课前准备工作、设计好英语阅读课课堂导入、让学生做实做足课堂自主阅读、合理布置阅读作业”等方面,促进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回归本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112-03  阅读课是英语课程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