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结的必然

来源 :华人时刊·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afe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清苏联模式形成发展的过程,重新认识和评析苏联模式,能够以一种新的视角去思考苏联模式。本文以模式为分析框架,分别从制度、体制、道路和理论四个方面全面分析苏联模式终结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历史的终结
  中图分类号:D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42-01
  一、苏联模式的历史定位
  苏联模式的整体框架形成于十月革命,经列宁等领导人不断改革,发展到斯大林时期基本定型,完全成熟于则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诞生于动乱年代,成长于革命中的苏联模式,既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又有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集权化和个人崇拜的弊端。
  二、苏联模式的评析
  结合社会发展模式的制度、体制、道路和理论要素分析,就会发现苏联模式自身的弊端,其制度选择和体制的畸形,政治为主导的道路选择,屈从于政治的权威之下的理论支持。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不适用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一)制度层面
  在制度层面上,坚持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却把民主和专政对立起来,割裂两者的关系,利用国家权力,打击异己,轻视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对群众采取蔑视的态度,肆意的牺牲群众的利益。领导制度的安排上,采取集中的专制制度,权力逐渐的集中到一人身上。军事权力也随着政治权力的集中到一人身上,形成高度集中的个人专权领导制度。一方面和斯大林个人的独断专权和集权的色彩浓厚的性格有关。同时也与当时苏联的文化积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十月革命之前的苏联国内缺乏民主政治的传统。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缺乏有效的政治民主化的群众基础。同时当时的紧张的国际环境,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堵及世界大战的压力,苏联国内客观上也需要集权来保证国家的安全。正是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苏联的制度安排缺乏有效的民主机制,权力的高度集中专制,影响了政治生活的可持续性和制度的稳定性。
  (二)体制层面
  在体制方面,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体制也是在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体制上权力的高度集中化,这不但体现在政治生活方面,而且也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就是以党代政,一党揽权,到执行层面上则是层层专权,个人专权,特权阶级滋生的腐败严重。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利益而更加的集权专权,即使体制已经出现严重的不足和错误,依然视若不见而不加以变革,维护既得利益。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过程,这样下去僵化的体制只会更加的僵化。
  (三)道路层面
  在道路层面上,社会主义农庄,呈现出半封建半资产阶级的经济模式。建立起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结构,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也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建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行政化的管理手段遍布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被权力所取代。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冷战的格局,国民经济的发展则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尤其是以军事为主导重工业。而关乎民生消费的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则长期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苏联的发展道路是完全架空的,脱离了群众基础,最终会被人民群众所淘汰的。同时在应对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时,苏联公开建立两个平行市场的发展模式,实行社会主义自我的封闭,制定了以苏联为主导的国家标准——GOST(全苏国家标准),人为的制造两个市场,违背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势必会被市场所遗弃。
  (四)理论层面
  在理论层面上,苏联的模式在建立之初还会参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建设,但是发展后期,随着权力专制的高度集中化,这些理论都形同虚设。理论建设领域也出现了个人集权,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理论的进步。
  三、结语
  结合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苏联模式在形成之初有着特殊的历史性作用,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模式的固化,严重影响到其模式的适用性和发展的长效性。缺乏对自身模式的反思导致了变革的迟缓,权力集中滋生的腐败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权阶级的存在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早已失衡的国民经济发展格局更使得这个畸形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步履蹒跚。已经严重僵化的苏联模式不但是在体制方面、思想方面而是在从顶层设计的制度层面到构成其基础的框架的体制安排方面、在具体执行层面上的道路选择问题还是战略考量的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支撑整个模式精神世界和理论体系的理论方面都呈现出严重的僵化。通过简单的表层改革只会更加刺激这个模式深处的神经,带来的只有对这个体制的彻底的革命。
  参考文献:
  [1]陈炜.泛意识形态化与信仰缺失——苏联模式的再思考[J].兰州学刊,2006(6).
  [2]高继民.苏共二十大与中共对苏联模式态度的深刻检讨[J].党史文苑,2009(01).
  [3]周力.苏联模式的文化透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
  [4]杨清涛.协调各阶层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M].首都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周尚文.苏共执政模式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应用文写作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27-01  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应用文写作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
期刊
【摘要】新时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興趣低,英语应用能力不强。文章以能力本位教育为理论依据,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加以探讨,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英语教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28-01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兴趣普
期刊
【摘要】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有这样的看法,就是与其在概念教学中花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一些题,学生多做一些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就会理解和掌握好概念。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的教学结果是:数学教学缺乏必要的根基,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准,大量的机械、盲目的做题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常常事倍功半,反而使学生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中国与法国虽是东西方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家,其民族性格确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有人将法国比作“欧洲的中国”,将中国比作“亚洲的法国”,这并不无道理。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对两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加以分析和总结,并对此进行比较。  【关键词】社会性;民族性格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40-01  一、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  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
期刊
【摘要】个性化朗读注重的是个性化的思维和体验,是一种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表达能力。在倡导推进素质化教育的今天,朗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它越来越注重促进学生内在学习能力的提升,指向学生的终生发展,推动学生成为有能力的人才。本文,仅就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给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个性化朗读;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
期刊
【摘要】新课改之后,课本中高中化学知识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增大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概念图作为一种知识表征和组织的工具,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对于化学知识的整合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功效,可以提高化学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化学;化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30-01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为宗旨,重过程而轻结果
期刊
【摘要】《包法利夫人》有着精致的画框结构,以查理的童年开始,死亡结尾,他的妻子爱玛则是这镜框里的画。多年来,人们只对画津津乐道,却往往忽略了画框。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查理·包法利做分析,试图还原他的多重身份。  【关键词】布尔乔亚;女性气质;反讽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39-01  福楼拜用近乎完美的笔描画了众多经典形象,其中,查理·包法利是最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同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前提,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当代价值,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地研究,巩固马克思理论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积极地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必要性;内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成立之初,就试图在经济领域谋求突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领域的成就为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而在欧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与培训对提高劳动者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作用就为欧盟所重视。当然,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普通教育与国家主权问题紧密联系,欧盟难以在此领域一展身手,而職业教育与培训因与劳动力市场和经
期刊
【摘要】由于古代印刷技术和交通的限制,文学作品的传播及保存都极为不易,造成如今某些诗人诗歌的缺漏和讹误。诗歌《清明》近现代被列入教科书,“其作者为杜牧”的观念深入人心,却仍有不少学者提出异议。经过相关考究,本文将从渊源、诗律、诗歌风格、诗歌意象等角度怀疑杜牧非《清明》的作者,《清明》极有可能是两宋时期的作品。  【关键词】清明;杜牧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