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歌(组章)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m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冬
  也许太冷,冻僵了薄薄的家信。
  因此,我一直品味不到家鄉的气息。
  穿过虚掩的窗门,听,这是来自哪里的风?
  桂树上,花香飘散的声响有点遮遮掩掩,等待露水的片刻驻留。
  广袤的田野,水流,稻浪,炊烟,夕阳,绘成冬的景致。
  冷冻的夜风,打包某种思念。
  飞鸟的羽翼,抖落在家门的池塘,化作初春里那片饥渴的蛙声。
  母亲的呼唤,从大寒沿着雪花的痕迹掠过立春。
  我知道,关于冬天的话题,可以开始静心聆听了。
  村庄的沉默
  我和萧瑟的小村庄一样,总有一个时段是沉默的。
  初冬,却隐约地感觉到,家乡河边那棵老木棉树已经开花。
  一整天,异样的老树站成母亲的身影。
  一团来自夕阳的火焰,焚烧着河面。
  炽热的温度,煽动静默的村庄呼唤久未归家的我。
  躁动不安的心,垂头静思的稻穗,飘忽而走的炊烟,一切都在冬季的边缘,寻找一方安身之处。
  恍惚间,从一公里之外的村口,铺满一路红色的花瓣,如燃放的烟花。
  提前将母亲的脸庞映成,过年时高高悬挂的灯笼。
  一条干涸的冬渠
  入冬后,鸦雀顿觉得缺水。
  那条水渠早已枯干断流。
  趋于干裂的土地,用稻浪翻滚的喜悦记录水渠的功绩,以示铭记。
  在这枯黄的季节,默念我的故土,想象镰刀惦记着丰饶的乡风,传承父亲的家训。
  渠水和米酒,以供养的方式,把有根无根的生命推向重生。
  由秋冬至春夏,年复一年。
  作者简介:九毛,本名韦石明,瑶族,广西上林县人。广东省散文诗学会会员,封开县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优秀签约摄影师。
其他文献
弄巴森维  此行,我带着老田和老何回到故乡采风,直奔神秘的弄巴森维。弄巴森维,是侗语,汉语意为水牛骨岭。弄巴森维,坐落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隆基拉维山脉,为越城岭、雪峰山和苗岭山脉过渡地段的最高峰,俗称“三省坡”。自古以来,族人围绕着这条山岭繁衍生息,成为一支至今保存着鲜明特性的族群。相传,先祖因逃避战乱而迁徙到此,踏入深山老林,开荒拓田,与野兽争抢地盘,终成这块土地的主人。遗憾的是族人有
期刊
一  像电闪雷鸣瞬间击中大地一样,第一次来到宁明,我便被花山岩画深深震撼:数千个赭红色的人像物像,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生动场面,或欢歌狂舞,或行军狩猎,或花前月下,或大江行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千百年来跃然于左江两岸很多烛白色的峭崖壁上,默默地诉说着一支南方民族的信仰和历史。目睹着岩画,我仿佛走进远古的神话境地,并对此充满着挚爱和敬畏。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明江耀达河段,有一座高约250米的石山
期刊
在记忆深处,一种声音响起时,年味便浓浓地散开——那是猪叫的声音。  每年的腊月下旬,各个瑶寨的猪叫声此起彼伏。  杀猪过年。庄重、喜庆。  每家每户杀一头猪过年,是瑶山人家过年的头等大事。再穷,也要养一头猪留着过年时杀。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小时候的印象极其深刻。腊月二十五六,天刚放亮,被窝里暖暖的,我赖着不起床,天南地北地想着什么,突然听到猪嗷嗷叫,急忙起床,跑到门口土坪上,便看见大人们都在忙着
期刊
临近春节,我接到了我负责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大哥的电话,他想让我给他的新房写春联。  杨大哥家有四口人,因病致贫,老家房子倒塌没有能力重建。为了安顿全家和方便儿子在镇上读初中,近几年,他们在明亮镇亭亮街上租房子住。经过落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政策,他享受到人均25平方米共100平方米的安置房。经过一番简单装修后便拎包入住了。  安置地近县城,由于经常入户扶贫,知道杨大哥住哪一栋哪一单元哪一户,我
期刊
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素来重视“五谷丰登”等文化的积淀与转化。五谷者,一种说法指“稻、黍、稷、麦、豆”,此五谷正好构成了中华大地农业的基种,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粮。  南宁市陈东村有一出古傩戏《大酬雷》,按四季的时序编排,表现陈家先人历尽一年的辛劳终获丰收,但不忘记大自然的馈赠和对祖先的怀念举行“大酬宴”,祭天拜地,表达了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古人对过新年十分重视,他们用一年的耕耘去迎接新年的到来
期刊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已经有人在朋友圈或闲聊中讨论怎么过年、要到哪里游玩、国内游还是出国游等方面的话题,大家的心情自然是非常愉悦的。面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我心里却颇不平静,思绪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青少年时代,飞到了生我养我的乡下,飞到了日渐衰老的父母身边,回想起记忆深处那段割舍不断的往事……  相信在如今许多人的记忆中,过年都是一件美好快乐的事情,不但不用工作上学,可以大吃大喝,还有利市可拿;而在我的青
期刊
母亲去世后,去舅舅家拜年成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每年春节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我家在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那敏村,舅舅家在田东县朔良镇元色村,两地相距近二十里路,沿着灵岐河溯流而上,步行大约需要两个小时。  母亲有七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大哥、一个孪生姐姐,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在四姊妹中,数母亲嫁得最远,孩子最多,生活最艰苦。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贫穷让母亲很卑微,她总是小心翼翼地
期刊
我的老家在桂北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我的根之所在。在那个迷茫的秋天,我穿着母亲连夜赶做的一双布鞋,带着亲朋好友的千叮万嘱,揣着那张已经迟到了一个月的录取通知书,沿着家乡的那条小河,走出了大山。虽然我努力融入城市,但每到进入腊月,我对老家的记忆就越发清晰。  进入腊月,年味随之越来越浓,也是父母最忙的时候。父母把收获回来的红薯留下小部分做成红薯干给我们吃,大部分则用来制作红薯粉。手工制作红薯粉,要的是
期刊
每到年关渐近,那烟火熏腊肉、腊肠的香味,总会如期而至氤氲着四堡这个桂西北的小小村落。呼呼的冷风总会伴着“咚咚锵、咚咚锵”舞狮的锣鼓声无比强劲地灌入人们的耳朵,挠得人们心儿痒痒。以至于在远离故土千里之遥的云贵高原的我,偶尔听闻那锣鼓的喧闹之声,就会情不自禁产生幻觉,仿佛听到或看见当年一块儿敲锣打鼓、舞狮子的小伙伴快乐的身影……  我的家乡四堡,春节一直有舞狮子的传统。四堡当地的舞狮队又以山脚、新村、
期刊
家住深山石旮旯,扶贫干部到我家;  帮我设计脱穷帽,好比黑夜见灯塔。  医生对症才下药,他们来把穷根割;  针对问题来帮助,事半功倍有收获。  共同谋划找出路,鼓励我们多外出;  外出打工收益好,挣得钱财能盖屋。  家中房屋漏了雨,帮助处理雨不滴;  每次来到我家里,问寒问暖像亲戚。  鼓励我们换思想,多见世面脑瓜强;  安了锅盖送电视,我们心里喜洋洋。  扶贫不怕困难大,帮助我们想办法;  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