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珊瑚不在五彩斑斓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30日,叶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副研究员)带着他新译的科普书籍《大灭绝时代》出现在一个科普讲座上。讲座的主题与书名一致,话题略微沉重,但这并未影响观众的热情。
  《大灭绝时代》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可怖的现实世界:当今正在发生巨变的范围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可以随便去往某处,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某种灭绝差不多发生在我家后院里—很有可能也同时发生在你家后院。
  叶盛则更为直观地以图说话,从可爱娇小的两栖动物到形状怪异的海底生物。如果说锐减的巴拿马金蛙让人惋惜,那么,大堡礁的珊瑚正在经历大规模的白化或死亡,甚至50年内将全部死亡,这一“噩耗”无疑给还在置身事外的听众当头一棒,痛惜之余不禁脑补:50年后放眼望去,大堡礁不再碧绿清澈,而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惨白与死寂……
  珊瑚白化
  珊瑚白化,顾名思义就是指珊瑚颜色变白的现象。
  事实上,珊瑚本来就是白色的,我们看到它五彩斑斓的外表,全得益于其体内的共生海藻。由于共生藻含有多种色素,因而使珊瑚呈现出我们看到的绿、蓝、黄、褐、红、紫等不同的颜色。除了让珊瑚变得漂亮,这些共生的藻类还会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它们自身及宿主珊瑚虫生存所需要的养料。
  共生藻与珊瑚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当海水环境发生变化时,尤其是当水体温度过高或者太阳强度过强时,珊瑚会把这些共生的藻类排到体外。其结果就是珊瑚变成其自身的白色,并丧失了营养的来源。如果外界的环境变化持续时间不长,在恢复到原来的条件后,珊瑚内部的共生藻类数目会再次增加,珊瑚也会随之恢复到原来五颜六色的样子。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白化的珊瑚具有恢复能力,但这是以环境变化不算剧烈且白化持续的时间不长前提的。而如果环境变化太过剧烈或者白化持续的时间过长,白化的珊瑚虫会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或者因缺乏营养供给的时间过长而死亡。这时候就算恢复到原来的环境,已经受损的珊瑚也不可能复原了。
  历史上,曾出现过大规模的珊瑚白化死亡的现象。离我们较近的两次是1998年和2010年,恰巧这两年都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
  1998年的厄尔尼诺是自有记录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当时海水温度大幅上升,多处海域出现了珊瑚白化死亡的现象。
  而2010年出现的仅是一次微弱的厄尔尼诺,这让科学家有些恐慌:“科学团队一直在担心,即使一次轻微的厄尔尼诺事件也会对全球珊瑚礁造成日益增加的危险。”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全球变化研究所所长OveHoegh-Guldberg表示。如果是20世纪90年代末,微弱的厄尔尼诺可能不会触发大规模珊瑚白化和死亡,但在25年后,海水温度升高的今天就很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当诱因不再单一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环境的变化是诱发珊瑚白化的重要因素。但这里所说的环境已不再是往日单一的自然环境。
  能够导致珊瑚白化的环境因素有很多,比如:海水温度升高、太阳辐射强度增加、海水化学性质的变化、海水透明度减弱,海洋酸化、过度捕捞等等。
  在众多原因中,很多科学家已经发文分析其中与人类活动有关,也是导致大范围珊瑚白化最重要的原因——全球变暖问题。对此,此处不再赘述。今天,笔者更想探讨的是,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那些原因。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升高。增加的二氧化碳除了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外,其中的一部分还会被海洋吸收,其结果是海水的酸性增强,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洋酸化。
  海洋酸化的第一层涵义是pH值下降,而从深层来看,则是“碳酸钙的饱和度”和“霰石的饱和度”。二氧化碳(CO2)溶于水(H2O)中,形成的碳酸(H2CO3),能有效“吃掉”碳酸根离子,从而降低饱和度。而霰石则是珊瑚构造的载体。
  当碳酸钙的饱和度降低,珊瑚就会“自动”钙化来平衡饱和度,从而保证自己能够正常成长。但如果饱和度下降到太低的程度,以至于珊瑚“无力”钙化,那珊瑚就会停止生长。
  不仅如此,珊瑚的生长还需要固化海洋中的碳酸盐,而海洋酸化的结果会使碳酸盐的固化过程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海洋酸化过程会增加珊瑚生存的压力,进而会使珊瑚白化现象更加严重。
  实际上,在地球的某些海域,珊瑚礁或许都坚持不到让海洋酸化来结束它们的生命。过度捕捞,农业地表流出物等都会促成海洋藻类的生长,与珊瑚形成竞争。还有去雨林化,日益严重的淤积降低水体的清澈度。种种压力使珊瑚对病原体更加易感。总而言之,珊瑚的成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珊瑚礁作为海洋中“热带雨林”,是拥有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而珊瑚是建造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当珊瑚白化持续发生时,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如果有一天珊瑚消失了,那么依赖于它而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也会随之一起消失。
其他文献
宋应星,字长庚,考取举人后,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六次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实践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
期刊
据报道,日本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Himawari-8)拍摄到了地球细部影像,地球最真实的素颜照被呈现出来。  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气象卫星在距离地球22240英里(35790公里)处拍摄的影像,呈现出在未经任何颜色修饰前,地球最原始的样貌。  不可思议的高分辨率影像也凸显出了令人惊叹的细节,包括云朵、海洋和澳洲广大的沙漠。  2014年10月7日发射升空的“向日葵8号
期刊
据外国媒体报道,一家英国空天技术公司正在研制一种航速高达5倍音速的飞机,能够在4小时内把乘客送到地球上任何地方。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2014年12月15日发表题为《新型飞机可在4小时内到达全球任何地方》的文章称,英国喷气发动机公司正在研制的新型发动机系统,将为机上300名乘客的4小时全球之旅铺平道路。  该公司首席工程师艾伦·邦德表示,一项冷却技术能够使进入“佩刀”发动机系统的空气在0.01秒
期刊
英国《焦点》2014年12月刊号在解答“我们能不能听到流星的声音?”的问题时称:“流星能够制造声波。它们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像高速飞行的飞机那样形成音爆。”  不过,由于流星的高度通常在100千米甚至更高,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速慢很多,因此在地面上的人们看到流星之后很久才会听到这样的音爆。而且,声音的强度也许不足以让所有人都听到。  回答称,有人声称在看到流星的同时听到了嘶嘶声,这也许是由流星产生的
期刊
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通告》,提出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模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太原等16城市进入首批试点,试点时间为3年。工信部称,将根据试点情况适时扩大试点范围。  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加大竞争,将有力拉动民间投资,扩大信息消费,促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业务服务水平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  工信部提出鼓励民
期刊
据外媒报道,在火星上执行探索任务的“好奇号”火星车有了新发现,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6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火星车在大气层中发现了甲烷增多现象,并且还首次确认在岩石中发现有机物。  据NASA称,“好奇号”在过去两个月,监测到了平均甲烷含量大幅增长的迹象,虽然很快消散,且波动的原因未知,但仍然激起了人们对火星上存在生命的猜想。  报道称,一般星球大气中的甲烷都来自于动植物。不过也有人表
期刊
1977年12月9日,河北保定,天下起了鹅毛大雪。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22岁的华炜在短短两个月的紧张复习后,踏入了那个设备简陋却又来之不易的考场。这一刻,彻底改变了几代人的人生命运,也让华炜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36年后的炎夏,身为燕山石化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的她,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为我们讲述当年的大雪和曾经的场景时,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有人说,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
期刊
近日,据美国科学促进会消息,韩国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基于成像的测试来快速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种方法可将测试时间从约16小时减少至4小时,它能有效帮助医生更加快速地治疗病人,并遏制因为抗生素过度使用和滥用而导致的抗药性。  当细菌在有抗生素的情况下繁殖时,会被认作对药物有抵抗力,但要检测出这一菌群的生长需要花16个小时至20个小时。为了加快这一过程,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叫做单细胞形态分析(SCM
期刊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在上海光源开工建设10周年暨运行开放5周年之际,特别推出专刊以示庆贺和纪念。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建并运行的上海光源是世界上同能区最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开放5周年以来,已经服务用户超过1万名,成为开展生命、物理、化学、材料、环境、地质、考古、信息、医学等诸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以及生物医药、化工、微电子和微加工等产业高技术开发研究的先进实验平台。  该所研
期刊
“物种大灭绝”这个词汇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前不久流传的“人类即将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自身也难逃幸免”这类说法闹得人心惶惶。“物种大灭绝”究竟有没有那么可怕?物种又是由于什么原因而灭绝?这些原因之中与人类又存在什么必然联系?我们以陆生动物为例一起来看看物种灭绝的前世今生。  阿特拉斯熊是棕熊的一个亚种。曾经在摩洛哥至利比亚一带活动。最后一只阿特拉斯棕熊很可能在1870年于摩洛哥北部被射杀,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