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抹大拉的马利亚”之墓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w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斯·奇尔顿(Bruce Chilton)是纽约州巴德学院的伯纳德·伊丁斯·贝尔宗教教授(Bernard Iddings Bell Professor of Religion),亦是该校高等神学院院长之前他曾执教于欧洲的剑桥、谢菲尔德、明斯特等大学,以及美国的耶鲁大学(作为第一位莉莲·克劳斯《新约》教授[Lillian Claus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他最新的著作是《耶稣之道》(The of jesns,Abingdon,2010)。
  
  抹大拉的马利亚(Mary Magdalene,the Magda-lene),其芳名在近两千年时间里不绝于耳,且常常折射着忠诚、忏悔乃至淫欲的色彩,至今还久久回荡于法国勃艮第的韦泽莱以及普罗旺斯的圣马克西曼一圣波姆的修道院和教堂。甚或在以色列加利利沿海废弃的渔村里,你还能听见有人引述马利亚的回忆。
  可以肯定的是,并非只有韦泽莱、圣马克西曼以及马格达拉才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可能的入葬地。但它们是最著名的,而且即便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计划,也都能在文化保护、教规信守、商业利益及史学研究的和谐共存上贡献自己的卓识。
  如今,仍有数以千计的朝拜者和游客蜂拥踏上韦泽莱蜿蜒的山路,向葱郁的峰顶进发,那里的罗马式长方形教堂气势宏伟而又不拒人千里,堪称严正的建筑杰作。自11世纪以降便居于此地的本笃会修士说这里藏有马利亚的肉身遗体。他们宣称一位名曰巴蒂勒斯的僧人于公元749年在撤拉逊人那里盗得其遗骨,并从普罗旺斯将其移至勃艮第。在基督教盛行欧洲的年代里,马利亚遗迹所谓的神力与韦泽莱的盛名是如此显赫,以至于公元1146年伯拿(Bernard of Clairvaux)正是在这座教堂里向第二次东征的十字军布道的。现仅存的据认为是马利亚遗骸的只有一块骨骼,盛在玻璃器皿中,如同“约柜”一样安置在幽暗的地下礼拜堂里(见《约书亚记·三》)。马利亚遗骨旁有一小标牌,所书生平无甚新意,倒是悲叹了宗教改革以及大革命险些毁了马利亚的遗体。
  我在研究抹大拉的马利亚的历史,时,也去韦泽莱作了一次朝拜:那座罗马式地穴不仅引来崇拜者诚挚的祈祷,也暗暗牵动着游客的好奇心。虔敬的气息似乎激荡在韦泽莱典雅的建筑里。教堂(提名为UNESCO世界遗产)里面日常的礼拜圣歌,外面来来往往的巴士,以及城里接纳朝圣者和游客的商铺,所有这些都在勃艮第的乡野中散发出和谐的人文生态气息。
  位于法国南部圣马克西曼一圣波姆的抹大拉的马利亚长方形教堂比韦泽莱的那座晚近两个世纪,设计得更为壮观。它曾在这片阳光炙烤着的平坦土地上鹤立于四周低矮的屋宇,不过随后的周边开发还是使其比原先的设想逊色了不少。这座13世纪哥特式建筑群包括了长方形教堂和修道院,其初衷便是要夺取韦泽莱的地位成为抹大拉的马利亚的首要遗址。
  据圣马克西曼-圣波姆的多明我会修道士们称,在其古墓地出土的尸骨才是抹大拉的马利亚真正的遗骸,北方的本笃会修士再怎么辩说也无济于事。地穴里还拥有几尊石棺和一些碑铭,而如今多明我会修士们的日常工作包括发掘附近的墓地、展示古器,并带领朝圣者和游客四处参观。他们的导游焦点是盛殓在玻璃盒中的一具完整的头盖骨,据说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的。
  该遗迹的发现颇有戏剧性。公元1279年12月,查尔斯二世,也就是安茹。王室的太子暨那不勒斯国王(领有如今法国和意大利的小部分地区)下令挖掘普罗旺斯圣马克西曼-圣波姆的这处教堂地穴。其名称便取自于那位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传奇伙伴,他们在耶稣复活后乘着无舵船漂洋过海来到了普罗旺斯。一位编年史官说太子亲自用手挖土,干得如此卖力以至汗流浃背s。安茹王子循着普罗旺斯当地传说,确信自己发现了抹大拉的马利亚的肉身便安葬在圣马克西曼-圣波姆。
  韦泽莱和圣马克西曼在中世纪声名显赫,但绝非独此两家。朝圣者每年拥向数十处祭拜抹大拉的所在,且其中许多地方也都宣称拥有其肉身——曾与圣灵接触过的圣体。《约翰福音》里耶稣对马利亚说:“勿碰我”(John 20:17),而民间传说则锦上添花地说,他触碰了她的前额以阻止她近前。我在圣马克西曼时便听见一位多明我会修士导游反复重申,耶稣触过的那块皮肤永不朽烂,而是顽强地附着在她的头盖骨上。这可是值得长途跋涉去朝拜的情景:目睹马利亚头盖骨的这块皮肉,便是死后还生的希望。
  中世纪时,在从君士坦丁堡到埃克塞特的广袤土地上,忏悔者不远千里去朝拜抹大拉的祭地。其中有不少地方会向参拜者出示抹大拉的遗骸,通常为遗骨或软骨,不过有的教堂还声称拥有据认为是属于她的头盖骨、手指、发束,这些教堂遍布欧洲各地。当圣人去世时,其周年日就成为纪念该圣人的节日,即他/她从俗世超度去永远陪伴耶稣的日子。自公元8世纪以来,东正教传统便将7月22日认定为抹大拉的马利亚仙逝日,天主教也沿袭了这一规定。韦泽莱和圣马克西曼每年都在该圣日举行游行活动。
  在地中海彼岸,在近加利利海的内陆,给马利亚冠以其名号的那个村庄仍然存在,尽管其考古遗址已经被大自然、现代战争以及海平面蹂躏得面目全非。抹大拉扬帆出海的石码头曾几何时还在加利利海岸边,如今已裸露出来,因海水不断回落早已远离了村子的遗迹。以色列政府、圣方济会的领主以及世代居此的巴勒斯坦人竞相宣称此地归己所有,使得通往村子的路径变得错综复杂,但遗址本身是清晰可辨的。邻近这一差不多废弃的区域的游乐场里的摩天轮或许提供了最佳的观察点。
  “抹大拉”(“Magdala”)之名源自希伯来语migdal,是一种存放鱼用的低矮石塔。这些贮藏设施是整个沿海建筑群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石砌防波堤、船坞以及水库,使得这座约三千居民的小镇与众不同。当地的渔民用网将鱼从加利利海捕捞上来。他们将鲜活的鱼拖进石砌的贮藏池里,让鱼风干并用盐腌制好。
  对于抹大拉的犹太人而言,鱼意味着货币、贸易和繁荣。他们的成干鱼远销加利利内陆及彼岸非犹太的德卡波利斯(英译为“十城市”)。不过最重要的是抹大拉为太巴列(Tiberias)提供了物质给养,那是希律王安提帕(Herod Antipas)于公元19年开始兴建的。
  在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一生中,太巴列对其身份的塑造都是最重要的。安提帕想为加利利建新都以取代内陆塞法里斯(Sepphofis)的要塞城市。他选择的地点位于加利利海沿岸,在抹大拉以东偏南三又二分之一英里处,并用“提比略”(Tiberius)为其命名,后者是当权的罗马皇帝(见Josephus,Antiquities18.36-38)。
  城市按罗马式样建造,包括导水渠、神殿、浴室、剧院及一座露天运动场。笃守信仰的犹太人对这一罗马价值、神祗及习俗的入侵进行了抵抗,更糟糕的是,安提帕亵渎了一处墓地以扩张他的城市。虔敬的 犹太人争辩说安提帕把这里全糟蹋了。简而言之,太巴列新城是一座里程碑,打破了犹太大地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纯净。
  在太巴列建城初期,安提帕不得不向加利利犹太人让出土地,以鼓励他们到此居住。第一个世纪的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Josephus)说,迁居城中的犹太人是漂浮的废物,就像被冲上岸的垃圾(Josephus,Antiquities 18.36-38)。那些纯洁性已成问题的人并不惧有何损失,不过从犹太教通行做法来看,迁居的人成为希律王安提帕玷污加利利全境的工具。
  与太巴列的邻近,使抹大拉很难再保持纯洁。太巴列产出了堕落的病菌,而马利亚正是病菌的携带者。除与鱼有显而易见的联系外,与太巴列的沾染正是马利亚的名字“抹大拉”向其同代人所传递的意味,也是为何当她初遇耶稣时,需要清洗掉七个附体的肮脏鬼的原因(Luke 8:2)。
  当马利亚成为耶稣的信徒后,她在耶稣死后其墓穴口第一次体验到了天国之景,继而成为抹大拉的一名举足轻重的教师,显然她在耶稣复活后回到了家乡。此时加利利容留了众多耶稣的追随者,他们在墓穴听从了那位年轻人的指示,返回了故乡(见最早的文本,Mark 16:7)。
  不过好景不长,相对平静的门徒生活没能延续多久。耶路撒冷与日俱增的民族主义在一世纪60年代爆发为暴力活动。雅各——耶稣的兄弟,也是其时最杰出的基督教领袖——于公元62年在大祭司安纳勒斯(Ananus)的怂恿下被以石刑处死。从此,针对罗马的反抗与暴力活动不断升级,到了公元66年,大祭司伊利亚撒拒绝接受包括罗马皇帝在内的异教徒的馈赠。尼禄(Nero)——生奸诈而残暴,即便在他最荒淫无度之时也是如此一懂得这就相当于宣布以色列人的独立。他派出了维斯帕西安(Vespasian)和第十海峡军团(the Legio X Fretensis)。虽然罗马军队取胜,但耶路撒冷以及各地的战况十分惨烈。
  事实上,维斯帕西安的首次战役就将他自己和儿子提图斯(Tiros)带到了加利利。抹大拉附近的太巴列不可避免地成为战斗中心,还伴随着犹太起义军之间的自相残杀、对罗马行政中心的袭击,以及自诩为义军领袖间的拉锯战。造反头领之一的约瑟夫斯被俘后归顺罗马,成为一个价值无量的事件目击者,他描述了暴动者从周边海面对抹大拉的军事占领。他们以粗砺的壁垒(约瑟夫斯本人也曾参加建造过这一环城之墙)为屏障,挟一支由渔船拼凑成的摇摇摆摆的舰队,在占领期间对当地居民施行恐怖统治。
  尽管草草作了准备,尽管采用了毒辣的战术手段,起义军还是被装备精良的罗马职业部队击溃了,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海上都是如此。当战斗进入白热化时,杀红了眼的提图斯部队已经区分不了占城的叛乱分子和同罗马一道反对动武的居民。在提图斯最终放下屠刀时,约瑟夫斯形容说有水的地方被血染成了红色,岸边海里到处都有肿胀腐烂的尸体,空气中飘荡着恶臭。当维斯帕西安前来和儿子一道分享胜利、处罚敌人时,当天颁布的命令便是将上了年纪的人草草处死,年轻力壮的则变卖为奴。
  抹大拉的马利亚——一个不相干的女子,属于一个很边缘化的犹太教派——在起义军破城时落入了武夫之手,在罗马人夺回来时又被后者所掌握。公元67年抹大拉最终沦陷时,马利亚已年届七十,以那个时代的标准这虽可企及却也实属人瑞了。对于各路人马来说她都丝毫没有用处,因而很有可能她便是在故乡的土地上,在兵荒马乱中死于非命的。
  在众多抹大拉的马利亚墓穴中,上述三处对抹大拉的马利亚本人都各有主张,也都汇集了自己的历史、宗教、商业以及政治利益,提出了他们自己主办朝觐活动的种种可能。现在去韦泽莱、圣马克西曼-圣波姆和抹大拉都并非难事,而且一旦身临其境便有标牌和专业导游指引,来访者亦可通过自己所学,根据自己的观点来观看遗迹,看其是否能见证信仰的力量、历史的力量,以及人类想象的活力。不过,在每处遗迹,各种利益的生态关系都使文化遗址保留完好,为将来营造更加均衡、进步的生态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韦清琦 译)
其他文献
惠特尼·巴特尔-巴普蒂斯特(Whitnev Battle-Baptiste)是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人类学系助理教授,2004年获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非裔散居现象。在受聘马萨诸塞大学之前,她是康奈尔大学学术多样性院长奖学金获得者,并任该校非裔研究中心访问助理教授。作为研究非裔散居问题的历史考古学家,她致力于探究种族、阶级以及性别因素在认识非裔及非裔美国人历史中的促进
期刊
博物馆开馆、建馆信息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  2010年11月16日,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新馆占地210亩,主体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新馆建筑融合了传统与时尚的设计理念,外形呈方形结构,体高74米,顶部为银白色圆形展厅,取“天圆地方”之意;立方体建筑四角采用模数化切削,外墙采用山东泰沂山脉独有的超大尺幅雪花青石干挂,体现出山东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坚忍不拔
期刊
洛里耶·蒂尔容(Laurier Turgeon)是加拿大遗产研究方面的首席科学家,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民族学和历史学教授,拉瓦尔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任。2006年,曾作为哈佛大学魏德海国际事务中心的访问教授,主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治和社会风险的研讨会。同年,在他的帮助下,海地国立大学设立了历史、记忆与遗产硕士学位。2008年,他指导了加拿大保护和提升雅克梅勒历史中心的项目。2010年2月,他创
期刊
卡雷尔·安东尼·巴克(Karel Anthonie Bakker)是建筑学博士,现为(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Ioria)建筑系主任,同时以建筑学家的身份参与遗产管理工作。他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文物保护机构合作,还经常为遗产受到威胁的各个社群提供帮助。  利亚娜·米勒(Liana M nller)是南非大学人类学硕士,现任比勒陀利亚大学建筑系景观建筑项目讲师。  
期刊
戴安娜·巴特尔-布谢尔(Diane Barthel-Bouchier),纽约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在包括遗产、艺术和设计在内的文化社会学领域著述颇丰。目前主要研究全球多元文化的相关问题。    塞浦路斯岛上的文化遗址记录着从新石器时代到希腊、拜占庭、土耳其以及英国占领时期的历史。20世纪其历史积淀增加了土耳其社区和希腊社区之间的冲突,而来自另两
期刊
马克斯·波洛诺夫斯基(Max Polonovski)是巴黎立体地图博物馆(Musee des Plan Reliefs)馆长。自1994年起,他担任法国文化部保护犹太遗产项目的主管。他也是推动前奥斯威辛和比克瑙集中营管理计划的国际专家组成员。    尼斯(Nis)墓地位于前南斯拉夫(今天的塞尔维亚),是东欧犹太人墓地错综复杂状况的典型案例。它有超过1,000处的塞法迪犹太人墓穴,许多墓碑上还刻有极
期刊
克里斯蒂娜·卢克(Christina Luke)是波士顿大学(美国麻省)的考古学高级研究员。她的研究重点是交界地区内如何形成社会复杂性,例如玛雅与中美洲的交界区域、西土耳其境内希腊东部与近东交界区域等她当前参与了几个项目,研究的是在自然和文化地点的管理中,西方主导的景观及社会身份观念的影响。    土耳其西部的中吕底亚考古调查项目(central Lydia Archaeological surv
期刊
布伦丹·格里贝尔(Brendan Griebel)是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的博士生,同时在加拿大极圈区(Canadian Arctic)从事人类学和考古学工作,他的研究致力于社会对过去的多元理解,探索信仰、文化和科学如何以各种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了各种可用的历史版本。布伦丹现在剑桥湾(Cambridge Bay)的努纳乌特(Nunavut)社群中居住和工作,在该地策划因纽特(Inuit)传统技艺操作
期刊
中肯合作发掘肯尼亚海岸中国文化遗存    明代郑和下西洋后编制的《郑和航海图》曾清晰地标明了郑和船队所去的最远地点——非洲东海岸的慢八撒、马林迪(今属肯尼亚)等处,而在现实中的肯尼亚东海岸拉穆群岛便有着大量中国文化遗存,当地数百年来也一直有一个传说,几百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附近海域触礁沉没,部分中国水手在该岛南端的上加村登陆,后迁至西尤村,并繁衍至今。至今,当地不少人仍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
期刊
历史考古学家罗伯特·佩恩特(Robert Paynter)是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人类学教授。他关注不平等研究的考古学方法,强调种族、阶级、性别和现代世界形成中国家行为的物质性。  戴维·格拉斯伯格(David Glassberg)是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历史学教授,从事公共与环境史教学。著有《历史感:美国人生活中的老地方》(Sense of Histmy:The Place of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