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标 析原因 精策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o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學耗时最多,问题也多,可见学习阅读是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所以,每逢期末,大家都会安排相应的时间,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复习。如何根据检测内容及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现提出个人的一点思考及建议。
  一、阅读理解检测的主体内容
  阅读检测的试题主要分提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三个大的类别。每个学段的检测互有联系、各有侧重。
  大致而言,第一学段主要检测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问题均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也有延续课文情境或内容,让学生想象补白的题目。第二学段主要检测的内容有: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概括自然段及文章内容。第三学段继续第二学段的部分检测内容,如概括段及篇的内容。也有在此基础上的提高,词句的理解由联系上下文到体会表达效果;梳理写作顺序,领悟基本写法;对人物或事件作出评价判断等。
  随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用的加强,第二、三学段对词句表达效果的体会、文章写法的体会方面的检测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如修辞方法的考查,找出比喻、拟人的句子,并分析表达效果;从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分析人物性格或表达的情感等。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等。
  尽管各地检测的题型略有不同,但试题的命制都根据课标的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评价建议。所以,复习时依据课标的学段要求来分析学情、设计习题,或用以往的试题来比对课标,明确检测重点,才能对检测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复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由于学情不一,阅读检测后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现主要列举比较普遍的、失分率较高的问题。
  (一)概括句段、概括文章内容时容易以偏概全。
  提取信息的能力,是较低水平的阅读层级。可通过平时教学反馈及检测数据,发现此类试题极容易出错。原因既有学生的也有教师的。学生方面的,审题不明,读文匆匆。提取的信息不是关键的、准确的,导致答案多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教师方面的,低年级缺少对如何读懂词句策略的指导,中年级缺少段(自然段)的训练。教学时,内容概括不能全面检查,只凭三两个学生汇报的以点带面。试题或练习讲评时只求答案正确,导致学生不会准确概括句段意思。
  其实,即使小学毕业年级的检测试题,涉及反思和评价方面的检测内容,也离不开对明显信息的准确理解、提炼概括。第三学段篇章的理解出现问题,其实是前两个学段的词句段的理解概括,甚至是明显信息的提取提炼还未得法。无论是平时教学,还是期末复习,不妨对前一学段的未达标的内容设计点专项复习巩固的内容。
  (二)“联系上下文”不到位,导致词语解释模棱两可。
  词句的理解,从第一学段的“结合上下文”到第二、三学段的“能联系上下文”,已经是方法策略。检测也是为了了解此种方法的掌握程度。可学生在平时练习或检测时,面对结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试题,多模糊地写个答案,却不能准确结合上下文给出满意的解释。
  我们曾经用四年级的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设计阅读检测试题。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碰壁”在文中指什么?
  (2)“敲门砖”在文中指什么,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结果是:第(1)小题得分率只有40%;第(2)小题得分率只有31%。
  此类试题得分率低的原因是,作者句中引用或化用了典故或俗语,有的运用了修辞手法。意思虽有引申,但能从上下文的相关词句中找到解释的信息。之所以得分率低,是由于平时上课或检测讲评时,一方面忽视学情,以为学生一读即懂,在此方面投入精力就是浪费时间;一方面是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只要经过“讨论”凑出解释即可,没有实实在在的在“上下文”中找出这些解释的依据。虽然也强调要“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但就是舍不得给学生“联系”“结合”的时间,经历实实在在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过程。再一个原因就是,关键词句相对的都是文章的情感表达,对文章中心不能整体把握,不能用中心来验验此类试题答案的正确程度。
  (三)审题不清造成的失分较为严重。
  阅读测检的复习,教师的与参非常重要。
  这句话里有两个词语位置前后颠倒,但是大家根据语境,不降低阅读速度,也能大致知道意思,并不在意句子中的细微变化。我们见怪不怪,孩子也亦然。这就涉及到了第三个主要问题——审题不清。小学生本来自控力差,期末考试更是紧张。加上平时教师复习往往选择题量大、难度高的试卷,把学生搞得分外紧张。有的学生不能将题目完整的读下来,只习惯性的根据试题样式提笔即答,更不留意限制性要求,导致期末检测,即使试卷难度不大,却出现得分不高的问题。
  三、如何在复习和教学时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一)查找原因,有效对策
  前面提过,复习要熟悉课标要求,了解目标要求用什么样的试题检测。复习之前可利用区域里以往的检测试卷做一个比对研究,甚至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分析一下。对这样的检测内容,自己班级哪方面问题最多,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题选择或设计,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这样先把握复习的侧重点,更利于复习策略的制定,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当然,这样的工作前置到阅读教学之前,在阅读教学时有意为之,复习时更为轻松。
  因为学情不同,别人称道的方法自己全盘复制未必就是好方法。只有对自己学生的练习、作业、试卷,作一点研究分析,才能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精选试题,专项训练
  多数教师复习时都要制定计划,分板块复习。分板块复习更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策略方法的熟练。同样,阅读理解试题的选择或命制,也要结合学段的主要目标,围绕学生能力的薄弱点进行专项设计,集中训练,使检测的各项能力或是方法策略,通过适量的集中练习,得以提升。如概括句段意思、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可以如此专项复习:直接点明意思的;需要删改简练的;用自己的话概括的。先单项集中,再综合出现,在样式相近的问题的思考过程中,逐渐领悟熟练方法。再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检测内容,可以修改惯常的检测试题,拉长并呈现“联系”的思维过程:①先大体猜猜本意;②再从本句(段),上文或下文的词句中找出相应的解释;③然后联系作者的情感验证自己的理解。思维有了层次,方法就有了路径。每次的检测试题,面面俱到,讲评时又不能重点强调,练习虽多,问题却迟迟不得解决。   专项训练的习题设计,不仅可以解决阅读检测的主要问题,有时还可以矫正答题时的心态、习惯。临近考试时,找一些难度不大的试题,尽量压缩精简内容,做后让学生相互检查或教师检查统计审题不清导致失分的情况,必要时也得“通报批评”。反复几次,强化审题意识。
  (三)方法速度,有所调控
  阅读的速度和方法,和作答的正确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也需要在平时教学及复习时加以注意。
  1.问题有别,策略不同
  阅读试题在作答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先把文章读完,有的要求先读题再读文。关于是先读题还是先读文,也应该根据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策略。我们曾经在五年级学生自学《开国大典》时,让平行的6个班学生自读概括每段意思及课文内容。一位老师让学生自己读文两遍,再做题,但概括每段段意时失分率却高达41%。另一个班改变了策略,先读题再读文,失分率只有17%。但是到了课文内容概括时,却发生了逆转,前者失分率为10%,后者高达39%。从数据统计来看,对于局部的问题,先读题再读文效果好,但对于整体性的問题,必须有整体通读的基础做保障。当然,每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不同,方法的采取不可能强求一致。但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而言,比较理想的答题方式应该是,读完全文,即使试卷中没有概括内容或中心的试题,也要先自己试着概括内容及中心,然后答其它试题时,和自己的概括相互对照。这样,才能避免以偏概全的问题发生。因为“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虽然可以分开检测,可是三者其实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整体把握准确,才能部分精确。
  2. 聚焦关键,速度宜慢
  先读题,再读文,还是先读文,再读题,无论哪种方式,一定要放慢阅读的速度。小学生的试题数量不会太多,时间较为充裕,所以,必须读懂题目的重点要求,找到答案对应的词句。这样看似慢,实则快。指望小学生做完之后,再检查出自己出现的问题,确实较难。
  (四) 自我省思 改进评价
  试卷讲评时,多是教师提醒更正。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不可能像成人那样细心。但是,评价方式做些调整,促进学生的自我省思,错误才能明显减少。我曾经尝试将试卷讲评和学生练笔结合,既改进评价方式,又促进习作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是让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己做试卷分析,先在试卷上边改错,边批注产生错误的原因,之后在小组交流,恳请同学帮助分析。然后将优点及存在问题大致分类,按板块连缀成文,类似教师的检测质量分析。开始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两次之后,学生就能掌握方法。练笔只是形式,学会反思审视自己,避免同类错误发生才是根本目的。
  以上建议中,不时将复习和平时教学一并提及,是因为阅读理解涉及的多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而技能和策略不是立竿就没能见影的。是需要平时教学有计划有目的的施以影响,逐渐提升并能够运用的。但编筐织篓,贵在收口,复习时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达标检测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
其他文献
一、声音导入,激活思维  师:同学们,听,什么声音?(播放风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风吹动风铃,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师:是呀,风来啦。(板书课题:风)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风呢?  生:我在草原上看到过风。  师:风吹过草原,会怎么样?  生:风吹过草原,绿油油的小草会随风摆动。  生:下雨的时候风很大,雨丝会被风吹得斜斜的。  生:我看到过台风,呼呼地刮过大海,卷起很大很大的浪。  
童话,是小学阶段要教学的重要文学体裁,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童话究竟该如何教,很多教师都比较模糊,往往把童话当成一般的叙事类作品来教,没有紧扣童话的特点。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在教学童话作品时,特别注重“体验、想象和表达”。比照周老师童话教学实践的经验,笔者在听了我校陈彭凤老师执教的《巨人的花园》一课后也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关注阅读体验  童话阅读的体验有很多种,比如,扮演角色的体验、经历奇异幻境的
以研促教,是促进课堂教学提质,促进教师由“经验型”转为“研究型”的必经之路。为提升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扎实课堂教学,让师生在课堂上有效成长,最终走向高效课堂,近两年来,我校语文科组以“领衔教研”为依托,坚持开展“领衔教研”活动,教研效果良好。  何谓“领衔教研”?这是我校语文科组校本研修、教研活动的一个专有名词。即六个年级备课组,在科组的统筹安排下,一个学年内要承担一次领衔教研的活
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对我们获取新的知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对“思考”这样阐述:“对任何一个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均以积极的、执着的和用心的态度考虑它所依据的根据是否成立,若能成立,再考虑它所导致的进一步的结论,这就构成思考。思考一旦开始,它就是一种自觉的和自愿的思维活动,是在可靠理由的基础上树立起信念。”不言而喻,思维是极其重要的。它的目的在于获取信念,继而收获更多
互动式作文评改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相互影响,从而建立起的生生、师生双向的信息输入、双向的评价和激励措施,是教学相长的作文评改新机制。评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集体面评、交换互评、小组互评等途径,逐步养成学生的自改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 集体面评,传授方法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最大的特征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师生围绕着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探究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以送别诗为例,抓住“送别”这个议题,我们可以按照由外到内、由景及情,将其分为晓背景、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四点,运用比较和迁移的阅读策略,将具体的教学定为群诗送别之因的知晓、群诗送别之法的理解、群诗送
入职两年,工作之余,我时常会问起自己:教育的本心到底是什么?每当这时,都会想起曾给予我教育启蒙的那位老师。大学毕业前,她送给我一本《爱的教育》当作毕业礼物,并要我无论何时都记住一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那是鲁迅先生所说,那天的对话内容也成为我学生时代上的最后一课。而今读起《影像中的教育学》这本书,其中一个个与教育有关的故事,一部部与教育相系的电影,都让当时的情景再次浮现在我眼前。  在这本书
近日,北京市清华洁华幼儿园迎来了70周年华诞。清华大学、市区教委各级领導和幼教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美好的一天。清华幼教人心怀感恩,以底蕴深厚的园史展览、别开生面的幼儿艺术作品展览和丰富多彩的师幼节目呈现出我园园本课程与园本文化的各个方面。  摄影报道/张丹丹
一、分享聚焦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我们来分享预习收获。有关字词的学习,有什么需要强调的吗?  生:本课的多音字特别多,需要重视。我来和大家一起读一读。(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强化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dào)。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dāng)。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zhé)
一、题目入手,整体把握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注意这个“极”字的笔顺,它是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再写捺。注意“透”字的笔顺和“极”是不一样的,下边这个“乃”字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齐读课题。  生:(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哎哟,这个题目很特别呀,大家仔细看看,你发现了  什么?  生:我发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