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员育人的背景下,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强调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创造性被抑制、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才同出一个模子、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的局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使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涉足”交叉学科成为可能。这种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掘提供了机遇。
关键词:全员育人;本科生导师;学生发展
一、导师制的来源和发展趋势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十四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校开始采用的教育和训练学生的一种制度,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率先实行,以后逐步推广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因此由来已久,而且牛津大学历来把导师制称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因为导师制是牛津大学的核心特征,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基础,更是牛津大学始终走在教育的前列拥有傲人成绩的关键因素。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因此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2000 年初,我国出现了第一个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浙江大学。2002 年,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就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纷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为学生管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如下:
1.导师制实施定位不确定
目前,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尚未发展到高等教育的制度层面, 其内涵、规范等都没有统一确定。不同的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各方面具体定位有着不同的标准, 也衍生出不同的操作形态。按照指导类型分, 有生活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素质导师制、学习导师制、科研(学术)导师制、德育导师制; 按指导时段分, 有全程导师制、低年级和高年级导师制; 按指导层次分, 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助理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等, 不一而足。看似丰富的操作形态可以理解为各高校的创新, 也可反映出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上所处的模糊状态。
2.学生和导师互动意识淡薄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过程。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说,“最好的学生就是能教给我一些东西的学生。”在目前的高等院校中,由于学生和导师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仍然存在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使得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互动意识淡漠,学生更习惯于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妨碍导师制推行。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老师也只能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老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
3.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激励措施不足
在导师制实施方案中,有关考核办法的规定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于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相对地进行评估,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同时,也存在激励措施不足问题,与承担教学与科研相比,做本科生导师的报酬偏低,义务工作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只能是精神鼓励。
三、本科生导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设计科学化的评价程序,科学的程序有助于保障评价行为本身的高效。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绩效评价的基本程序应由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和结果运用三个步骤组成, 充分的前期准备,是本科生导师制绩效顺利进行和卓有成效的前提和基础。结果运用既是评价的延续,又是评价的目的所在。评价的目的在于根据评价结果,寻差距、找经验,提高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绩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评价结果反馈,主要有三种反馈形式:一是反馈给学校领导,为决策提供信息;二是反馈给导师,使他们自觉地改进工作;三是公布于众,一方面可以互相借鉴,另一方面通过造成公众舆论,促使导师改进工作,(2)改进导师制绩效,根据评价结论,一方面引导、激励导师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可从宏观上审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并对导师制进行制度调整以提高导师制实施的绩效。
基于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本文设计了三个一级指标(导师的综合素质、学生人格变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变化)和十三个二级指标的本科生导师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导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导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导师对工作的态度与方法等四个二级指标。导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指导师是否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是否具有把本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是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基础。导师对工作的态度和方法,主要包括导师是否与被导学生关系融洽、是否能够在人生理想、为人处世等方面用正确的态度影响学生、是否结合被导学生自身基础、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等实际指导其确定成长发展方向、是否采用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指导被导学生等等。学生人格的变化包括学生的专业思想、学术思想、人生理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等四个指标。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思想和专业发展方向、是否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是否有较为健全的人格、是否学习主动,勤奋进取、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人相处,能够较好被他人愉快接受,并乐于接受别人等。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变化包括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五个指标。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对人文知识掌握的广度、进步幅度大,以及是否具有多向性、变通性思维、是否熟悉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否独立设计完成科研工作、是否具有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既包括导师的工作态度、方法和导师工作的效果,也反映了学生专业思想、学术思想、人生理想、生活态度等方面的人格变化及学生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变化,基本上涵盖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反映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最基本要求。
关键词:全员育人;本科生导师;学生发展
一、导师制的来源和发展趋势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十四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校开始采用的教育和训练学生的一种制度,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率先实行,以后逐步推广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因此由来已久,而且牛津大学历来把导师制称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因为导师制是牛津大学的核心特征,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基础,更是牛津大学始终走在教育的前列拥有傲人成绩的关键因素。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因此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2000 年初,我国出现了第一个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浙江大学。2002 年,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就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纷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为学生管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如下:
1.导师制实施定位不确定
目前,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尚未发展到高等教育的制度层面, 其内涵、规范等都没有统一确定。不同的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各方面具体定位有着不同的标准, 也衍生出不同的操作形态。按照指导类型分, 有生活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素质导师制、学习导师制、科研(学术)导师制、德育导师制; 按指导时段分, 有全程导师制、低年级和高年级导师制; 按指导层次分, 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助理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等, 不一而足。看似丰富的操作形态可以理解为各高校的创新, 也可反映出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上所处的模糊状态。
2.学生和导师互动意识淡薄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过程。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说,“最好的学生就是能教给我一些东西的学生。”在目前的高等院校中,由于学生和导师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仍然存在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使得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互动意识淡漠,学生更习惯于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妨碍导师制推行。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老师也只能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老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
3.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激励措施不足
在导师制实施方案中,有关考核办法的规定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于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相对地进行评估,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同时,也存在激励措施不足问题,与承担教学与科研相比,做本科生导师的报酬偏低,义务工作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只能是精神鼓励。
三、本科生导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设计科学化的评价程序,科学的程序有助于保障评价行为本身的高效。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绩效评价的基本程序应由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和结果运用三个步骤组成, 充分的前期准备,是本科生导师制绩效顺利进行和卓有成效的前提和基础。结果运用既是评价的延续,又是评价的目的所在。评价的目的在于根据评价结果,寻差距、找经验,提高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绩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评价结果反馈,主要有三种反馈形式:一是反馈给学校领导,为决策提供信息;二是反馈给导师,使他们自觉地改进工作;三是公布于众,一方面可以互相借鉴,另一方面通过造成公众舆论,促使导师改进工作,(2)改进导师制绩效,根据评价结论,一方面引导、激励导师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可从宏观上审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并对导师制进行制度调整以提高导师制实施的绩效。
基于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本文设计了三个一级指标(导师的综合素质、学生人格变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变化)和十三个二级指标的本科生导师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导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导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导师对工作的态度与方法等四个二级指标。导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指导师是否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是否具有把本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是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基础。导师对工作的态度和方法,主要包括导师是否与被导学生关系融洽、是否能够在人生理想、为人处世等方面用正确的态度影响学生、是否结合被导学生自身基础、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等实际指导其确定成长发展方向、是否采用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指导被导学生等等。学生人格的变化包括学生的专业思想、学术思想、人生理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等四个指标。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思想和专业发展方向、是否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是否有较为健全的人格、是否学习主动,勤奋进取、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人相处,能够较好被他人愉快接受,并乐于接受别人等。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变化包括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五个指标。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对人文知识掌握的广度、进步幅度大,以及是否具有多向性、变通性思维、是否熟悉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否独立设计完成科研工作、是否具有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既包括导师的工作态度、方法和导师工作的效果,也反映了学生专业思想、学术思想、人生理想、生活态度等方面的人格变化及学生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变化,基本上涵盖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反映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