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法度之谢赫六法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审美追寻到可最早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画家将盛行的玄学理念运用在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因此成为我国绘画以及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期,谢赫所著《古画品录》“六法”更是以通俗简洁的语言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画审美的系统总结,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早在《庄子·知北游》 中就有 “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其中“应物”指的是对待事物的认知、态度与审度,在画作方面,指的则是应对不同的事物展现出其本有或特有的具体形态。而作者所论述的“应物象形”中的“应”是建立在人的意识体系之中所理解。
  关键词:谢赫六法;应物;审美
  一.“应”是高于理性和感性的审美活动
  “ 应 ” 是作为绘画造型的规定 ,绘画是“ 应”而造型 ,是远高于显意识的理性或潜意识的感性的境界;是应于意蕴世界而揭示大道,达到忘我的境界的造型艺术。如果说其高于理性和感性的审美活动,那么之前所提到的中国画审美不应该称之为审美,“审”一字还停留在表层,而绘画应脱离肤浅而沉下“深渊”,是不可感知的实在对象。是打破理性和感性的确定性而在集体潜意识下的感应,意境,氛围。我是否可以理解为集体潜意识决定着绘画作品能否达到较高的艺术性和美感的关键。
  再说中国画自古就以心灵的修行为创作的源泉,注重创作者内心感官的独特体验,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是内心参悟的过程,是以与禅宗所言“有念即有心,有心即乖道。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心灵顿悟相吻合,将外物的灵动之美内化为心灵的顿悟,通过内心的精神修养来外化为對自然美景的描摹和展现,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表现又实现着心灵的参悟,画亦反映出“世界万物都存在自然之中,合乎自然是万物的理想境界”。
  二.谢赫六法对创作的启发与思考
  而如今很多如同我这般困惑的国画学习者:如何才能超脱感性和理性的约束,同《道德经》中所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往艺术深处去闯。这问题的答案又像是昭然若揭,回到文章的开头的“谢赫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这六法是对绘画技法的探究解读及其对画作评判标准,反之亦是画家创作的思路侧写,而我认为相对于桑老师对“应物象形”的深刻解析,我更觉得其中的“传移摸写”是作为画者创作的启蒙,引申到如何让我们从“面对面”到“在之中”,“在之中”审美活动的绘画写生就发生在这一“此在”向存在敞开、显现的澄明状态中。这种状态深蕴着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更为根本,更为原初的关系。回归真实的绘画写生状态,最早的谢赫六法中乃是“传移,模写是也”,这句话意思是传移就是模写,此乃一词。笔者更倾向于中间断句的版本, ”把“传移”和“模写”理解为“复制”是从字面意义上去定义,但其更有内在的涵义:把现实存在的事物作为对象进行再创造,不但是逼真和细致精密的描绘,还要模其神韵之精粹,陈传席说:“‘移画’二字,意思便是指其传模众本,逼真精密,有如移得,故曰‘移画’。 如今人之临古代壁画,如十 分逼真,自可称誉为‘移画’。”其把“移画”的对象是以画本为基础,却忽略了的模写的对象,不仅仅在古人古画,更是自然。明代沈颢在《画麈》中所述可作为此论证:“董源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黄公望隐虞山即写虞山,郭河阳至取真云惊涌作山势,尤称巧绝。”这说明了古代艺术是以“自然”为法的时代,与亚里士多德所眼“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不谋而合,老子认为“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道、自然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庄子则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在中国文人看来只有以虚静明澈的心灵去观照、感悟大自然,用“道”的观点去认识观察宇宙间万物,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去””感悟大自然的美妙与神秘才能达到心物统,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于是在绘画中,画家以多角度的、灵活变动的视点去观察、审视宇宙间万物,创作出不同时空的奇特画面。“近观取其质、远观取其势” 既这种以道的本体而存在,
  三,从“面对面”到“在之中”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古人就重在以人为本性生命、内在气质之美,与大自然之美的和谐统一,认为审美客体不应该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象”必须体现“道”才能成为审美对象。于是中国画家们在描绘自然时也就摒弃了客观表相的视觉写真、再现,而是透过“象”去捕捉自然内部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写形传意、以形“在之中”直觉绘画写生是直观事物本身,是洞见,仿佛是从事物内部即“在之中”来观照。胡塞尔声称:“本 质直观是通向真理的可靠之路”。在这种观照中呈现出敞开的澄明之域,光辉灿烂。这是一个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在之中”可以解释为默然自我隐去,只有生命的律动。如庖丁解牛时之节奏“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如书法的自由生命之挥舞。在无思中,隐去的自我,此“在”着只是集体潜意识(铃木大拙叫“宇宙无意识”)或真理或上帝的工具或通道。在敞开中,自主神经系统就行使它古老的功能,真理得以自行设置入作品,即“艺术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而“面对面”绘画写生模式就是单纯的画所见之物,是写生者对面的世界,有立场,有立意,重点是画什么而不是怎样画,即画什么才有意义,两者相比,面对面是讲“点子”,论题材,重技法、制作,追求的是具象,即以多是还原为目的,摹仿为辅,作品可能达到的是可媲美原景的精品,让人观而止步,而“在之中”绘画模式是“看到我要画的”,是写生者心理有世界而“在之中”、无立场、无立意、无定法,更关注自然。
  ①论应性兼谈"应物象形"之"应" 桑建新.新美术. 2017(3).
  ②《艺术作品的本源》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革命 吴增定.  文艺研究. 2011(09)
  ③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邓晓芒.  哲学研究. 2000(08)
  ④简评叔本华的暂学与美学思想——《叔本华论文集》序言鲍昌.  文艺争鸣. 1987(03)
  作者简介:
  胡海茜(1997-),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人物专业,研究方向:工笔人物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书本上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才是课堂教学之根本。教师应该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主战场的同时,更应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精彩演绎和领悟来理解和诠释生活的意义,在融入了生活元素的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快乐,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生活 教育 高中英语课堂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个方面则构成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1]。教育家认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学质量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和运行机制已经或将要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一切由政府安排的管理逐渐打破,高校继续面向社会和市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社会和大学相互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将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和意见,指导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高等
期刊
摘要:女性在社会、家庭中面对的困境无论中外古今从未消除,笔者就是针对“困境”这一现象以“子君”形象为媒介来进行论述。通过对时代变迁中子君的分析来逐步了解女性地位、女性思想、社会环境等更为深层的变化。本文把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小说《我的前半生》、《伤逝》三部作品中的子君串联起来进行纵向分析、横向比较,从而体现题目中“延续”的内涵;以三代子君的努力来展现不断突破的历史束缚;以子君的失败与成功来总结困
期刊
人的一生,虽然不是“光阴似箭”,更不可能“日月如梭”,但是一辈子确实太短。短短人生之路,难免出现河坎沟渠拦路,路窄山高挡道,谁人能够飞越……?到时都得坦然面对!  北宋名相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应该是今天陕西渭南人)有一篇传世奇文,短短六句话,四十二个字,说尽了人生六大悔事,道尽了千年做人真情。流传百世,经久不衰。读来字字忠告、听到句句贴心、想想震耳发馈、回味掏心掏肺……  《六悔铭》  官行私
期刊
摘要: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尼采事件深刻的影响了西奥多·德莱赛。起初他欢呼雀跃,以为找到了解开精神枷锁的密码,然而很快他就发现驱逐信仰后他无所适从,精神生活杂乱不堪。他不由自主地逐渐回归到曾经抛弃的信仰怀抱,以找到自身存在的终极意义。他不断的在其小说世界里探索这个主题。因此德莱塞看似离经叛道的写作,实际上仍然和西方文学一贯的信仰传统一脉相承。本文对《嘉莉妹妹》进行剖析,透视此事件对他的影响。  关键
期刊
摘要:九叶诗派自觉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他们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里尔克启发了九叶派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摹、对生命与死亡的看法,郑敏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她对里尔克的哲学思辨、静观品格的学习尤为突出,借助“客观对应物”和“思想知觉化”进行创作,对当下诗歌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西方现代主义;里尔克;郑敏;生死观;静观  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产生
期刊
摘要:山水画发展至元代达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抒情写意高峰,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的密体山水便是其中的代表,他的绘画风格和意境表达对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具区林屋图》为中心展开讨论王蒙的生平及他密体山水的成因、特点及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王蒙;密体山水;《具区林屋》;影响  山水画自隋唐起源并独立成科,后至五代及北宋发展而兴起,并形成了较完备的山水理论,达到山水画发展史上第一座高峰。而后,在元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浅议《小团圆》,简要解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所使。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意义。  关键词:情感 性格 意义  《小团圆》是张爱玲在知天命之年后写的长篇小说,这本被雪藏了30年的被研究者和读者们心照不宣地认定是张自传体小说的长篇,是在张迷的翘首以盼中姗然而至,一度又引发了各媒体的炒作,更多的是对于这部作品的如潮热评,当然是褒贬不一。这部充满意识流写作风格的作品,因为像是在回忆里慢慢
期刊
摘要: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较早。自1899年小吕宋华侨学校在菲律宾创办以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发展跌宕起伏。笔者有幸在菲律宾做过一年的汉语志愿者,谨以此文说说自己的几点思考,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的脉络,其次概括了宿务亚典耀圣心学校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培养本土教师,调整课程安排的办法。  关键词:菲律宾华文教育 宿务亚典耀圣心学校 现状
期刊
摘要:作为贾平凹的又一部都市题材小说,《暂坐》以西京城为故事叙述的大背景,以暂坐茶庄为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通过“西京十块玉”的相聚与离散,向我们叙述着世态的炎凉,人们如烟的命运以及走不出的精神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文本《暂坐》从文本叙事到内在精神意蕴中所内含的对“废都”色彩的承继,从而进一步探讨文本《暂坐》向我们展示的深刻的内涵以及作者的生命哲学与人生智慧。  关键词:暂坐 “废都”色彩 外在叙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