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后中西医结合处理的体会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脉输液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某些原因,常会发生不同程度药物外渗,为了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延缓静脉使用寿命,保证遗嘱用药要求,笔者通过二十多年的临床护理观察,发现早期用冷敷和中药湿敷相结合进行处理是目前各种方法中最为理想的。现将我精心处理的105例患者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全部来自于我院住院部,其中男性63例,女性42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3岁,轻者引起患者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皮下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
  二、治疗方法
  (一)冷敷:有条件或必要时亦可冰敷,意在灭活外渗药物。
  (二)中药湿敷:处方:赤芍30克,丹参20克,桂枝15克,苏术15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红花10克,生甘草10克。煎液过滤、浸泡纱布、15分钟左右,敷于患处。作用在于活血消肿,化淤止痛,促进吸收、改善小血管循环。
  三、体会
  (一)液体外渗这一给患者造成痛苦的并发症究竟何种方法处理有效,至今尚无明确的实验报告,在临床实践中其早期处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在多年的护理中将多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是二者结合明显优于其他各种方法,特点是减轻局部肿胀时间快,效果好,能适当镇痛和灭活外渗药物,改善和促进局部循环,加快吸收和消肿,减轻局部组织的损伤。尤其对出现皮下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者,侧重中药外敷较为理想。
  (二)液体外渗后重于早期处理。主要病理变化是皮下水肿现象,表现为血管外周间隙加大,胶原纤维间隙增宽等,但未见有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说明其为非炎性改变,早期进行处理,以上情况有不同程度恢复,随着治疗的进行基本上均能恢复到外渗前状况,早期及时处理以冷敷为主。这是因为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引起的疼痛,其作用是使血管收缩减少对药物的吸收,可使药物局部破坏作用灭活以保护局部组织免于坏死。尤其是各种抗癌药物,一旦外渗首先冷敷,重在灭活。其次对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如 安定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左氧氟沙星液等的外渗,局部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亦当予以及时冷敷,以免发生小血管内膜炎。
  (三)应当指出,静脉外渗药物肿胀程度同药物性质、浓度、血管的痉挛程度及局部解剖等特点有关,尤其是诸如去甲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很可能潜伏着继发医源性损伤,如局部新组织坏死危险,所以我们认为,一旦发生外渗尽早实施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冷敷法促使消退防止继发病变是积极的,若膨胀严重,坏死出现,乃至功能出现障碍,中药湿敷用于及时施用。
  (四)中药湿敷的效果是肯定的,其作用机理在于活血化瘀促进局部循环、消肿止痛改善临床症状,清热解毒预防或治疗局部坏死。方中赤芍、丹参、苏木、红花有较好活血化瘀引滞消肿的作用,尤对体现吸收改善循环作用较优。桂枝温化改善微循环,促进吸收,消散、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较理想的作用,连翘、黄连、生甘草,清热解毒,防止感染尤为理想。
  (五)对于临床由于一般静脉注射药物外渗而至的肿胀重在早期处理,在处理方法中以冷敷为佳。但要视外渗的药物而定,如一些血管收缩剂药物外渗时,则应以热敷,否则会引起小血管痉挛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但肿胀面大,程度较重,坏死出现就当以中药湿敷为主。当然,合理的静脉输液针的选择和使用,也是预防外渗发生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关雁君 静脉输液引起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J],微创医学,2008年06期
  [2]陈附丽 药物外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N],健康报;2005年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的护理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中选取50例,分析其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平均白细胞计数为(11.65±0.95)×109/L,平均血小板计数为(93.57±2.01)×109/L同护理前的(3.23±0.36)×109/L和(37.56±1.54)×109/L相比,P<0.05;所有患者实施护理后,均出现一过性发热、胃肠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观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康复期用药情况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整理,分析用药治疗情况和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观察予以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影响康复期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分别为不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担心药物副作用,例数和所占总比例分别为46例、38.3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持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同时实施持续护理,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出院时与随访6个月时总蛋白、白蛋白、尿量、尿素氮、血肌酐及总有效率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患者的总蛋白与白蛋白及尿量皆明显升高,相较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尿素氮与血肌酐则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到我院接受肠梗阻治疗的110例患者,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进行检查。对比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的检查结果、手术病理结果吻合性、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以及检查操作的难度。结果:经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相比,诊断准确率、梗阻部位、梗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状况。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老年病房的2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68—95岁,平均82.51岁。20例患者均有咳嗽、咯痰、气短,发热(37.3~40.3℃)18例(90%),痰中带血3例(15%),白色黏胶冻样痰1例(5%);口腔斑15例(73%),肺部可闻及干、湿哕音14例(70%)。结果 经过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并采取积极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危重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急救抢救室留观3天以上,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对老年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式胆囊切除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基本痊愈;16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前列腺增生体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IPSS、IPSS1、IPSS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IPSS、IPSS1、IPSS2分别为(7.25±1.38)分、(4.62±0.98)分和(2.96±0.76)分,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乳晕缘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在门诊手术室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随访,比较经乳晕缘切口组(A组66例)和经肿瘤原位切口组(B组75例)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瘢痕评分(VSS评分)及满意度.分析乳晕缘切口患者术后乳晕区感觉异常与切口长度及肿瘤部位的相关性.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较B组有显著延长(P<0.01).两组中均有1例术后切口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期间医院门诊收入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 组间在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患儿在症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