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中国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iva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尘新生石山下”,“劫灰飞尽古今平”。
  世界文明古国无不历尽沧桑,经受血与火的洗礼,在历史长河中体验民族的荣光与屈辱,换来了深刻的民族记忆。而且大多数古代文明都已经只留下昔日的光荣,它作为一种文明的本体已经发生了所谓的转型(transition),与原有形态相去甚远了。
  希腊辉煌的创造在罗马人的铁蹄下成为废墟,最终汇入基督教文明之中。古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早巳消失于雅利安人的利刃之下,甚至在古老的吠陀经典中都已经无法追溯其起源,只有借助考古学发现才有可能想象当年的兴盛。而最早的埃及文明更是早早地转化了类型,留下金宇塔与狮身人面像作为记忆的物化形态。几种主要的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古代文明历史奇迹般地传承下来,经历五千年风雨,至今仍然屹立东方。但是尤可讳言,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百年历史,却是五千年中最令国人感到屈辱与痛苦的时期。虽然如此也不可否认,这也是中国文明变化最重要的时期。记录这一变化的印象与影响,从西方人或长期经西方文化熏染者的目光中来发现中国人的形象特征,以他人的目光来凝视;于是就有了“往事中国”这一丛书。 这一丛书把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中人们特别是西方人,从各种视角,抱着各种目的,说着各种话语的对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上至宫廷朝臣,下至贩夫走卒的观感、评论尽收于此。以此来为我们认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性格提供一个参考。特别关注的是所谓民间的话语,这是种种最鲜活的话语,近似于巴赫金所说的与官方话语不同的“狂欢节话语”。只不过这种话语所面对的是一个有古老传统的国度,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人类生活中的惊异与发现中,最鲜明的、最令人心动的莫过于对与自己相异的种族的印象。所以达尔文《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记述了当时一些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的争论:不同种族的人类,如非洲黑人与欧洲白人等,应当被看成是同一个种,还是不同的种。事过境迂,尽管人们现在已经有了并习惯于对这类问题成熟的见解,但不同种族之间、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仍然是人类好奇心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所以近代以来,当中国人与南海附近的太平洋岛国上的居民接触时,由于看到其外形与自己有如此大的差异,竟然有人惊叹:其人几不似我类者。这种怀疑,可以说是与达尔文时代的欧洲科学家们十分相近。” 伺样,欧洲人对于久已闻名的中国人种与文化也一直十分好奇与惊异,因为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起,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就行销欧洲了,但对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人,他们却知之不多。所以近代海路开通以后,对于中国人的观察印象才成为重要的历史记忆。1515年,葡萄牙人皮雷斯在奉献给国王的《东方诸国记中》说;“中国人的皮肤就像我们一样白净。”早在他之前,就有欧洲人断言中国人与他们一样是白色人种。中国人所熟知的利玛窦也说过:“中国人的皮肤是白色的;但在南方各省,因为是在靠近热带,有的人比较黑。”西方人这种对于肤色的认同并不能使我们感到兴奋,我们所关注的是世界对于中国人的印象,即世界其他种族和其他文化人类之于我们的评价,用法国哲学家萨特的话来说,是“他人的目光”。这是一种在主体之外对于主体的认识,这就使它具有了不同于自我的、独特的视域。它的意义是多重的,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旁观者清”,因为文化判断只能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选择,如果从他人来看,旁观者也就是他人,是异己文化的立场,不能克服文化的自我认证,但可以看成是对于一种民族的文化记忆。这就是说,一种是荣格所说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一种是对于其他民族的记忆、意识与无意识。
  如果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一个民族对于其他民族会留下历史印象,世人对于每个民族都有种族文化的记忆。这种记忆具有对于这个民族的人种、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宗教信仰、创造发明、社会制度、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种种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评价是这个民族的自我认识十分重要的参考。希腊人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将其放之于一个民族,就是认识这个民族本身。
  经过十七、十八两个世纪中国与西方的大规模的文化交往,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识日臻成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本身的地位也经历了变化,成为世界殖民主义的中心。于是,从原先歌德、莱布尼茨等人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的惊叹与羡慕转变为对于一个老弱国家的轻视与敌对。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大批的西方学者以重新发现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为主旨,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印象的论著。这批论著的意义就在于:从现代社会认识角度观察中国,从现代西方文明视域评价中国,从西方与中国文化的比较中来看中国。
  
  这是有史以来最近距离的观察中国;实际上世事难料,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西方与中国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观察已不适应于剧变中的中国与世界。于是一段历史记忆被尘封起来,成了历史的化石。如同琥珀,在它形成之初的千万年前,把一只昆虫包在松香中。当那昆虫的同类早已经化为灰烬时,它竟然在琥珀的绝对真空中保持了当时一瞬间的形态。历史成为了现在,保持了永恒!
  正如艾略特《四重奏》中所说:“历史就是现在和英格兰”。
  同一道理,我们这个丛书就是要复活历史的记忆,回眸历史话语,显现人们对于中国的民族记忆与印象。这是活的历史,是现在的前身,是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的关联,是立足于现在的过去。
  西方中心主义的视域是文中必有之义,现代意识的主导观念发于西方,它先天地具有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排异性,这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与同一,差异性产生的相吸引与相拒斥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当我们从上个世纪初的这些西方人(包括西化了的中国人),当时居于优越地位的西方人的眼光中,如果看到了殖民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的因素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实质。这也许只是他们眼中的东方,正像爱德华·W·赛义德所说,一个西方人臆造的东方。
  当然,这不是个人思古幽情的阐发,而一个现代民族的自我认识,是历史现象与其影响。正如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诗中所写的,这是在岁月的额头上刻下的标记。它使一种民族的记忆成为财富,即使这种记忆是痛苦的,作为一种经验,也具有独特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族的自我认证,其中有自我定位,也有一种自我省察。一个不能自我省察的民族是可耻的,也是可悲的。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给各国造成巨大创痛的国家,有的已经在反省,有的现在还在欺人欺世,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就是可耻、可悲的。而对于在战争中受到巨大伤害的中国,自省的含义之中就有牢记国耻,不忘弱国贫民的悲惨经历。
  中国人熟知“句践(即所谓勾践)雪耻”的故事。句践复国,得之于民族记忆的鲜明,重视历史的反省。同样,古代犹太人走出埃及,摆脱了埃及人的奴役,但犹太人也没忘记自己的历史,他们有这样一句格言:我们的祖先在埃及当过奴隶。
  如果我们把这一丛书中的话语与当代中国相比较、相印证、相阐发,就是一种把历史变为今日的手段。
  (“往事中国丛书”,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看了《俗世的神学——基督教文化学刊第八辑》的《编者絮语》,有些想法,写在下面,希望以此来表示我因故不能与会的欠疚之意。  我没有接近基督教的经验,只有接触佛教的体悟,然而,在我通过某些体悟,有了某些新的感触、新的主张、新的变化后,我却更情愿说,如果没有与佛教相关的那样一些体悟、修行以至信仰的形成,我就不会如何,如何……  这样一种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如此表达,是不是也在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岂止是基
期刊
在王权高悬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与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最相类的便是“士”。近年来,有关反思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论著屡屡问世,葛荃教授著《立命与忠诚》一书,以史家笔触与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对晚明东林党人的政治精神进行了深刻分析,便是其中的力作之一。  葛著从政治文化的视角解析了东林党人政治情感、政治行为、政治评价的独特性,以及执着得近乎偏执的深层原因,解开他们种种难以理解之作为的谜团。作者剖析了东林诸子在晚明
期刊
张志和教授的《透视<三国演义)三大疑案》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七十余年来《三国演义》研究领域里的一项重要成果。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文学常识,而且人们早已经习惯了接受这一常识,但是,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如果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说罗贯中并不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不但普通的读者不会接受,学术界恐怕也不会轻易认可。但如果要较真儿,学术界的专家们,谁有证据能证明《
期刊
读罢美国弦理论家B·格林的《宇宙的琴弦》,尚在赞叹感慨之时,又有幸浏览一部中国作者的奇书《三旋理论初探》,让我知道了:在中国本土,有一位不屈不挠的探索者,经过几十年执着的追求,按自己的方式独立构建了一种不仅不同于经典物理学,不同于量子力学、相对论,而且不同于超弦理论的崭新物理学体系。它所引起的惊喜,犹如在遥望世界科学最高峰的攀登壮举之时,惊奇地发现另一面山坡上竟闪现出中国攀登者的身影。  尽管《三
期刊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陈梅龙执行编纂的《上海机器织布局》(盛宜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共辑录、考订了盛宜怀书信、函电、奏稿、文札、簿记等珍贵档案资料七百余件,近五十八万字。这是中国近代史史料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棉纺织企业,在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织布局的资料,以往虽曾有搜集,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显得十分
期刊
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发动的物质无限可分说世界科学大战,是他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国科学界的将帅们向诺贝尔科学奖冲刺的一次伟大尝试。这场“战争”虽然远没有结束,但它已使中国的认知天平发生了巨大倾斜;也许沿着这块斜面向上攀登将是一座通天塔。这就是中国科学界应该认真总结这场“战争”的现实意义。毛泽东与诺贝尔奖  毛泽东对诺贝尔奖是什么态度?我们可以从他生前接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博士的友好和热情上看得出来,他
期刊
今天,当人们谈论全球化时,想到的往往是WT0,是经济领域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科技交流、人员进出。当然,这些方面的交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更直接、也更直观。相比之下,中西之间在思想上的来往,却似乎仅仅是学术界的事,是现实生活之外的事。  同样,当人们在谈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时,所指的往往是二十多年间的发展。当然,在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六十年间,这段时间堪称社会最稳定、经济发展最快、对中华文明重新崛起
期刊
当人文精神的问题以大学读本的形式被重新提出的时候,仍然是列奥·施特劳斯的“隐微式”,只不过这次与大学联系在一起了,或者说,hommes de lettres(文人)与整体平庸化的hommes fabre(匠人)社会的对抗,拥有了一个堡垒,那就是大学。文人与匠人之争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独特现象,而是古已有之,孔子困于陈、苏格拉底的审判都一无例外地成为佐证。苏格拉底之死为两者之争奠定了一个终局。可以说,苏
期刊
新千年开始,人们的怀旧情感似乎与日俱增。荧屏和银幕上戏说历史的作品越来越多,书市上“图说”,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涂说”历史的“老字号”系列书也大行其道。经过现代的包装和梳妆,历史终于从千年和百年的封尘中走了出来,的的确确成了一个令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不论是戏说者还是涂说者,他所追求的是如何让小姑娘既可人又可爱,至于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不在他的考虑之中。针对历史学界批评“戏说历史”的做法,有位戏说者则
期刊
近两年来,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引发了学术圈内相当热烈的讨论,有赞同的,有质疑的,也有反对的,其景象是近十年来所罕见的。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反对者中,既有张一兵师长辈的宿耆,也有他平辈论交的朋友。两辈已经有了很深代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居然能就如此前沿的问题达成某种共识,这不能不让人有所思考。无论是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还是在研讨会的发言中,反对者们都表示自己并不反对“回到马克思”,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