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积极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任务与目标实施、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本文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找出提高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生 体育 兴趣 体育教学
一、前言
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当今社会, 终身体育是一种新思潮和迫切需要。对于处在身体迅速发展时期的中职生,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是当务之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其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爱好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其以后形成终生体育的主要途径。
二、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
(一)参与运动的吸引力不够
现在学生的娱乐项目多样性,运动以不再是学生课余娱乐的首选。学生们选择更多的是电脑、手机上网聊天,微博、玩游戏等更有吸引力的项目来打发时间。相对于体育运动需要体力支出,还会因为运动能力、运动情绪的影响,从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另外,中职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也是其主动参与兴趣不高的原因。
(二)怕苦怕累思想的影响
我国在《新课标》对体育课做出了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但当学生得知是以锻炼为主,不需要硬性考核达标时,很多会选择简单容易,体力付出不大的项目。在体育课时,除部分学生外,大多数学生怕苦怕累、能躲就躲,尽量减少流汗,避免受苦。对教学任务更是应付了事,没有自我锻炼的欲望,更别说对体育的兴趣了。所以,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并不仅仅是改变教学的形式,还要端正学生心理上怕苦怕累的思想,鼓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
(三)教师因素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虽说学生才是主体,但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教法、教态、组织形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果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组织方法不科学,都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有些体育老师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鼓励,还会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信心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另外,在现行的体育教学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是安全因素,为此很多教材中的内容被减免,也局限了学生选择的余地,打击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中职生的体育兴趣
(一)首先使学生不畏惧,不抗拒,才有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会产生心理冲突。如中长跑、投掷、身体素质练习等项目,练习起来较枯燥、艰苦,有些项目对体能、技术要求较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情绪、情感、意志等各方面都处于动态,这些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使学生受到挫折,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厌恶、抗拒的情绪,难以体验到成功体育的乐趣而对体育课缺乏热情。这都不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以身体练习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符合中职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有热情,有兴趣。
1、游戏在体育课准备部分的运用
体育课准备部分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身体兴奋性,使机体迅速进入活动状态。如果是进行慢跑、徒手操等常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厌倦,气氛沉闷。所以,如果通过“老鹰抓小鸡”、“三五成群”、“拉网捕鱼”、 “听口令做相反动作”等游戏的方法来代替慢跑、徒手操等常规内容,可以更好地使体温迅速上升,肌肉、韧带得到充分拉伸,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达到热身目的。这些游戏既能起到活动肢体、又有利于教学的组织。若能根据选择的游戏内容与基本部分所学的动作相结合,对整个教学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2、游戏在体育课基本部分中的运用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身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必要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游戏的方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对技术、技能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采用“运球接力”、“人手一球”、“传递球接力”等游戏,将篮球的基本技术寓于游戏中,不仅灵活教学方法,而且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练习,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在耐力跑项目中,是有效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材,同时也是一项枯燥、厌倦的项目。如果硬性逼着学生去跑,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厌倦的心态。但采用一些追逐游戏、接力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有竞赛性的气氛中达到教学目的。
3、游戏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的运用
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宜采用放松性游戏,可以减轻疲劳和消除因疲劳引起的不愉快感,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一些小负荷的放松性游戏活动,可使机体逐渐减少负荷量,改善心理环境,调解各运动器官的生理机能,使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并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参与意识。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的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表现突出、动作漂亮,应即时给予鼓励并让所有学生学习。受鼓励的学生自然会继续保持,其他学生也会有样学样。对于害羞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则进行表扬指导,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是主体,学习最终是学生身心进化的过程。只有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下,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把时间、空间由学生支配与选择,有度而自由的学习锻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些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主导性为主。而有些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起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
(四) 体育情景教学
虽然中职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但对许多体育明星和各种国内外赛事谈论起来却是头头是道。如:“英超”、“西甲”、“巴萨” “梅西”、“NBA”、“科比”等。利用典型事例和著名人物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诱导教育。青少年模仿性强,尤其崇拜成功的体育人物。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扩大他们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转移到体育学习中去。将这种兴趣作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力,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四、小结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激发学生的需要和设置必要的诱因,对引起学生的体育兴趣,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的更高认识。
体育具有别的事物和别的学科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人类为什么如痴如醉地爱好和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孙克迎.游戏在学校体育课中的作用[J].辽宁体育科技、1998;5
[2] 胡依心.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体育科学、1999;4
[3] 崔雅玲.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J] .体育教学,2001;5
[4] 李秋萍.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兴趣[J].体育教学,2002
[5] 陈祥宝.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 [J] .中国学校体育,2002;1
关键词:中职生 体育 兴趣 体育教学
一、前言
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当今社会, 终身体育是一种新思潮和迫切需要。对于处在身体迅速发展时期的中职生,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是当务之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其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爱好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其以后形成终生体育的主要途径。
二、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
(一)参与运动的吸引力不够
现在学生的娱乐项目多样性,运动以不再是学生课余娱乐的首选。学生们选择更多的是电脑、手机上网聊天,微博、玩游戏等更有吸引力的项目来打发时间。相对于体育运动需要体力支出,还会因为运动能力、运动情绪的影响,从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另外,中职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也是其主动参与兴趣不高的原因。
(二)怕苦怕累思想的影响
我国在《新课标》对体育课做出了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但当学生得知是以锻炼为主,不需要硬性考核达标时,很多会选择简单容易,体力付出不大的项目。在体育课时,除部分学生外,大多数学生怕苦怕累、能躲就躲,尽量减少流汗,避免受苦。对教学任务更是应付了事,没有自我锻炼的欲望,更别说对体育的兴趣了。所以,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并不仅仅是改变教学的形式,还要端正学生心理上怕苦怕累的思想,鼓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
(三)教师因素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虽说学生才是主体,但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教法、教态、组织形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果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组织方法不科学,都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有些体育老师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鼓励,还会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信心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另外,在现行的体育教学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是安全因素,为此很多教材中的内容被减免,也局限了学生选择的余地,打击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中职生的体育兴趣
(一)首先使学生不畏惧,不抗拒,才有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会产生心理冲突。如中长跑、投掷、身体素质练习等项目,练习起来较枯燥、艰苦,有些项目对体能、技术要求较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情绪、情感、意志等各方面都处于动态,这些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使学生受到挫折,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厌恶、抗拒的情绪,难以体验到成功体育的乐趣而对体育课缺乏热情。这都不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以身体练习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符合中职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有热情,有兴趣。
1、游戏在体育课准备部分的运用
体育课准备部分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身体兴奋性,使机体迅速进入活动状态。如果是进行慢跑、徒手操等常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厌倦,气氛沉闷。所以,如果通过“老鹰抓小鸡”、“三五成群”、“拉网捕鱼”、 “听口令做相反动作”等游戏的方法来代替慢跑、徒手操等常规内容,可以更好地使体温迅速上升,肌肉、韧带得到充分拉伸,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达到热身目的。这些游戏既能起到活动肢体、又有利于教学的组织。若能根据选择的游戏内容与基本部分所学的动作相结合,对整个教学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2、游戏在体育课基本部分中的运用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身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必要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游戏的方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对技术、技能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采用“运球接力”、“人手一球”、“传递球接力”等游戏,将篮球的基本技术寓于游戏中,不仅灵活教学方法,而且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练习,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在耐力跑项目中,是有效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材,同时也是一项枯燥、厌倦的项目。如果硬性逼着学生去跑,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厌倦的心态。但采用一些追逐游戏、接力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有竞赛性的气氛中达到教学目的。
3、游戏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的运用
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宜采用放松性游戏,可以减轻疲劳和消除因疲劳引起的不愉快感,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一些小负荷的放松性游戏活动,可使机体逐渐减少负荷量,改善心理环境,调解各运动器官的生理机能,使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并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参与意识。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的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表现突出、动作漂亮,应即时给予鼓励并让所有学生学习。受鼓励的学生自然会继续保持,其他学生也会有样学样。对于害羞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则进行表扬指导,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是主体,学习最终是学生身心进化的过程。只有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下,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把时间、空间由学生支配与选择,有度而自由的学习锻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些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主导性为主。而有些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起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
(四) 体育情景教学
虽然中职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但对许多体育明星和各种国内外赛事谈论起来却是头头是道。如:“英超”、“西甲”、“巴萨” “梅西”、“NBA”、“科比”等。利用典型事例和著名人物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诱导教育。青少年模仿性强,尤其崇拜成功的体育人物。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扩大他们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转移到体育学习中去。将这种兴趣作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力,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四、小结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激发学生的需要和设置必要的诱因,对引起学生的体育兴趣,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的更高认识。
体育具有别的事物和别的学科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人类为什么如痴如醉地爱好和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孙克迎.游戏在学校体育课中的作用[J].辽宁体育科技、1998;5
[2] 胡依心.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体育科学、1999;4
[3] 崔雅玲.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J] .体育教学,2001;5
[4] 李秋萍.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兴趣[J].体育教学,2002
[5] 陈祥宝.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 [J] .中国学校体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