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所在,是激发学生不断产生探求化学奥秘的极大兴趣的主要源泉。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学生实验能力 培养
  
  新的中学课程改革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调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科学探究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探究性实验活跃了学生思维,开发了学生潜能,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超出了教师的预想,学生真正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主体。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实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它又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做好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体现化学实验的功能,新课程除了在其他各模块中加强了对实验的教学要求外,还专门设置了“实验化学”选修模块。本文提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一、重视实验的预习和实验前的讲课
  化学实验涉及的理论和常识比较多,而且化学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危险性,未经预习肯定是不能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实验预习,就是培养学生养成实验前查清资料、拟好计划和做好相关准备的良好实验习惯的过程。只有先预习,才能做到实验前心中有数,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措施的准备。因此,教师应通过提问、抽查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在实验前进行简短的讲课是非常必要的,但讲课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实验的完成。教师在实验课上,不能就实验内容讲实验操作,甚至把实验步骤等详细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与实验相关的知识却一概不讲。应该介绍一些和实验相关的操作技巧、化学常识、安全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得到应有的训练。
  二、激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行实验教学的前提是写好化学实验方案。化学实验方案是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步骤,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实验进行的一种细致的计划。实验方案是实验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实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正确、详细、合理、周密的实验方案,往往能使实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过浓硫酸的性质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后气体的成分;在学习过氢氧化铝的两性及水解的有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设计以铝屑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等。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法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法以来,使原本呆板、零碎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设计的实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实验热情,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使学生学会了探索问题的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量呈几何方式增长,学校教育无法将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终身教育就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实现终身教育,人们必须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演示实验时,精心设计,将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创设问题的情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愿望,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在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钠能与水反应吗?将钠块投入水中是浮还是沉?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的颜色有何变化?接着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得到实验现象:浮、球、游、嘶、红。讨论后成功地得出: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以及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等结论。
  这些知识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所得的,印象会很深刻,而且整个过程始终是从实验出发进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揭示产生各种实验现象的原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借助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如爆炸实验、焰色反应、喷泉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反应等)对学生产生的极大的吸引力,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辅以恰当的诱导,做好“修路”和“铺路”工作,以求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的目的。如在讲解NH3、HCl产生喷泉实验的相关知识时,在学生理解、掌握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分组自行设计不用滴管挤水而产生喷泉实验的方法并实验论证。学生经过组内的热烈讨论和各组间相互点评,能得出很多方法:有的采用热毛巾捂热烧瓶内易溶气体,使气体体积膨胀,经玻璃导管与烧杯内水接触而产生喷泉;有的采用密闭的废弃塑料饮料瓶代替敞口的烧杯,通过挤捏塑料饮料瓶使瓶内水位上升,接触烧瓶内易溶气体而产生喷泉;更有学生提出用两个蒸馏烧瓶,一个集满NH3,一个集满HCl,两个蒸馏烧瓶的支管用带夹子的乳胶管相连,实验时,打开夹子,使两瓶气体混合反应产生固体颗粒而使瓶内气压减小,产生两个喷泉,等等。这样,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互动和上台实验演示,既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设计方案,加以恰当诱导,能很自然地引出难溶于水的气体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喷泉(如NaOH和CO2的反应喷泉等)及“双喷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提高和深化,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五、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长期以来,学生对化学中的实验也是最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去做实验,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掌握相关内容。在教学中,我们把课本上一些简单、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同时,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上台演示实验;有时还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等。除此之外,课余我们还对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做一些探索性实验。整体看来,学生在积极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主体参与意识强,思维异常活跃,创造潜力也得到了开发,收效良好。
  六、重视实验后的分析
  化学实验是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构成的统一体,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表现在实验结果的准确率上,更多地体现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实验不会次次成功,但应引导学生如实分析失败原因并安排重做,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在实验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注意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便能为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其他文献
鲁宾斯坦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思品课教学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服务,才会具有深厚的生命力。教育的存在根源于生活,教育的目的服务于生活,进行教育教学显然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学
摘 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讨论了教师在引导初中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状态中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学习 教师作用 初中生    初一新生会发现小学阶段只需要在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上下工夫,而到了中学,除了语、数、外三门学科外,其他一些学科在中考、高考中也起十分关键的作用,比如历史学科,这门学科小学只是在自然常识课中偶然提及,但在中学,却要系统地掌
摘 要: 少年儿童的独立思考思维品质,是未来从事各项工作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细胞和幼芽。细胞和幼芽不一定都会长成参天大树,但是,没有这些细胞和幼芽,未来肯定是长不出大树的。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与独立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初中 历史教学 独立思考    一、引言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陶先生竭力呼吁“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空间”,这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或多或少总有一些疑问。在《俄国十月革命》(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以下疑问: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关系;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与十月革命的关系;十月革命与新中国的成立相比。针对教学中产生的这些问题,作者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清楚,才能更有利于获取新知识。  关键词: 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初中的历史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与反思,否则
一、案例背景rn中考前夕,我在南师附中听了一节南京树人国际学校王志洪老师的市级地理公开课,课题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复习课,这一节内容原本出自人教版中学地理八年级上
摘 要: 推行完全学分制是近20年来我国高校实行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作者结合其所在学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从学分制实行以来的效果出发,对实施学分制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学分制的稳妥推进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 学分制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是近20年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国不少高校顺应教学改革的大潮,都在试推行学分制。学分制
摘 要: 本文论述了绪论课教学在物理化学整体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方法上物理化学绪论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介绍物理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绪论课 教学方法    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强,难理解,被普遍认为是门难教也难学的课程。
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作为物理学习的突破口,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问题的意识,是科学探究不可缺的要素之一。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我在所教的学校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能力进行了解。  学生问题意识状况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没有问题提出,这表明学生的问题意识还
在地理教学中,课堂调控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课堂调控能够让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进度控制、氛围营造、探究深入等具有稳定与促进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调控进行论述。  一、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调控成效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发挥调控作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法对于调控作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质疑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的学生质疑能力普通较差的原因,提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质疑环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探索动机和逐步教给学生质疑能力的基本方法。比如,联系实际、逻辑推理、追求因果、类比联想、逆向思维、变化条件等过程来提高培养质疑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有很好的积极作用,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