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理论研究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_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际传播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遇有萍水相逢式的碰面,也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相遇,即人们常说的深层次交流。交流中的困惑在哪里,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人际冲突,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人际传播;传播动机;人际冲突;认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25-03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传播个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包括面对面和非面对面两种情形。在面对面的情形下,人际传播主要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来进行传播,对于传播双方来说主要动用自身的身体器官来完成信息的传与受,如嘴巴、眼睛、头、手乃至全身其他器官。非面对面情况下,个体主要是借助于外在的媒介手段来传递和接收信息,如哨声、烽烟、书信、电话、网络等,即麦克卢汉①所认为的人体器官的延伸。
  让我们先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开始谈起,假定参与传播的两个主体是我和你,那么这个传播过程就是我与你之间运用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再假定我是某次具体的传播活动的发起者,比如通过主动地向你点头、微笑、问好,从而流露出人际交流的意愿,你接收到了我传递的信息,并作出积极回应,那么我与你之间的人际传播就此展开……我说是为了让你听,你听又是为了向我说。
  人际交流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交流能够发现差异——认知差异。人与人之间由于年龄差距、经历差异、教育差异、性别差异、社会环境差异、文化差异等,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难免有认知偏差,比如经历过物质资源十分匮乏的年代的父母怎么都舍不得倒掉剩饭剩菜,潜意识中将粮食看得弥足珍贵,可长在衣食无忧年代的青年人,为了清瘦的体型不皱眉头地倒掉剩饭。再比如两个不同家庭成长的人走到一起,男的从小被灌输的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概念,女的从小将干净整齐视为高级的素养,男的很难理解女方为烟头乱丢之类的小事“大动干戈”,将其解读为不懂宽容、性格暴躁,女方也不能容忍男方的屡教不改,认为就是邋遢本性,还不懂理解,不知体贴。为此,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最后基本是传而不通的情绪发泄而已,除了积累彼此的负面情绪、伤害双方的感情之外,没有其他积极意义可言。人都害怕改变而抗拒改变,改变意味着双重调整:一方面,要调整自己业已成型的认知观念,在没有强大的外力影响下(相反观念的信息持续、有效地传播)人们早年形成的认知或观念很难短期内改变,而且一旦人对一事物有所认知,往往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情绪更不好改变;另一方面,基于已有认知会形成行为习惯,我们的普遍感受是一个人的行为一旦成为习惯便很难纠正。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冲突,表面看是意见相左,其实背后是认知框架的差异,站在我(人际信息主动发出者)这一端,如果我的情感诉求没有引起你相应的情感共鸣,进而给予我安慰的话,排除你对我的偏见之外,那么我就要想也许是因为在对方的认知体系里其并不以为然而非其生性冷漠。比如我因一部小说而情绪波澜壮阔,说于你听,你却感觉莫名其妙;如果我的劝服性信息遭遇你的强烈反对,我会立刻思考也许冲击了你某些的既有态度,而非你的刻意反抗。
  一般人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时,总有种种目的与动机,诸如交流信息、寻求帮助、自我满足、排遣孤独,只不过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或动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曾提出过人的需求层次理论,② 他认为人的需求可基本分为五类,并呈金字塔形状排列:人最基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第二层为安全需求;第三层为社会需求;第四层为尊重需求;最顶层为自我实现需求,即人对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可以说这五个层面的需求,是由低到高,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转而寻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先是生理层面的需求,这是所有人最基本的需求,当这一需求满足之后进而有高一层的需求——安全需求,这是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一种需求;再往上基本都是心理(即精神)层面的需求,有一种归属感,并得到所归属群体的认可,进而最大限度地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
  基于内在需求的变化,人的传播行为也是变化的,如果你停留在低层生理需求的阶段,你更关注的是这个层面的信息,那么潜意识的你也会更多地与人交流这一类的信息,诸如房价、就业、收入、衣物、饮食、健康等。当然一种需求的满足与否并没有一个客观的量化标准,相对而言是个体的体验,一床、一桌、一椅、衣能蔽体、食能果腹对有些人而言这已经算生理满足了,他转而寻求更高层面的精神满足;而对于有些人,拥有百余套豪宅、十余辆豪车,还在无止尽地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至死都心有遗憾。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决定你关注视野的低层次,关注视野的低层次又决定了你与对方人际交流的浅层次。所以,适时地反省自己,调整自己的追求,是进行高质量人际互动的基础。
  以上谈论的是人整体行为的深层次需求,也就是说我们的传播行为总体上受到这一阶段内在心理需求的影响,但实际的传播情形是并不是每一次具体的传播活动都是该阶段传播主体内在需求的体现。比如处于尊重需求阶段的主体,会比别人更多关注自己的能力的提高以及是否被社会认可,但他也是人,需要基本的衣、食、住、行、安全,也需要这方面的人际交流,就像俗话所讲“吃饭是为了活着, 而活着绝不是为吃饭”。
  在人际传播中,对于主动发出信息的一方来说,不仅要非常清楚自己表达的深层需求和动机,还应该对这种需求和动机做出大致的价值判断。比如有些人由于特殊经历缺乏安全感,与亲近的人之间的大部分交流是基于安全感的寻求。可是,自己是否认真思考过,先不说对方是否听懂你、理解你,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方能否真正给你安全、你的表达能否真正解决问题。恐怕与其喋喋不休地抱怨别人让你不踏实,不如你自己先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清楚自己的需求与动机并对其做价值判断,可谓是人际传播的第一步。有些人为了说话而说话,张嘴就说,说完就忘,不清楚自己为何要说,更不清楚说完何果。这种说于人于己都可谓意义不大。说的要旨和要义是需要说并值得说的,并且要会说。会说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谈话对象,组织恰当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按照有些学者的观点来说,人际传播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遇有萍水相逢式的碰面,也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相遇。见面问问好,为自己的衣、食、住、行及安全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取信息,为得到认可而对他人说些违心客套话……这些多半就是所谓的萍水相逢式的相遇相交;而亲人间、夫妻间、朋友间的相遇相交恐怕应该是精神的相遇,当然,应该往往不等于现实。   如果在人际表达的时候,不关注具体的表达对象,那无异于自言自语。关注对方什么呢?如果是陌生人,他的年龄、职业、身份、籍贯、教育、经历以及其所谈论话题的既有认识(或态度),你知道的越多,传播的效果越好。当然,要知道多少取决于你传播的目的,仅为获取浅层次的信息而进行的人际传播似乎也没有必要像个侦探似地了解那么多。如果对方是熟人或亲人,你需要与他进行深层次交流——如同事间为合作共事需达成共识,亲人间需消除误会,修补情感,那么你就很有必要充分地、深入地了解你的谈话对象。
  下面,举一个具体实例说明问题。清晨,忙碌的妈妈厉声催促4岁的孩子穿上她准备的衣物,倔强的小家伙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搭配,连哭带闹,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以妈妈的武力、孩子的屈服告终。妈妈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的孩子才4岁为什么不听大人的话,而孩子不能释怀的是平时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妈妈为何在穿衣这件“小事”上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愿。妈妈的愤怒首先是因为在时间紧张的早晨,任何的拖延会让自己上班迟到、孩子上学迟到,这与自己长期养成的时间观念有关;而孩子太小,还不懂得时间的重要,或者压根没有时间观念。另外,妈妈是按照成人的眼光挑选衣服,而且还考虑天气的原因。可是小孩已有自我意识,有美、丑的基本评判,还有幼儿园小朋友的影响,两人的审美、考虑的重点不一样,自然会出现冲突,都在坚持己见、自说自话,怒不可遏之际妈妈又受“我生了你就有权利控制你”的观念影响,将拳头伸向无力还手的孩子,亲人间的伤害就此开始。问题是矛盾是不是真的解决,表面上这一次矛盾以妈妈的胜利告终,孩子情感受到了伤害,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暂时受点伤害,但我能让他逐渐改变认知、和我统一,就没有矛盾了。但你能保证再没有新的矛盾,孩子每天在成长,每天在外接受外界社会的信息,他难道不会形成新的与父母不一致的认知和价值观,每有冲突,做父母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强迫孩子听自己的,不听就予以打骂,表现出很强的控制欲——不知沟通、漠视感情、暴力倾向。这样做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激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对家长抵触情绪明显,积累久了甚至对父母使用暴力;二是他接受了家长的一切安排,甚至认可了这种教育观念,认为这就是一种爱的负责的表现,但他和父母的感情属于敬而远之,遇事不再信任家长,至少不与家人深入沟通(自认为沟通也没用)。最怕的就是这种教育理念会代际传递,以后还会依此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很多父母老了以后发现做儿女的虽然对自己物质回馈很丰厚,但是他们的精神、情感得不到来自儿女的丝毫抚慰,为此郁郁寡欢,甚至孤寂而死……殊不知自己曾经在孩子成长的阶段采取漠视儿女感情、意志的教育模式,早已潜移默化地移植在孩子的精神里、骨髓中。不是孩子不孝顺,而是我们的教育泯灭了他体察别人认知、情感、意志的能力,没有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爱,他又如何真正意义地去爱别人呢,哪怕是为他操劳一生、白发苍苍的父母。甚至在这种教育下,人也无法真正意义上处理好同事、朋友、恋人、夫妻间的关系。我们从教育中习来的是控制,在一段关系中受早年教育的影响,潜意识都想占据控制地位,控制朋友、恋人、配偶,认为这是胜利、成功,反之则会心理不自信、自卑、焦虑;控制的深层因素是我们忽略了他人因不同的教育、经历等而表现出的特性,或者说没有将对方看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有尊严、有个性的人,似乎自己的一切(观念、感情、意志)才是最重要、最正确的。教育让我们自大,教育让我们自恋,教育让我们冷漠。
  上文我们是站在我(人际传播活动的发起者)的视角来谈论的应注意的传播要点。下面我们再站在你的视角,谈谈回应一方在人际传播中关注的重点。在所有传播类型中,人际传播的传播者(发起者)是传播对象的最先感知者和最直观信息。我未表达前在对方心目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分了。美国著名人际关学学者史蒂文·杜克的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建立之前,人一般运用四种比较典型的“印象范式”,作为判断他人的心理尺度:一是由身体结构造成的印象,二是由角色结构造成的印象,三是由以往互动结构造成的印象,四是由心理结构造成的印象。③
  远远的那个欲与我们沟通的人走了过来,在耳目相接的那一刻,此人的相貌、身高、胖瘦、声音、气质便是你对他的初步印象,尽管没有太多思考或者太多道理,你总有喜欢的大致类型和反感的基本特征。喜欢的人我们愿意与之进一步交流,不喜欢者我们则本能排斥。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初步感觉,随着对方的走近,我们对其职业、年龄、职务、教育、经历等个人信息的了解,这个将要与我们人际交往的个体,已不是一个具象、只有外部特征的人,我们会将接收到关于这个人身份的信息迅速处理并判断他的社会角色,整理出这类社会角色在我们脑海中的固有认识,如教师还是学生、父亲还是母亲、商人还是官员、城里人还是农民工、大款还是乞丐等。对方还未开口,我们其实已经按照掌握的信息依据自己的理解给他贴满了各种标签。比如对方是一个清瘦的矮小男子,职业为教师,也许正好是你不喜欢的外形和职业,对于教师你的印象是呆板、落伍、爱较真儿、收入低、了无情趣……这两项可以看作是人际传播前的基础分。
  至于互动结构造成的印象,则是指双方在正式交往以后,互动的内容、方式等外显的东西给彼此留下的印象,不管好坏都会修正由外形和角色认知留在我们心中的既有印象。比如对方如花的笑脸、如铃的声音激起我们愉快的体验,从而留下美好的交往印象。
  所谓由心理结构造成的印象,是指人内心的心理事件,类似于某些特殊的心理情结,与外形无关,也不是角色定位的问题和对方传播的不当,我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观点,选择性地注意和理解他人, 进而做出最终评价——好心还是恶意,仁慈还是残酷,真心还是假意。
  基于以上四种印象范式,一个人在没有和我们真正交流之前我们其实已经在心里为他默默打分了,这就是交往的基础分。后续的交往就是在这个基础分上的加减法。
  [注 释]
  ①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文学学者、媒介环境学的开山祖师。
  ②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的理论。
  ③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其他文献
本刊读者来信反映,辽阳县吉洞乡中心小学校长王恩雷在其父亲去世后,违反政策规定搞土葬,却开具火化证明以骗取丧葬费问题。本刊致函有关部门建议核查,辽阳县纪委经认真调查后查明
据《北京晚报》报道,近日出炉的《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显示.2006年“个人职业状况”对于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仅次于个人经济状况,位居影响力的第二位。在2005年
2005年10月的一天,崔洪图让大家迷糊了一把。
摘 要:体育欣赏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看,体育欣赏教学活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从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欣赏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并提出优化和创新高中体育欣赏教学方法,强调增强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强化体育欣赏的教学示范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欣赏教育;体育审美;综合素质;示范作用  
“因文获罪”再出新版本。据媒体报道。山西省稷山县3名科级干部因向37个部门邮寄材料反映该县县委书记问题,在被当地公安机关查明身份后,被检察院以诽谤罪公诉到法院。其中两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痢菌净注射液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莫宗正韦良云叶云锋郑永娇广西兽药监察所5300015%痢菌净注射液,在兽医临床上广泛用于肠道感染所致的痢疾和肠炎的一种抗菌药品。有关质
随着我县去年在里当乡龙那村进行20万元的小额信贷扶持养殖试点的成功(试验结束时资金回收率达100%),今年我县又争取到80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这笔款在今年9月份已发放了20多万元,剩下的50多万亦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3月13日表示,2007年要把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职责,依法严厉惩罚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