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秀句 诗画三峡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魏郦道元所写《水经注》,虽是一部地学巨著,更是一部散文佳作。书中写景文字,历来广为传诵。其中关于三峡的描写便是它的精华所在,每次捧读《三峡》,总似是在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是品一杯千古佳酿,令人赏心悦目,心清气爽。原文摘录如下: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此段文字,笔法凝练,提纲挈领,笼四时,接千里,山之雄奇,水之汹涌,尽缩于百余字之间。文章先总括三峡概貌,然后分述四季特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
  两山夹水,称之为峡。所以,写峡必写山。先总写三峡的地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那景象是,山连山,山套山,山山相接,山外有山;两岸重峦叠翠,犹如天然画廊,而且山峰十分密集,峰峰相连,浑同一体,所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重”、“叠”、“隐”、“蔽”四字道出了峡谷之深,峰之高险,本层文字虽字字扣山,句句突峰,但明处在写山,暗中却包含着水,一个“两岸连山”的“岸”字巧妙把“水”牵入山中,读来一目了然,没有水,何来岸?所以,第一层既写山势险峻,又写江流狭窄,为写水作铺垫。节文省墨,笔法洗炼。
  奇山之下,必有异水。二层写水,一是凶险:滔滔江水,淹没山陵,暗礁林立,江道变幻,水路断绝,船舶停航。二是迅疾:江水滔滔,急流滚滚,赛脱弦之箭,犹飞奔之马,一泄千里。你看,那一叶扁舟在急流中搏浪勇进,“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又是一幅扣人心弦的画面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与之何等神似,绝妙地流露出赦免后驾舟东归时的狂喜心情,也可算妙手偶得吧。作者笔端饱蘸激情,运足劲头,描绘江水奔腾、雪浪排空之景观。然峡江之水不全是这样惊心动魄,接下去,作者开始调转笔锋,精描三峡春冬之景,与夏日里的惊涛骇浪作了鲜明的对比,前后反差强烈,先张后驰,扣人心弦。
  三峡春冬景色,“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宁静的绿潭,安恬如眠,仿佛它由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变得含情脉脉,悠然自得。而在这一温柔的景色中又有“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似溅起串串玉珠,纷纷碎银,似是“银河落九天”。在色调上,白绿相衬,更有青山点缀,交映生辉,色彩鲜明如画;在感官上,此时人坐舟上,仰视山峰草木,悬泉瀑布,俯视着脚下的碧水,会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飘逸,又会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感;在遣词造句上,写潭水、浪花、泉水、瀑布、古柏、草木等物态,各具神韵,自然贴切,信手拈来,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意境高远而又深致,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你看“清荣峻茂”四字,一字一景,简洁概括,且各具特色,妙趣横生,虽然作者没有多花笔墨写芳草鲜丽,落英缤纷,莺啭鹃蹄,百花斗艳,我们却能够很自然地循着他的笔迹,想象出这些幽静、妩媚的瑰丽春色和旖旎风光。你似乎可以看到:三峡江边花正红,叶正绿,两岸高山草木青青,苍翠欲滴;一江春水卷浪花,碧澄洁净,缓缓东去。真是山水有意,草木含情,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而接着“良多趣味”便是脱口而出,直抒胸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这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最后描写秋冬景象。文中写到:“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一层写出了秋冬的肃杀景色。作者选择天刚放晴、白露为霜的早晨,在空旷的山谷里,回响着猿猴的悲啼,造足了悲寂、凄凉的气氛,使人感到哀伤、悲凉,寒气透骨。作者是在写悲秋之情,与上文明朗欢快的气氛恰成对照。两岸纤夫号子阵阵,苍山上猿声悲鸣,触景生情,闻声而悲,催人泪下,不禁泪湿衣衫。
  许多诗人都把三峡的猿声作为写诗的一大亮点,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说“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也写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诗句,也给我们一种凄凉的感觉。三峡最让人伤心的,恐怕就是这猿声了。当时的船夫们为了生存,他们终年在惊涛骇浪中挣扎搏斗,苦不堪言。作者在江河流域活动,调查水源地理,观察民情风俗,所以有机会接触下层人民,了解人民疾苦。这里以深沉的笔调,对劳动人民寄予了由衷的同情。“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渔歌,把自然景物与人们的心情渗合到一起,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它作为全文的尾声,也使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加充实。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精巧,浑然一体,尤在描山摹水上更见作者功力。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作者运笔变化多端,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虽只百字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惊叹于《三峡》的奇文秀句,神游在祖国的奇山异水中。不禁若有所悟:自然是美丽的,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古人衷爱山水,陶冶性情,提升品位,寄托情怀,成就了无数不朽的诗文。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与其和谐共存,岂不应是人类永恒的最美好的情感吗?■
其他文献
摘 要:两宋以来崛起的城市文化与文学,以功利性、世俗性、娱乐性为核心特征,不断侵蚀、瓦解着占主导地位的农耕文化的根基,使中国文化具有近代社会的新质。把古代城市文学引入选修教材,既有助于学生形成文化批评的观念与视野,又有助于构建契合岭南文化精神的地域性教材体系。  关键词:城市文化 农耕社会 文化视野 课程资源    还得从一次以“都市与乡村”为话题的写作指导课说起。那节课的基本设想是,先让学生用几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没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针对问题所在,探讨一些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中学文言文 教学效率    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改革相比,文言文阅读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死角’”(钱梦龙语)。至今,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强调机械记忆的“串讲式”教学仍有市场,导致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这种快乐的到来,让阅读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学生阅读兴
期刊
“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用宗璞《代后记》中的这一句话形容其散文《三幅画》,感觉再恰切不过了。  《三幅画》从作者取画时寻挂失条不得的懊恼写起,回忆了文坛学兄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终又以挂失条“赫然在焉”作结,寥寥两千多字的叙述,于淡然直白间掩藏着特有的浓郁、炽烈和诚美。在宗璞笔下,才华横溢的挚交,感人至深的友情,变化多端的生活,都不事雕琢地浓缩
期刊
近期和学生一起赏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了一些新的体会,虽然围绕的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各谈其志向理想时,曾皙勾画出这样一幅图景:“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对于此段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如下几种: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提到学生作文,就算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也有“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尴尬。无米之炊难为,老师们都能引导学生通过各个途径积累素材,可要做一个“巧妇”,将积累的材料合理地布局谋篇却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这种写作技巧绝不能仅仅依赖作文指导课来完成。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贯穿语文学习始终的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期刊
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求得学生才能、智慧和人格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文教学在这一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想让作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使之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键是要把握学生作文成功的内在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一、紧扣三“点”,激发兴趣    影响学生写作成败
期刊
当今的作文指导,由于受到应试作文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在指导时,追求爆米花的膨化,指导中“天马行空”地大讲写作技法的现象,不注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自由表达,指导缺乏“有效性”,作文教学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非指导性作文教学”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它提倡作文指导要“瘦身”,指导环节要由显入隐。  “非指导性”一词缘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该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注意学生
期刊
怎样较快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探讨的一个课题。循循善诱,训练有素则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对此项原则的理解和实践可能会各有千秋,因学生基础而产生的效果也许会有所差异,但我们只要诱导得体,训练有素,学生则会增强悟性,较快提高。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坚持了一些做法,试谈如下。    一、定向定位,篇有目标    写作指导的每一堂课,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味在指导中追
期刊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有很多风云人物,留下了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足印,供后人寻访凭吊。这些历史遗迹,最能发人思古之幽情,给人以泉涌般的灵感;诗人们也乐于借此别善意、寓褒贬,寄托自己的情怀。杜牧的《赤壁》就是这样一首咏史抒怀的名作。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在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是三国周瑜大败曹操的战场。赤壁一战,东吴大将周瑜采取黄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