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文学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两宋以来崛起的城市文化与文学,以功利性、世俗性、娱乐性为核心特征,不断侵蚀、瓦解着占主导地位的农耕文化的根基,使中国文化具有近代社会的新质。把古代城市文学引入选修教材,既有助于学生形成文化批评的观念与视野,又有助于构建契合岭南文化精神的地域性教材体系。
  关键词:城市文化 农耕社会 文化视野 课程资源
  
  还得从一次以“都市与乡村”为话题的写作指导课说起。那节课的基本设想是,先让学生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对都市与乡村的印象,然后回顾阅读过的有关都市与乡村的诗文,梳理其中的情感倾向,最后引导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视野框架中来审视与辨析其内涵。
  第一个环节进行得很热闹,乡村多是青山绿水、田园牧歌、友善和谐;城市除了高楼林立,物质丰盈外,更多则是负面的形象,如孤独、冷漠、压力大、节奏快,功利、尔虞我诈等等。这种对立的价值取向在后来的学生作文中表现得更鲜明了。第二环节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有关乡村的文学,同学们能背出了很多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但问到都市文学作品,则一片寂静。课后,与同学们交流,都说一时真想不起什么作品。
  这次上课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通过阅读一些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文章,逐渐理出一点头绪,认识到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了。
  
  一、中国古代城市文化与文学
  
  城市即城(政权)与市(商业)的结合。一般认为中国城市起源自夏代,关于筑城的目的,《吴越春秋》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之说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中国古代城市,就性质而言,始终不曾脱离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商品交换,但历代王朝采取“重农抑商”的国策,商业的发展极为艰难,只能成为自然经济的附庸,无关乎整个国计民生。自秦汉至隋唐代,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在城市的狭小的空间中潜滋暗长,总体水平不高。
  宋元至明清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勃兴是其重要体现。宋代都市改变了唐代的坊市区分制度,任何街道都可以开店营业,夜市也开放。坊市制度的崩溃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导致了宋代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形态包含着许多城市文明的特点,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指出:“在公元8世纪的唐朝,中国有过最辉煌的岁月,而到了公元12-13世纪,情势就有了令人瞩目的扭转。在这4世纪中,发生过急剧的变化。一个尚武、好战、坚固和组织严明的社会,已经为另一个活泼、重商、享乐和腐化的社会取代了。”{1}
  商业作为革命性因素全面渗入城市之后,城市职能发生了改变,由少数人的统治工具变为大众谋求金钱与利润的场所,城市由政治中心逐步转向经济、文化的集散地。商业资本追求功利效益的动态运行严重侵蚀着封建社会超稳定的静态社会结构,小农经济受到侵蚀,宗法专制社会的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俭朴的生活观念、尚德重义的价值取向遭到瓦解与颠覆。以功利性、世俗性、娱乐性为核心特征的城市文化、商业文化与农耕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农耕文化尚静,安土重迁。百姓以土地为命根,安土乐天。月是故乡明、叶落归根的恋乡情结根深蒂固,“富贵而归故乡”被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视为理想的人生归宿。商业文化尚动,求新求变。“商人重利轻别离”,不安于现状,四海为家,乐于冒险。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专制社会有严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在传统的观念中,“士、农、工、商”,商居其末。但商品经济的发展却会促使价值规律作用的扩大,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冲击和否定政治上的等级特权,“卖油郎”也可独占“花魁”了。富商大贾可以以财势傲视官家,冯梦龙的《三言》中写到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常言”:“一品官,二品客。”客商凭着金钱的力量,已在百姓的心目中建立起仅次于官员的地位。
  农耕文化崇尚勤俭节约。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丰年必须想着灾年,要省吃俭用,细水长流。商业文化劲吹奢侈享乐之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农耕文化重义轻利,追求道德精神的超越;商业文化重利轻义,追求世俗的享乐。君子忧道不忧贫,孔颜乐处体现的正是一种圣贤情怀。《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心追逐财利,正是工商业者的普遍心态。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南宋陈亮、叶适倡导功利之学,明清启蒙思潮倡导自然人性论、批判封建专制思想,正是对宋代以来市民文化崛起与发展的思想呼应和理论总结。
  都市文化的崛起与发展,对古代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的文学样式如城市笔记、词曲、话本、杂剧、章回小说等兴起,并逐步展现出新的文学趣味和价值取向。
  作为都市文化、商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古代城市文学,并非泛指一切以城市为描写对象的作品,而是宋元以来,伴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文化勃兴而产生的一种文学类型。城市文学是指“以古代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形态为观照视角, 以人与城市关系为枢纽,以城市的物质构成、生活状态、文化品质、人文景观以及城市居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 其内容围绕凸显城市特点这一中心向不同层面展开,具体包括勾勒城市风貌、书写城市印象、表现异于乡村的都市生活形态、彰显由城市激发的物质欲望、描写个体都市体验、刻画各类市民形象以及以文学的方式对城市进行文化定位与评判等等。”{2}
  
  二、学习古代城市文学的意义
  
  学习古代城市文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大文化视野。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理论,文化是人类的符号表意系统,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去表达生存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状况。大文化视野,是借用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概念,意思是我们要放宽视野,注意把握较长时段的文化形态,据以透视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把握其价值与意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提出,“阅读与鉴赏”要“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宋元以来,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文化的勃兴,中国文化中具有了近代社会的新质。不了解这种背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就会出现视野盲点和思维偏执。进一步,把古代城市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联系起来,我们就能发现其间既有特质的变化,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按照台湾学者余英时倡导的“内在理路”研究方法,在城市文化研究中,我们就能走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误区,突破“冲击—反应”的文化模式理论,在芜杂与混沌的文化迷局中就能寻绎出走出困境的阿里阿德涅彩线了。
  大文化视野,不仅是知识观念,也是一种文本分析方法。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宜乎众矣”的牡丹之爱,正是市民追求富贵的象征。作者既不愿随波逐流,又不甘心退隐山林。不同于“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孔颜乐处,作为理学先驱,周敦颐追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境界,其实正是面对商业文化、都市文化巨大的物质压力的悲壮回应与心灵固守。进一步,不难理解宋元理学为何要高扬道德主体精神了;当然,这也说明,他们全然不了解时代文化中蕴含着的历史进步因素。
  又如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批判:
  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评断是否定的……他的观察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欠缺开阖吞吐之势。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细雨,不是苏海韩潮。他的章法有条不紊,堪称扎实,可是大致平起平落,顺序发展,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击柳暗花明的手法。他的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太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分明显,形象的取材过分狭隘,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他的创作岁月,无论写诗或是散文,都很短暂,产量不丰,变化不多。(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余光中是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批判朱自清散文所体现的农耕文化的那种和谐、宁静、自然的审美风尚和理想境界。他的评判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令人耳目一新。学生在接受经典文学作品中,容易形成一味赞美与附和的思维定势。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眼光与创新精神,而这,恰恰需要有大文化的知识视野和分析方法。
  学习城市文化的意义,还在于坚持历史主义的分析原则,不能抽象地、机械地比较精神境界的祈求与现实功利的欲求两者高低。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干是儒道,儒道虽有不同,但都崇雅反俗。儒道之雅的理论基础是礼法和天理道德之心,注重的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展示人不同于动物的一面,但仅侧重精神的发展,又易漠视感性生命的现实欲求,导致对人的桎梏与异化,如宋明理学的“以理杀人”。宋元兴起的都市文化的基本趣味就是俗。俗的理论基础则是与儒道之理相反的童心、性灵、情感。“俗”的背后是对异化的人的告别,是对个体感性的人的回归,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在讲到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传奇时,李泽厚先生强调了它对当时城市思想革命的意义,“尽管这里充满了小市民种种庸俗、低级、浅薄、无聊,尽管这远不及上层文人士大夫艺术趣味那么高级、纯粹和优雅,但它们倒是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儒学正统的侵袭破坏。”{3}
  我们也要注意到,明清小说中大多喜欢给故事加装一个劝善惩恶、因果报应的旧道德框架,这一方面反映出都市文化并未完全摆脱农耕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感官欲望的快乐中又夹杂着恐惧和惊疑,体现出都市文学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但又缺乏必要的思想资源。中国当代文学面对城市消费文化、欲望文化的狂飙突进,在价值取向上也呈现出离散性、迷乱性状态,看来,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人性难题。
  儒道植根于农耕社会土壤,那些浸润于儒道文化的士子,对城市文化尽情谴责,把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作为他们追求的人生境界,发出“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呼唤。这种情感范式积淀为民族心理模式,一直影响至今。由此不难理解,我们的学生为何一方面享受着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却在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上鄙弃城市。
  
  三、城市文学的课程资源问题
  
  在学术界,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起步晚,还很不成熟。文学通史中没有城市文学专题,更不用说城市文学史的专著了。因此,可直接供教学借用的资料很少。
  在粤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也没有学习城市文学的指导思想与相关的资源支撑。建议增加一个简略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概述,在其中提及城市文化与文学的内容。文学简史,犹如一张地图,不至于让师生“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就作品阅读而言,更需要补充相关资源。散文类,只有《唐宋散文选读》,对打破“道统”制约、独抒性灵的晚明小品文却没有重视,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短篇小说欣赏》是中外短篇小说选读,受篇幅限制,只能是惊鸿一瞥。是否能中外小说各出一本,史的线索就更清楚了,反映市民生活的《三言》、《二拍》等作品就可以更多提供给学生阅读了。《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没有从体现市民文化精神角度来探讨宋词、元曲,更没有与山水田园诗进行比较阅读。当然,眼下,更多还得依靠教师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来弥补这些缺憾了。
  岭南文化具有实利重商、开拓进取的特点,粤教版选修教材如能突出城市文化,既能填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空白,又能形成教材的地域性特色,这是一个意义非凡而又任重道远的补修工程。■
  
  注 释:
  ①[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周晓琳.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义.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51页.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其他文献
春季杨柳的风姿绰约又一次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它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等等。这些诗句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随处可见,杨柳作为诗词中固定的意象也早已存在。  鉴赏诗歌时必须熟知常见意象,并理解其寓意,这样才能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那么什么是意象
期刊
转眼间,毕业从教已经八个春秋。我随课改一起成长。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探讨素质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并渐渐让素质教育走进语文课堂。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仅从三个方面谈谈让素质教育走进语文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遵守学生为主体,教师“保驾护航”的原则,有效促进语文素质教育    苏教版阅读教材的设计理念就提到: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确认学生是
期刊
写作难,这是大多数学生共同的感受。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因生活阅历浅,视野相对比较窄,每次写作文,也一心想把作文写好,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那如何为“巧妇”去找“下锅之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罗丹也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美好的人、事、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学难以攻克的堡垒。教师行走在一条改革的畏途上,且改革充满非议之声。甚至有学生认为老师所作的理论指导根本对写作起不了作用。让学生写好作文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写下水作文无疑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做任何事都是一样,没有亲身体验,怎么体会到事情的真正意义?同样道理,作文教师不“下水”,哪里知道水之
期刊
很早就听说李镇西老师的名字,他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十杰教师”等光荣称号,一直想了解他教学的秘笈和成功的经验。后来一位朋友送我一本《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我如获至宝。拜读完后,掩卷沉思,心里升腾出许多的感受。    一、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2003年4月,他到郑铁二中讲朱自清先生的《冬天》,他那淙淙清泉般的讲解,不知不觉中就把课文解析得透彻、明了。同时他又不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存
期刊
现代作家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女作家秦文君在《为孩子打开那扇窗》中说:“如果上帝看见孩子们远离书籍,远离文学,也会扼腕叹息……”引导孩子亲近文学,阅读文学作品,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苏教版语文教材增设了“名著推荐与阅读”,旨在唤醒学生对文学的向往与热情,养成阅读文学名著的良好习惯,引领学生踏进文学神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小学课本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且文质兼美,能够给人以美的熏陶。再者文章中的词句也都是经过作者逐字逐句地斟酌,当孩子用清脆的童声把这些意象丰富的词句诉诸自己的心灵和耳朵时,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如果长期浸润在充满营养的文海当中,审美水准会与日俱增。  朗读会让学生终生受益,那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在语文教学
期刊
是一种什么东西,它可以让一个身处黑暗中的人无比坦然地面对生和死、名与利?活着还是死去,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死生之情是羁绊不到他的。名利与尊位也是他所不屑一顾的。世间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然而他却对芸芸众生充满了同情。他是那样地高高在上,又满怀悲悯地俯瞰着人世。他的一生都在超脱当中享受着灵魂永久的和平,他只想逍遥在无穷的世界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因为他的胸中充沛着自由,因为他的名字叫做庄子。  
期刊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自然之美,民俗之美,人生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塑造和精神的
期刊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回想沿着实践“课程改革”理念一路走来的点滴,真是感慨诸多。曾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几乎是“挖空心思”地备课、讲课,可到头来收效甚微。正当我迷茫时,“课改”之风吹来了,“课标”中明确指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理念如灯塔,给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而今,通过对“课改”理念的不断学习,加上本人的不断实践和反思,就如何在课堂落
期刊